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美学史(4-3)

 书虫小记 2022-12-22 发布于北京

四、近代美哲学

之所以审美会在近代成为哲学的一个门类,在于,人们逐渐发现,审美是连接人类理性与感性、头脑与感官的有趣桥梁

近代西方思想是从“普遍性”和“个性”的阐释与冲突中开始的。此前的希腊罗马时期,也有相应的问题,不过并没有形成激烈的对抗,原因在于思想启蒙阶段,人们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哲学途径;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通过神性,把个人和宇宙贯通起来,也弥合了可能产生的冲突。

到了近代,笛卡尔们开始思考和质疑神学体系之后,两者的冲突就达到了顶峰

从笛卡尔开始发出唯理主义,理智就是一切;到休谟发出了感官决定一切,近代审美哲学较之中古时期的美学,进步的地方在于——即便是帕斯卡、莱布尼茨这样崇尚理性的人物,也得承认休谟所提出的感知的客观存在,感知也是真理的表现形式。

并且认识到,审美既是理智活动,同时也需要诉诸感官,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感官,并非自然的感官,而是受过理智训练的感官

此阶段集大成者是鲍姆嘉通,他基于唯理主义提出了系统的审美原则。

艺术是思辨认识的预备性训练,审美是一系列心理能力的整合,是介于清晰的逻辑与混乱的感知之间的路径,总的来讲,美感仍然没有脱离多样性的统一这个范畴。

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可谓一个西方哲学和艺术的大发展期,一方面是诸多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和建筑被发掘出来,兴起了考古热,另一方面是各路学者们分门别类地开展更为细致的研究和著述,把各种形式和各种领域的思想、艺术形态都进行了研究拓展,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思辨美学潮流。

在这期间,卢梭成为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承前启后的大人物。

博山克认为,卢梭才是近代浪漫自然主义的集大成者。卢梭几乎在一切事情上都开了近现代的先河——他在托普芙之前开创徒步旅行的风气,在雷内之前开创冥想的风气,在乔治桑之前开创文学植物学,在圣皮埃尔之前开创自然崇拜,在1789年革命之前开创民主与平等的政治理论,在米拉波和雷楠之前开创政治讨论和神学讨论的风气,在帕斯塔洛奇之前开创教育科学,在索绪尔之前开创风景画风气。没有谁比卢梭对19世纪的影响更大。(敝号很快推出他的传记随笔)

除卢梭之外,博山克引用最多的,就是艺术批评家温克尔曼的一系列研究,自他开始,十八世纪近代艺术的风格已经展现出了初步轮廓,并且发展出了艺术史观念——即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视为相关观念史和表现史

温克尔曼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矛盾——美的本质与表现美的表现力。他认为,美本身是纯形式的,侧重点在多样性。而一旦要把美表现出来,就相当于用一个固定的表达方式限定了美的多样性表现在本质上是敌视美的,表现就是一个既是美不可或缺的,但又往往破坏美的要素

到十八世纪,几乎所有的学人和艺术家都已经把美学当成了一门显学加以研究和拓展,被誉为新的文艺复兴。这其中是一长串牛人的名单——歌德、莱辛、狄德罗、伏尔泰、席勒。

五、康德美学

进入到十九世纪,康德出现了。康德把整个之前的哲学观念都进行了梳理和规整。

他要解决的是三个问题:第一,论证存在一个自然的秩序;第二,论证存在一个道德的秩序;第三,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之间如何协调。这也是他那句时尚名言的来由:我头顶的星空(自然秩序)和心中的道德原则(道德秩序)。——有兴趣的可回翻敝号随笔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

之所以这三个问题会成为他毕生的主题,就是因为自十六世纪以来大家的探讨,到了十八世纪都集中于这么一件事上——既有感知能力,又有理智能力的人,如何才能把感官与理性结合起来呢?比如审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用《纯粹理性批判》解决自然秩序问题,整个自然界,不论事物有多么繁多芜杂,复杂简单,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可以用最为形式化的公理表达出来。

所谓形式化的公理,就是如统一性规律、充足理由律、因果律、矛盾律等理性构建,可用于阐释自然界的一切。这些形式化规则本身,就是自然秩序

不过这其中的问题也很麻烦——每种公理其实都只说到了自然界的一个侧面,比如说时间和空间观念,这是源于人类感官的限制——我们的眼睛和感知系统就是这么构造的,所以我们认为宇宙是这个样子。

