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侵楚之战

 寂寞中快乐 2022-12-20 发布于北京

吴侵楚之战

--吴楚争霸的终极之战   

吴侵楚之战,是前506年,发生在吴、楚两国之间争霸战争中的重要一战。

鸡父之战(前519年)之后,前515年,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得吴国王位,也即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在吴王僚时期,就表现出雄才大志之能,继位后早已立下的雄霸江淮的志向越发坚定。他改革图强,奖励生产,修明法制,整军练兵,增修城池,并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队伍,上下戮力同心,使吴国呈现出国富兵强的势头。

前512年,吴王阖闾在先后灭掉归附楚国的徐国和钟吾国后,想趁机大举伐楚。孙武和伍子胥均认为时机不成熟,建议对楚实施长期袭扰以疲惫楚军。阖闾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军,前后达6年之久,致使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楚军将士疲于奔命,斗志沮丧,为吴日后大举伐楚,准备好了有利条件。这一战略效仿了晋、楚称霸之战中的“三驾之役”,但两者又有实质性区别,“三驾之役”之战略目的仅仅是削弱楚国并无消灭之意,而吴军疲楚之法带有强烈的消灭楚国的目的。

鸡父之战之后,楚国国势渐弱不振,楚平王荒淫无道,致使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先后逼迫伍子胥、伯嚭奔吴。前516年,楚昭王继位,政治更加腐败,大权完全旁落在昏庸贪腐的令尹子常(囊瓦)手中。子常依仗楚国为大国之威,对蔡、唐等附庸小国横加盘剥、恣意诬害,致使楚国众叛亲离。

前507年,蔡国国君蔡昭侯、唐国国君唐成公,为报楚令尹子常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国,与晋、吴结盟,使楚北侧失去屏障。前506年春,应蔡国之请,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18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谋伐楚。同年农历四月,晋国又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楚之附庸沈国。楚国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国君臣认为倾全力攻楚的良机已至,决定以救蔡为名,经淮道秘密绕过大别山脉,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对楚国实施打击。

吴侵楚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暴发了。对此,《左传·定公四年》有较详细的记录,移录如下: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槩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槩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

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夫槩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五战及郢。己卯,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雎。鍼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槩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槩王入之。

左司马戌及息而还,败吴师于雍澨,伤。初,司马臣阖庐,故耻为禽焉。谓其臣曰:“谁能免吾首?”吴句卑曰:“臣贱,可乎?”司马曰:“我实失子,可哉。”三战皆伤,曰:“吾不可用也已。”句卑布裳,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

上述记载吴侵楚之战的大体概况是:吴、唐、蔡三国沿淮河溯流而上联合伐楚,在豫章登陆改由陆道直赴汉水。面对大敌入侵,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向令尹子常建议,采取正面迎敌与迂回夹敌的战法,一举消灭吴军。然而子常出于私利中途放弃执行预定合击计划,冒然先行进攻当面之吴军,被吴军大败,逃到郑国。吴军乘胜追击楚军残部,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城拔寨,直至侵入楚国都城郢。沈尹戌闻迅立即返回,但大势已去,终因寡不敌众而以死报国。

对于具体细节,下面逐一作详细分析。首先看: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

吴军以水军为主,水战是其所长,在大军开赴过程中自然乘舟沿淮河逆流而行。进至淮汭之时,吴军舍舟于此,由舟行改为陆行,从豫章进至汉水与楚军隔江对峙。对于这一作战行动,很多军事书籍解释为孙武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以神速用兵达到出其不意的作战目的。

对此,我们作简要的分析。①从地形上看,淮河与汉水并不连通,吴军沿淮河行军,无论如何必须登陆才能到达汉水。②关于“淮汭”的解释,一种是指淮水弯曲处,另一种是指地名,指今天河南潢川或安徽凤台,合理的解释应该将两种解释融合起来讲,就是指在潢川或凤台两个黄河弯曲处登陆。为什么要强调弯曲处,因为这样的水域水流缓慢,便于人员登岸。③楚军是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而回师防御本土的,这说明对于吴军的行动,楚军是事先知晓的;同时,对于吴军到达汉水东岸,由于舟已舍,没有渡江工具,怎么能够突然间大兵压境,对楚达成奇袭效果呢?

