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总目录

 菊部文存 2022-12-22 发布于北京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总目录 http://www./html/143-12/12273.htm 第一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水经注考证稿(一) ※自述治水经注案缘起及论述片断(各部份不相连属) 总论一百年来许多学者审判水经注疑案的方法的大错误 为水经注案争曲直乎?抑为朱子报仇乎?(一九四六年十月)(原署民国二十五年十月。疑为笔误,似应为民国三十五年十月。) ※述水经注案草稿 官本水经注提要的文字责任与文字意义(一九四五年八月一日) 下篇:试猜猜这篇提要裹的两句谜语(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清高宗题水经注六韵的月日及附件(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九日) 后记:清高宗题水经注诗的月日—猜谜后的猜谜(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清高宗误驳郦道元的濡水篇—官本水经注“另办”的一倜原因(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 大错的早期短文三篇(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日;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八日;一九四四年七月十六日) 无题残稿一件 试用张桷举出的“初刻未修本”诸例来校各本(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五日) 四库全书的三部水经注校上年月(一九四四年五月九日) 读四库全书纪事诗(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九日) 第二册 胡适遗稿·水经注考证稿(二) 试判断直隶河渠书与畿辅安灛志的案子(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一日) 全校水经注辨伪(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抄稿) 后记(一)(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后记(二)(-九四四年三月二十三日) 全氏七校水经注辨伪(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二日至七月二十四日,中有残诀) 考所谓全祖望校本水经注 伪“全校本”作伪之证 王梓材伪造全校水经注的织证 伪全校本诬告朱之臣(一九四七年四月八日) 伪全校本假托宋本而留下作伪的铁证(一九四七年四月十日) 伪全校本所谓“孙潜校”(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一日) 伪全校本里的渭水篇脱叶 第三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水经注考证稿(三) 章实斋读全谢山全集(一九四四年一月十六日) 赵氏水经注释初刻本与四库本异同考(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跋芝加哥大学藏的赵氏水经注释(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五日) 用丁山所举“初刻本”例子校赵书各本(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 赵东潜书校刻者不免妄改妄增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记岑钞赵书四库本的阙叶(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记岑钞本赵氏书“库”本的阙叶(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以上两稿写于同一天,内容相同,但提法略有不同,并存于此。 跋岑氏惧盈斋钞四库本赵一清水经注释(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葛思德藏书库藏本,抄稿 跋章寿康刻本赵一清水经注释(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葛以德藏书库,藏本抄稿) 跋芝加哥大学藏的赵一清水经注释(一九四六年四月二日。手稿影印件) 跋国会图书馆藏的乾隆五十九年重刻本赵一清水经注释(一九四六年四月四日,抄稿) 赵一清的生卒年(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 东潜诗稿目次(一九四八年八月九日) 记哈佛大学藏的水经注所过录的戴东原校改残本(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手稿影印件) 跋哈佛大学藏的过录戴束原校水经往残本(下)(一九四四年一月四日) 再跋哈佛本水经注过录戴校残本(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手稿影印件) 戴震校水经注所引归有光本(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一日) 戴震水经注官本校语内所引的书目(以校语中明举书名者为限,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三日) 跋戴校水经注引书目并推论戴氏治水经注的方法(未完稿) 戴校本河水注文引管子一节(一九四四年一月四日) 戴震对江永的始终敬礼(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再记东原对江慎修的敬礼(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九日) 张穆说东原谭言其师(一九四四年一月三日) 长安横门,汉人叫做光门(为戴东原“横被四表说”添一证,并进一解)(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三日) 东原在四库馆的经过年表(一九四四年) ※记戴震爱日楼定本《水经注》的《附考》残稿 杨守敬审判全赵戴三家水经注的错误 ①杨守敬所举“戴袭赵”的十三证(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四日) ②杨守敬所举“戴袭全”之证二条(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九日) ③杨守敬胡涂判案的一例(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日) ④翟员(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⑤天水始昌县,故城西也(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批评杨守敬审判水经注疑案的考证方法 驳杨守敬“赵戴未见朱笺原木”的妄说(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杨守敬推论水经注的宋本与大典本(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孟森先生与戴赵两家水经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四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水经注考证稿(四) 跋项絪刻本水经注(一九四四年一月三日。