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

 精华集999 2022-12-22 发布于甘肃

图片

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

本期起将系统连载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配方全面系统,值得收藏。
配方资料的收集整理费时费力,如果你觉得对你有益请在文章下方长按二维码打赏,以鼓励我继续挖掘更多的中医宝库呈现给你,将中医更好的传承下去,谢谢!

第一篇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秘方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前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后者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作为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本节配方主要针对的是前者。
1、清胃潜阳方
(组成及用法] 白芍15g 桑寄生15g 生石决明30g 天麻15g 怀牛膝18g 菊花12g 钩藤15g 蔓荆子12g 石斛15g 生石膏30g 夏枯草18g 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高血压。 
(解析) 高血压眩晕,本用平肝潜阳之药,然用之血压不 降,若病者头面烘热、口渴心烦、脉洪大而大便实,此系阳明胃中 有火,挟肝阳上逆,不除阳明胃火则肝阳上亢难平。此陈氏加生 石膏、夏枯草于诸平肝潜阳药之故,生石膏质重清凉,本有沉降 之力如珍珠母、石决明等。 
2、加味天麻钩藤饮
(组成及用法) 钩藤lOg 白蒺藜lOg 陈皮lOg 怀牛 膝15g 法半夏12g 牡蛎30g 代赭石12g 旋覆花7g 地龙9g 珍珠母30g 龙胆草9g 丹参15g 桃仁6g 泽 泻15g 薏苡仁15g 云茯苓15g 厚朴9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高血压或有中风先兆者. 
(解析] 本方当宜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症见眩 晕耳鸣、头痛而胀、面部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咽干、脉 弦数、手足时而麻木、血压常处于较高水平,诸症或因情绪激动 或气候变化而增剧。本方平肝潜阳.息风清火。若痰多苔腻,与滚痰丸同服 甚宜。 

图片

图片

3、滋肾潜阳方
(组成及用法] 钩藤15g 制龟板15g 制鳖甲15g 生 石决明15g 炒枣仁15g 生牡蛎15g 灵磁石24g 枸杞子 9g 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金石斛12g 牡丹皮9g 麦 冬9g 玄参12g 炒白芍15g 水煎,每日工剂分3服;或水泛丸,每日3次,每次9g,淡盐 水下。(主治)高血压。 
(解析] 若血压偏高,素有眩晕,劳累过度则易发,头晕而 胀,耳鸣眼花,面赤咽干,口苦,心中热,入夜少寐,脉弦数,舌红 苔少者,水亏木旺,肝阳上扰,为高血压之常见证型,治当滋肾清 热,凉肝潜阳,本方为实用之方. 
4、天麻丸
(组成及用法) 天麻30g 怀牛膝15g 萆藓30g 杜仲 60g 玄参60g 生地黄60g 当归45g 熟附子15g 羌 活30g 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白开水下,或 每丸9g,每服1丸,日3服。 
(主治) 高血压或一般肝风内动,头目眩晕,四肢麻木。 
(解析) 本方以大量平肝息风药为基础,当归、羌活辛温疏 通经脉,流畅气血,有利上逆之血气下移。病久者,阴阳俱损,肾中阴精亦亏,生化无源,则命火式微, 全身调节机制皆失于常度,肝风所以内动,血压所以上逆,或有 此因素常存。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是也。本方于大队滋阴 平肝息风药中,少佐辛热补火之附子,渐生脏腑之阳气,自能促 进阴精之滋长。 
5、臭牡丹根降血压方 
(组成及用法] 生杜仲15g 生地黄12g 白芍9g 夏 枯草15g 白茅根15g 马兜铃9g 臭牡丹根15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早期高血压。 
(解析} 本方清肝补肾,清热利尿。臭牡丹根辛平,行 气活血,祛风平肝,可以降血压;马兜铃具温和而持久的降 压作用。本方性平温和,对较早期之高血压有良好治疗 作用。 
6、脾养肝降压方
(组成及用法) 天麻9g 白蒺藜12g 薄荷6g 石斛 6g 枸杞子9g 白菊9g 茯苓9g 茯神9g 党参9g 牡 丹皮6g 龙齿9g 生杜仲9g 怀牛膝6g 大枣6g 合欢 皮9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高血压。 
(解析) .临床见平肝息风法未能取效之高血压者,若其饮 食不多,精神不振,舌淡胖而津少,脉细弦甚或细弱,脾虚血弱明 显可见者,其生化之源自然不足,五脏失却营养,心肝血虚则神 疲筋脉拘急,肝肾阴虚,肝阳自然上亢。本方党参、茯苓、大枣、 枸杞子、石斛、天麻、怀牛膝等健脾补血,滋养肝肾;龙齿清热潜 阳;菊花、薄荷、合欢皮、白蒺藜等清热平肝,缓其急迫,上亢之肝 阳下潜,血压则可逐步下降。 

