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高认知的人都很冷漠?看懂人性不等于看透人性,深度逻辑

 徜徉生活的光芒 2022-12-20 发布于安徽
这三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烂泥是否能扶上墙?
第二:咸鱼是否能翻身?
第三:朽木是否能雕刻?
大家深思一下这三个问题,先别急着回答,当你真的在心中默念三遍以上的问题,或许不用回答,答案也会自动出现在眼前。但是每个个体的阅历与思维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三个问题或许会有不同角度的答案。但你真的把这三个问题想通想透了,你的认知会提升到一个一览众山小的境界,高层次世界里的运行规则就会在你面前显而易见。
相信每个人都明白,贪嗔痴是每个人自带的人性恶习,贪就是贪婪,贪得无厌;嗔就是不理智,意气用事;痴就是过分迷恋,无法自拔,外加痴心妄想。我们也都听说过那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世故,冷暖自知。以及我们所熟知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们也曾明白:几万块的借款就能让你的朋友露出无赖的本性, 二十万的彩礼就有可能结束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上百万的房产也会让兄弟姐妹争夺起来反目成仇。曾经我们坚信的那些友情,亲情,爱情和人品,在真正考验人性的时刻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我们也曾知道:无所谓忠诚,只是因为诱惑不够大,无所谓背叛,只是因为筹码不够多,即便是老实人,他也未必能守住底线,狗急跳墙,兔子急了咬人,连温顺的动物都有凶恶的一面,老实人也有爆发的时候,你说这世上有真正老实的人存在吗?
人性本就自私,人性本就凉薄,但是很多高人都告诉你改变命运就要利用人性,请问你都知道了人性的自私与凉薄,但是你为什么活的如此无奈与原地兜兜转转就是无法破圈呢?要知道一个真真正正开了窍的人,那肯定是收获满满的,比如这句话:假如你脑袋里正确,口袋里就不应该空空如也,不是吗?
不要跟我说什么:男人好色,女人爱美,老人怕死,利用了他人的贪嗔痴你就会成为富翁,之类的连鬼都不信的话,比如某某软件就是利用了男人的本性,某某化妆品、奢侈品就是利用了女人的臭美,某某保健品就是利用了老人的想延年益寿。我就问你了,你利用了这里面的哪一条成就了你自己?
所以知道是一回事情,认识又是一回事情,而做到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更高境界的事情。有句话叫:成功就需要反人性,如果你看不懂,那下面这则事例值得你好好深思:
萧何向汉高祖刘邦推荐韩信成功后,刘邦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并且刘邦耍了个心眼,让萧何封锁消息,只是传令过几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将在军中拜将,那些军官属下们听说了后,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汉王刘邦授韩信上将军印,统帅数万之众,脱衣给韩信穿,分饮食给韩信吃,而且答应对韩信今后的军事部署都言听计从,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一时间感动的韩信不知所措,出尽风头。
事后韩信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在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派遣的大将龙且的二十万大军后,项羽都开始畏惧韩信的兵锋,项羽非常恐慌,派税客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谢绝说:“我事奉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后来韩信被吕后处决,不得不说刘邦的人情世故绝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孔子有句著名的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公。意思是不怕分配的少,就怕分配的不公平。把古人的三六九等的待遇天差地别可以说是形容的淋漓尽致,普通的将士无非就是想要一个公平的待遇,但刘邦却故意封锁具体的消息,又刻意放出要拜大将的风声,就是在极力营造这种不公平,再加上当天:举行隆重的仪式,授韩信上将军印,统帅率数万之众,脱衣给韩信穿,分饮食给韩信吃,而且答应对韩信今后的军事部署都言听计从,这种故意的亲近待遇,就是故意营造与普通将士们认知的反差。
你普通将士不是最渴求公平吗?那拜韩信为大将就是非常的不公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可能有人根本就不理解所谓的人性是怎么一回事,我们都清楚真正的交情永远都是价值交换最可靠,但是很多人会忽略价值交换里的特殊性这个属性,比如老板和员工之间,老板付出金钱,员工付出相应的体力劳动,但是你是否有想过价值交换的最大壁垒就是搞平均,比如一群员工加班,老板给每个人都发加班费,唯独有一个员工老板额外还给他定了份高价外卖,其余员工都没有,请问这个员工会有什么感觉?亦或者大家都是同时下班,但唯独有一位员工,老板当着众人的面请他下班后一起吃夜宵,请问那个当事人会作何感想?
