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水而生

 海伦的颜色 2022-12-21 发布于浙江

SPRING  FESTIVAL

门前有两棵柿子树,只几年功夫,便枝繁叶茂。中间挂个吊床,躺上去微微晃动。初夏的阳光透过疏离的树叶泻下来,常常有着非梦非醒的恍惚,一刹那不知道今夕何年,身在何处了。

我的家乡是一个江南的县城,紧挨着阳澄湖。

小溪缓缓从家门前流过,平时洗衣、淘米、刷马桶,也都在这里。夏天玩水,顺便抓上几个小河虾,摸着几个螺蛳。出门五分钟,就到了娄江,水大的时候,河面有四五十米宽。以前还有个码头,船来船往,人声鼎沸,曾经相当热闹。

后来到上海读大学,有机会看到大城市的河。那时苏州河微微发黑的河水和黄浦江带着腥臭味的风,是当时我认为的大城市的河水应有的样子。及至三十年后,和同学们一起浦江夜览,两岸目不暇接的摩登建筑和璀璨的灯光,江水清清,风吹过,没有一点异味。实在跟当时的记忆一点都印证不起来了。暗暗惊叹,这三四十年来的社会变化,在浦江两岸体现得淋漓尽致。

工作之后,我经常在七圩、八圩坐四十多分钟的渡轮过长江。江面一二公里宽,船到江心的时候,两岸便消失不见。那时觉得伟人横渡长江,有点不可思议并发自肺腑的崇拜。再之后,有几年经常坐火车往返京沪,看到黄河里不知有没有在流动的黄色泥浆发愣,这跟想象中的黄河毫无一致,有点失望的。我对淮河是没有一点印象的,火车经过的时候,好像有看到过几条直直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干渠。

若说名字,最喜欢的是钱塘江和青衣江这两个,透着书香,并能隐隐看到妙龄女子的曼妙身影;若说神秘,便是恒河,永恒之河裹着生老病死,携着所有的记忆,冲向最深的大洋之底。

印象中鼎湖上有个绿潭,绿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还记得在岛国看到锦鲤深潭,凝视久了,竟然有种前世来生的感悟,悚然不敢挪步。

一汪好水,就跟恋人是一样的,可以相依相守、聆听倾诉的。镜泊湖的平静、九寨沟的五彩、壶口瀑布的大气、虎跳峡的激荡、额尔古纳河美丽的倒影、岷江夜以继日的湍急、鄱阳湖季节性的满溢与干涸,像极了各式各样的恋情。而西湖的精致、婉约,应该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柔蜜情怀。

中国多有沿水而建的城市,其中广州、上海、天津是蛮有代表性的。母亲河穿城而过,带着显著的地域特色,开埠都很早。珠江、黄浦江、海河是各自城市的名片。它们也都包容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其中打拼自己的人生,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要鼓励年轻人在大都市里闯荡一下,不一定能取得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但至少能拓展自身的视野、看到更多的层面。

有些人的地域观念很强,对别的地方有着莫名的、根深蒂固的偏见。

 每一方水土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陋习,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没必要给自己造个笼子呆着。家乡的人大都谨小慎微,鲜少有做大官的。有时候自我揣测,如果给他们腾达的机会,因为没胆贪,会不会廉洁清明一点,也许社会会相对公正缓和一点。

微风吹得树叶簌簌的响,一下子醒了过来。看日头应该起来烧夜饭了。在收拾吊床的间隙,突然起了个念头。本埠的爷们在半夜起床尿尿的当中,会不会愤愤不平地想到,爷当年也是做过老大的,只是现在不做大哥太多太多年了。往昔峥嵘岁月的荣光,已经模糊、日渐斑驳,碎了一地,万难捡回去了。

于 2022年1月27日

谢谢支持,你若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下面:赞“和“在看”,并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