7、导引气血汤
(组成及用法) 熟大黄15g 牛膝30g 生石决明30g 金石斛18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 
(解析) 《黄帝内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所谓“大厥”、 “薄厥“者,气血逆乱于脑部,而高血压亦气血上逆,尚未迷离散 乱而已。本方熟大黄不仅可降中焦土家壅滞,且可引导气血下 移,归于平和,并消导瘀血与痰涎,若服后有腹泻者可略减剂 量;牛膝、石决明均能降逆潜阳,镇肝息风,凡上部风火实热 痰瘀诸证,皆可引之下行;石斛利心脉,通心气,养肝肾心经 真阴而活血化瘀,乃治疗心脑血管病变之重要药物,本方不 可或缺。本方类镇肝熄风汤而寓意略深,具镇潜清降之力,又注重化 瘀与除痰,兼能补益肝肾心脑,更利于原发性高血压之虚阳上亢 本质。 
8、平逆清血热汤
 (组成及用法} 扁豆花15g 杜仲lOg 黄芩lOg 怀牛 
膝lOg 白芍lOg 生地黄15g 元参15g 苦参6g 茯苓 15g 菊花lOg 金银花lOg 水煎2次合之,日分3服。 
(主治)高血压。
(解析) 陈氏认为高血压之主要病机应是气血逆乱,本 方据此而立。本方药味轻清上浮,既可养阴清热,又能导血 气下行而平气血之逆动;既能清利血热而消瘀,又可使欲动 之内风消散于无形。俗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或含 此意. 
本方尚可通畅二便,亦无恋邪碍脾弊端。若便秘较重,加熟 大黄10g;正虚者,加当归lOg、肉苁蓉10g;内风欲动者,加地龙 lOg,龙骨、牡蛎各15g。本方对三期高血压均有一定效用,若与常规降压药合用,常 可明显减轻症状,压下降稳定且可减少降压药用量。 
9、平肝降压方
(组成及用法] 竹茹、天麻、黄芩、石菖蒲、栀子、桑寄生、夏 枯草各9g 云苓、苦丁茶、牡蛎、生龙骨各15g 黄连6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高血压。 
(解析] 高血压若为阳盛阴虚者,阴阳平衡失其常度,阴 亏于下,肝阳上亢或气郁化火,风阳上扰,必具舌红脉弦、面 赤、口苦、眩晕、心烦、目胀头痛等症,可服本方清火息风,镇肝 潜阳。惟此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常兼肝肾亏损,可酌加滋阴益肾之 品。苦丁茶贵州所产最好,甘苦气寒,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之 功用,或胜菊花、桑叶类。 
10、滋养血气丸
(组成及用法] 枸杞子30g 菊花30g 制首乌lOg 天 麻30g 玉竹120g .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日3次,每次1丸。 
(主治] 头目眩晕,失眠多梦。 
(解析) 本方补益五脏,滋养气血,除头风而清肝热,温润 甘平,所治必然气血亏虚之证,然因药性较缓,久服多用始能 建功。 