手稿影印件) 再记项絪本(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三跋项絪本(一九四五年七月九日) 记何焯的水经校本(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九日) 记沈大成的水经校本(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跋段玉裁《经韵楼集》(一九四四年六月十四日) 跋江安傅氏藏的宋本水经注卷十八第二叶复印件(一九四四年六月三十日) 跋郑德坤的水经注引得(一九四四年七月十六日) 附 裘开明致胡适信(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记熊会贞的“补疏水经注疏遗言”(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日) 洛水篇校增的“山海经曰”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记全氏五校水经注本(未完稿) 锺惺的水经注钞六卷(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后记(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 三注抄序 裘开明致胡适信 又记(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一日) 跋哥仑比亚大学所藏朱谋㙔《水经注笺》(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手稿影印件) 附朱谋㙔的《水铿注笺》的版本 记朱逷先家钞本《水经注》(未完草稿,前面的八页显然是预备写此文的随手札记,后十二页是正文,但未写完)。 吴管刻《水经注》(未完稿) 四库全书的夏侯阳算经三卷提要 (一)永乐大典本 (二)跋(一九四六年二月十八日) 无题(一九四八年十月九日) 附 致蒋慰堂、赵士卿两先生书(抄稿) 无题 无题剳记(似是一篇写作的提纲) 无题剳记(原装订成册的活页,共七十四页) 李友棠(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 永乐大典避讳“棣”字(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六日) 范巨卿冢上的“名件”(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 丁声树致胡适信(一九四六年一月七日) 无题(共七页,共中第一与第二页间似有缺页) 记金文淳(似未完稿) 林颐山 ※水经注案第九证(其申抄稿四页) ※研究水经注的各种本子(残稿) 野母惊抃——跋赵氏朱墨校本《水经注笺》(一九四六年一月六日) 无题 无题 无题 ※手抄资料两种 附 王重民所抄资料及胡适跋语一九四四年五月八日 ※有胡适校记的《水经注》资料抄件两种 校记岑仲勉《水经注卷一笺校》(影印稿) 永乐大典本《水经注》与朱本项本戴本《水经注》分卷对照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日) 《水经注》版本目录(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七日) 《水经注》本子简目 所用《水经注》版本表 《水经注》全氏赵氏戴氏三家校本公案的有关文件目录 ※自拟的几种目录(四件) 第五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一般历史考证及传记文稿 王安石的《周官新义》的发现——胡适寄(单)不庵先生的信(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焦循的书目(一九二五年四月四日) 公孙弘奏定学制的年代(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抄稿) 汉书地理志的诗古义(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抄稿) 王国维汉魏博士考的修订(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二十六日) 史籍裹的两汉户口数(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二日) 汉桓帝永寿二年的户口数(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二日) 曹操创立的“校事”制(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孙吴也有“校事”制(一九四三年七月一日至七月二日) 吴起偾表之令与商鞅徙木之令(一九四二年七月十八日) 补记曹魏的“校事”(一九四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论衡》不避东汉帝讳(一九四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校晋书谢尚谢安传(百衲本)(一九四三年九月五日) 晋书的改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附资料抄件一页) 范缜、萧琛、范云的年岁(一九四五年旧稿.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写定) 李翱的生卒年岁(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考范缜发表《神灭论》在梁天监六年(一九四五年旧稿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写定) 沈括论山崖间的介族化石(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冯梦龙之生年(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四日) 三辅黄图记王莽的太学 ※读书札记(原装订成册的活页) ※读书札记(原装订成册的活页) ※读书札记(原装订成册的活页) 易林考 附 资料抄件两种 胡适与王重民往来书信各一通 朱舜水的著作(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抄稿) 周官(一九三一年四月十七日) 政治与亲戚(读晋书 刘弘传)(一九四三年九月四日。抄稿) 姓族之门不与王侯婚(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日抄稿) 石炭(一九四四年二月九日。抄稿) 女人缠足(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二日) 书院的教育(未完稿) ※论证据 一个狄克推多——我父亲独力营造一个宗祠的故事 四十自述残稿六件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残) 题陈奂之先生的寿册(一九一九年三月) 黄谷仙论文审查报告(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田儒人传 ※李塨年表 邵雍 读托洛斯基自传(未完稿) 第六册 胡适遗稿·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稿(一) 中国哲学史大纲编者按:胡通的中国哲学史大钢存稿有三种形式,一、最和的讲义稿,二、修改过的再印稿三、成书的底稿。