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对余华的小说《活着》的解读

 知行碎片 2022-12-22 发布于河南

小说的开头,作者余华以非常新奇的方式表达要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年前,那时,作者还年轻,得到了一个到农村收集歌谣的差事。

十年过去了,对那时一个老人的讲述念念不忘,所以,才决定坐下来写这样一部小说。这里,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作者我,一个是故事的叙述者我。

两个我在小说中互相穿插,在老人叙述的过程停下来时,我再中途插上几句话,或对当时的环境进行描写一番,让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一个下午的时间,老人讲述了一家亲人也个个离他而去的过程。

下面,我们先把故事的情节了解一下。

一、民国前期:徐老爷之死

福贵生在一个大地主之家,是家里的独苗。上私塾的时候,都是让他家的雇工背着上下学。上课时从不好好听讲,私塾先生让他读《千字文》,他站起来对私塾先生说:“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把老师气得不行,对福贵他爹说:“你家少爷长大了准能当个二流子。”

长大以后,福贵喜欢往城里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在城里干什么呢?逛妓院和赌博。

他经常让妓院里一个胖胖的妓女被着他上街闲逛,每当走到他岳父陈老板的米行,他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一下,脱帽向丈人致礼,问丈人别来无恙?把丈人的脸起得像松花蛋一样。

当他爹得知他在城里赌博,对他大打出手时,福贵对他爹说:“爹,你他娘的算了吧。老子看在你把我弄出来的份上让让你,你他娘的就算了吧。”他爹骂他孽子。福贵双手一推,把他爹推跌坐在墙角,说:“去你娘的。”

就这么一个有人生没人管的少爷,自然而然地会沾染上赌博的恶习。妻子家珍很贤惠,福贵说,那是他上辈子做狗吠了一辈子才讨来的。但那时,福贵执迷不悟,自然也劝阻不了他。

在与龙儿的赌博中,他压上了自己的全部家产,被输了个精光。从此,福贵从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一夜之间转变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我们来看一看福贵是怎么面对生死的?

走投无路的福贵,这时家产输光了,感到无法面对爹娘和妻子,福贵想,拿根裤带把自己吊死算了,于是,走到一棵榆树下,只朝榆树看一眼,根本没打算解裤带。他根本就不想死,只是想找个法子与自己赌气,他想即使他死了,那一屁股债又不会和他一起吊死,算了还是别死了,债让他爹去还好了。被爹揍死,也比在外边像野狗一样吊死强。

在面对难题时,总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是福贵性格中鲜明的特点。

家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是导致福贵他爹徐老爷死的直接原因,徐老爷是被福贵给气死的。爹死后,怀有身孕的妻子家珍被她爹米行陈老板接回城里娘家。那年,女儿凤霞四岁。

二、民国后期、解放初期:福贵母亲之死、老全之死、龙二之死

为了生活,福贵找到龙二,租了龙二的五亩地,成了龙二的佃户,开始了从未体验过的艰苦的劳作。凤霞还小,母亲年龄大了,基本上也帮不上什么忙,一切重担都压在福贵一个人肩上。

过了半年,妻子家珍带着襁褓中的孩子从城里回来了,一家人又得以团圆,福贵也有了家珍做帮手,一家人又过上了虽苦犹甜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半左右,母亲突然病倒了。为给母亲治病,家珍拿出压箱底的两块银元,让福贵到城里去给母亲抓药。

到了城里,福贵看到一个穿绸子衣服的小孩在拍打县长家的门环,小孩够不到,福贵出于好心帮小孩拍打,哪知小孩不是县长的公子,把门环拍响后,小孩遛了。仆人与福贵打了起来。

这时,国民党的队伍恰巧路过,把他们两个一起抓了壮丁,让他们拉大炮。仆人的哀求没能让炮兵连长心慈手软,开枪戏耍仆人,让仆人险些丧命。吓破了福贵不敢再有逃跑的念想,拉着大炮一路向北,过了长江到了安徽。

此时已是冬天。国民党的部队被包围在方圆二十里的一个狭小的地带。老全和春生,是福贵在军队里认识的最好的朋友。老全曾经偷跑过七次,都被抓了回来,他的经历让福贵更加断了逃跑的念想。春生是个娃娃兵,对他们产生了依赖的心里。三个人在军队相依为命。

