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通鼻方」来了,常用材料就能做!鼻塞流涕全击退!

 许尤佳育儿堂 2022-12-20 发布于广东

鼻炎多为肺脾气虚、寒湿困阻,时有热邪诱发。排寒不难,祛湿却不易,这也是大部分患儿鼻炎迁延不愈的原因。

单纯用通上焦、解表开窍的食药材,短期可能有效,但久服会伤正气,气随津脱。

这种虚实夹杂的体质,不能长期用苍术、厚朴、苍耳子、黄连、木香等偏燥、耗损津液的药物。

+ + + + + + + + + + + 

所以今天我来推荐一个升阳降浊汤 (汤方见文末) : 让上焦的寒往上排(解表),中下焦的湿浊往下走(疏通)。

同时顾护脾胃,提升正气,让孩子的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减少发作。

第1部分: 通、降

石菖蒲辛温芳香,开窍、化秽浊;白芷是温热药芳香上达,化寒湿、排脓。

两药合用,通窍除秽复嗅,适用于各种鼻炎 (新冠鼻塞、流涕之症也不例外) 。柴胡升清降浊,让气机流通,通鼻塞憋闷。

上三味药与许暖贴 (成分:丁香、藿香、肉桂) 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更温和,可以有效缓解寒证。

故服用本方时,可以搭配许暖贴,贴在定喘穴、肺俞穴、大椎穴、膏肓穴的位置,能起到改善过敏体质、避免鼻炎反复发作的作用。

茯苓,恰是我独创的醒脾化湿方——茯仙清的成分之一, 该方对新冠痰样湿咳,胃气滞、食少,寒湿型呕吐、泄泻之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柿蒂苦平,降逆顺气,同时用半夏化肺胃的湿浊痰饮。三药配合,让邪气从体表与二便排出。

最后还有润肠的莱菔子——新三星汤的成分之一, 是我最常用的食药材了,它是往下走的,通调肺胃、大肠,化痰饮。

如果孩子积食又有明显湿气,可直接用新三星汤成品,喝完后会增加排便次数 (升降汤也会,这是排病反应),内湿也可以随糟粕排出。

第2部分: 补、升

无论是鼻炎,还是易感冒、痰湿质的孩子,本质上都是正气不足的,而疏通清理都要消耗一定的正气。

方中的白术甘草是补中气的,为祛湿排邪提供能量、推动力,以免解表化痰理气的药物导致孩子气虚、脾虚。

最后用五味子益气生津,收敛耗散的肺金,与润肺防燥、止涕的乌梅相须而用。

实则这与我常建议家长用好新四神汤是一样的道理。「肺开窍于鼻」,肺金的强弱决定鼻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脾土受损则肺金失养,身体疲于应对外邪,无法彻底排病,以至于孩子经常鼻塞、流涕。所以我常说鼻炎的孩子多数是肺脾俱虚,卫气不固的。

治肺是标,其本在脾胃,在孩子消化好时每周用2剂理脾补肺方,或每周用3天新四神汤,都能起到调养体质的作用。

孩子没有鼻塞流涕、怕风时,可以减少解表的力量,去掉白芷、柴胡

偏于阴虚,舌红、体瘦、大便干的孩子,加麦冬6g、玉竹6g

阴液不足的孩子,无法滋润脏腑,使得阳气偏亢,会出现虚热证 (上火) 。这种情况下,给孩子喝我的清热方——沁芳宁是很合适的。

沁芳宁由莲子、菊花、枸杞子、淡竹叶组成,二补二清,日常保健可以每周安排1天,每天2次。

面对鼻部炎症,家长要试着做减法,从寒热虚实这个大方向着手,虽然见效没那么快,但慢慢、正确地调治总会收效的。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升阳降浊汤

材料: 白芷3g,石菖蒲3g,炒莱菔子5g,姜半夏5g,柿蒂5g,柴胡5g,茯苓8g,五味子3g,乌梅1枚,白术8g,甘草3g。

做法: 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约30分钟,去渣温服。

功效: 养脾肺气阴,化湿浊痰饮,煦鼻通窍止涕。

宜忌: 3岁以上有鼻炎病证、过敏体质,或寒热错杂感冒,痰湿质的孩子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