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札记之十九

 江山携手 2016-05-10

读诗札记之

汪元量他在度宗(赵禥)时被选入宫廷为琴师,因为当时南宋巳近灭亡,他正处于宋、元统治交替的年代。因此并无功名,生卒年代也就不详。根据《辞海》记载,大约是1241—1317年,那末在世应是七十六岁。他经历了南宋灭亡,并随谢太后及幼主恭帝(赵显)降元,被俘北去的这一惨痛过程。由于其亲身所受到的体验,写了许多纪实的诗篇,并大都用七言绝句,感情深切,文字流畅,后人称他是宋亡的史诗。其所写之诗,据说曾往狱中探望文天祥,文并为其写序云云。

    他在宋亡后能不顾生命的安危,去探望文丞相,实亦难得。更可贵的是他见到当时南宋的太皇太后慰劳并亲到包围襄阳的元军中去送茶饭,实在对这位被他平时敬重的妇人所奉行的屈辱投行政策痛恨之极,共写了十首《醉歌》,以发泄他心中之恨。其中有“侍臣巳写归降表,臣妾佥(同签)名谢道清。”这个谢道清就是南宋理宗皇帝赵昀的皇后,度宗时尊为皇太后,恭帝时又封为太皇太后,主持国政的那位谢太后。他的九十八首《湖州歌》用七绝联章的形式写尽对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哀怨凄情。

更可耻的是谢道清她不但对元主投递降表,还对元主自称“臣妾”,并二次下诏令坚守扬州抗元的南宋大臣李庭芝降元,被李坚决拒绝,并射杀使者。直到后来城中粮尽,率部下姜才等转战到泰州,拟突围入海,为元军所俘被杀害于扬州。可歌可注,实在壮烈之至!

 汪对谢太后本来是十分尊敬的,后因她主张投降,在其诗中竟直呼谢道清其名,其挽章有“事去千古速,愁来一死迟”之句,把个谢太后挖苦得好厉害。又如在《醉歌》中所写“淮襄州郡尽归降,鞞鼓喧天入古杭。国母巳无心听政,书生空有泪成行。”据闻后来向元主以道士之身乞归,不知所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