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不新,终究是一个寒证

 悦乎学习 2022-12-20 发布于广东
新冠不新,终究是一个寒证

太阳底下无新事。

畏寒,发热,咽痛,头晕头痛、体痛,腰痛,骨节烦痛,一身尽痛,呕吐……从大部分“阳”性患者症状和得病感受看,新冠不新,终究是一个寒证。

寒致肺经受邪,肺失宣肃降,则见患者咳嗽胸闷;肺卫不固,故出现头痛、恶寒发热等表象又或卫气虚弱,调控腠理功能失司,出现无汗、汗多等病理现象;湿邪侵犯机体阻与胸膈,气机不畅则发胸闷;又或困于脾胃,升降不利导致脘腹痞胀、大便黏腻不爽且湿性重着又夹寒致病则见身体困重,周身酸痛等症。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早在1800年前,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剂就可以应对了,至少会减少大部分人患病后的痛苦。可是,我们许多人硬是被某些“专家”给忽悠,说是风热,热证,买了连花清瘟,买了板蓝根,结果服了后病情加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是伤寒论里关于麻黄汤的描述。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表寒实证无汗体痛的,用麻黄汤;表寒虚证有汗的,用桂枝汤;表寒里热证、畏寒怕冷、体痛、高热咽喉肿痛的,用大青龙汤;表寒里寒证,用小青龙汤。

如果对证,一剂至二剂就能缓解症状了。

新冠不新,终究是一个寒证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了,外邪无法入侵,新冠就离你远了。中成药里,有三个很普通,效果却不错:

玉屏风颗粒,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全方诸药配伍,以益气固表药为主,酌配少量解表祛风之品,补中兼疏,寓散于收,相反相成,共奏益气固表止汗、扶正祛邪之功。表虚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止汗泄;体虚易感风邪之人服之,能益气固表以御外邪。

2020年12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刊发,其中在中医药预防方案中对于平素乏力、容易感冒等人群明确推荐使用玉屏风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由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多种中药材组成,有辛温解表的作用,还能疏风散寒发汗,对于风寒感冒导致的发烧、头痛、畏寒、怕冷以及咳嗽、鼻塞、流鼻涕等症状,都有比较好的改善作用。

荆防颗粒,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方中荆芥、防风味辛性温,发散风寒,同为君药;羌活擅治上半身疼痛重在解表、独活长于解下半身疼痛重在祛风湿二者同为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共助君药发汗解表之功;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善治头痛故佐药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柴胡升阳举陷、和解表里,佐以前胡散风清热;桔梗开提肺气、利咽祛痰,枳壳理气宽中,两药合用,一上一下,一升一降,升而复降,降而复升,宣肺下气,宽胸利膈;茯苓健脾化痰,淡渗利湿;甘草为使调和全方,补脾益气;诸药同用,共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之效。

日常生活中,以下做法可很好“抗阳”,被多人亲测有效:

多喝略微发烫的白开水,尽快排毒;别硬挺,第一时间躺平,多休息有助于快速恢复健康;葱白连须、生姜3片、红糖少许、红枣2颗煮水发汗,堪比退烧药;雪梨1个、花椒20颗、冰糖少许,蒸15分钟左右,吃后能缓解喉咙痛;小金桔6个,用十字划刀处理一下,大火煮10分钟,可止咳;柠檬1个、冰糖少许、盐少许,缓解鼻塞、呕吐;橙子切开一个盖,撒入一小勺盐,上锅蒸15分钟左右,补充维C,缓解喉咙痛。此外,家里要常备生姜、葱和蒜,一天三顿饭,多多益善。

没有伤寒,哪来的瘟疫啊?有人甚至提出这一个观点:只有伤寒论能救中国人!

风寒无处不在。防寒不是一时,天变就在一瞬间。防寒,要年年防,月月防,日日防,时时刻刻都要防。

古人认为,棉花里面有火,棉花里面有神,穿再厚的棉花,你干活时,出汗的热气能透到体外,所以棉花能透气,能呼吸。汗后身上不得冷,身上觉不到凉。四十岁的人要四斤棉,五十岁的人要五斤棉,六十岁的人要六斤棉,七十岁的人要七斤棉,到八十岁,老人穿棉裤棉袄还不算,还要穿大袍子。

可惜,我们现在纯棉花做的棉衣,几乎消失了,城里乡里大人孩子都是羽绒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