他们经历了寒冷、饥饿、抢空降大米、抢空降油饼、随意处置伤员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全,在战役快要结束时,因为想看看死去的伤员中有几个自己认识的而被流弹击中。春生想在死前能有张油饼吃跳出战壕去寻找油饼。等待在战壕中的福贵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福贵思家心切,选择了回家,接了解放军发的盘缠,一路朝家里奔去。因为江南还没有解放,在江边打了几个月的工。渡江战役打响后,随着解放军的后边回到了家乡。这时,福贵离家已经两年。

在福贵走后两个多月,母亲已经死去。女儿凤霞因为一场高烧成了哑巴。儿子友庆已经会跑会喊爹了。

实行土地改革后,福贵家分到了原来龙二租给他的那五亩地。龙二因为是地主恶霸被得到镇压。在枪决龙二的时候,福贵也过去看热闹,被五花大绑的龙二看见福贵说:“福贵,我可是替你挨的枪子啊。”

福贵在惶恐中回到家中。此刻,他庆幸自己的老坟埋对了地方,因为,他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到了家龙二又成了他的替死鬼。

福贵想开了,他觉得这都是命。

三、人民公社、大跃进、自然灾害时期:有庆之死

回家后的日子,苦是苦,过得还算安稳。凤霞和有庆一天天长大,福贵和家珍也一天天变老。

到了有庆上学的年龄,家里没钱,为了让有庆能上学,福贵与家珍决定,把凤霞送人。那时凤霞十二三岁了,有是个哑巴,要的人家不多,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

穷虽穷点,苦虽苦点,但一家人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福贵又一次面临离别之苦,为不让自己难受,福贵拿起锄头下了地。凤霞虽不会说话,但似乎什么都明白,被人领走的时候,特意到地里看看福贵,直到在福贵泪眼朦胧中消失。

凤霞一走,有庆不干了,吵着闹着要姐姐,福贵揍了有庆,把有庆打屈服了。哪知过了两个月该上学了,有庆为了要姐姐凤霞,拒绝上学。福贵又对有庆大打出手,打得他屁股上青一块紫一块,以至于在学校坐不住板凳,挨了老师的吵。

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分别后的相思是揪心的。几个月后,凤霞就从被领走的那个人家跑了回来。一家人又团聚了,有庆看到姐姐,高兴得笑个不停。

然而,凤霞已经给了人家,还得把她送过去。在送凤霞的路上,父女俩依依不舍,最后,福贵一咬牙,把凤霞领回家里。福贵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了。”

有庆念了两年书,大约十岁光景,家里日子好过了一些。凤霞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能够养活自己了。家里还养了两头羊,全靠有庆割草喂他们。

有庆一天两次来回要跑五十多里路,要割草还要上学,为了赶时间,都是跑着来回,自然很废鞋。福贵心疼家珍给有庆做鞋累,吵了有庆,从此,有庆上下学都是赤脚跑着上学,哪怕是下雪天。有庆这孩子,也是心疼他娘,才这么做的。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福贵家的五亩地全划归到人民公社名下,只留屋前一小块自留地。活大家一起干,饭大家一起吃大锅饭,把每家每户的锅砸了要煮钢铁。村里办起了食堂。有庆养的那两只羊也充了公。有庆舍不得他的羊,仍然天天给他的两只羊送青草,天快黑时,都要去抱抱他的羊。

砸了的锅都堆在晒场上,队长让两个年轻人进城买煮钢铁的锅,找来风水先生找风水宝地煮钢铁。风水先生看中了福贵家的院子,多亏家珍认识他,他才又找了另外一家人家作为煮钢铁的地方。这下,老孙家可倒了大霉,队长指挥年轻人在他家茅屋上泼了油烧了他家的房子。福贵庆幸,若不是家珍认识风水先生,烧得一定是他家的房子,这都是命。

两个年轻人买来一只汽油桶回来,作为煮钢铁的锅。有庆挤进来对队长说:“煮钢铁桶里要放上水,要不钢铁没煮成,桶底就先煮烂了。”