实际上这种特殊待遇会给这位享受特殊待遇的员工带来很高的虚荣感,就像大家月底领工资,唯独一个人是别人的3倍,且还是公开的,这个员工会作何感想?其实这就是互惠原则里的特殊性待遇,理论上讲真心换真心,但实际上真心未必会换到真心,但是为了真心换真心的概率系数加大,那最好提升这个人的特殊待遇,理论上讲就是满足这个人的贪嗔痴,且高调表现为就你一个特例,其余的人没有这个待遇,这就是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的深层含义。
所以虽然刘邦也贪嗔痴,但刘邦懂得压抑自己的贪嗔痴,先去满足韩信的贪嗔痴,等韩信感动的一塌糊涂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时,一旦大功告成,那就轮到刘邦显露自己的贪嗔痴了,以至于一代名将韩信,最后还是因为威胁到了刘邦的贪嗔痴,最后被处决了,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只不过是大部分帝王延迟满足自己贪嗔痴后的惯用伎俩。
再比如刘备经常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人同塌而眠,这在古代是英雄的大忌,要知道同塌而眠会有晚上被刺杀的风险,但同时也是在显露自己对对方有多放心的一种特殊表现。同一时期的曹操就有睡梦中杀人这则事例流传,无外乎就是想要告诉下人,我睡觉的时候不许靠近我的床榻,以免你对我的生命构成威胁。可见同塌而眠笼络了多少英雄,就比如关二爷,为什么对刘备死心塌地,因为曹操根本做不到刘备的同塌而眠,又何必假惺惺靠高官厚禄去彰显自己的求贤若渴!什么叫过命的交情?敢不敢把身家性命交给兄弟?刘备敢但曹操不敢,所以刘备才是二爷的兄弟,曹操注定只能是恩公与外人。
所以想要收买人心,就要区别对待,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所谓的人性理解层次高的人都是有一套笼络人心的独立逻辑。除了给予人才特殊待遇,还要有见风使舵的思维,就比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不要区别对待朋友,但现实却是,明眼人都是在靠拢对自己有用的人,明眼人一看这句话就明白富裕的远方亲戚为什么会有人探望?自己要不要在对待人上有轻重远亲的区别?
当然你会说这是市井小人的作风,算不得君子作风,但我要说你就是自命清高,很多人其实就是拉不下自己的脸面,认为穷的有骨气,才能有一番作为,实际上呢,这世界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在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投机取巧的情况下,并且要在一个机缘巧合,甚至一连串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才能促成自己的破圈理想,而大部分人就是在死脑筋的闭环里兜兜转转,一辈子庸庸碌碌的走完。这点你去看刘邦的谋臣陈平的经历你就会明白。
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 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等到陈平长大成人该娶媳妇了,富有的人家没有谁肯把女儿嫁给他,娶穷人家的媳妇陈平又感到羞耻。 过了好长时间,有个叫张负的富人,他的孙女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 陈平却想娶她。乡镇中有人办丧事,陈平因为家贫,就去帮忙料理丧事,靠着早去晚归多得些报酬以贴补家用。 张负在丧家见到他,相中了这个高大魁梧的陈平;陈平也因为这个缘故,很晚才离开丧家。
一次,张负跟着陈平到了陈家,陈家在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子里,拿一领破席就当门了,但门外却有很多贵人留下的车轮印迹。 张负回家后,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打算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说:'陈平又穷又不从事生产劳动,全县的人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偏把女儿嫁给他?'张负说:'哪有仪表堂堂像陈平这样的人会长久贫寒卑贱呢?'终于将孙女嫁给了陈平。 因为陈平穷,张家就借钱给他行聘,还给他置办酒宴的钱来娶亲。 张负告诫他的孙女说:'不要因为陈家穷的缘故,侍奉人家就不小心。侍奉兄长陈伯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亲一样。 '陈平娶了张家女子以后,资财日益宽裕,交游也越来越广。
