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最近两月新品手机的吸引力都下降了,手机厂商该如何自救?

 数评时代 2022-12-20 发布于北京

最近评价君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虽然11、12月国内新品手机发布很多,如过江之鲫,但具体说哪款卖到爆款了,还没有看到。

具体来说,小米、vivo、OPPO、努比亚、华为、荣耀等品牌都发布了新品手机,很多还有子品牌发布,比如iQOO,一加、红米等也蓄势待发。那么,为何大家的新机吸引力都下降了呢?这其中,还是有经济社会更深层次的原因。

人们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评价君觉得,大环境已经变了,人们认识到了生活中更真实的一面,有稳定的现金流,有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变得更为重要,而基于移动通讯的手机娱乐,已经让位于其它需求。

具体来说,对于年轻人,更多受到经济上的压力,需要有更稳定,更为强健的家庭现金流。世界变化很快,造成人的生活也不是风平浪静的,必须要居安思危,早做打算,早做储备。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利用一生的积蓄,更好地保证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由变化引起的,人们依旧关注生产工具。

前几天朋友跟评价君表示,要买一台台式电脑,需要RTX4080显卡,因为设计上比较需要,于是在各种方案上徘徊。最后,她花19999元买了一台品牌机,升级了自己吃饭的装备。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下愿意花2万元买电脑玩游戏的少了,但如果有机会,依然有人会去买一台电脑来进行工作。所以我们看到,对于性能、品牌有要求人,依然会考虑苹果的设计产品,索尼的摄像机等等。

又比如说大疆的Ronin电影机,也属于国产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设备。这类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也有极高的行业门槛,受到消费变化带来的影响就很小。

手机厂商该如何自救?

那么,手机厂商们该如何自救呢?不同于苹果、三星、华为、大疆,这种既有行业客户,也面对消费市场的企业,很多手机企业主要的收入来自于消费市场。

而消费者们则已经从对数码新品中那无休止的升级中醒悟,开始关注工作发展,个人健康等方面,那么手机厂商也应该顺应时代,及时调整。

因此,单纯做消费端的品牌,肯定需要调整的,或者进军行业领域,或者在消费端提供更为复杂,价值更大的产品,比如新时代的智能居住体验,或者驾乘出行体验等。

也就是说,在人们很容易对科技产品的功能厌烦,但同时对于生活、健康等还有很大需求的今年,提供更复杂,更有效果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个转变浮现的有点急,也是十分特殊的,但也是一个趋势,拥有尖端科技采购、整合能力的企业,有理由提供更具实际价值的产品。以前,我们以为有一个智能手机,就什么都能做了,现在我们明白了,手机只是手机,移动网络也只是移动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