11、疏表芳化清利汤
(组成及用法) 荆芥30g 紫苏叶15g 藿香lOg 佩兰 叶lOg 连翘15g 黄芩lOg 郁金lOg 苡仁30g 木通 lOg 石韦30g 益母草30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湿阻于表,肺气不宣之肾实质性高血压。 
(解析) 利湿行瘀乃陆氏一贯主张之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 之治法基础。若临床兼见面白、无汗、微恶寒者,乃因湿气阻于 肌表,以致肺气不宣,必先开肺气以治,兼行利湿化瘀之法。荆 芥辛平,发汗祛风解表之力较为平和,量略大亦无弊端,随证人 风寒、风热之方均可;又善除湿气之痹阻,并与紫苏、藿香等相 伍,并能行气宽中,消痰利肺,中上气机舒畅,则湿气可行,经脉 舒展,血压或可得稳定之下降。 
12、天麻钩藤平肝饮
(组成及用法] 天麻15g 钩藤15g 炒栀子lOg 黄芩 lOg 桑叶30g 生地黄15g 赤芍log 白芍30g 怀牛膝 15g 益母草30g 泽兰叶lOg 郁金12g 车前子15g 水煎,日3服。 
(主治} 肾实质性高血压(肝肾阴虚、湿热瘀阻型)。 
(解析) 此种类型高血压常有持续性之临床特点,其病理 错综复杂,养阴利湿,相互矛盾,勉强予杞菊地黄类加车前、牛膝 等药,常无明显效果。本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味,重用桑叶、白芍、 益母草等药,其意仍在清肝经之风热与实火,平抑上亢之肝阳, 并利下焦湿浊郁邪。 
13、温阳泄浊汤
(组成及用法] 熟附片12g 益母草30g 怀牛膝15g 车前子15g 茯苓30g 紫苏叶12g 猪苓30g 丹参12g 泽泻9g 白人参9g 生姜9g 水煎,日3服。 
(主治] 。肾实质性高血压(阴阳两虚、湿浊瘀阻型)。 
(解析) 凡阴阳两虚、湿浊瘀阻之肾病皆属后期,病深难 治,助阳之药,实不可轻用,若用之得当,或可挽救某些危重者 于一时,若滥用之,必然可升高血压,反增病情。故仅有夜尿 多而清并无其他阳虚表现者,温阳固肾之法不用为妥,恐得不 偿失也。然若胸中窒闷、短气、尿少、浮肿、呕逆者,此心阳虚 衰,命在旦夕,或可一搏,本方温阳利水活血,当可用之。若有 郁热,可加少许黄连解毒,与紫苏、生姜苦辛降逆尚可止呕;若 疑阴气有伤,可加白芍、麦冬酸甘化阴。陆氏认为,本方以短 期运用为好,更不宜将补肾药与此类方作长期温补之用。温 补之法或可促进免疫反应,升高血压,加重肾功能之损害,不 可不慎也。 
14、处方  
夏枯草15克  生白芍10克 生杜仲15克  生黄芩6克
先煎前三味,用水三茶盅,煎至30分钟,再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
此方前三味《陕西中草药》载各五钱(约15克)。治高血压,余试用临床,每多效验。
15、大泻肝汤(方出《法要》)  
枳实(熬)30克  白芍30克 甘草(炙)30克  黄芩10克 生姜(切)10克  大黄10克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治疗:头痛目赤,多善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
血压高者,服后舒张压可降二十毫米汞柱。继服《金匮》风引汤加减,以巩固疗效。余临床已验。