第二种与第三种很接近。我们这里影印其最初的讲义稿(不全)。 中国哲学史目录 中国哲学史大纲凡例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古代哲学史: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三篇 老子 (又)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附 关于孔门弟子的讲义残稿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十篇 儒家 第十一篇 荀子 中国哲学史大纲 卷中 中古哲学史: 第十三篇 汉之哲学 (又)第十三篇 中古哲学史泛论 附录三种. (一)中国古代哲学讲义目次 (二)中国古代哲学讲义提要凡例四则 (三)中国中古哲学史提要 第七册加※号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稿(二) 中国哲学小史 哲学小史第一篇引论(残) 近世哲学(纲目) 清代思想史(未完草稿,中有残缺) 胡适写不分章之《老子》 墨经校释序(一九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墨经新诂 上篇(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此稿内原粘有朱逷先、张申府诸人的夹批,因摄制上有无法解决的困难,故皆撤去,摄影后予以复原。) 墨经新诂 下篇(一九一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墨经新诂 附篇 小取篇(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墨经校读两种 ※公孙龙子三篇校读 读荀子札记(一) 读管子(一九一六年四月) ※中国通史讲义提纲手稿的一部份残稿 ※五行考 第八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稿(三) 三年丧服的逐渐推行 儒教的成立(提纲) 新儒教之成立 董仲舒的哲学 ※胡适辑校仲长统的《昌言》 魏晋间人的自然主义的哲学 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三) 程颐 程颢(一○三二——○八五) 戴东原的哲学 再生时代 人文运动 谈谈中国政治思想(提纲) 文化史上的山东(提网) 胡适的读书杂记 佛道两教碑传目 四十二章经(一九三一年五月三十日) 禅宗史草稿 禅宗的印度二十八祖考(抄改稿,不全) 中国禅学的起来 中国禅宗的来历 第九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稿(四) 海外的中国佛教史料(未完稿) 楞伽宗考(初稿,残) 跋神会语录第一残卷 跋神会语录第二残卷 胡适校注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彼罗蜜经 楞伽师资记的作者净觉 宗密的《圆觉大疏钞》跋 顿悟无生般若颂 跋销释印空实际宝卷 古代所谓“修行地道” 佛学杂记 ※佛教史杂记四则(附录一件) 道教史料及其它札记七则 西洋哲学史大纲 第二篇(部分为铅印件) 第三篇(油印稿) 第四篇(油印稿) 第五篇(残) ※关于培根的草稿(未完稿) ※关于西方思想史的随笔札记 ※杜威的“正统哲学”观念与中国哲学史(附有铅印剪贴) 实验主义(残) 二河流城的文化古埃及文化史 印度古代的文化(约一五○○——六○○B·C) 印度文化的中古时期 罗马文化史(未完稿) 文化史大纲(油印稿) 宗教革命(未完稿) 杜威着胡适译正统哲学的起源 科学的人生观(残稿片断) 科学概论 第一讲 科学方法引论 科学概论 第十四讲 结论 论理学讲义 第二篇 推论与思想 格致与科学 ※论中西文化(残稿) 第十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文学及文学史(一) 《红楼梦考证》初稿编者按:这里印的是供朋友传阅的抄稿,中有阅者夹签和来信。 封神演义的作者陆西星(抄稿) 附 关于封神传的通信(铅印件) ※札记四条 施耐庵 附 丁文江信(残) 藏晖室小说新语 《来凤馆精选古今传奇》四集 戏剧进化史举例 宋代说话的四家考(残稿) 十五年前的笔墨官司(上)(剪报) 中国文学史选例编者按:这是胡适为学生讲中国文学史课而选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此书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手抄稿;二、石印稿;三、铅印本。铅印本是最后讲义定本。今仅存卷一、卷五,卷二——四;卷七——八无稿;卷六仅存目录.卷九存手稿。另有中古文学史补例石印本一册,近代文学史选例石印本一册及元明散曲选石印本一册。此讲义可帮助我们了解胡适对中国文学史的特别看法。 中国文学史选例卷一(铅印) 中国文学史选例卷五(铅印) 中国中古文学补例(残,石印) 中国文学史选例卷六目次 中国文学史选例卷九 中国近世文学史选例(石印) 元明散曲选(石印) 胡适之先生授国语文的文法 刘节之笔录白棣重钞 第十一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文学及文学史(二) ※“中学国文的教授”讲演提纲 中国字的分类 诗经里的“虚字”的研究 ※《诗经》中的“维”字 适盒说诗札记 胡适试做的诗经新解 诗经新解稿本 诗经新解(三首) 我的车和我的车夫 旧诗稿 丁未、戊申、己酉、庚戌编者按:此旧诗稿是胡适手写底稿,有序。其诗大部份曾发表过,但有些地方词句略有异同。且原底本中,往往有注,发表时已删去。此本中《读小说铁猫手》、《沁园春·春游》、《先三兄第四周年忌辰追哭》、《和德贞见寄》、《晨风篇》、《题郑铁如小影即以赠别》、《题绩溪旅沪学生八人合影》等,似都未曾发表。 天半集卷一、卷二 赠同学古绍宾君 水龙吟 悲秋 出门一首(得家中照片作) 诗词四首 胡适译并注:英国诗人裴伦《哀希腊歌》 尝试集第一——二编 尝试集三 尝试集四 无题十八首编者按:这几首诗都是胡适随手写在散页纸上,多未曾发表过。有的虽发表过,文句亦有异同。 白话诗之三大条件(残) 《茶花女》的小说与剧本(铅印件) 读张任政君的《汉乐府相和歌古辞研究》(一九三一年五月三日) 心理(胡适译短篇小说) ※为陶冷月的画所写的跋语 第十二册加※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时论与杂文 胡适之先生丙午文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一九○六年。锯印件) 少年中国的精神 胡适之先生述(铅印件) 割据(一九一五年二月十八日) ※退出善后会议(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记某女士(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日) 说难(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四日)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我们对于政治的主张 从思想上看中国问题 保寿的意义(一九三○年三月五日) 读书杂记 黄金的美国(一九三○年八月十日,铅印件;附手稿一页) 北大哲学系毕业纪念赠言(一九二手五月五日,(抄稿) 后生可畏(一九三一年五月八日。