把宇宙放到时空系统中,其实也就忽略掉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其他性质。所以,不论我们怎么用逻辑的方式来解析世界,其实都只做了一件事——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去理解,置于这些部分是怎么联系的,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整体,我们既无法推导出来,也无法想象。

也就是说,理性只能知道局部,无法理解局部背后的事物整体——物质实体

因此,那些关于事物整体的性质和观念,如上帝、神、自由等等观念,是不可能得到逻辑理论验证的,更无法通过感官来验证——这被后世的我们说成是“不可知论”。康德认为,这就是理性的界限——在自然秩序面前,没有理性的地位,理性无法把握整体

之后,他用《实践理性批判》来解决道德秩序问题,也就是理性的问题。道德是实践理性,因为道德上的问题,你明白了不代表你真懂,只有你按照你明白的去做了,才是真懂了——知行合一。

道德问题上有一个特点或者说问题——我们先必须有一些假设或原则,也就是原则先于行动。因此解决了在《纯粹理性批判》里留下的那个问题——理性在自然秩序里没有立足之地,那么就只好用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所以,那些关于神、上帝、自由的观念,未经任何逻辑与自然秩序验证的观念,在道德领域却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言行——只要我们认为它们确实存在就可以了。而人的行动,势必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由是,理性就与自然沟通起来了。

所以,康德认为,只有人的道德行为,才能把理性和自然结合到一起。

到此为止,康德只是从“不是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消极角度划清了理性和自然的界限,他还得主动弥合两者之间的差异——于是就有了《判断力批判》。

人类如何运用判断力,把理性世界的原则,通过人的道德判断和实践,运用到自然世界,实现理性世界的目的,与自然世界的目的,两者的合目的性。最典型的代表和载体,就是审美行为。

简单来说,在审美时,人会进入这样一个状态——第一,他首先从感官获得了一种认同和愉悦,这是自然界的利害关系或功利性目的的体现;

第二,他并没有真正从审美对象达成自然目的,画上的苹果显然不是用来吃的,但他依然感到愉悦;

第三,真正让他感到美好的,是他可能无法表达的,审美对象背后展现出来的理性世界里,秩序与构造的美感,既有符合人类理智构造、感知构造的和谐美,也有符合理性和理解力的抽象美

第四,在这个状态中,自然与理性达到了合目的性——既没有达成自然的目的,也没有达成理智的目的,而是两者的合目的性。

牛吧。

也是从康德开始,之前所谓美是多样性的统一的原则,逐步分解为近现代美学的——表现力、特征刻画和意蕴深远的原则,这样,审美才能更进一步地详细分析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康德发表《判断力批判》是在1790年,1790年开始,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上半叶的欧洲艺术辉煌期开始了。

康德在抽象性和主观性上走到了极致,接下来就是两位十八世纪末的艺术大拿,把这种抽象性落实到艺术创作中去了——席勒和歌德。

首先说席勒。席勒几乎是天生用来解释康德的,一方面他精深地研究古典哲学,研读康德,另一方面他拥有绝佳的浪漫主义文学天才。所以他不仅是要把理性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相联系,他还要在艺术风格上把古希腊与浪漫主义相沟通。

在席勒看来,理性与自然的截然对立,在人类的理智活动中其实是不存在的,道德秩序并不代表理智的最高形态,那也只是理性的一个侧面而已。美既是一种主观感知,同时也是主体所处的一种客观状态,美更是一种生活,也是我们的行为。

所以说,美本身并不排斥主动性或客观性,它就是两者的统一。

人在进行纯理智思考的时候,确实可以排除感官的影响,而在享受感官愉悦的时候,也可以排除理智运动。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审美,审美恰好是对感官的依赖性和道德上的自由性相结合的最佳例子。

他还做了一个类比——国家在精神和形式上都要求统一性,但个人又有个性和多样性,那么政治家就在期间担当起协调和统一的职能——国家机制和体制的构建,就是关键,而正是这些机制和体制,成其为我们所说的国家和政治的本质。

席勒由是发展出了他的美学——诗人或者就是描述自然,或者是追寻自然,前者是朴素,后者是感伤。他把德国文学都成为感伤性的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