所以,对于此段的描述,仅当作对其作战行动的一般性描述即可,不要因为是孙武指挥的战争就无限贴上多么高超的战术方法。

当吴军到达汉水东岸,楚军一时难以把分散在全境内的兵力调整至此,所以,楚昭王及其朝野都非常恐慌。虽然楚国执政子常是昏庸之流,但楚国不乏清醒堪当重任之辈。左司马沈尹戌就针对当时楚、吴两军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沈尹戌鉴于分散在楚国各地的兵力尚未集结,易被吴军各个击破,难以阻止吴军突破汉水的防御;又针对吴军孤军深入,不占地利、人和的劣势,主张充分发挥楚国兵员众多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建议:由子常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回到吴军的侧背,毁其战船,断其归路。尔后与子常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沈尹戌对两军的情况分析透彻,抓住了现时楚军和吴军各自的优、劣势,应该说做到了知己知彼;同时,沈尹戌扬已之长克敌之短,提出的建议,用今天的思想来解读蕴含了正面佯攻、迂回包围、上下合击、断敌退路等一系列战术方法。如果,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还是假设一下,沈尹戌的建议如果得到切实贯彻,那胜负的天平必然会发生翻转,历史也就会被改写了。

在实施过程中,子常听信谗言,害怕沈尹戌的功劳胜过自己,不顾既定的谋划安排,自行率军过汉水而先与吴军交战。然而这一行动,正是孙武、伍子胥等想要的,吴军在其指挥下,采取退却示弱、设伏痛击和各个击破等战法,连续三次战败楚军。楚军被迫退守于柏举一带展开阵势,与吴军形成对峙。

吴军此次作战,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根据《左传》记载,就是这个夫概,在接下来的作战中连续建功。首先,“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演绎了“臣义而行,不待命者”的成功范例。其次,夫概深刻把握“困兽犹斗”的道理,使楚军先渡河的人知道有逃生的希望,这样产生传导效应,楚军争先恐后渡江而逃,成了丧家之犬;待逃到江中间时,夫概成功演绎了“半济而后可击也”的典型战例,一举击溃楚军。之后,吴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拔寨,直至攻掠楚国都城郢。在这过程当中,虽有左司马沈尹戌闻讯返回支援,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战败吴军,但终因寡不敌众,深感败局已定,并以被吴军俘获为耻,遂指教其部下割其颈而逃,演绎了忠肝义胆的英雄气节。

此役,对于楚之样一个综合实力比吴强、地域比吴国广、兵力规模比吴军大的国家,为什么会这么快地溃败于吴,又给后人以什么样的启示。我们试作分析。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掌握一个国家军政大权的要臣,求之更是难上加难。此时的楚国,也正像中原很多诸侯国一样形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令尹子常掌握着国家政权,楚昭王成了摆设。囊瓦,历史记载其人贪恋无度、盘剥卡要,阴狠毒辣、心胸狭窄,昏庸无能、听信谗言,等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庸臣蠢将。他盘剥蔡国、唐国国君,招致两国仇恨,以致于两国主动加入吴军的入侵行动;他背信弃义,竟然为维护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随意改变预定作战计划而不告知,这犯的是兵家之大忌;他在作战失败后,想的不是国家社稷,而是仓皇逃至郑国。等等。对于为将、为帅的国家贤能之人,历来都成为兵家最重视的对象。《孙子》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吴子》主张:“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以及《尉缭子》主张的为将者要“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和“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这些在囊瓦身上很难做到影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正是这么一个要臣囊瓦,断送了楚国的前程,置楚国于生死边缘。我想,在诸多失败原因之中,这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因,绝不是“之一”,这也是此役留给后世最大的明鉴。

除此之外,楚军的失败,从政治上看,还表现出政治腐败、内部动乱、将帅不和、四面树敌、自陷孤立等方面。从军事上看,也还表现出疏于戒备、盲目自信的原因。大概一个衰败的政权所表现的问题,楚国当时大都具备了。

再来说说吴国。此役,虽然吴国取得了胜利(暂不考虑胜利之后,由于秦国援战和越国侵犯吴国,吴国又迅速撤出楚国),但认真分析其取胜的过程,不免也为其捏了一把汗。

吴军此役,阖闾亲自出征,伍子胥、孙武为大将,夫概为先锋,伯嚭等为谋士。这些都是何许人也。伍子胥,其父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伯嚭,其父郤宛,是楚王左尹,为人耿直,贤明有能,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受到了费无忌的忌恨进谗,被贪得无厌的楚令尹子常所杀,并株连全族;但伯嚭竟得侥幸逃离,听说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立即赶来投奔。此二人对楚国藏有深仇大恨,无时无刻不想着杀回楚国报仇。

