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聪明的人,多半活得“很糊涂”

 布衣粗食68 2022-12-21 发布于湖南

01

《菜根谭》里说:“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世事无常,你越想搞清楚,就越是一头雾水,不如放下,保持冷静。

人生藏巧于拙,聪明一半,糊涂一半,掐准了尺度,掌握了平衡,万事无忧。

活得糊涂,才是最大的清醒,也是一种洒脱的境界。

02

是非面前:一半计较,一半糊涂。

古人说:“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

学会置身事外,才能真正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辨别是非恩怨。

做人,要有“跳出圈子看圈子”的能耐,否则很容易感情用事,陷入到圈子内部的麻烦之中去。

在《康熙王朝》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康熙在晚年的时候,牙齿脱落。

有一天,他和几个妃子、皇后在水边钓鱼。一个鳖上钩了,他使劲往上提,但是鳖却跑了。

皇后说:“大概是老鳖,没有了门牙,鱼钩挂不住。”

一句无心的话,让大家想起这样的场景:没有门牙的鳖,没有门牙的康熙,很类似。

一个好事的妃子,挑拨离间:“看看,骂你了吧。”

康熙生气了,但是没有处理皇后,而是贬了好事的妃子。因为,无心之话,不为过;有心之话,含沙射影。

人都有脾气,都有自己对事情、社会的认知,但是应该压住脾气,看清事实,不要伤害天真无邪的人,不要计较真心批评你的人。对一切善意,都应该包容,糊涂一些。

计较谁?放过谁?应该用智慧,而不是意气用事,感情用事。

03

家庭丑事:家内明白,家外糊涂。

家丑不可外扬。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因为“丑事”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越要掩藏,越传播得快。

有些家庭丑事,你不说,身边的人都看着,还喜欢在背后指指点点。还有一些家丑,其实是“自找”的,就是平时管不住嘴,说了丑话,而引起的。

《爱情保卫战》的一期节目里,四十多岁的河北人刘先生,和妻子朱女士站在了舞台上,倾诉多年的烦恼。

他们结婚二十多年,先后养育了三个女儿。

刘先生因为家里没有儿子的事情,烦恼不休,认为左邻右舍都瞧不起自己。他还认为,妻子不孝顺。因而,他赚的钱,只给父母,不给妻子。

朱女士想尽办法赚钱,供养三个女儿。吃尽了苦头,内心很难受。她说,公公婆婆嫌弃“孙女”,连抱一抱都觉得多余。因此,儿媳和婆婆有了隔阂。

夫妻本是同林鸟,因为“儿子”闹翻天。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是不可理解的。如果传出去,也多半是一个笑话。

常常问一问自己:“你走了,我该怎么过?”

一家人,就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才算完整。如果有家人离开了,肯定是令人痛心的事情。可是,当我们把家庭丑闻放大的时候,感情就有了裂痕,就有了离开的征兆。

聪明的人,有了烦恼,在家里会说开,到了外人面前,就闭口不谈。

在处理家丑的时候,糊涂一些,假以时日,就风平浪静了,大家还是在一起,和和美美过日子。

04

人生功过:心里清醒,言谈糊涂。

有人说:“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

一个人的功劳,不是因为他有特别的能耐,他拥有的位置,起码出了一半以上的力量。失去了位置的人,想要做任何事情,也是回天无力的样子。

聪明的人,对于功劳,不会夸夸其谈;对于过时,能够反思,但不会因此一蹶不振。

清代官员任兰生,二十一岁的时候,就是九品官,三十岁晋升道员,不久加布政使衔。人生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

就在他四十七岁的时候,遭到了弹劾,被罢免官职。

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没有到处找人诉苦,也没有把自己太当一回事,而是修建了“退思园”,坚持自我反思——责人不如责己。两年后,复出。

一个人最难得的是,看清自己。因此,任何时候,保持低调、谦卑,不要眼睛看天,忘乎所以。

内心是通透的,把功过都看淡了,人生就能蛰伏、退隐,不为往事忧。

05

人际关系:大利争执,小利糊涂。

有一种处事方式,叫“舍小抓大”。

比方说,两个人合作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在分配利益的时候,万元以上就算清楚,几百元的事情,就一笔带过。

吃亏是福。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吃点小亏,算不得什么,反而会留下好的印象。

人际关系,无法避免利益的交换,如果你什么都要争,一分钱都不放过,估计会没有朋友。就算是礼尚往来,也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请客吃饭,也有不同的开销。

常常对自己说“算了吧”,内心会很平和。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但是属于个人的空间,往往是逼仄的。若是你使劲争取,可能会没有立足之地。

糊涂一些,让人一步,道路就宽敞了。

06

《道德经》里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聪明是一个人的天赋,如果你恃才傲物,仗势欺人,灾祸就会来临。你让别人不好过,就会激发愤怒、仇恨等情绪,最后谁都不好过。

糊涂是为人处事的“润滑剂”,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温润,而你又能游刃有余。

人生如戏,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也就是说,使出了三分聪明,就要搭配七分糊涂。

人啊,遇事装糊涂,事事圆通。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