分享

91年叶剑英视察广东,李坚真提出一请求:望解决人大常委办公问题

 我的空中书架 2022-12-20 发布于新疆

图片

引言

1984年5月的一天,北高干病房中,突然传来了一阵浑厚低沉的山歌。从歌声中,可以听出并没有接受特别的训练的,歌声中却饱含激情。

原来,唱歌的的人是童小鹏,伴唱的人是李坚真。不久之前,李坚真从广州来到北京治病,正好遇到了此时也在医院的童小鹏。

童小鹏来到李坚真病房探望,他们回忆起长征期间的奇闻轶事。说着说着,童小鹏突然兴致勃勃地说:“马上就是长征胜利50周年,你到时候编一首山歌庆祝一下怎样?”

两人合计一番,便开始了排练。伴随着手舞足蹈的动作,高亢的歌声,高昂的情绪,他们似乎并不像的病人。

李坚真这位革命前辈,从一个童养媳到走上革命道路,并在革命的指引下成为一名优秀女干部。从她的革命生涯和人生旅途上看,本身就是一首动听悲壮的长征曲。

图片

01 在彭湃指引下参加革命

1906年农历12月,李坚真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小胜村。父母是个泥水匠,虽然勤勤恳恳干活,但还是养活不了一家人。

她的母亲先后生下12个孩子,卖掉两个,夭折两个,只剩下两个男孩。就在李坚真八个月时,母亲儿戏一般将她送给别人当了童养媳。

9岁那年,李坚真便学会了割草砍柴;12岁便开始下地干活;15岁便能挑着砍来的柴火拿到集市上卖,卖来的钱换油盐和米。

李坚真在赶集之际,经常听别人说一些海陆丰运动的新闻。从此,他对革命开始有了模糊的认识。

1926年,彭湃担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期间,他经常在农村搞调查研究,指导农民运动。

同年5月,彭湃乘船从汕头来到丰顺县。由于天色已晚,他们一行人暂时住在白溪村,并住在李坚真家中住下。

图片

李坚真第一次见到彭湃,只见他戴着一顶草帽,脸看起来很白净,像一个学生,并不像是做农民工作的,心中不免犯嘀咕。

李坚真家中穷,没有好一些的食物,只能拿出稀粥和番薯招待。实在过意不去,母亲想办法搞了几碗干饭,

吃过饭后,彭湃在她家屋子后面召开了干部会议,参会的大概十几个人,其中包括李坚真的丈夫,李坚真负责帮他们放哨。

怀着激动而又隐秘的心情,李坚真认真履行了革命交给他的任务。彭湃离开后,李坚真积极参加农会工作,搞鼓动和宣传工作。

她所在的家乡在东岭东麓的铜鼓嶂下,时常有野兽出没。李坚真胆子很大,经常在九龙嶂和铜嶂大山下的一些山寨,从事组织和宣传工作。

1926年,在海陆村农民运动的影响下,白溪村也成立了农民协会小组。村里的农民见她积极,便选举她担任副组长。

图片

县第四区成立农民协会时,李坚真又被选为候补委员。同年,她先后加入共青团的和农民自卫军常备队,并担任团支部书记。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遭受挫折,共产党人惨遭反革命势力的杀害。在危急关头下,有人退缩,有人叛变,但李坚真却加入了革命队伍。

1927年6月,李坚真站在党旗下,郑重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她参加了中共丰顺县委和东江特委领导的农民武装暴动,她负责妇女和青年工作。

她曾带领地方武装,配合工农革命军的东路第十团攻打县城东面的潘田县,并建立了革命政权。之后,她和农民武装在当地开展游击战。

搞革命之余,李坚真经常会唱山歌。参加革命后,她唱道:“唱尽人间不平事,铲平世间不平路。”

于是,山歌便成为李坚真宣传革命的有力武器。每次去山头开会,她都要先和同志们先唱一首山歌,吸引当地男女老少然后开会。

图片

在一次游击战中,赤卫队向铜鼓嶂转移途中,遭到敌人伏击,她左脚中弹受伤,不得不转到附近亲戚家里去养伤。

她的脚伤痊愈,丰顺县委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丰顺县革命委员会。李坚真当选为副委员长。

02 战斗中茁壮成长

1931年,李坚真在闽西汀东县任县委书记,不久又调到长汀县任县委书记。当时,她只有24岁。

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她带领县委一班人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搞生产,做好粮食供应、运输等工作。

此外,她还动员青年参军,扩大红军队伍;还组织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红军,随时打击敌人的进攻。

在闽粤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根据地工作时,李坚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革命家的亲切教导,使她迅速地成长。

