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爱心”遇上“老顽童”——《重读陶行知》的读书思考

 艺之芳华 2022-12-21 发布于湖南

(讲师郑建业老师的评语:

90 

 李老师的作业能够从陶行知真教育的观点出发,书写了一个问题学生小顺的教育故事。从小错不断、大打出手,到发现优点、因势利导,从而实现了这个孩子的真正的转变,体现了教师运用经典的教育智慧,但文中对小顺参加运动会后具体的转变过程叙述得还不到位,缺少令人信服的细节。)


“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得深处。”这是陶行知当年对晓庄师范全体师生说的一番话。李镇西老师说,他曾无数次读过陶行知的这段话,每次读都令他心潮澎湃。去年重读,他认为这是陶行知对中国的每一位教师的殷切叮咛。

从教十年,自己任教过小学阶段的所有科目,没有取得过县级第一名的教学成绩;一直担任语文教师,没有辅导过学生参加县级以上的书法、朗诵等比赛;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自己的班级从没有获得过校级“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仔细想来,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哪怕是个屡教屡犯的“难教儿童”,也是选择继续相信他会成长。

一、先闻其名,再见其人
刚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就听说,18班是四个平行班中最糟糕的班,纪律差,学习差,而且还有全校闻名的“四大顽童”。小顺就是“四大顽童”中的领头羊,几乎班上所有的调皮捣蛋他都有份。未曾想自己如此幸运,一来就是当这个班的班主任。巧的是我在这个班上最先认识的也是他。开学第一天,新的教科书堆满了讲台。“老师,我来帮你发书吧”!一个满脸笑意的小男孩跑了过来,个头都差不多有我高,头发微微有些凌乱。正愁不知道找谁完成这个任务呢!
“李老师,你班上在干嘛?怎么闹哄哄的?”我正专心的核对学生报名信息,直到隔壁班的老师问我,我才去教室看看。天呐,这哪是发书?这分明是在抢书!
后来一调查发现,原来他就是那个最让老师头疼的小顺。我知道自己需要耐心,
责骂于小顺而言,意识司空见惯。“你不是帮老师发书吗?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本来是一个一个的发,他们嫌我慢,然后我就让他们一个一个上来拿,再后来就变成你看到的局面了……”话没说完,头已低下。看他说话态度这么好,我就不再批评他,提醒他下次引以注意。


二、小错不断,贵在诚恳
周一,我早早来到教室迎接孩子们返校。不大一会儿,有几个女孩子络绎不
绝投诉:
“老师,小顺拿了我的作业本,改成他的名字。”
“老师,我不想坐小顺前面,他总是画我的衣服。”
“老师,小顺说我是大笨蛋。”
“……”
我好不容易一一安抚好这些小美女,小顺也笑眯眯地凑了上来。
“老师,我今天穿了校服。”学校周一升旗,所有学生必须穿校服。
“还不错嘛,挺干净的。我正想找你呢!”
“老师,什么事呀?发作业本吗?”
“不是,听说你又调皮了?”
“嘿嘿,我不是故意,我就是逗他们玩……”
小顺看着我严肃的表情,不再嬉皮笑脸,低下了头。
“要和同学玩是可以的,但是你的玩让他们不开心了,他们不喜欢你。所以
你改变和他们相处的方式,不做他们讨厌的事……”
“好。老师,我知道了。我可以发作业本吗?”
“嗯,老师时刻关注着你的表现哦!”
慢慢地他一下课就来找我:“老师,有什么事要我做吗?”
原来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李镇西老师说过,我们要用爱心教育学生。不仅是教会学习知识,更重要的
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用爱去感染孩子,用实际行动去感悟他们,教会孩子做
人的道理。


三、大打出手,小事化了
“老师,小顺和小洋打架了。”我顿时心里火了,马上把他们叫过来。两个人脸上都有红肿的地方,而且满头大汗。自己没控制好情绪,大声的问一句:“怎么回事?”小顺大喊:“是他,是他先说我。我又没错。”小洋也大叫:“是我?不是。是你自己先说我。”我马上斥责:“两个人还在互相指责,先给你们两分钟想想,到底怎么回事。”其实我也想利用这两分钟平复自己的情绪,生气解决不了问题。

小顺时不时抬头看我的表情,手好像放哪都不自在似的。
“做错了事不要紧,能认错,会改过,老师还是喜欢你们的。谁先说?”
小洋低声道:“老师,是我先说了他,但是是他先动的手。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不会说他了。”

小顺看到小洋如此,他也做了一件事,让我大吃一惊——
“小洋,对不起,我不该动手打你。”说完,他还向小洋深深鞠了一个躬。既然两个人都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随意嘱咐了几句。
我发现小顺也是一个渴望关注的孩子。他还是喜欢一下课就来问我:“老师,需要帮忙吗?”

其实,每一个生命都很脆弱,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可是我们往往都习惯了在孩子们当中树立好的榜样,让其他孩子都向他们学习,这样,有的孩子便被推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像小顺这样调皮的孩子更渴望被人关注,又没有合适的崭露头角的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这句话再次提醒我,作为教师,无论学生是调皮,还是捣蛋,我们都不应该冷眼相待、恶语相迎,而应该给他们公平的爱,用广博的爱去教育引领他们,去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


四、相信种子,期待成长
六一活动,要选少先队员。我根据班上情况设置“一二三大难关”,小顺都做到了。中队长一脸疑惑地问我:“老师,真的让小顺入少先队吗?他在班上可还是会捣乱呢!”“他完成了三大难关就该让他入。”对于小顺入少先队的问题,也有同事问过我“小顺都入少先队?你是为了激励他吧。希望他不要辜负你的期望哦!”事实证明,尽管小顺有这样或那样的捣蛋,但是对比之前还是有所进步的。所以我对他的“特权”多了,连他的作业也与众不同。
“老师,小顺说学校要开运动会,他想参加,让我跟你说说。”看到小顺妈妈的微信,我赶紧问了情况,班长和体育委员告诉我说,小顺跑步速度还可以,但是他以前从没参加过运动会,平时的种种调皮,之前的班主任并未选他。
“老师,我真的很想参加比赛,我跑的很快的呀!”
“想要参加校运动会,必须遵守各项纪律要求,你能做到吗?”
“可以的,老师只要你让我参加校运动会。”
“那老师还想先看看你的家庭作业再说。”
“老师,作业是什么?我马上做。”
在他的记忆中,或许就没有作业这回事。但是后来他确实把补好的作业给我改了。我和班长、体育委员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他参加接力赛,结果他没有让我们失望!临近毕业的一个月里,小顺还是有很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喝茶”的机会。但是毕业后他依然还是那个隔着马路遇见,都会大喊“李老师”的那个学生。
从小顺身上,我发现其实只要老师是真心关爱学生,他们是感觉得到的。小顺这样的事情,每个老师都可能曾经遇到过。老师几句赞美的语言,往往回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几句简单的引导,又会让孩子们向着预期的方向积极地发展。

愿我们皆如李镇西老师所愿——“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成为每一教师的座右铭。

2022年9月1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