16、处方  
草决明15克 王不留行15克  生地黄膏15克  茺蔚子(微炒)30克
共为丸,重10克,每服一丸,日三次。余验此方凡内风上逆,头痛目眩,血压增高者,服之有效。
17 .白矾治痰厥和高血压
[方  剂]   以白矾60 克,米泔水一大煲。
[制用法]   煮热至白矾溶化后,乘温浸双足。
[疗  效]  降压效果奇佳。
[验  证]  刘X X ,女,53 岁。单用白矾米泔热水浸脚10分钟后,收缩压降低4.00千帕斯卡、舒张压降低2.67千帕斯卡,自觉舒服。其夫惊叹比服一般降压药效果还好。一老抠,患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即取白矾10克捣碎开水溶化,徐徐饮下,片刻患者呼吸轻松,病减大半,日后常以白矾冲服,同时服二陈汤加减,历经半年治疗而愈。
[备  注]  必须用米泔水煮溶白矶效果才好。有些体瘦病人用开水溶浸后,自觉胸中不适,而用米泔水无此感觉,机理待探。
18、.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高血压
[方  剂]  桃仁、杏仁各12克,桅子3 克,胡椒7 粒,糯米14 粒。
[制用法]  上药共捣烂,加1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于每晚临睡时敷贴于足心涌泉穴,白昼除去。每天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贴,6次为1 疗程。3 天测量1次血压,敷药处皮肤出现青紫色。
[疗  效]  有降压特效。
[验  证]  刘xx ,女,47 岁,1981年5月16日就诊。患高血压8年,长期服降压药收效不佳。头痛胀昏,头面烘热,手足心热,血压22.7/l4.7千帕斯卡,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停服降血压中西药,采用本法治疗。5月21日复诊,自觉症状减轻。5月29日三诊,除轻微头痛外,其他症状消失,血压18.7/l1.7 千帕斯卡。停用敷贴药物,至1982 年6月曾多次复查血压,均在18.1--18.7/l1.7 --12千帕斯卡之间,一般情况良好。
19、拌菠菜海蜇解头痛面赤
[方  剂]  菠菜根100克,海蜇皮5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
[制用法]  先将海蜇洗净成丝,再用开水烫过,然后将用开水焯过的菠菜根与海蜇加调料同拌,即可食用。
[功  效]  平肝,清热,降压。可解除高血压之面赤、头痛。
[验  证]  郑xx ,女,57岁,因患高血压平素常头痛不已,后服用本方后明显好转,坚持服用未见复发。
20、松花蛋菜粥用治高血压
[方  剂]  松花蛋1个,淡菜5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  松花蛋去皮,淡菜浸泡洗净,同大米共煮作粥,可加少许盐调味。食蛋菜饮粥,每早空腹用。
[功  效] 清心降火。治高血压、耳鸣、眩晕、牙齿肿痛等。
[验  证] 据(卫生报)介绍本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21、花椒蛋治高血压
[方  剂] 鹅蛋1个,花椒1粒。
[制用法] 在鹅蛋顶端打一小孔,将花椒装人,面糊封口蒸熟。每日吃l个蛋,连吃7天。
[功  效]  清热解毒。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本方具有预防保健作用。
22、鲜西红柿治高血压
[方  剂] 鲜西红柿2 个。
[制用法]  将西红柿洗净,蘸白糖每早空腹吃。
[功  效]  清热降压、止血。
[验  证]  周x ,女,60 岁,长期服用本方,未发现高血压征象。

