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传五代的秘方,家畜病、人病都治,在罗集人民心目中,视为“神丹妙药”

 新用户66259253 2022-12-22 发布于四川

(一)创伤局部表现

1.疼痛与受伤部位的神经分布、创伤轻重、炎症反应强弱等因素相关。伤笾活动时疼痛加剧,制去路后可减轻。严重的创伤或并有尝试休克等情况下,病人常不拆疼痛,值得注意。一般的创伤在2~3日后疼痛可缓解,疼痛持续或加重表示可能并发感染。疼痛部位有指示受伤部位的诊断意义,因此在诊断尚未确定以前应慎用麻醉止痛药,以免漏诊或误诊。

2.肿胀为局部出血和(或)炎性渗出所致。受伤部位较浅者,肿胀处可伴有触痛、发红、青紫或波动感(血肿表现)。肢体节段的严重肿胀,因其组织内张力增高阻碍静脉血回流,可致远侧肢体也发生肿胀,甚至可影响动脉血流而致远端苍白、皮温降低等。

3.功能障碍组织结构破坏可直接造成功能障碍,例如:骨折或脱位的肢体不能正常运动;创伤性气胸使呼吸失常。局部炎症也可引起功能障碍,例如:咽喉仓创伤后水肿可造成窒息;腹部伤肠穿孔后的腹膜炎可发生呕吐、腹胀、肠麻痹等。此外,局部疼痛常使病人运动受限。某些急性功能障碍可直接致死,如窒息、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引起的呼吸衰竭,必须立即抢救。

4.伤口或创面为开放性创伤所共有。其形状、大小和深度不一,有出血或血块、出血情况由受伤的毛细血管、静脉或动脉及其口径、是否已部分自然止血所决定。伤口或创面还可能有泥砂、木刺、弹片等异物存留。

(二)创伤全身表现

体温增高为损伤区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成分的分解产物吸收所引起,一般在38℃左右。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改变伤后儿茶酚胺释出增多,可使心率和脉搏加快。其他如口渴、尿少、疲惫、失眠、食欲不振等,妇女可发生月经失调。以上内容摘自《外科学总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