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扫痰湿,1400年古方泡脚!助孩子打赢「战疫」

 许尤佳育儿堂 2022-12-22 发布于广东

逐步放开后阳的风险直线上升,这几个月最考验孩子体质,所以上周我们第一时间讲了新冠用药,相对复杂

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日常、温和的食疗和外用方,平时用一用能补脾肺,祛痰湿,提正气。

醒脾和胃、祛寒湿

先讲讲连花清瘟颗粒,家长不要忽视一个前提——它只适用于热毒袭肺型的外感证

看它成分就明白了:麻杏石甘汤 (上周有介绍) +银翘散+板蓝根、大黄、鱼腥草、贯众、红景天等一派寒凉药物。

图源:《四季抗外感指南》

故而连花清瘟颗粒与布洛芬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因为布洛芬退热是通过调动中枢神经迫使孩子汗出(调动肾阳、耗阳气); 而连花清瘟颗粒含有清热解毒类苦寒药,叠用易引邪深入。

新冠患儿如果以纳呆脘痞、吐泻为主,多属 “湿邪困脾”; 以恶风寒、鼻塞流清涕、湿咳、痰稀薄色白为主,多属 “风寒夹湿”

这时用藿香正气液(酒精含量低)或九味羌活丸更对证,并在缓解期配用茯仙清

茯仙清的组成与功用

乌梅

酸温,能生津,敛肺气,把飘在孩子头面的火气引到肾脏。

砂仁

辛香而散,能理气化湿止泻,畅三焦、温六腑。新冠发病中后期出现痰咳、寒湿型吐泻时可用。

茯苓

脾恶湿,要想脾脏卖力工作,渗湿健脾的茯苓便当仁不让。

佛手、丁香

佛手解郁而不伤气,用于胃脘痞满、食少之症。丁香散胃寒、降逆,调理中焦阻滞。

祛湿不能伤阳气

新冠患儿如果以鼻塞、流清涕为主,多属 “风寒束表”,可遵医嘱服用鼻渊通窍颗粒食疗可用生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喝完盖好被子适当捂汗。

痰湿重,还可用温胆汤加减(见文末)泡脚,至微微发汗

图源:《舌诊》

图源:《儿童食疗大全》

如果嫌准备材料麻烦,可以直接用感利通草本沐足液,也能起到温肺通窍的效果。

配用许暖贴强正气:

● 伤风受凉初期,贴神阙穴; 

● 脾胃虚寒、容易积食、感冒、抵抗力差、瘦小,贴天枢、中脘、足三里穴; 

 有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贴天突、定喘、肺腧、膏肓穴。

当风寒外感入里化热, 孩子仍有鼻塞但清涕变黄、脓涕时,改用我给大家说过的化浊通窍方见文末)。

脾肺双补、提正气

土生金,一旦孩子的脾胃伤了,精气无法化生并上传给肺,肺气肃降; 肺主皮毛,那他抵抗病邪的能力一定不够。

所以我常建议家长用好理脾补肺方(材料如图,食疗见文末)。

图源:《儿童食疗大全》

尤其新冠发病第4天左右咳嗽可加重,而过敏性咳嗽的孩子平素久咳,耗伤脾肺气,故基本痊愈后还要用新四神汤调理体质,以免病情反复。

方中芡实、白扁豆、山药补脾,土健则能伏火与生金; 加南杏仁补肺,肺气足则卫阳可御外。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温胆汤加减(沐足用)

材料:茯苓30g,陈皮6g,法半夏6g,竹茹6g,枳实6g,炙甘草3g,5颗花椒,生姜3g,桂皮6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30分钟,滤渣后分2份,晾至38~40°C泡10~15分钟,水需没过脚踝。

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宜忌:3岁以上寒湿重的孩子对证外用,连用3天。蚕豆病可用。发高烧不可用,湿热的孩子要去掉花椒、生姜、桂皮。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化浊通窍方

材料:桔梗5g,辛夷花3g (入煎药包),白芷5g,鱼腥草8g,蔓荆子5g,薄荷3g(后下),川芎5g,野菊花5g,甘草5g。

做法:材料(除薄荷)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至半碗水,加薄荷煲煮片刻,每天1剂,连服5天。

功效:清热排浊。

宜忌: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慎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理脾补肺方

材料:布渣叶12g,土茯苓12g,陈皮2g,佛手5g,五指毛桃12g,芒果核12g,麦冬8g,甘草3g。

做法:材料下锅,加清水800~1000ml,水开后转小火,煎取100~150ml为1剂1人量,分2~3次服;每天1剂,连服2~3天。可加50g瘦肉煲汤。

功效:健脾养肺。

宜忌:3 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分服。蚕豆病可用。

咳嗽?贴肺俞、定喘、天突!

瘦小?贴天枢、中脘、神阙!

茯仙清,一款抗“疫”新品的诞生

特殊时期用,醒脾、寒湿去无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