这里面你看到陈平这个人的过人之处了吗?古代最讲究门当户对,但陈平却因为婚姻如果选择门当户对会感到羞耻,而且最终娶到的老婆竟是: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的富家女。要知道即便富家女是下嫁,但陈平当时也是仪表堂堂,且喜欢读书。在汉代读书可并不简单,因为当时还都是竹简时代,所以读书人属于稀缺资源,可以说陈平既然当时觉得自己迎娶穷人家的女儿属于羞耻的事情,可见他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思想。
按现代人的思想就开始诟病陈平,嫌贫爱富势利小人,这或许是大家讨厌陈平的起点,但你有没有想过,既然你对富人那么有成见,那你骨子里怎么还想成为富人呢?谁规定的穷人就不能嫌贫爱富?你满脑子都是想发大财的理想抱负,明明心里很想,嘴上却一口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像你这种行为是否是口是心非的伪君子?骨子里爱钱,但嘴上却清高不承认,看看儒家思想都驾驭了些什么人,仔细思量心口不一是不是就是伪君子,而面对陈平这种感想也敢做的人,谁才符合君子,谁又是真正的小人?
有句话叫青春痘长在什么人身上你才不会担心?答案是别人身上。陈平娶: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的富家女。在当时的人看来已经是很凶险的事情了,古代迷信的人绝非少数,且当时可没有科学一说,在现代的你看来却觉得轻描淡写。你试想一下,就现在的现实社会,让你去娶一个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的富家女,请问有几个人会接受?即便现在科学胜行,你确定你不怕她克夫?且还是嫁了五次人的,有的大兄弟连二婚都会耿耿于怀,这样的老婆说实话,你接受的聊吗?你看看你和陈平的差距,同样都是读书人,现在你明白陈平的厉害之处了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重点就在于苦中苦,苦中的苦自然不是平常说的那种体力上的苦,而是真正的苦是思想上的苦,受得聊别人世俗眼光的苦,受得聊高于常人认知,会思考的苦,都说投胎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注定在投胎这关不合格,那念书就是人生的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大约百分之七十的人也注定在这关不合格,那婚姻就是第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大部分人仍然在这关不合格,你说说能改变命运的前三次机会,是不是大部分人都完美错过?
这世上本就不缺改变命运的重大机会,缺的是发现机会的认知水平。普通人即使再懂人性,如果自己不会看透与运用,依然属于无法破圈的人,想要成为人上人,哪有那么简单?你连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都没有,如何破圈?
穷人最大的弱点不是贫穷,而是贫穷所带给你的那骨子里的倔强和骨气,因为本身出身环境的限制,难免害怕他人小看,害怕别人不给面子,却往往因为自己的作茧自缚,宁向直中取,不肯曲中求,任何丢面子的事情,认为都是应该坚决抵触的事情,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人器宇轩昂,目空一切同时还伴有夸夸其谈时,相信我的一贯认为,这是个穷人无疑,即便不是也是一个出身限制了格局的人,再不是也注定是一个挣钱捉襟见肘难以覆盖生计的人,因为缺什么就会特别在意与刻意伪装加掩盖什么。这是我们正常人的思维,如果不对比陈平,我们真的无法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差距。
所以这段话送给亲: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高认知的人都很冷漠,他们能够承受世俗的诋毁,做着与大众价值观相反的事情,因为与大众路线一致的路,只能走出和大众一样的命运结果,小人也好,伪君子也罢,实际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应该倒过来念:君子长戚戚小人坦荡荡。你品,你细品。其实大部分所谓的君子才是患得患失裹足不前,明明爱钱,却装出一副清高对钱不感兴趣的姿态。所以成功都是反人性的,穷人的观念就是富人财富的源泉。
看到,不等于看见;
看见,不等于看清;
看清,不等于看懂;
看懂,不等于看透。
你看透这个世界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