抄稿) 九一八的第三周年纪念告全国的青年(一九三四年九月十七日) 伟大的同情心(铅印件) 胡适的时事论集第一编目次(残,抄稿) 胡适遗稿·讲演稿 为什么读书(铅印件) 贝满女中毕业讲演提纲 道德教育(在天津教育厅讲演的) 中国再生时期——胡适博士在梧州中山纪念堂演讲(一)、(二)、(三)、(四),(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二日。铅印件) 胡大使“五四”广播词(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油印件。附草稿一页) 抗战五周年纪念广播词 胡大使应美宣传部邀请于三十一年七月七日在美京向国内广播(油印件,附手稿一页)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胡适先生讲 居正修记 ※一九四八年九月廿三日在中研院第一届院士会议上的讲话(打印件) 胡评议员适之致词(记录稿) 附 萨本栋信一页 治学的方法 胡适之博士讲演(记录稿) 胡适遗稿·序、跋 ※为英文现代读物写的序例(一九二二年十月五日) 绣余草序(一二八年六月七日) 汤尔和译《到田间去》的序(一九三○年五月二十日八抄稿) 上海小志序(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跋知非集钞本(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西洋现代史序(一九三三年六月七日。抄稿)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序(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七日 ※拔余炳文先生的《官礼今辨》(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汪龙庄晚年手札及胡适跋语一九三五年八月三十日抄稿 汤晋遗着序(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八日。抄稿) 行己有耻与悔过自新序(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抄稿) 两千年中西日历对照表跋(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跋郝懿行、孙星衍诸人手帖(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跋于文襄手札影印本 附 王重民信二通及资料二页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跋四明卢氏抱经楼书目(一九四七年六月一日) 附 张政烺答书 跋李木斋旧藏抱经楼书目(一九四七年六月十二日) 题霜灯画狄图(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七日) 第十三册加※号者为编者拟题 胡适遗稿·札记稿 忙里偷闲的读书录 以禅论诗不始干严凔浪 记王梵志(夹有抄稿) 关于文中子 ※读曲杂记十六则 八股的起源(抄稿) 沈括说填词起于中唐 程廷祚的青溪文集十二卷续编八卷(残) 寄季融腼通 附 讣 敬告族党亲朋 ※为讲演《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所作的笔记 剑桥杂纪 ※胡适自编书信目录(抄本) 中国短篇自传集第一集目次等七种 ※胡适选抄汤尔和日记及跋语 胡适遗稿·其它文稿 国民代表会议组织法草案 公墓启 中华民国华北军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铅印) 中华民国华北军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照相影印) 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及后记 附华北军第五十九军略历及二十二年抗日战役经过之概略(油印)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纪事 徐志摩先生追悼会公告 徐志摩纪念奖金章程草案 徐志摩纪念文学奖金的基金募集办法 梁宗岱何瑞琼两方协议离婚条件草案 附何瑞琼信 西北科学考察团 编译计划(抄稿) 附手稿一页 编者按:这是胡适为中基会下设编译委员会所拟的计划 翻译 ※回答《东方杂志》的征答 努力会简章 拟与商务印书馆商订发行《努力月刊》条件《读书杂志》的办法 拟整理国故计划 ※小学及初中毕业应达最低限度的程度 ※私立中国公学拟请教育部发给新债券的呈文稿 第十四册 胡适遗稿·日记(一) 藏晖室日记(己酉第五册庚戌第一册合本) 藏晖室日记庚戌第二册 藏晖室笔记之一 小说丛话 胡适杂记 来纽约后收入及寄出书札登记本(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一九一六年七月十二日) 来往信簿 民国七年八月起 日程与日记(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二十三日;一九二○年一月八日至五月二十六日;五月三十日至六月十四日;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十七日) 第十五册 胡适遗稿·日记(二) 胡适的日记(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三十一日) 第十六册 胡适遗稿·日记(三) 胡适的日记(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一日至十四日) 附 胡适关于商务印书杂改革的报告 胡适的日记(一九二二年二月四日至八月三十一日) 第十七册 胡适遗稿·日记(四) 胡适的日记(一九二二年九月一日至十月三一十一日) 胡适的日记(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至二十三日) 胡适之日记(一九三七年一月一日至六月二十一日) 胡适日记(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至八月二日) 胡适的日记(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至十月十九日) 胡适日记(一九四四年一月三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间有断缺) 第十八册 胡适书信·胡适致他人信(一) 致丁文江(在君)信、片三通 致丁声树信二通 致王澄(文伯)信一通 致王小航信一通(抄件) 附 王小航致胡适信一通 致王正廷(儒堂)信一通 致王世杰(雪艇)信二通 请王世杰代转致毛泽束电一通 致王重民(有三)信、片一○四通 第十九册 胡适书信·胡适致他人信(二) 致王云五信三通 致王敬方(搏沙)信一通 致王实味信一通 致王宠惠(亮畴)信一通 附 陈德征之提案一件(剪报) 致太虚法师信一通 致毛子水信一通 致毛壮侯信︸通 致白薇信二通 致白崇禧(健生)、陈诚(辞修)信一通 致江绍源信一通 致亥曼信一通 致朱企霞信一通 致朱家骅(骝先)信、电十通 致任维焜(访秋)信一通 致任鸿隽(叔永)信三通 致沈尹默、润章信一通 致沈秉钺信一通 致沈兼士信二通 致沈从文信二通 致沈瑞麟信一通 致沈燕谋信一通 致汪精卫信四通 致宋哲元(明轩)信一通 致李乃治信一通 致李石曾信一通 致李由义等十九人信一通 附 李由义等十九人致胡适信一通 致李幼春、常燕生信一通 攻李拔可信一通 致李书华、李玄伯信一通 