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学数学》打卡文字只要300字以上,可是一不小心写成了上千字,说明自己在进步!)
妈妈:“100以内,你最喜欢哪个两位数?”格格:“99,因为它是最大的两位数了。” 妈妈:“那你能讲一个关于数字99的故事给我们听吗?” 格格:“妈妈,是讲长一点的故事还是简短的呢?” “简短的。” 我们家格格的故事讲起来有时十来分钟,自从看了《玩游戏,学数学》一下的创编故事后,她也知道了什么样故事的是简短的。以下是她讲的关于99的故事内容: “妈妈昨天买了90朵花,插在了花瓶,今天又买了9朵花,现在花瓶里一共有多少朵啊?” “芳芳家的池塘里本来有90条鱼,后来又放了9条下去,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多少条鱼呀?” “奶奶今年90岁了,她再过9个生日,多少岁了?” 2.数字“56”中的“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故事讲的真好,妈妈又问你。数字'56’中的'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数字'56’中的'5’表示5个10,'6’表示6个1。”(需要提醒才能完整表述,否则开口就是“表示……”) “那数字99呢?”“数字'99’中的前面这个'9’表示9个10,后面这个'9’表示9个1。”(仍是需要提醒才能完整表述。) 3.用计数器尝试两位数增加或减少一个个位数的游戏。 这个游戏对于格格来说有一定难度。首先当这个两位数中个位数加一个个位数后和还是9之内,她很快可以说出来,也可以拨出来,比如23+2,23+6。当这个两位数中个位数增加一个个位数后和等于或大于10,她需要我的引导才能说出来,比如,23+9。先提醒她3+9等于多少,然后个位拨出几,十位还要加上刚才的3+9=12时进的1。 减法亦是如此。29-3,她可以很快说出来,拨出来。23-9就需要多次引导才能完成。 4.选一个两位数拆成两个数字之和,并用算式表示出来。这个游戏对她来说很简单,因为之前在100以内的数观念建构的时候和她玩过拆数游戏,把一个数拆成两个数字之和,三个数字之和,四个数字之和。 5.对数字“80”连续进行平均分,并尝试画“数字树”表示。连续平均分“80”对于格格来说也没困难,难就难在了“数字树”。 总结:第一,这个前测我感觉过于一问一答式,时间久了可能格格兴趣会递减。以后尽可能让几个游戏之间串联起来。第二,我们家格格这个书写习惯还有待加强,要多提醒她写工整、漂亮。最后,讲故事部分,根据某一个数,不一定说是加法,要引导她加入减法。
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化解认知冲突的基本程序是浪漫——精确——综合……这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认知循环。从本单元的学习阶段来说,拆数游戏、制作数字盘是本单元的浪漫阶段。简便运算、算珠计数器操作、文字竖式、数字竖式的相互转换等属于精确阶段。各种挑战赛、故事创作等属于综合阶段。 原来是可以教数字竖式的,不过前提是用文字竖式开始做转换。不过要关注儿童的认知建构过程。儿童内在认知结构中的前景观念有20以内的加减法观念、100以内的数观念。能够自如地进行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格格的数学老师周五在群里说过,已学完人民币的认识。那下周开始应该就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了。明天应该给她做个课前预测。 3.用计数器尝试两位数增加或减少一个个位数的游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