图片

23、菊槐绿茶治高血压
[方  剂]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
[制用法]  以沸水沏。待浓后频频饮用。平时可常饮。
[功  效]  清热、散风。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验  证]  本方深受广大高血压患者好评,不断反映效果良好。
24、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压
[方  剂]  生花生米、醋各适量。
[制用法]  生花生米(带衣者)半碗,用好醋倒至满碗,浸泡7天。每日早晚各吃10粒。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用1次。
[功  效]  清热、活血。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验  证]  石xx ,男,55岁,患高血压3年,长期服用本方,收效甚佳。
25、西瓜皮草决明汤降血压
[方  剂]  风干西瓜皮30克,草决明15克。
[制用法]  加水煎汤。代茶饮。
[功  效]  清热散风。
[验  证]  据《卫生报》 介绍,本方疗效很好。
26、玉米须煎饮治高血压
[方  剂]  玉米须60 --80 克。
[制用法]  将玉米须晒干,洗净,加水煎。每日饮3次,坚持服用。
[功  效]  利尿,利胆,止泻。玉米须中含有大量钙、鳞、铁等微量元素,并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可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内的脂肪与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对治疗高血压病及慢性肾炎,有很好的作用。
[验  证]  经临床治疗5 例,有效45例,好转6 例,总有效率100%。
27、猪脑炖拘祀补虚治高血压
[方  剂]  猪脑1副,怀山药30克,枸杞10克,盐少许。
[制用法]  将怀山药、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盐或调料。食之。
[功  效]  补肾益精。
[验  证]  钱x ,女,53岁,坚持服用本方,收效甚好。
28、龙胆硫黄粉治高血压
[方  剂]  吴茱萸(胆汁制)500克、龙胆草醇根物6克、硫黄50克、白矾(醋制)100克、朱砂50克、环戊甲噻嗪17.5毫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用药粉200毫克左右,倒入患者肚脐窝内、覆盖棉球、胶布固定。每周换药1次,至愈为度。
[功  效]  降水泻肿、化疫、镇静、安神。
[验  证]  治疗116例,经治4次后,总有效率为77.5%。其中显效率为29.31% ,从85例症状疗效看,总有效率为82.35%。以I 、11 期高血压疗效较好。
[备  注]  引自《中药鼻脐疗法》。验之临床,本方时肝热、痰火所致的初中期高血压,确有较好的疗效。
29、肉桂吴茱萸等外敷治高血压
[方  剂]   肉桂、吴茱英、磁石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用时每次取上药末5克,用蜂蜜调匀,贴于涌泉穴上,阳亢者加贴太冲穴,阴阳不足者加贴足三里。每次贴两穴,交替使用。贴后外以胶布固定。并用艾条悬灸20分钟。每天于临睡前换药l次。
[功  效]   引火归原,降压止晕。
[验  证]   临床观察,尤对病情不太严重者疗效满意。对老年患者还可起保健作用。
[备  注]   引自《外治汇要》。
30、金银菊花汤治高血压
[方  剂]  金银花、菊花各24--30克。
[加  减]  若头晕明显者,加桑叶12克;若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植24--30 克。
[制用法]  本方为1日剂量。每日分4次,每次用沸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冲泡2次弃掉另换。可连服3--4周或更长时间。
[疗  效]  治高血压有奇效。
[验  证]  用上药治疗高血压患者46例,(其中单纯高血压病27 例,单纯动脉硬化症5例,高血压伴有动脉硬化14例。服药3--7天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开始减轻,随之血压渐降至正常者35 例,其余病例服药10--30天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31、泽泻混合并用汤治高血压
[方  剂]  泽泻30--50克,川芎、白术各20--30克,草决明、野菊花、桑寄生各15--20克,钩藤4O--60克,全蝎5--10 克。
[加  减]  若属气血瘀阻型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各15--30克;若属气阴两虚型者,加川断、生地黄各10克;若属肝阳上亢型者,加玄参、枸杞、麦冬各10--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 --3次口服。每日1剂。10剂为l 疗程:
[疗  效]  治高血压有神效。
[验  证]  用本方治疗高一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显效者(血压恢复正常,症状消失)45例;有效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症状好转)12例;无效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3例。显效病例经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
32、向日葵叶汤降血压
[方  剂]  鲜向日葵叶120克。
[制用法]  洗净煎汤。每日3次分服。
[疗  效]  治高血压。
[验  证]  《江西中医药》 介绍:一男性,年67岁,患高血压,头晕眼花、四肢瘫痪、语言謇涩、神志欠清、体温偏高。经连服本品煎剂十余天,血压、体温均恢复正常。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