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讲堂回顾丨李冠乔:科学应对新冠——理解疫情防控背后的科学道理

 老鄧子 2022-12-20 发布于海南

图片

  //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新冠病毒相比以往也离我们更近。应对疫情,清华大学再次在荷塘雨课堂面向全校师生推出“春风讲堂”系列讲座,邀请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的专家共话奥密克戎,旨在帮助清华师生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和临危不乱的勇气从容应对疫情形势的全新变化和任何挑战。

12月16日下午,“春风讲堂”系列讲座第六讲邀请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李冠乔作“科学应对新冠——理解疫情防控背后的科学道理”专题报告。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王凯波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近期,全国疫情多点暴发,校内疫情态势复杂严峻。在这个特殊时期,对我们高校师生来说,更需要科学地面对奥秘克戎与理解疫情防控。要做到科学面对,就要对各种防控措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奥密克戎怎么来的?我们身体如何和病毒做斗争的?我们的免疫力是如何获得的?我们只有了解病毒的原理,理解防控措施背后所隐藏的逻辑和道理,才能更好地、自发地做好防控工作,做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图片

李冠乔作专题报告,王凯波主持

观点回顾

从2019年12月到今天,人类跟新冠共存已有三年时间,各个国家感染病例此起彼伏,全球已经累计新冠感染的病例超过6.4亿例,死亡病例达到662万例。我们国家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总方针下,最大程度保护了公众的健康。随着各地新冠疫情的放开,我们自己要直面新冠病毒带来的威胁,用知识武装自己,科学地应对新冠。

01

新冠如何找上门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一定要具备三大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对于新冠来说,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者,包括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对于易感人群,目前认为人群有普遍的易感性,即便是接种疫苗后也是可能感染的。而高龄或具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是需要关注的高危人群。一方面老年人免疫力较差,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大,同时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病,新冠感染可能导致原有疾病症状更严重或更易出现合并症。

新冠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感染者呼出的颗粒和空气混合形成的,它比飞沫直径更小,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传播得更远,同时气溶胶也会慢慢落在物体表面,对物体表面造成污染。另外,感染者的粪便、尿液也可能造成疾病传播。

根据新冠的传播特点,在拥挤场所、密切接触场景、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中,传播风险很大。对于高校师生来说,食堂、教室、健身房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梯、洗手间等密闭环境,都有极高的传染风险,因此尤其需要做好日常防护,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

02

新冠病毒长什么样子

新冠病毒很小,大约在100纳米左右,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测到,像皇冠一样,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如图所示是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外圈是病毒的包膜,包膜上包埋着棘突(S)蛋白和膜(M)蛋白,里面是核(N)蛋白包绕着病毒的遗传物质,也就是RNA,核蛋白和RNA缠绕在一起构成了核衣壳。

图片

新冠病毒的四种结构蛋白中有两个蛋白非常重要。棘突(S)蛋白就是病毒表面的“皇冠”,它如同一把“钥匙”,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锁”相结合、从而使得病毒能够侵入细胞。S蛋白与病毒的传染力非常相关,因此也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和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但是,目前已发现随着新冠病毒逐渐演化,S蛋白上的突变位点非常之多,是病毒进化最主要的变异来源,导致病毒传播性更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核(N)蛋白恰好相反,它的基因序列非常保守,跟2003年的非典病毒SARS-CoV仍存在90%的同源性。这种进化保守性也就表面N蛋白识别、结合RNA并自组装成核衣壳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因为N蛋白的保守性,它目前作为诊断标志物,被广泛应用在核酸和抗原检测中。

03

奥密克戎是怎么来的

新冠病毒依赖宿主细胞存活、自我复制。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病毒自身缺少完整的复制所需酶系统,而人体也没有针对RNA复制的纠错系统,因此病毒在人体细胞复制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也就是发生突变。尽管所有的突变都是随机的过程,但环境的压力迫使那些在关键基因上发生“有利”突变的病毒得以存活下去。

世界卫生组织以希腊字母顺序命名重要的病毒变异株,从阿尔法(α)、贝塔(β)、伽马(γ)、德尔塔(δ),到如今的奥密克戎(o),已经是第15个字母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五种值得关注的变异株,而奥密克戎株是当前已知传染性最强的变异株。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主要因为S基因上发生了很多突变,而导致S蛋白这把“钥匙”的构象不断变化,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使得病毒更容易进入细胞;同时大量突变也促进了病毒的免疫逃逸现象。

因此,与其他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具有传播能力极强,潜伏期缩短,主要感染上呼吸道、较少累积肺部,致病力下降、重症率下降等特点。从2021年11月奥密克戎第一次在南非出现,到如今短短的一年时间,奥密克戎已经出现了有200多种奥密克戎亚变体。现在北京流行的BF.7,相较之前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株,传染性进一步增强,免疫逃逸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奥密克戎总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它的传播力极强,所以总人群中的重症和死亡是不容忽视的