致李德邻(宗仁)、罗钧任(文干)电一通 致李济之、成舍我、陈博生信一通 致吴康(敬轩)信一通 致吴晗(春晗)信三通 致吴世昌信一通 致吴奔星信二通 致吴景超信一通 致吴稚晖信二通 致谷某信一通 致林损(公铎)信一通 致周一良信二通 致周汝昌信一通 致周作人(启明、知堂)信三通 附 胡适题诗明片一张 致周宗岳电一通 附 唐继尧、周宗岳致胡适电一通 致孟森(心史)信四通 致邵飘萍信一通(残) 致马幼渔信一通 致范源濂(静生)信一通 致胡霖(政之)信一通 致胡传揆信一通 致胡汉民(展堂)信三通 致胡汉民、廖仲恺信二通 致胡朴安信一通 致姚康侯信一通 致容肇祖(元胎)信一通 致高一涵信一通 致高一涵、张慰慈信二通 致高梦旦信一通 致浦薛凤(涤生)信一通 致夏勤(敬民)信三通 致夏蕴兰信一通 致倪嗣冲信一通 致伦哲如信一通 致徐志摩信三通 致徐培根信一通 致徐新六信一通 致箬文灏(味霓)信、电六通 致翁文灏、蒋廷黻信一通 致翁文灏、蒋廷黻、吴景超信一通 致孙伏园信一通 致孙长元信一通 致梁实秋信一通 致许世英(隽人)信一通 致郭沐若、郁达夫信一通 致冯沅君信一通 附 冯沅君跋 致冯惺远信一通 致曹种文信一通(编者按:曹种文当时是绩溪县长。) 致张群(岳军)信二通 致张元济(菊生)信一通 致张轶欧信一通 致张福运信一通 致张学良(汉卿)信一通 第二十册 胡适书信·胡适致他人信(三) 致陆侃如、冯沅君信一通 致陈垣(援庵)信三通 附 陈垣致胡适信一通 致陈之迈信一通 致陈之藩信一通 附 胡适一九四八年三月十六日札记 致陈布雷信一通 致陈英斌信一通 致陈寅恪信一通 致陈雪屏电一通 致陈博生信二通 致陈登原信一通 致陈独秀(伸甫)信三通 致陈钟凡(斠玄)信一通 致陶知行电二通 致陶知行、凌冰信一通 致陶孟和信一通 致汤尔和信三通 致曾世英、徐公肃信一通 致黄伯樵信一通 致黄秋岳信一通 致黄忏华信一通 致黄觉僧信一通 致程靖宇信一通 致傅东华信一通 致傅晋生信一通 致傅斯年(孟真)信、电二通 致逯钦立信一通 致雍剑秋信一通 致叶英信一通 致杨杏佛信一通 致杨振声(金甫)信一通 致杨盈昂信二通 致杨尔璜信一一通 附 杨尔璜致胡适信二通 致杨联升信一通 致过养默信一通 致渖公展信一通 附 播公展致胡适信一通 致渖贞元信一通 致郑天挺电一通 致郑中田(君禾)信一通 致郑华炽信一通 代改定张寿镛致蒋介石公呈一件 致蒋廷黻信一通,附跋语 致蒋梦麟信三通 致蒋复璁(慰堂)、赵士卿信一通 致蔡元培(孑民)信五通 致蔡元培、林语堂信二通 致蔡元培、吴稚晖、赵元任、刘半农信一通 致刘大钧(季陶)信一通 致刘文典(叔雅)信一通 致刘公任信一通 致周树人(豫才)、周作人(启明)、陈源(通伯)信一通 致邓世华信一通 致卢慎之信一通 致钱穆(宾四)信一通 致钱玄同信一通 致鲍玉麟(书征)信一通 致锺凤年(云父)信三通编者按:一九四八年六月二日一十四日一件为胡适自己谪要留稿;一九四八年七月七件中间残缺,所存两页为一头(有锺凤年退信的话)、一尾,两页都曾受水湿,四分之一的篇幅已无字迹,中间所缺各页,估计是引起钟凤年大反感的部份,胡适自己把它抽去了。 致罗文干(钧任)信、电二通 致罗家伦(志希)信一通 致罗尔纲信一通 致罗鸿涛信一通 致苏雪林信一通 致顾廷龙(起潜)信二通 致顾孟余(梦渔)信一通 致顾维钧(少川)信一通 致顾颉刚信四通 编者接:以下的信,受信人姓氏不详 致之屏信一通 致士林信一通 致春度信二通编者按:此为胡适在上海请书时期写给里中朋友的信。 致通尹、盖民信一通 致行政院公函一通 致教育部公函一通 致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各位理事信一通 致某记者信一通 附 剪报 致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函一通 与高一涵致安徽省教育会及陈独秀电各一通 致《十日谈》蝙辑信一通 致《时事新报》记者讨论翻译的信一通 致《探讨与批判》编辑的信一通 致《教育杂志》编者的信一通 致北京各校学生公开信一通 为拟定北大预科英文教授办法致学校有关部门的公函一通 为北大脱离教部关系事致本校同事的公函一通 附有关各件 为中基会事致任鸿隽、翁文灏电一通 为中研院院士候选人提名事所拟公函一通 第二十一册 胡适书信·附录 胡适与箕亲属间的通信(一) 致母亲信一一二通 编者按:前面五通是胡适原信手迹。其余据胡思永抄存件影印,抄存件原装订成四册,各信顺序约依原来装计本的顺序。 致江冬秀信一二四通 给胡祖望信二通 给胡思杜信四通 致岳母信一通 致江耘圃信一通 第二十二册 胡适书信·附录 胡适与其亲属间的通信信(二) 胡母信九十一通 胡母给江冬秀信一通 江冬秀信一三○通 胡耕云(洪骏)信一通 胡绍之(觉)信六十五通 第二十三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一) 丁山信一通 丁文江信九十九通 附 贺胡适四十寿辰对联 董作宾致傅斯年电一通 李济之致丁文江信一通 丁文江致徐中舒信一通 丁文江致董作宾信二通 梁思永致李济之电一通 傅斯年致历史语言研究所电一通 丁文江致任鸿隽信一通 丁文江致高梦旦信一通 史久元致胡适信一通 史济瀛致胡适信一通 丁文渊信一通 丁文涛信二通 附 致竹垚生信一通 丁文治信一通 丁西林(燮林)信四通 丁福保信一通 丁绪贤信二通 丁济华信一通 丁声树信二十九通 附 丁声树致罗常培信一通 丁毂音信五通 于斌信二通 于省吾信一通 于焌吉信一通 千家驹信五通 文公直信二通 文轶群信一通 方乘信一通 附 方乘致江绍原信一通 方琳信一通 方毅信一通 方还信一通 方之桢等三人信一通 王力信四通 王澄信二十四通 附 王澄致蒋某信一通 王赓信一通 王小航(照)信六通 附 辛未五月白门杂感 王世杰信、电二十九通 王克敏信四通 王肖山、刘希平信一通 王青云信一通 王芸生信一通 王叔岷信一通 王卓然信四通 王岷源信四通 王季高信一通 王建祖信二通 王星拱信四通 第二十四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二) 王重民信一三五通 王桐龄信一通 王造时信四通 王崇武信八通 王国维信一通 王云五信三十六通 附 商务印书馆致胡适公函一通 王云五致丁文江信一通 王敬芳信五通 王揖唐信一通 王复初信一通 王际真信四通 王实味信二通 王毓铨信二十五通 王维诚信八通 附 汤用彤致王维诚信一通 王遽常信一通 王独清信二通 王礼锡信一通 王钟麒信二通 王钟麟信二通 王宠惠信二通 王宠惠、盛升颐信一通 支伟成信六通 尤桐信三通 戈公振信一通 附 戈公振致陶孟和等十三人信一通 牛满江信二通 毛子水信十五通 毛升达(仲成)信二通 毛以亨信一通 毛壮侯信一通 毛彦文信三通 毛泽东明片一通 毛燮均信四通 附 毛燮均致刘瑞恒信一通 毛NU致《新青年》编者信一通 孔祥熙信一通 尹赞勋信一通 甘乃光信二通 甘介侯信一通 古直信一通 古绍宾信一通 石瑛信三通 石志仁信二通 石原皋信一通 田汉信一通 附 田汉致陈独秀信一通 田庚善信四通 附 田轮信一通 田姜莹信一通 史庶青信一通 史济行信一通 白棣信三通 白崇禧电一通 包赉信十二通 台静农信一通 附 台静农致程仰之信一通 第二十五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三) 江辛信一通 附 江辛致蔡元培(孑民)信一通 江瀚信三通 江亢虎信三通 江佩萱信二通 附 江亢虎致母亲信二通 江绍原信十八通 江朝宗信二通(并附件) 江润生信二通 江泽涵信四十九通 江韬晦信二通 式一信一通 曲显功(滢生)信四通 朱家信一通 朱偰信四通 朱湘信二通 朱士嘉信二通 朱文长信三通 朱少屏信二通 朱妆华信六通 附 朱汝华致蒋梦麟信一通 朱光僭信一通 附 朱光潜致汤用彤信一通 朱自清信二通 朱企霞信二通 朱希袓信五通 朱我农信二十八通 朱家骅信、电五十二通 朱起凤信一通 朱经农信九十五通 附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致胡适信一通 朱经农致陶孟和信一通 