就是这两位对楚国有深仇大恨之人,赢得了吴王阖闾的信任,成为吴国重要的谋臣。在吴对楚进行全面战争的决策当中,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就当时的吴、楚两国相比,如前所述,无论是综合实力、地域面积,还是兵力规模,吴国都没与楚处于不同层面上;再加上吴军是劳顿之师、处于立足未稳之际,又对战场环境不太熟悉。如果不是囊瓦临阵变挂,不再执行与沈尹戌的合谋计划,那么吴国绝不会轻易致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会失败。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真是为吴国捏一把汗。这是吴国之幸,也是楚国之不幸,但对历史来讲都是确实。

当然,除以上原因外,吴军的胜利必然有其自在的因素:首先是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的结果;其次是善于“伐交”,争取晋国的支援和唐、蔡两国的协助。再次是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军的主力,并适时进行战略追击,不给楚军以重整旗鼓、进行反击的任何机会。不过,所有上述原因都可归结为一个总原因,那就是吴国对入侵楚国战略意图的长期经营,六年疲楚策略、参加18国之盟等举措,无不是经营的结果。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对于吴国的“惦记”,楚国根本就没有重视至少没有当作重要事项进行针对性防范准备。所以,当“贼”真的来的时候,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战争中的不对称准备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值得借鉴和引以为戒的教训。

到此,吴侵楚之战应该可以结束了。

在总结陈词之前,关于后世对此役的相关研究,本篇认为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先作概要说明。

首先,关于此战的名称,大部分研究书籍定其名为“柏举之战”,然从实际作战推进的过程看,无论依据作战地域还是依据兵力规模,将此役定性为整个国家的全面战争实属不过,所以也就有了“吴破楚入郢之战”“吴伐楚入郢之战”等名称。究竟哪一个名更趋合理,没有硬性指标,只要是分析合理即可以接受。对此,我们的意见是,此役是吴、唐、蔡联军对楚作战,地域覆盖大半楚国,吴、楚都是投入全部兵力参战,历经十多次大小不等战斗,所以定性为吴国对楚国的全面战争是合理的。既是全国性战争,再以某地名为主体似是不妥,故我们命其名为“吴侵楚之战”。

其次,关于《孙子兵法》相关内容的真正创辟者。《左传》对此役的记述,蕴含了诸多《孙子兵法》的思想,如:“令半济而击之”,“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等等。根据现时的研究成果,大致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世纪),《左传》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鉴此,《左传》成书在后,《孙子兵法》成书在前。从常理上来讲,“前”对“后”有启发引导作用,“后”对“前”有考查验证之效。参照诸多史料记载,对孙武历史贡献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军事理论层面,而非实际领兵作战,这就是说孙武撰写的《孙子兵法》,并非都是其本人实际作战经验的总结,很大部分是其梳理分析诸多实战经验的成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左传》对《孙子兵法》起到的是考查验证的作用,以上军事思想的提出,夫概是其创辟者,而并非是作为主将的孙武。

对于吴军入郢之后,楚臣申包胥根据楚昭王之命,到秦国请求援兵。申包胥谓秦哀公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之后,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被申包胥的爱国精神感动,专为其赋诗一首,表明其同情之心和支持之意,于是,“秦以车五百乘救楚,楚亦收余散兵,与秦击吴。”细想之,秦国君臣难道仅凭申包胥一举之力就会轻易出兵援战,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必须站在秦国自身利益的立场分析才能认清。首先,秦国当时还不足以强大到侵占整个楚国的地步,更何况哪一个国家能够像申包胥所说的那样“世以事君”,所以秦国深感这块肉不好吃也吃不下。其次,秦国的既定战略是东进,其最大的争霸对手是晋国,楚国的存在对晋国是最大的牵制;如果吴国取而代楚,这就需要一个重新熟悉了解和结盟的过程,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何苦而为之。第三,也是申包胥所提出的,吴若占领楚国,秦将直接面对一个被称为“夷”的国家,以秦与西边戎族长期斗争的经验看,实不愿与这样的国家面对面交锋。归上,秦援助楚国的根本原因是为其国家利益考虑,而并非表面上所记载的那样,这要求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役之后,楚国的国力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吴国则为其继续推动称霸东南直至称霸中原战略意图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从中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吴国一步步走入“中国”舞台的中央,是吴文化与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原文化,以及与作为“中华文化”之一的楚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的过程,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