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女人一台戏,南宋王朝的命运,却正是由三个女人决定的

 猴格 2022-12-20 发布于河南
尽管古代中国一直提倡男尊女卑,但封建统治者并不能把依附他们的女性完全屏弃在权力之外,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时间,都由女性执政、或由女性与丈夫共同执政,某些关键的历史节点总少不了女性的身影。
只拥有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就是这样,尽管南宋后妃干政的不多,但南宋的几个关键时刻,却都是由女性做最后的决策。
可以说,南宋的命运,其实就是由这三个女人决定的——高宗宪圣慈烈皇后吴氏(芍芬)、宁宗恭圣仁烈皇后杨氏(桂枝)、寿和圣福太皇太后谢氏(道清)。


宪圣慈烈皇后吴氏,是宋高宗赵构的继妻,也是南宋最有影响力的后妃,因为她的长寿以及和丈夫的婚龄,让她在历史长河中也占有一席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对走过60年钻石婚的夫妻。
她12岁时、就在靖康之难的前夕,被赐给时为康王的丈夫赵构做侍女,因为聪明机灵还身手敏捷,所以深受赵构喜欢,在逃难时也把她带在身边。
吴后曾两次拯救赵构,因此备受赵构信任倚重,正是这种共患难的基础,让她从和义郡夫人-才人-婉仪-贵妃,一步步走上皇后-太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宝座。
如果说吴后拯救赵构,让南宋渡过差点夭折的危机,在后来的日子里,她更是像《三体》世界的歌者一样,不动声色的拨弄着南宋的钟摆。


首先,干预孝宗立储。
孝宗的嫡长子庄文太子赵愭薨故后,嫡次子庆王赵恺和嫡三子恭王赵惇夺储,由于赵惇通过吴后侄子吴琚,走通吴后的门路,在两个儿子中犹豫的孝宗,最终越次立老三为储。
赵惇当上太子后就迫切等着即位,又是通过吴后去试探孝宗有没有禅位的打算,可见吴后和光宗之间的关系有多密切。
接下来,在绍熙末年,号称不干政的聪慧女性吴后,再次出手干预继承人的问题。
光宗因为疑心病不去探望老父亲,即便孝宗驾崩他都不出面充当丧主,继续在宫中寻欢作乐,引起朝野内外的愤慨。
吴后就在大臣的邀请下垂帘听政,并再次否决孝宗本人的意愿,指定光宗的皇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还许诺孝宗属意的继承人吴兴郡王赵抦:“崽啊!你哥做了你再做啊!”


不管怎么说,吴后主持的绍熙内禅,再次让南宋安然渡过危机,在太皇太后位置上安享尊荣三年才崩殂,享年83岁。
她的接棒人是宁宗赵扩的继后恭圣仁烈皇后杨氏,杨氏的出身是南宋三女主中最低的一位,但她的人生却是最剽悍的。
杨后原本是父不详的则剧孩儿,就是宫中表演杂技的小童,很受高宗吴后的喜爱,就被留在身边,之后赐给比她小6岁的皇孙赵扩为妾。
赵扩是个低能儿,所以他的妻妾年龄都比他大,而杨后则是聪明狡黠,很快就在赵扩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韩皇后崩后成为赵扩的主心骨。


性格强势的杨后最彪悍的事也有三则:
其一是矫诏诛杀朝廷第一重臣、权臣韩侂胄,停止北伐;其二就是在宁宗后宫有孕的情况下,依旧推动宁宗册封和她关系良好的嗣子赵询为皇太子;其三是宁宗驾崩后,废掉宁宗属意的继承人和她关系恶劣的皇子赵竑,另立嗣子赵昀,即理宗。
可以说,杨后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够影响历史进程、改变南宋的命运,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父不详的孤儿,最后竟然成为真正操控南宋帝国的无冕女王呢?简直就是现代网文世界里的玛丽苏大女主人设啊!
如果说宁宗杨后是被高宗吴后所成就,那么,最后一位操纵南宋命运的理宗谢后谢道清,又是被宁宗杨后成就的。


谢后的出身算是三人中最好的——宰相孙女,但也有她的不幸,她是个不受嫡母待见的庶女,特别她嫡母还是凶悍的母夜叉性格。
不过,因为祖父谢深甫的缘故,尽管她是个庶女,尽管宋理宗不喜欢她,谢后还是被当权的宁宗杨后(杨太后)立为皇后。
毕竟古代是父权社会,联姻看的是父祖的身份,而不是母亲的身份。什么庶女不能做皇后不能当正妻,那都是无知的嫡庶神教歪歪的言论。
杨后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但同时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高宗吴后对她有恩,她终生都很庇护吴家子弟;谢后的祖父曾助力过她,所以,她百般抬举谢后。
在准备立谢道清为后时,杨后就出封桩库缗钱二十万制皇后棉衣,等到册立谢道清之后,杨后又直接出缗钱一百五十万,大犒诸军以及临安贫乏之民,非常给便宜儿媳妇做脸。


谢后是南宋知名三后中最弱的一个,也是最没有主见的一个,庸碌无能,从不惹是生非,她在理宗后宫比较透明,在嗣子度宗时代也没啥存在感。
但是,当南宋面临亡国之殇时,满朝男儿皆无用,却把谢道清这个名义上的皇室最高代言人拉出来顶缸,在降书上签字,终结南宋王朝。
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
就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