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咏荆州(71)》“沙石”之思//施谦

 益之作品 2022-12-20 发布于湖北


  小寒之日,虽然北风很大,但阳光却不同寻常的温暖。坐在公交车上,车内的“温室”效应使人昏昏欲睡,几疑已到阳春。恍惚间,车过江津湖畔,我又看到了那块“沙石”。
  这块“沙石”很平常,平常的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太湖石;就象是一块堆砌假山时被遗留下的赘石。既不巍峨高大,又不玲珑剔透,高不过两米,粗不过合围。就这样毫不引人注目的立在湖的一隅,守着一池静静的湖水,傍着一条繁华的马路。如不特别留意,人们就会毫无知觉的走过去。可是,这块“沙石”又很不寻常。它存在的历史到今天我也没弄清楚,我只知道,人们都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从这块石头演变过来的。它几乎经历了这座城市所有的沧桑岁月,见证了这座城市所有的兴衰盛颓。城市从没嫌弃它,它也从没遗弃过这座城市。或许,这块石头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象征。


  早在楚时,这里就是楚国都城——纪南城的官船码头。到唐时已成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的繁华市镇,有了沙头市的美名。李白、杜甫、陆游等人在诗中曾多次提到。久而久之,沙头市被人们简称为沙市。后来,到底是有了沙市才有这块“沙石”,还是有了“沙石”才有了沙市,就成了一个谜。而我却始终认为,应该是有了这块石才有了这个市,因为哪一个城市没有它的起源,没有它的奠基石呢?如果要立市标,这块石肯定是当之无愧的。
  也许这块“沙石”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一样,给了这个城市灵气和神韵。沙市在以后的发展中,渐渐超过了毗邻的宗主城——江陵城(荆州城),后来而居上,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江汉明珠。一则是它借长江之便利,成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二则它以轻工业立市,有了最初享誉全国的鸳鸯牌床单、荆江牌热水瓶、活力28洗衣粉等名牌产品。但是,随着黄金水道的优势渐减,名牌产品的效应渐无,沙市由此而进入低谷。


  然而,“沙石”依然如故。“沙石”没有消沉,它依旧挺立在江津湖边,不骄不馁,不急不躁,展示着一种峥嵘岁月不低头的傲骨,为城市注入了一股活力,树立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形象。远看,它象一尊奋起的雕像,跃跃向上,腾腾欲奔;近看,它又象一尊安静的智者,默默凝思,蓄势待发。每每走过,我都对它肃然起敬。我知道,它的生命比我久远的多,厚重的多。在它的胸怀里,有汉唐以降的风起云涌,铁马金戈;有开埠以来的荣耀耻辱,喜怒哀乐。而且,它的生命还将远远超过我,伴着共和国的步伐,伴着城市的足迹,继续它的辉煌或沉寂。


  今天,我又经过它的身旁,它还是这样默默无闻的挺立着,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看着日渐繁华的都市,看着周边越来越高的高楼,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而我只是他眼中的过客,但它在我的心中,并不只是一块太湖石,它是生动的、活泼的;是城市的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这座城市胸上一块永远熠熠生辉的通灵宝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