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起源于何处?这五大来源构成中华文明的主体!

 tmy1963 2022-12-22 发布于湖南

2022-12-05 09:11河北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迷:按理说,应该起源于某一点,之前也一直认为起源于黄河流域;但随着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远古文化遗址的出土,它们灿烂的远古文明让更多人开始倾向于多源头。笔者一直倾向于单一源头,但一直没有分析出最有可能的源头在哪儿。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某一点的情况,我们下面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各大远古文化区域在中华文明早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现有考古成果来看,中华文明从一万年左右开始萌芽成长,七千年左右进入文明时代,五千年左右建设文明社会,四千年左右基本融合成型。在这个形成的过程中,有五个区域的五大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五大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最终经过多次激烈碰撞,在距今四千年左右完全融合为一体,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框架。下面,我们根据五大文化为中华文明提供的核心内容的时间顺序的先后,进行分别论述。

从一万年左右到七八千年前再到四千多年前,中华大地处于考古学上的前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和红山文化;中原地区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和良渚文化;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五大区域虽然都形成了自己文化传承体系,但在于其他区域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中,不断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而有包容一切的中华文明。

第一个为中华文明提供核心内容的是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和红山文化。辽河流域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应是玉文化和龙凤文化。虽然远古时期各地都出土了大量的玉石玉器,包括凌家滩、良渚、石家河等地出土的玉器都精美绝伦,但从现有资料来看,辽河流域更有可能是中华玉文化的起源地。辽河流域的玉文化,从时间上来说可能更早,从数量来说可能更大,从工艺上来说可能更精美。在一万多年前,东北地区的气候远比现在更温暖、更湿润,大概与今天山东的气候差不多,所以非常适宜人类生存,其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和南方地区并不意外。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独有特征,这应该是辽河流域对中华文明的第一个大贡献。

龙凤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古老相传,伏羲创造了龙,少昊创造了凤,伏羲和少昊是中华龙凤文化的创造者。但根据古籍记载,伏羲少昊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而远早于伏羲少昊的兴隆洼文化和查海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龙和凤;其他地区如湖南高庙文化也出土了早于伏羲少昊的凤,但晚于辽河流域。由此笔者认为,伏羲以龙纪官和少昊以鸟纪官,虽然为龙凤文化的辉煌做出了极大贡献,但真正创造发明龙凤的可能是生活在辽河流域的先祖,而伏羲和少昊只是龙凤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