图片

在长汀县任县委书记不久,毛泽东同志到闽西视察工作,听了李坚真的工作汇报后,谆谆教导她:

“县委书记要管好家,心里必须时刻想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向群众负责到底。”

后来,毛泽东同志因病在汀州的福音医院疗养。李坚真向他汇报工作时,毛泽东同志又嘱咐她要同群众打成一片,要向群众揭露阶级剥削的残酷,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

他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地主不种田,天天穿新衣吃鱼吃肉;穷人一天累到黑,破衣烂衫,吃不饱穿不暖,这就是残酷的阶级剥削造成的,李坚真听了很受启发,写了一首山歌:

苦人辛苦苦伤心,豪绅不做一身新。他们每天鱼和肉,三筒大米酒半斤。苦人每天菜糊粥,做生做死米半斤。苦人团结心连心,拿起扁担打豪绅。

这首山歌在当地老百姓中唱开了,他们唱着山歌,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图片

李坚真是童养媳出身,最能体会妇女的痛苦,也善于做妇女工作。在她的家乡,妇女的地位很低,身处社会的底层,饱受压迫。

李坚真扎根在众多姐妹之中,跟她们谈心讲道理,把她们的经历和苦楚编成山歌

十八娇妻三岁郎,夜夜睡觉捧上床。辛辛苦苦捧到大,郎大妹老梦一场。

凄婉哀怨的歌声,拨动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的心弦,唤醒了她们冲破封建牢笼求解放的觉悟,不少姐妹挺直腰杆参加了革命。

在革命的熔炉里,李坚真迅速地成长。她的革命热情和领导才干,得到上级的称赞。1931年1月,中央调她出任中央局妇女部长。

当时她正出席中央苏区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

听到调动的消息后,一向大胆泼辣的李坚真犹豫起来,心里七上八下:凭自己这点水平,能胜任这项工作吗?

图片

开会期间,她再三向组织上要求继续留在中央苏区党校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但会议结束时,上级部门通知她立刻到中央所在地观音山。这时,党校已派人把她的行李送来,还有董必武同志写给她的信。

董老劝导她要服从组织调动,服从党的需要,还鼓励她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锻炼,增长才干。

李坚真珍贵地揣起董老的信,带着老同志的期望,愉快地走上了中央局妇女部长的领导岗位。

当时,邓颖超同志也在中央局工作,和李坚真住在一起。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对李坚真的工作很关心,经常教育她要发动和依靠苏区广大群众。

在新的领导岗位上,她和同志们积极依靠群众,把妇女组织起来,担当起繁重的后方工作。当时正进行反围剿斗争。

许多男同志上前方打仗,她就组织妇女犁田、耙田、参加生产;发动妇女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办好托儿所,帮助红军家属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前方战士的后顾之忧、

图片

此外,组织妇女做军鞋慰劳红军;还建立夜校、识字班、读报班,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知识。期间,李坚真宣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做的军鞋上绣上山歌,鼓励前方战士打胜仗

新做军鞋去四方,阿哥穿了上前方。希望前方打胜仗,后方工作妹担当。

前线打仗的战士们看着鞋子上绣着的军鞋,精神振奋,战场上杀敌更加勇猛。此外,周恩来同志对她的这种做法也非常称赞。

03 丈夫牺牲,李坚真痛定思痛

1943年10月,红军在反围剿失败后,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起初,她在中央直属机关司令部担任民运科长,负责找向导、找粮食、找运输员,做群众工作。

后来,她被调到野战医院干部休养连担任指导员。在连队党支部书记董必武和其他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挑起了这个重担。

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李坚真和其他战友们终于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成功抵达陕北瓦窑堡,开始了全新的战斗生活。

图片

在艰苦的岁月中,李坚真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她和邓仲铭相知相爱,并于1935年在瓦窑堡结为夫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游击队将整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陈毅、项英同志请示党中央,要求派些原来在中央苏区做过地方工作的同志回江西工作。这样,李坚真同爱人邓仲铭等同志一起,踏上了南下的征途。

李坚真、邓仲铭等同志于1938年月到达新四军南昌办事处,稍事熟悉情况后,立刻辗转于瑞金、龙岩、南昌、信丰、池江、油山等地,忙着改编游击队,送他们开赴江南抗日前线,并做好家属和群众的工作。

几个月的改编任务结束后,邓仲铭担任申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李坚真担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长。

后来。邓仲铭调任中共皖南特委书记、苏浙皖区党委书记、苏南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李坚真调任中共东南局妇女部长、苏南区党委党校主任等职。

图片

1943年7月,邓仲铭率领新四军第四十六团转移到苏南横山地区活动。8月,部队宿营在江宁县冯潭庄,遭遇敌情,在转移中,渡秦淮河时,邓仲铭不幸牺牲。

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李坚真悲痛万分。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她想起在陕北的艰难岁月;想起在江西改缩游击队时的奔波生活。

她想起前天他背起枪,带着队伍出发时,邓仲铭微笑着转过身来,和她亲切握手告别。想不到,这次握手竟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次握手!

