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终特稿·强富美优看淄博 | 聚科教人才合力 兴淄强淄创未来

 博文轩 2022-12-22 发布于山东

聚科教人才合力

兴淄强淄创未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赵瑞雪 赵晓雯


科教育人才,创新筑未来。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协同发展,正成为淄博塑强新动能新优势的创新之源。

从科技研发多点开花到对接产业需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从订单式人才培养到聚焦“四强”产业设置特色学科专业;从服务高层次人才的“新政37条”到涵盖“中间人才”“关键性”人才的“金政50条”……在这里,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城市活力扑面而来。

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正将创新因子根植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突破多重约束的“最优解”,不断蓄积着科教人才强市新优势。
图片

创新驱动 产业质效双升

图片

12月12日,冬日暖阳透过玻璃窗斜洒在山东金城医药研究院3楼生物酶催化试验室的桌台上,技术人员正忙碌着进行谷胱甘肽分离纯化试验。今年,由济南大学、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完成的“谷胱甘肽生物原料药与制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斩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更为可喜的是,这一项目产品,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替代进口并实现出口。

图片
创新成果与产业协同,金城医药集团堪称范本。
“攻克谷胱甘肽生产的高产菌株、高纯度谷胱甘肽的分离纯化和稳定晶型三大关键技术,让我们成功打破了这一原料药长期以来的国外垄断。”济南大学教授、金城医药集团首席科学家郑庚修自豪地说。谷胱甘肽行业准入门槛高,可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饲料添加和生物肥等领域,对应着未来百亿级市场。
研发创新没有一蹴而就。在金城医药集团,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三级创新体系正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力。拥有强大科技研发实力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正成为淄博企业谋求产业创新发展的“最佳拍档”。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校城融合发展,6月,市政府与山东大学签订“校城融合”框架协议,并同时促成山东大学与我市在共建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青鸟计划、人大预算监督、健康医疗大数据、大学生招引等方面多个合作同步签约。截至目前,我市已与省内外21所高校建立全面的校城融合关系,推动120所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事业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

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

图片
校城融合,产教协同,让科教创新真正为淄博企业赋能。
12月9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楼实训室里,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大二学生李吉旺正在设备上进行实操,入校一年多,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基地实训。李吉旺说,理论和实践两者融合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他对就业很有信心。

图片

图片
产教融合平台,让高校学子,尤其是李吉旺这样的职业院校学子,走出校门入职企业的道路更加顺畅。基地教育事业部总监胡鹏昌介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艺标准、技术应用、岗位工作要求等,这也帮助企业降低了二次培训成本。目前,该基地已与淄博技师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签订实训协议,为学生量身定制实训方案。
产教融合成果如何?从一份来自淄博市技师学院的企校订单中,可窥其一斑:2020年至今,学校共与29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966名学生直接被吸纳到企业就业。
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这是双赢的选择。
在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中,淄博占了三个席位。分别是: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四网四促、六融六助”推动产教融合增值赋能、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培养国际化时尚人才”、淄博理工学校“六位一体 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机制”。产教融合没有固定模式,我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探索推动的产教融合模式屡结硕果。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赋能产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正深深扎根这片沃土,优势迸发。


近悦远来 创新生态优渥

图片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人才一定是第一资源。
在淄博,人才政策从37条到50条,补贴不断提升、惠及面不断延伸,近悦远来的强磁场,正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12月10日,张店区福园人才房25楼样板间里,又一名青年人才达成购买意向。这里地段优渥,比邻学校、商超、公园,为人才安居乐业配套了成熟资源。
图片
为青年人才打造的温暖家园,是我市营造良好创业就业环境,打造科教人才强市的一个侧面。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我市为32772名人才发放生活补贴33171万元;为1396人发放一次性购房补助8392万元;为419人发放“四强”产业关键领域生活补贴399.1万元;为4901人发放亲情引才奖励4901万元……
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盛邀人才做“合伙人”的决心和信心,更是愿意与人才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完美“赋能”。
得益于人才政策,我市前两年引进共计近10万名大学生,今年截至11月底,又有4.5万名青年人才来到淄博就业创业。
24岁的蔡庆阳就是其中之一。从韩国留学归来的他,今年7月入职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享受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他盛赞家乡近些年的活力蜕变。蔡庆阳说,回馈这份诚意的行动,就是在家乡的热土上释放青春力量。
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引人才,淄博诚意满满。今年12月发布的《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提出,符合条件的大专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也被纳入领取生活补贴的范围中。
除了人才政策,还有接连不断的校园招聘、夜市招聘、名校人才招聘……每一次深情拥抱,都在增强人才留淄的巨大“黏性”,让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在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中释放新活力、携手共未来。



记者手记




2022年12月,坐标淄博。
寒风中,枝头枯叶飘落,下一个春天正孕育新生。
新华制药宽敞明亮的试验室里,青年博士冯煜正在为创新药申报攻坚克难;一间社区办公室里,杨柳又一次翻开记录本,这是她处理的第500个居民服务事项,在各个社区基层工作者岗位上,像她这样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有很多;留学归来的陈岩松,创办公司3年来,已帮助近300名学子从淄博走向世界……他们的身份各有不同,却坚守着同样的选择:留在淄博,成为这座城市青年人才队伍中的一员。
一座创新拔节生长的城市,有近悦远来的各类人才,更有着活力迸发的独特魅力。
采访几天,一路走来。从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张张青春面庞,到金城医药研究院突破的一项项“卡脖子”技术;从张店西七路上的福园产权型人才房,到高新区金域馨园定制式的人才公寓……我深刻感受着这份独特的魅力,这是奋进的音符、是青春的激昂,更是暖心的守护。

青春与梦想同在,5年20万大学生来淄行动正全面展开。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中的淄博,正用最大的诚意和决心广揽“城市合伙人”。有了家人般的陪伴和守护,你只管一路向前,与它携手共赴未来。

图片

暂停!暂停!市民别跑空!淄博多场所发布通知

办公室26个人全阳了,只有他未感染!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24小时开诊!核酸检测处可取号、候诊、看病、拿药……
这里发烧药可零售!淄博将启用14家发热药房,地址在……

编辑:董秀

一审:葛珍珍
二审:朱丽瑜
三审:刘峻峰
出品:淄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图片


视频号推荐

点击点赞+在看

送你小花花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