04

如何做好个人日常防护

评价传染病传播力的指标之一是基本再生数(R0),它是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在一个全部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传染的人数。新冠原始株R0约为2.5,德尔塔株R0约6.5—8,奥密克戎株R0约8—15,而北京流行的BF.7据估计可达19。一般认为,R0大于1,疾病会快速传播,而引起流行;而R0小于1时,疾病会逐渐消失。防控疫情的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有效再生数(R)。

科学防护和接种疫苗被证实可有效降低R,从而降低疾病传播和流行。其中,科学佩戴口罩是一个有效措施。有研究表明,近距离接触感染者,感染风险高达90%;若易感者佩戴口罩,那么可将传染率降至30%;若双方都佩戴口罩,且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可将传染性降至最低,几乎没有感染的风险。佩戴口罩时,需注意不要使用破损、潮湿的口罩;不要长时间佩戴口罩,需要及时更换;口罩应该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且保证口罩与面部紧贴。口罩经佩戴后,外侧应被视为污染区域,尤其应注意鼻子不舒服、跟人交谈或摘口罩时,不要触碰外缘;需将摘下的口罩作为污染物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在皮肤表面一般存活约9小时,因此正确洗手是关键。首先,要在正确的时间洗,尤其是传递物品前后,以及咳嗽、打喷嚏之后,防止病原体、微生物传播和残留;其次,要洗到正确的位置,尤其注意指甲、手指缝隙、掌纹、手碗等易于忽略的地方。要牢记七步洗手法,每一步至少要做到15—20秒钟,确保充分洗干净。

图片

05

可能最终大多数人都会被感染,为什么还要防护

国外疫情遭受一波波冲击时,感染人数之多使很多国家的医疗资源变得不堪重负。如果疫情来得太快、太猛的话,会击穿医疗系统承受的能力(如图3的红色波浪),这种医院挤兑的现象会导致重症患者得不到救治,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病患的住院和救治。类似地,学校防疫的储备,包括物资、隔离空间、管理人员等也都是有限的,如果突然激增了很多病例,可能会导致学校的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师生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因此,希望大家尽量做好积极主动的防护,保护自己、亦是保护他人,争取延缓波峰的到来(如图所示的蓝色波浪)。此外,病例激增可能导致短时间内新的变异株出现,如此,已感染的人员会有被再次感染的风险。因此,并非一次“过关”就可以解除所有风险。

图片

当周围出现阳性时,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自我保护:第一尽量不串门,减少与阳性人员非必要的接触。第二在进出电梯、洗手间、打水间时做好防护。第三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第四常通风,每天开窗大于三次,而且每次至少保证半小时。第五若同宿舍有阳性,尽量不碰触阳性人员接触物的表面,注意经常清洗、消毒。第六对于感染者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等物品要及时放置专用垃圾桶筒。第七监测体温和症状,有不舒服及时反馈。

06

核酸还是抗原

核酸检测是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核酸,也就是RNA。核酸检测灵敏度高,可能在疾病感染的潜伏期即出现阳性,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而抗原检测是检测病毒颗粒的N蛋白或S蛋白。抗原检测需要抗原物质在呼吸道样本中有一定的积累水平,才能阳性。故一般症状刚出现时,抗原检测可能为假阴性,而过一天左右抗原才会呈现弱阳性。抗原检测具有方便快速的优势,有利于提早发现感染,可用于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的自我检测,是核酸检测一个重要的补充。同学们自测抗原时要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一般认为病毒培养是检测病毒传播性的金标准,而目前有证据提示抗原跟病毒培养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因此抗原阳性也是传染性的标志。一般认为康复者的抗原检测呈阴性时,基本已无传染性,但这时候核酸检测可能还会经历一段时间阳性。

07

奥密克戎与免疫系统的斗争

感染新冠后,我们一般经历2-4天的潜伏期。接着,我们可能出现咽痛、鼻塞等上呼吸道的症状,因为奥密克戎病毒首先感染了上呼吸道的细胞。为了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人体会充分调动免疫卫兵,释放大量信号分子,包括干扰素、炎症因子等,而它们也是致热因子,会让机体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浑身酸疼等,这都是免疫卫兵在跟病毒相抗衡的表现。到了第四天,免疫系统占上风,全身症状开始缓解,但咳嗽、流鼻涕加重,说明身体在清扫战场上留下的被病毒破坏的死细胞和免疫卫士。如果免疫系统反应适中的话,临床表现为轻症,一般是5—7天,就能消灭掉新冠感染;但如果反应过强,反而会造成机体的损伤。因此,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由宿主免疫反应的差异性决定的。