队长夸有庆是个科学家,福贵心里很高兴。他们果然按照有庆说的去做了。将砸烂的锅和铁皮扔进去,里面放上水,桶顶盖个木盖,煮起了钢铁。

煮钢铁那阵子,家珍病了。浑身没有力气。轮到福贵家煮钢铁那天,是国庆节的头一天,队长鼓励福贵把火烧旺些,一定要把钢铁煮出来。到了晚上,福贵负责往锅里加水,凤霞扇火,家珍和有庆捡树枝。干到半夜,凤霞背着弟弟有庆回家了,家珍累得没有一点力气,脑袋靠在福贵的肩膀上,福贵也瞌睡了,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一声巨响把福贵惊醒,汽油桶煮烂了了。不见了家珍,福贵急忙寻找,发现家珍到池塘打水时滑到在池塘边,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力气站起来了。福贵和凤霞连夜轮流背着家珍到城里医院看病,经诊断,家珍得的是软骨病。这是一种治不好的病,家珍因这病治不好不再花钱而高兴。

给家珍治病回来,一伙人抬着一块乱七八糟的铁敲敲打打去县里报喜,见到福贵,表扬福贵立了大功。原来这块铁是昨晚福贵睡着后烧出来的。队长对福贵说: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的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家的羊棚里。

大锅饭很快把东西全吃光了,有庆的两只羊也被吃了,让有庆很失落,上学也无精打采的。

队长去公社借粮食,每次都扫兴而归。没办法,食堂散伙,还是回到以前的状态,买锅各吃各的。

队里根据劳力情况记工分,家珍因拿不到更多工分而心急,有庆为减轻家里负担,没有了上学的心思。福贵进城卖柴,卖完柴给有庆卖了五颗糖给有庆送去,见有庆用东西往前面的一个同学头上扔,福贵气坏了,跑进教室就给有庆一巴掌。老师出来阻止,福贵又跟老师吵了一架,这一下让有庆丢尽了面子,回到家一个多月没理福贵,只到福贵又给有庆买了一只羊,有庆才喊福贵爹。有庆又给养割草上学的来回跑,在运动会上,竟然比比他大许多的孩子跑得都好,跑出了好成绩,给福贵长了脸,福贵很高兴。但福贵教训有庆,跑步不能当饭吃,以后还要好好学习才又出息。

食堂散伙以后,村里人家都没了家底,日子越过越苦。那一年,稻子还没黄,就下起没完没了的雨,把稻子都淹死了。遇见了大灾年。家家都处于饥饿的状态,家里人一两个月没怎么吃饱了。福贵和家珍决定把羊卖了换些米回来。有庆这时似乎比以前懂事了,只是在卖羊时对他爹福贵说,别把羊卖给宰羊的。但那个时候,不卖给宰羊的能卖给谁呢?

把羊卖了,换回四十斤大米,没出三个月,四十斤大米全吃光了,就这还是掺和着南瓜叶、树皮什么的。那时村里谁家都没粮食了,野菜也挖光了,有些人家开始刨树根吃了。村里人越来越少,每天都有拿着碗外出要饭的人。

有庆正在长身体,没有粮食吃,瘦得像根竹竿。饿极了,只得跑到池塘喝一肚子水充饥。

地瓜地被翻了多少遍,有时干一天也只掘出一根烂瓜藤来。凤霞脸都饿青了,好不容易掘出一块地瓜,却被村里王四抢走。因为一块地瓜,险些闹出人命。队长在判地瓜归谁时,又从地瓜中分走了一块。家里断粮一个多月了,那个年月,拿命去换一碗饭回来也都有人干。

家里人一两个月没尝过米的味道了,家珍从城里她爹那里带回来一小袋米,一家人把门关上,在家里煮粥喝。有庆喝得急,嘴上烫出许多小泡。

米香还是引来了村人。队长把来人撵走后,向福贵家珍要米,家珍给了队长一把,队长一走,家珍心疼得都哭了。

家珍得病越来越厉害,躺在床上,干不成任何活了。她对福贵说:“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们。”

祸不单行,有庆在这个时候出事了。县长的女人也就是有庆学校的校长,生孩子大出血,让学生鲜血,有庆积极响应,血型对上后,因需要血量大,抽血的人一直抽,活活把有庆的血抽干,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被没有人性的医生致死。