朱经农致高一涵信一通 第二十六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四) 朱毅农信二十五通 朱剑帆信一通 朱学范信一通 朱谦之信五通 朱宝贤信三通 朱镜宙信二通 竹垚生信十七通 伍光建信三通 伍非百信一通 向达信二通 向乃祺信二通(并附件) 任郝致蔡元培、胡适信一通 任可毅信八通 附 任可毅致侯致本信一通 任白涛信三通 任维焜信一通 任鸿隽信、片二○五通 附 任鸿隽致丁文江信三通 任鸿隽致高一涵信二通 任鸿隽致孙洪芬信一通 任继愈信一通 第二十七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五) 全国斌信一通 全汉升信一通 沈锜信一通 沈士远信三通 沈尹默明片一通 沈步洲信六通 沈定一(玄庐)信四通 沈性仁信二通 沈兼士信十一通 沈恩孚信一通 沈昆三信六通 附 沈昆三致徐振飞信一通 丁文江致沈昆三明片一通 沈从文信三十五通 附 沈从文致徐志摩信二通 沈雁冰信四通 沈燕谋信一通 江乃刚信一通 汪今鸾信一通 江兆铭(精卫)信、电十六通 附 汪精卫致某先生电一通 汪协如信三通 汪孟邹信六十通 附 汪孟邹致刘文典信一通 汪孟邹致陈源信一通 汪孟邹致胡成之信一通 汪原放信二十九通 汪敬熙信十通 附 汪敬熙致傅斯年信一通 汪辟强信一通 汪静之信十二通 附 汪静之致其三叔信一通 汪懋袓信二通 汪馥泉信一通 第二十八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六) 沙玉彦信一通(附剪报一页) 宋春舫信七通 附 宋春舫论宗教稿 宋庆龄、蔡元培电一通 附 民权保障同盟致胡适电一通 杜月笙信一通 杜定友信一通 李平(孤帆)信五通 李季信十四通 附 李季致蔡元培信三通 李干信一通 李璜信三通 李济信一通 附 李济致粱思永信一通 李济致丁文江信一通 李大钊信二通 附 李大钊致李辛白信六通 李中襄、许元熙信一通 附 许元熙致陈独秀信一通 李石岑信二通 附 黄文中致世界丛书社审查委员诸先生信一通 李四光信六通 李光炯信一通 李光涨信一通 李光耀信一通 李辛白信一通 李辰冬信二通 李迪俊信一通 李伯嘉信二通 附 李伯嘉致竹垚生信一通 李宗仁信二通 李宗侗信三通 李青崖信一通 李长之信二通 李欣椒信一通 李宣龚信七通 附 李宣龚致袁守和信一通 李春昱信二通 李品仙信一通 李书华信二通 李书华、李宗侗信二通 李泰棻信一通 李惟建、黄庐隐信一通 李云杭、夏笃材信一通(并附件) 李登辉信一通 李煜瀛信四通 李圣五信一通 李剑农信一通 李濂镗信一通 李锦堂等四人信一通 附 旅杭徽州同乡会公函一通 李烛尘信二通 李赵纫兰信一通 阮毅成信一通 吴宓信一通 吴坪信一通 吴康信十一通 附 吴康致蒋梦麟信一通 吴虞信二通 附 吴虞致陈独秀信一通 吴大猷信五通 附 吴大猷致饶毓泰、郑华炽信一通 吴文祺信三通 吴文藻信、电二通 吴永珊(玉章)信他通 吴世昌信六通 吴光清信二通 吴光清、王重民信一通 吴其昌信二通 吴奔星信三通 吴承仕信九通 吴尚鹰信一通 吴忠慈信一通 吴季子信二通 吴春晗(晗)信十二通 吴相湘信一通 吴俊升信、电三通 吴弱男明片一通 吴恩裕信二通 吴健雄信十一通 吴敬恒信七通 吴景超信五通 吴贻芳信一通 吴贯因信一通 吴雷川、司徒雷登信一通 吴辟畺信、片二通 吴经熊信一通 吴寿彭信-通 吴晓铃信五通 吴学义信一通(并附剪报一则) 吴铸人信五通 谷春帆信一通 谷源瑞信一通 附 王世鼐信一通 第二十九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七) 何廉信一通 何之瑜信八通 附 何之瑜致传孟真(斯年)信一通 何永佶信一通 何其巩信一通(并附件) 何炳松信十二通 何思源信、电二通 附 王世杰致胡适电一通 何思源致朱家骅电一通 郑天挺致胡适电一通 何家槐信、片五通 何基鸿信一通 何凤山信一通 附 国际关系学会信二通 国际关系学会监理事名单 何竞武信二通 但懋辛信四通 狄葆贤(楚青)信一通 余又荪信一通 余上祝信十二通 余上沅、高廷梓等四人信一通 余日章信一通 余日章、陈立廷信一通 余日章、赵锡恩信一通 余昌之信五通 余家菊信三通 余嘉锡信四通 余裴山信十六通(并附件) 余锡嘏信二通 房兆楹信一通 杭立武信、电五通 附 马衡致杭立武信一通 林行规信三通 林志钧信一通 林长民信七通 林长民,张嘉森信一通 附 林长民致徐志摩信八通 林长民致徐志摩、虞裳信一通 林语堂(玉堂)信二十八通 林语堂致胡适、传孟真(斯年)信一通 林语堂致杨杏佛、胡适、傅孟真电一通 附 林语堂致蔡元培信一通 林语堂致陶孟和信一通 林徽音信四通 易白沙信一通 易宗夔信二通 附 易群先信二通 易培基信一通 附 易培基致蒋梦麟(孟邻)信一通 竺可桢(藕舫)信四通 季通信四通(并附件) 秉志信一通 邱椿信四通 邱昌渭信三通 金梁(息侯)赠诗稿一件金邦正信六通 金岳霖信一通 金家鳯,毛一鸣信一通 金毓黻信一通 周仁信二通 周一良信二通 周予同信二通 周汝昌信八通 周先庚信六通 周谷城信四通 周作人(启明)信四十八通 附 李霁野致周作人信一通 诗二首 周作人致江绍原信一通 第三十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八) 周叔迦信三通 周明牂等十七人信一通 周炳琳信十通 附 周炳琳致燕树棠(召亭)信一通 周恩来信一通 周诒春信四通 周诒春、章元善信二通 周瘦鹃信四通 附 胡适致周瘦鹃信一通(残) 周树人(鲁迅)信五通 周谦冲信一通 周鲠生(览)信、电二十四通 附 胡适复电稿一通 高宗武致徐大春信一通 周鲠生致蔡元培信一通 周鲠生致徐大春信一通 周梁令娴信一通 孟森信十三通 孟寿椿信四通 附 潘大逵信一通 孟凝道致胡适、高一涵信一通 邵徇美信四通 邵循正信一通 邵瑞彭信二通 邵毓麟信一通 邵飘萍(振青)信二通 附 袁伯谐稿.敬告胡适之先生一件 合爽秋信一通 洪业信一通 洪钟信二通 洪范五信二通 施畸信五通 施今墨信一通 附 施今墨代胡拟致翁文灏信稿一通 范源濂信一通 茅以升信二通 胡平(逸坡)信七通 附 胡平致许恰荪信一通 胡霖(政之)信二通 胡霖、张炽章(季鸾)信一通 胡元倓信一通 胡不适信一通 胡本瓅等十人信一通 胡光麃信二通 胡先骕信二通 胡定安信一通 胡明复信、片三通 胡宣明信二通 胡祖舜、胡贽、胡秋原信一通 胡春林信三通(并附件) 胡祥木(近仁)信三十一通 胡祥木等九人信一通 胡晋接(子承)信五通 附 胡晋接致许际唐、昊检斋(承仕)、周子扬信各一通 胡刚复信二通 胡培瀚信二通 胡敦元信五通 胡运中信三通 胡云翼信三通 胡嗣昭信十四通(并附件一页) 胡颂平信三通 胡传揆信一通 附 胡传揆辞职签呈二件 胡传楷信一通 胡汉民信四通 胡钟吾信一通 胡怀琛信一通 柯楚(湘帆)信一通 柯莘麓信七通 查良钊信三通 查毓瑛信一通 郁达夫信二通 柳存仁信四通 柳诒征信一通 韦素园信三通 拿丛芜信二通 韦丛芜、李寄野信一通 韦赞迁信一通 侯毅信一通 保君建信二通 附 保君建致徐志摩信一通 段麟信一通(附剪报) 段锡朋信一通 第三十一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九) 俞大绂信三通 附 俞大绂致郑天挺(毅生)信一通 俞大彩信三通 俞平伯信十六通 附 俞平伯致顾颉刚信一通 俞启超信一通 俞鼎传信一通 俞凤宾信一通(附并件) 姚从吾信六通 附 姚从吾、毛子水等信一通 姚名达信八通 浦薛凤信一通 容庚信三通 容肇祖信十通 高元信五通 附 陈达材致高元信一通(并附件) 高亨信一通 高鲁信三通 高一涵信二十三通 附 高一涵致章洛声信一通 高仁山信三通 高君珊信七通 高宗武信十三通 高梦旦信四十二通 附 高梦旦致丁文江、胡适信一通 高语罕信九通 附 高语罕、刘希平等三人信一通 高语竿致高一涵信一通 席德懋信一通 唐瑛等七人信一通 唐钺信十五通 附 唐钺致杨杏佛信一通 唐兰信三通 唐有壬信三通 唐有壬致胡适、陶孟和信一通 唐亚民致胡适、陈独秀信一通 凌冰信一通 凌倜庵信一通 凌叔华信二十三通 凌舒谟信三通 凌鸿勋信一通 