当时,区党委随部队行动,整天行军打仗。为了让李坚真好好休息一下,待悲痛情绪稍为平缓后再工作,区党委决定调李坚真前往溧水县任县委书记。

但她一到县委,就遇到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掩护部队转移。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区党委要求县委立刻组织力量,主动出击,扰乱敌人后方。

李坚真化悲痛为力量,不顾身体的疲劳,立即和县委其他同志一起部署作战任务,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向敌人连续发动了十多次进攻,打击和牵制了敌人,掩护了部队胜利转移。

图片

李坚真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坎里,把对敌人的恨牢牢地藏在枪膛上。她整个身心投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去。

期间,她历任中共华中局民运部副部长、华东局妇女部长、山东分局妇委书记、妇联主任等职。

04 与病魔作斗争,将身心奉献给人民

1949年全国解放了,李坚真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3月25日,毛主席在西苑机场举行了解放军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阅兵仪式。

仪式进行期间,毛主席见到一位身材高大的妇女,神色一变,一眼认出对方,紧紧握着她的手问:“李坚真,你怎么还活着?”

让李坚真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居然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到自己,自己能受到主席的亲切接待。

进城后,她历任中共粤中区党委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

图片

在工作中,她发扬老红军的传统,坚持向人民负责、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办事体察民情,顺应民心,受到干部和群众的称赞。

1950年4月,李坚真来到武汉的中南局报到。在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的邀请下,他来到广东参加土改工作。

5月,李坚真从北方回到广东。叶剑英对他说:“让你回广东,主要是抓土改,组织准备成立省土改委员会,你来负责这项工作。”

10月,中南局正式批复了华南分局批复的“广东省土改委员会名单,华南分局第三书记方方兼任土委会主任,李坚真担任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于是,李坚真率领工作团到兴宁县去搞土改试点。李坚真作为土改团负责人,不但没有草率行事,相反,亲自到群众中去,调查了解情况。

在工作中,土改工作队的同志发现,有些兴宁籍的国民党起义人员在祖屋还放有枪支弹药。有的人认为这是顽固不化的表现,提出要把这些人拉回乡下来斗争。

图片

她认为,现在他们已经放下武器,向人民投诚了。起义前后的事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她坚持执行党有关起义人员的政策,没有把这些起义人员拉回乡下斗争,广大群众也表示满意。

她经常说:“作为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一是用人,二是想办法,出主意。要做到这两条,最重要的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这些话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它却是我们共产党人从血的洗礼,血的教训中得来的。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丈夫去世后,李坚真除了无尽的思念之外,将全部的感情倾注在身边的小辈身上。对于小辈而言,她是名副其实的母亲、大姐、母亲、老祖母。

1979年,广东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李坚真被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当时,省人大常委会租用的省政府会议招待所二楼有八个简陋的房间。

办公地点如此简陋,甚至连挂门牌的地方都没有。由于办公面积狭小,科员们甚至连转身都非常困难。

图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坚真四处奔走。当她得知招待所的一些旧房子无人使用,便来到广州军区找到主要负责人商议,但遭到了拒绝。

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气馁。1981年春,叶剑英前往广州视察。在即将返京之际。李坚真表示:“如今省人大常委会的办公问题,希望能出面解决。”

叶剑英听了李坚真的提议,自然爽快的同意。回到北京后,他立即组织召开了军委办公厅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份决议,要求广州军区支持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同年6月,广州军区同意将招待所一半的地盘划归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所有。

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坚真再次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2年9月,她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3年9月,广东省第六届人代大会召开后,她李坚真居二线。原来,她的早在12年前便患了重疾。

图片

凭借着“乐观”和一股蛮劲,加上医生的精心治疗,她成功征服了病魔。但就在这年末,她的病情再次出现反复,来势汹汹。

在此背景下,她的心情有些沮丧。但经过调整,她很快调整心情,并写了一首山歌来激励自己。

在积极治病期间,她仍不顾年高体弱、身患疾病,一有机会就接近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她和群众的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

1992年3月30日,和病魔抗争多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病逝于广州,享年86岁。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近代史、党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