清楚了怎么回事的福贵发了疯,可再怎么疯也挽不回自己儿子的小生命。让有庆抽血致死的人,竟是县长春生的老婆。福贵与春生竟以这种形式相见,真是造化弄人。

福贵背着家珍,把有庆埋在父母的坟旁。这事没能瞒得了家珍,家珍还是知道了,她让福贵把她背到有庆的坟边,泪水哗哗地流,两只手在坟上像是要摸有庆,可她一点力气都没有,只有几根指头稍稍动着。

福贵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儿子有庆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春生之死、凤霞之死、家珍之死

家珍在和病魔作着顽强的斗争,一度在生死线上垂死挣扎,她考虑好了自己的后事,福贵也给她做好了棺材,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但当你面对死神的时候,死神却远离了。家珍的身体慢慢地好了起来,能够坐在床上了。

县长春生过来看他们,家珍坚决不让他进屋,春生给他们的钱,家珍也坚决拒收了。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春生又来了一次,这次,春生被打成了走资派,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毒打,尽管家珍原谅了他,对他说他还欠着徐家一条人命,让他好好活下去,但春生仍没有想开,上吊死了。队长也被红卫兵押到城里关了三天,受尽折磨给放了回来。

凤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队长帮忙给她找了个婆家,是在城里的一个建筑工人,姓万,叫二喜,偏头。二喜朴实、善良、勤快,对凤霞也好。见面第二天,二喜就带着人带着白灰带着菜,把福贵家的房子修缮一番。

二喜与凤霞的婚礼办得极为排场,让村里所有人都羡慕不已,以至于两人婚后,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借的债还清。

凤霞心灵手巧,给人学织毛衣,一看就会,街坊很多人都拿着毛线让她织毛衣。福贵进城看凤霞,见到福贵的人都夸凤霞。两人的心思这时都落在凤霞身上。凤霞的怀孕,更是让一家人高兴极了,生活的幸福让一家人充满欢喜。然而,厄运又一次降临在这家人头上。凤霞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孩子生下来,她却撒手人寰。

接连的打击让家珍已经没有哭的力气,不久也离开人世。她死得很平静,平静得能让福贵感到她的体温像沙漏一样渐渐消失。她无力在接受打击,每次打击对她来说都是致命的,她走了,把生活的苦难交给福贵一个人来承担。他们给凤霞的孩子起名叫苦根,苦根的名是家珍给起的,家珍说:“这孩子生下来就没了娘,就叫他苦根吧。”

五、文革后期、包产到户时期:二喜之死、苦根之死

家珍走后,福贵之有二喜和苦根了。

苦根是在二喜的背篓里长起来的,别人家的孩子的爹是看着孩子长大的,二喜觉得苦根背在身上又沉了些,就知道苦根又大了一些。福贵常到城里看苦根,也有时把苦根带到村里住几天。苦根长得越来越像凤霞,让二喜和福贵常常心怀感伤。

苦根四岁那年,二喜干活时,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二喜死后,福贵把苦根带到了村里来住,这时的苦根,还不知道死为何物。当他知道死了就是再也见不到了时,苦根哭了。

包产到户后,福贵分到了一亩半地。因为年老了,没有体力了,日子过起来也就更难了。但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有了苦根,福贵心里就是高兴,人活着也有劲头了。

到了傍晚,两人坐在门槛上,看着大太阳掉下去,田野上红红一片闪亮着,听着村里人的吆喝的声音,家里养着的两只母鸡在他们面前走来走去,两人有说不完的话。福贵又给苦根讲起他爹教他的由鸡变牛的故事来。

苦根七岁这年,在田里摘完棉花生了病,福贵给他煮了半锅毛豆,让他自己在家歇着。等福贵下地回来时,苦根因贪吃毛豆撑死了。

一家人,就这么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了,只剩下福贵与老牛相伴。

《活着》这部小说,是关于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也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短暂,表达了时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宁静。在文学的叙述里,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时间的变化掌握了《活着》里福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

作家的写作往往是从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一句随便的谈话、一段散落在报纸夹缝中的消息开始的,这些水珠般微小的细节有时候会勾起漫长的命运和波澜壮阔的场景。《活着》的写作也不例外,一首美国的民歌,寥寥数行的表达,成长了福贵动荡和苦难的一生,也是平静和快乐的一生。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