马衡信二通 马大猷信二通 马文昭信五通 马少侯信一通 马君武信九通 附 马君武致蒋介石、汪精卫电一通 马星野信一通 马叙伦信一通 马寅初信二通 马裕藻信七通 秦汾信二通 袁同礼信十三通 附 陈立夫致袁守和(同礼)信一通 袁希涛信三通 袁昌英信五通 附 袁昌英致《新青年》记者信一通 袁家骅信二通 袁敦礼信二通 夏超致王景春(兆熙)、胡适等信一通 附 夏超致威林登子爵信一通 夏勤信一通 夏鼐信一通 夏承焘信一通 倪文亚信一通 第三十二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 徐一士信二通 徐公肃信二通 徐可熛信一通 徐志摩信四十七通 附 徐志摩致张慰慈信二通 徐志摩致张慰慈、梦绿信一通 徐志摩致李惟建信一通 徐佛苏信一通 徐承泽信一通(并附件) 徐彦之信六通 徐炳昶信六通 徐柏园信一通 徐培根信一通 附 徐培根致戴笠电一通 徐道邻信二通 徐悲鸿信五通 附 徐悲鸿致吴稚晖信一通 徐新六信八通 附 徐新六致丁在君(文江)信一通 徐新六致任叔永(鸿隽)信一通 徐新六致高一涵信一通 徐宝璜信二通 附 徐宝璜致江冬秀信一通 翁文灏信、电六十一通 附 翁文灏致任鸿隽信二通 翁文撷致张慰慈电一通 乌以锋信一通 孙壮信五通 孙大雨信四通 孙丹林信一通 孙伏园信三通 孙足原信二通 孙洪芬信十通 孙俍工信五通 孙连仲信一通 孙雪铸信三通 孙几伊信一通 孙楷第信三十五通 孙养臞等七人致胡适等五人公函一件 孙观汉信四通 第三十三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一) 梁龙信三通 梁冰故致陈独秀、胡边等人信一通 梁宗岱信一通 梁思成信一通 梁启超信十三通 附 梁启超致徐志摩信二通 梁启超致李木斋(盛铎)信一通 梁启超写赠徐志摩《饮冰室读书记》十页梁启雄信一通 梁绍文信四通 梁善济信二通 梁敬錞信一通 梁漱冥(溟)信五通 附 梁漱冥致陈大齐信一通 许世英信二通 许仕廉信三通 许地山信一通 许先甲信三通 许恰荪致胡思聪信一通 许英魁致胡适签呈一件许峰飞信二通 附 于右任诗一首许肇南信二通 许寿裳信一通 许德珩信三通 许啸天(家恩)信二通 许宝騄信三通 章乃器信一通 章士钊信六通 章元善信二通 章衣萍信三通 章廷谦信二通 章希吕信十通 章洛声信五通 章炳麟信一通 商承祚信二通 郭沫若信一通 郭秉文信一通 郭泰祺信四通 附 郭泰祺致周鲠生信一通 郭泰祺致汪精卫、伍梯云电一通 郭绍虞信八通 郭灿然信三通 庄泽宣信一通 附 庄尚严、陈宽荫致顾孟余、陈百年(大齐)信一通 康白情信七通 康洪章信一通 梅汝璈信二通 梅光迪信四十五通 附 梅光迪序与胡适交谊的由来一件梅贻琦信三通 梅兰芳(澜)信四通 曹云祥信四通 附 曹云祥致王国维信一通(并聘书一件) 曹聚仁信三通 曹种文信二通 附 曹种文致《东南日报》编辑信一通 盛兆熊信三通 常乃惪信、片二通 崔书琴信五通 附 独立时论社征稿启事一件 第三十四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二) 张准(子高)信七通 张黄(凤举)信二通 张群信二通 张颐信六通 张璇信一通 张一麐信一通 张元济信六十三通 附 张元济致高梦旦信一通 张丹斧信二通 张西曼信一通 张竹平信一通 张孝安信一通 张孝若信十九通 附 张孝若致丁文江信一通 张伯苓信三通 张佛泉等信一通 张君励信、片二通 张治中信、电四通 张其昀信二通 张东荪信六通 张昌圻信二通 附 蒋梦麟介绍信一通 张忠绂信四通 张为骐信十通 附 张为骐致陆侃如信一通 张昭汉信一通 张奚若信十一通 附 张奚若致王澄信二通 张奚若致杨杏佛信一通 张祖年信六通 张紫常信一通 张景钺信四通 张歆海信六通 张资平信二通 附 《我之辩明》一份 张福运信一通(并附件) 张闻天信一通 张慰慈信三十三通 张篁溪信二通(并附诗) 张炽章、昊鼎昌信一通 张融武信一通 附 张融武致沈燕谋信一通 张锦城(蜀川)信十五通 张学良信五通 附 张学良致蒋梦麟等电一通 张难先信一通 张难先致胡适、蔡元培信一通 附 张难先致黎元洪电一通 张竞生信一通 陆小曼信六通 附 陆小曼致徐志摩信三通 陆丹林信一通 陆侃如信三十四通 陆书臣信一通 附 家庭日新会启事一件 陆费逵信一通(附诗) 陆征祥信一通 第三十五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三) 陈垣信二十三通 附 陈垣致沈兼士信二通 陈达信二通 附 陈达致蔡元培信一通 陈源信二十八通 陈源、赵元任电一通 陈诚信一通 陈乃干信三通 附 陈乃干致赵万里信二通 陈之迈信二通 陈之藩信十三通 陈大齐信十通 陈公博信二通 陈正谟信十一通 陈世棻(东原)信四通 陈世璋(聘丞)信八通 陈布雷信、电二通 陈光甫信三通 陈序经信一通 陈伯庄信四通 陈叔通 信十通 陈忠经信三通 陈受颐信八通 附 陈受颐致傅孟真信一通 陈寅恪信八通 陈望道信一通 陈启天信三通 陈启修信二通 陈炯明信一通 陈雪屏信三通 附 陈雪屏致郑天挺电二通 陈彬龢信九通 附 陈彬龢给章太炎先生一封公开信 陈达材等三人信一通 陈博生信一通 陈斯白信一通 陈登原信一通 陈梦家信十三通 陈德荣信一通 附 彭基相致胡适信一通 陈翰笙信一通 陈树棠信一通 附 于右任等为朴园书藏题词一件 胡适题词一件 陈器伯信十通 附 胡适题小诗一首答陈器伯一件 陈独秀信二十通 附 陈独秀致某某信一通 第三十六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四) 陈衡哲信、片六十七通 附 陈衡哲致高一涵信一通 陈济川等三人信一通 陈锺凡信十四通 陈宝锷信二通 陈鹤琴信一通 陈继日致胡适、陈独秀信一通 陶希圣信四通 陶孟和(履恭)信三十二通 附 陶孟和致陈独秀、胡适信一通 陶孟和致蔡元培信一通 陶孟和致陈独秀信一通 陶孟和致韩寿萱信一通 陶知行(行知)信三十通 陶曾谷信二通 陶愚川信一通 游国恩信三通 汤中信一通 汤用彤信十二通 附 汤用彤等致朱家骅电一通 汤用彤给傅斯年便条一通 汤用彤致毓淮信一通 汤尔和信十三通 劳干信六通 劳君展信一通 恽代英信四通 附 恽代英致绍文信一通 童冠贤致胡适、华棠信一通 曾琦信四通 曾朴信一通 曾今可信二通 曾世英信二通 曾炳钧信一通 曾昭抡信一通 冯文炳信五通 冯友兰信六通 冯沅君(叔兰)信八通 冯省三信一通 冯思定信一通 冯家升信十通 冯耿光信一通 附 冯耿光致孟治信一通 彭一湖信一通 彭基相信七通 彭学沛信三通 第三十七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五) 黄文山信二通 黄文弼信九通 黄仁霖信一通 黄伯樵信一通 黄宗培信一通 黄炎培信五通 黄秋岳信四通 黄凌霜信二通 黄绍谷信二通 黄朝琴信七通 黄谷仙信一通 华超信四通 叶英信二通 叶麐信四通 叶瀚信二通 叶元龙信十通 附 叶元龙致曹胜之信一通 叶公超信十三通 叶企孙信一通 叶恭绰信五通 叶绍钧信二通 叶达仲信一通 附 陈布雷信一通(残) 叶德真(恒)信十二通 单不庵信七通 喻鉴信一通 舒舍予信一通 舒新城信四通 程士范信一通 程本海信二通 程本海等六人信一通 附 程本海致胡冠英信一通 程伯辉信一通 租湘帆信三通 程沧波信四通 程干埏信一通 焦菊隐信二通 傅铜信二通 傅汝霖信一通 傅作义信三通 附 傅作义致段观海信一通 傅东华信三通 傅斯年信、电五十六通 附 傅斯年致蒋梦麟、胡适信二通 傅斯年致蒋梦麟、胡适、周炳琳(枚荪)信二通 傅斯年致蒋介石信三通 傅斯年致蒋梦麟信二通 傅斯年致赵元任信一通 傅斯年致周炳琳信一通 傅斯年致王毓铨信一通 傅斯年致国民参政会议长信一通 傅斯棱信五通 傅熊湘信一通 傅增湘信五通 附 傅增湘致张元济信一通 傅岳棻信一通 隋星源信一通 贺麟信三通 贺昌群信一通 费孝通信二通 逯钦立信一通 贾蔚文信二通 附 北大工学院校友会台湾分会代电一通 万登峰信一通 葛又华信一通 附 胡平癸丑年诗稿自序及诗三首 葛祖兰信一通 葛敬业信三通 董作宾信七通 附 董作宾要求入北大旁听的请愿书一通 董秋芳信一通 董显光信一通 