08

感染奥密克戎后怎么办

对于大部分师生来说,确诊新冠不要害怕。大多数轻症且既往无基础疾病,对症用药即可,必要时可咨询医生。用药可参考国家或者省市颁布的药品目录,注意不要药物滥用,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随时留意症状的变化,比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对于高风险人群,或疾病有重症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先后批准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帕克洛维(paxlovid)和阿兹夫定几种抗病毒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发病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日常作息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休息。饮食上要注意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多吃一些清淡食物,适量的补充蛋白、维生素和水分。若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避免一直久坐和久卧,建议循序渐进地逐渐恢复运动。此外,好的心态是免疫力重要的保障。建议通过多种途径释放情绪,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同时跟身边的老师、朋友进行沟通,分享我们的经验,这样既能帮助他人渡过难关,也舒缓了自己紧张的心情。

09

如何提升免疫力

接种疫苗是获得免疫力的重要方式。根据多个真实世界研究,全程疫苗接种尤其是加强针的接种可以显著降低奥密克戎的重症率、死亡率,因此对奥密克戎仍具有保护作用。

有证据显示序贯加强免疫,即混打疫苗,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目前国家各地已启动疫苗第二剂次的加强针接种,所有附条件批准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接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目前新冠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即使接种疫苗仍有感染的风险。但有研究提示接种疫苗后再感染病毒的患者,其传染风险可能降低,也就是降低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传染性。因此从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角度来说,应及时接种疫苗。

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很强,致病率相对较弱,大多数感染者经历无症状或者轻症的病程。作为高校的师生,我们依然要做好防护,而有效的防护措施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疫苗的接种是降低重症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如果不小心感染也不要慌张,这是一个自然感染的规律。充分的休息、适度的营养、良好的心理、适当的运动是保护自己、迎击病毒的最佳手段。感染后有可能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因此仍需做好常规防护。

希望大家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朋友们和家人们的健康,我们要掌握病毒相关的知识,以科学理智的态度看待新冠,健康愉悦地生活。

图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2022)

2.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2022)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2022)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2022)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通知》(2022)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2022)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VID-19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 World Heal. Organ. 1–33 (2022).

8.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as of 3 December 2021.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ttps://www.ecdc./en/covid-19/variants-concern (2021).

9.  Science Brief: SARS-CoV-2 and Surface (Fomite) Transmission for Indoor Community Environments. CDC COVID-19 Science Briefs http://www.ncbi.nlm./pubmed/34009771 (2020).

10. Lewis, D. Why the WHO took two years to say COVID is airborne. Nature 604, 26–31 (2022).

11. Hirose, R. et al. Survival of SARS-CoV-2 and influenza virus on the human skin: Importance of hand hygiene in COVID-19. Clin. Infect. Dis. 1–27 (2020).

12. Kim, D. et al. The Architecture of SARS-CoV-2 Transcriptome. Cell 181, 914-921.e10 (2020).

13. Talic, S.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health measures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vid-19, SARS-CoV-2 transmission, and covid-19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375, (2021).

14. Yan, W. et al. Structural biology of SARS-CoV-2: open the door for novel therapi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7, (2022).

15. Chilamakuri, R. & Agarwal, S. Covid-19: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s. Cells 10, 1–29 (2021).

16. Lambrou, A. S. et al. Genomic Surveillance for SARS-CoV-2 Variants: Predominance of the Delta (B.1.617.2) and Omicron (B.1.1.529) Variants — United States, June 2021–January 2022. MMWR Recomm. Reports 71, 206–211 (2022).

17. He, X.et al.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dComm 2, 838–845 (2021).

18. Uraki,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viral susceptibility of SARS-CoV-2 Omicron BA.2. Nature 607, 119–127 (2022).

19. Puhach, O., Meyer, B. & Eckerle, I. SARS-CoV-2 viral load and shedding kinetics. Nat. Rev. Microbiol. (2022).

20. Fan, Y. et al.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7,141 (2022).

21. Drain P.K. Rapid Diagnostic Testing for SARS-CoV-2. N. Engl. J. Med. 386, 264 - 272(2022).

22. Cevik, M. et al. Virology, transmission, and pathogenesis of SARS-CoV-2. BMJ 371,m3862 (2020).

23. Hu, B., Guo, H., Zhou, P. & Shi, Z. L. Characteristics of SARS-CoV-2 and COVID-19. Nat. Rev. Microbiol. 19, 141–154 (2021).

24. Lu, G. et al. Geriatric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serious COVID-19 outcom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Shanghai Omicron wave. Emerg. Microbes Infect. 11, 2045–2054 (2022).

25. Andrews, N. et al. Covid-19 Vaccine Effectiveness against the Omicron (B.1.1.529) Variant. N. Engl. J. Med. 386, 1532–1546 (2022).

26. Ranzani, O. T.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n inactivated Covid-19 vaccine with homologous and heterologous boosters against Omicron in Brazil. Nat. Commun. 13, 5536 (2022).

27. Eyre, D. W. et al. Effect of Covid-19 Vaccination on Transmission of Alpha and Delta Variants. N. Engl. J. Med. 386, 744–756 (2022).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学生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