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的人,饮食上面大多有4个“共性”,若你都有,那就偷着乐吧

 养生文摘 2022-12-21 发布于广东

前段时间,世卫组织公布了各国的平均预期寿命清单,清单显示,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接近78岁,且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然而,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和医疗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就寿命这一项而言,依旧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0岁,是真正的“长寿大国”。

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而是应该正视存在的客观差距,并且积极借鉴他人之经验,这对我们自己的养生长寿也会有所帮助。譬如在许多“长寿国家”,其国人在餐饮方面大多有4个共同点,占得越多,身体可能越健康。

文章图片1

1.清淡饮食、低钠少油

人均寿命高的国家,其饮食文化往往是偏向清淡的,特别是北欧、西欧等地区,对于调味品的选择可以用“匮乏”来形容,几乎只有盐、胡椒粉和白糖。这对于饮食文化丰富的我们而言,似乎是不值一提,但实际上,没有蚝油、酱油、味精、鸡精等高钠调味料的餐饮,可能会更有益于健康。

因为过多的钠盐摄入,既是高血压的诱因,也是体液渗透压紊乱的祸首,虽然重口味的食品能够刺激味蕾,但出于健康考虑,还是应该把控好食用量,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文章图片2

2.重视就餐心情和用餐速率

很多长寿国家的饮食都很注重仪式感,比如要有精致美观的餐具、宁静清爽的用餐环境以及复杂精细的摆盘,而这些在我们看来,或许是多此一举,但根据研究发现,这些仪式感或许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在饮食上多费功夫,有助于改善用餐时的精神状态,也有助于放缓就餐速度,从而使得食物机械加工更为彻底,对肠胃功能起到更好地保护效果。而且,保持轻松愉悦的就餐状态也能够起到舒缓大脑神经的效果,这对上班族或是高压人群或也有一定帮助。

文章图片3

3.注重新鲜程度

很多长寿地区的人们对食材的新鲜程度都有着极高的追求,无论是吃深海鱼还是活体牛肉,都是这种习惯的表现。虽然生吃食物容易导致寄生虫感染,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处理此类食材时,对卫生要求会更严格。

当然,生食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重视食材是否经过安全审查,是否有合理的运输和储存路径以及营养物质是否得到了充分保存。如果这些都成立,就可以说食材是新鲜的。

文章图片4

4.少食多餐

不少长寿地区都有着1天4顿饭的习惯,除了早、中、晚餐外,在下午3点左右还有一顿茶品点心,而这也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下午茶,这或许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因为通过食用下午茶的方式,能够减少午餐和晚餐的热量摄入,继而降低这两顿进食后血糖峰值和消化负担,让肠胃功能全天处于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继而促进高效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