附董显光致新民信一通及附件二页 第三十八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六) 杨璠信一通 附 杨璠致李大钊信一通 杨立诚信一通 杨立诚致胡适、蔡孑民信二通 附 德国也那大学中文教授开列书单二页 杨永泰信一通 杨永清信一通 附 程小青《世界侦探小说名作集》目录一页 杨西孟信二通 杨志徇(景苏)信四通 杨杏佛(铨)信、片三十三通 杨伯峻信一通 杨昌济信一通 杨亮工信五通 杨振声信十二通 杨振声、江绍原、郁达夫信一通 杨汉公信二通 附 杨汉公致张东荪公开信一通 杨绰庵信二通 杨赓陶信一通 杨树达信六通 杨鸿烈信二十九通 杨联升信二十九通 杨钟健信五通 雷承道信一通 雷海宗信一通 雷铁厓信一通 裘开明信四通 过探先信二通 附 过探先致王兆熙信一通 过养默信六通 邹鲁信二通 邹秉文信一通 邹韬奋(恩润)信二通 邬朝宪信二通 附 邬朝宪致《新青年》杂志编辑的信一通 齐宗康(如山)信五通 廖仲恺信四通 褚民谊信一通 赵士卿信一通 赵元任信、片三十九通 赵少侯信一通 赵世炎信四通 附 易群先短柬二通 赵亚曾信一通 赵恒惕信二通 赵乃搏信四通 赵贞信信二通 赵家璧信三通 附 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信及征稿条例一件 赵景深信一通 蒲殿俊(伯英)信一通 寿子逸信一通 附:寿子逸《先秦学术概要》目录六页 寿洙邻信一通 寿景伟信三通 寿羲民信一通 裴文中信一通 附 北京大学与中央地质调查所合作推进新生代研究室工作办法草案一份 臧玉淦信二通 熊伟信一通 能十力信七通 附 《读谭子化书》八页 熊十力致《独立评论》编者信一通 熊十力致柯莘麓信一通 熊克武信一通 熊佛西信一通 第三十九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七) 潘淑信二通 潘渊(梓年)信三通 潘大道信一通 潘元耿信三通 潘公展信六通 潘公展致胡适、过养默信一通 潘光旦信三通 附 新月书店让与商务印书馆合同别本一份 潘家徇信二通 郑昕信一通 郑天挺信、电十一通 附 郑天挺、张政烺等四十七人信一通 郑天挺致王世杰信一通 郑中田信一通 郑伸诚信十二通 郑孝胥信一通 附 郑孝胥致徐申如信一通 郑伯奇信一通 郑宗海信四通 郑英有信三通 郑振铎信三通 郑阳和信五通 郑华炽信一通 郑誉孚信一通 郑鹤声信一通 郑铁如信七通 蔡堡信四通 蔡元培信西十二通 附 蔡元培、林语堂致胡适信一通 蔡元培致汪精卫电一通 蔡元培致张难先信一通 蔡元培致林长民信一通 蔡元培致沈兼士信一通 蔡元培致谢楚桢信一通(并附谢原函) 蔡尚思信二通 蔡晓舟信五通 蒋介石信、电七通 蒋迋黻信十二通 蒋明谦信二通 蒋复璁信五通 附 蒋复璁致徐志摩信一通 蒋复璁致袁同礼(守和)信一通 蒋梦麟信四十三通 附 蒋梦麟致蔡元培、胡适等信二通 蒋梦麟致胡适、傅斯年信一通 蒋梦麟致胡适、陈源信一通 蒋梦麟等十九人致胡适信一通 蒋梦麟致蔡元培信一通 蒋梦麟致袁观澜信一通 蒋梦麟致陈宝泉信一通 蒋梦麟致何东信一通 蒋硕杰信一通 蒋闻仙信一通 樊弘信一通 樊际昌(逵羽)信四通 暴春霆信一通 黎昔非信三通 黎照寰信一通 黎锦晖(儆非)信二通 附 陆鼎恒信一通 黎锦熙信、片四通 卫立煌电一通 卫聚贤信一通 刘垣信二通 附 刘垣致丁文江信一通 刘哲信二通 刘大中信一通 刘大白信五通 刘大钧信四通 刘大杰信二通 附 刘大杰致胡适论古本水浒与俗本水浒 刘大杰致顾颉刚信一通 刘大杰致陈源信二通 刘文典信四十五通 第四十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八) 刘公任信十一通 刘仁航信一通 刘半农信四通 刘廷芳信一通 刘弄潮信四通 刘希平信一通 附 刘希平、高语罕致陈独秀信一通 刘英士信二通 附 叶元龙致刘英士信一通 刘季辰信一通 附 刘季辰致翁文灏信一通 刘修业信十四通 刘海粟信八通 刘掞藜信一通 刘崇佑信二通 刘阶平信一通 刘湛恩信三通 刘尊棋信一通 刘驭万信二通 刘景山信一通 刘象庚信一通 刘瑞恒信一通 刘万章信五通 刘适园信一通 刘树杞信二通 刘学浚信三通 附 刘学浚致蒋迋黻信一通 邓以蛰信三通 邓世华信一通 邓家彦信一通 邓嗣禹信八通 邓广铭信五通 邓颖超信一通 谌志笃信一通 卢逮曾信十通 钱穆信四通 钱三强等三人信一通 钱玄同信、片五十五通 钱玄同致胡适、陈独秀信一通 附 钱玄同致任鸿隽信一通 钱永铭信一通 钱芥尘信一通 钱昌照信一通 钱思亮信一通 钱崇澍信一通 钱智修信四通(附启事一页) 钱端升信十三通 钱稻孙信五通 附 单士厘致江冬秀信二通 燕树棠信四通 霍秉权、章廷谦信一通 穆湘玥致胡适、蒋梦麟信一通 鲍剑奴信一通 阎简弼信一通 谢冰心(婉莹)信二通 谢厚藩信一通 谢家荣信一通 应尚德信一通 韩素萱信一通 韩寿萱信六通 韩权华信四通 韩麟符致胡适、杨杏佛信一通 冀贡泉信四通 锺敬文信一通 锺惠澜信一通 锺荣光信三通 锺凤年信二十三通 第四十一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十九) 储安平信五通 储皖峰信七通 缪金源信八通 颜文初信一通 颜任光信一通 丰子恺等信一通 聂其杰信一通 戴岳信三通 戴传贤(季陶)信二通 戴传贤、沈定一信一通 戴传贤、沈定一、孙棣三信一通 附 戴传贤致蔡元培信一通 戴传贤致孙少侯信一通 萨本楝信七通 萧干信二通 萧一山信二通 附 萧一山致高一涵信二通 萧友梅信二通 萧克木信二通 瞿世英信一通 瞿秋白信一通 魏建功信十通 谭鸣谦信二通 罗文干信、片及电十通 罗君毅信三通 罗家伦信十通 罗根泽信二通 罗常培信二十九通 罗敦伟信四通 罗隆基(努生)信十三通 附 罗隆基致徐志摩信一通 罗尔纲信二十九通(附一九三○年为胡适四十岁生日写的祝寿诗等) 关其侗信二通 苏甲荣信六通 苏雪林信七通 附 苏雪林上蔡孑民书一通 严庄信四通 严文郁信二通 严既澄信五通 严济慈信二通 顾子刚信一通 附 胡适略传一页(英文) 顾廷龙信一通 附 顾延龙归还所借吴大澄手札,特录王胜之跋语并记其事四页 顾孟余信六通 顾翊群信二通 附 顾翊群致徐新六(振飞)信一通 颤毓琇信一通 顾统瑞信四通 顾维钧信五通 第四十二册 胡适书信·他人致胡适信(二十) 顾颉刚信一三六通 附 顾颉刚致高一涵信一通 顾颉刚致罗家伦信一通 顾颉刚致俞平伯信(摘录)一通 顾树森信一通 饶毓泰(树人)信二十四通 龚羡章信八通 龚宝铨信三通 端木恺信一通 队阳予倩信一通 胡适书备·外国学者致胡适信 李民昌(韩国)信一通 梁建植(韩国)信一通 大西斋(日本)信一通 小田冈通敏(日本)信一通 山上正义(日本)信一通 木村英一(日本)信一通 太田宇之助(日本)信一通 日田次郎(日本)信一通 石川顺(日本)信一通 矢野春隆(日本)信二通 附 留用日人调查表一份 宇治田直义(日本)信一通 安田庄司(日本)信一通 竹中政一(日本)信一通 佐佐木朋一(日本)信一通 青木正儿(日本)信、片十六通 附 青木正儿为胡适抄录的《水浒传》材料 武田熙(日本)信一通 松元龟次郎(日本)信一通 长井金风(日本)信一通 岩村成允(日本)信一通 室伏クララ(日本)信一通 神田喜一郎(日本)信二通 高楠顺次郎(日本)信一通 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日本)信一通 附大正一切经刊行会信五通 清水芳次郎(日本)信一通 渡边秀方(日本)信一通 望月小太郎(日本)信一通 椎木真一(日本)信一通 黑根祥作(日本)信、片二通 诸桥辙次(日本)信二通 桥本凝胤(日本)明片一通 日本读书协会信一通 东洋文化学会(日本)信一通 齐赫文斯基(俄罗斯)信一通 赖毅夫(土耳其)信一通 史沫特莱(美)信一通 附英文稿 此信原未著名,根据信的内客并查当时民构保障同盟的有关资籵,可判断此信是史沐特莱女士写给胡适的。 杜威(美)致北京各大学教授代表联席会议的信一通 兰金(美)信一通 陶伦德(瑞士)信二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