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景山人走长安街

 新用户8926AVU2 2022-12-22 发布于北京
#石景山人走长安街#
城墙被扒开的口子—豁口

大明建北京,明城墙维持了九门走九车500年,到了清末终止了,又过了不到100年,城墙没有了。

那么,拆城墙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豁口,就是扒豁口开始的。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人,对于“豁口”一词应不陌生。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某某豁口”的地名曾有许多。豁口主要指区别于城门的城墙新辟缺口,规模一般不大,目的是便于交通。扒豁口从清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

最早扒的豁口在1900年,当时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城内划分了各国军队的辖区。英军占据内城西南角,若要进出城,十分不便。因此英军在内城西南角楼北侧开凿出了一个简易的小门,即所谓的“大英国门”。此处豁口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是数百年来北京城墙最早被打开的缺口之一。

同年10月,出于运输战备物资及兵员的需要,驻守在外城天坛一带的英军将永定门西侧的城墙拆出豁口,并在城外护城河上架设了简易的铁路桥。同年12月,为使芦汉铁路延伸至城内,联军将外城西侧广安门与外城西北角楼之间的城墙打出个豁口,使得铁轨直达正阳门瓮城以西。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便利东交民巷使馆区交通,英军又将天坛东南方向的外城南城墙打开豁口,使铁轨延伸至正阳门东,并将外城东北角楼以南的城墙也打开豁口,修建了正阳门东至通州的支线。修建正阳门东火车站,英国人对正阳门东水关加以改造,打出豁口,修成一道新的城门,就是水关门。
  
进入民国,为便于居民通行往来,在皇城固有的四门基础上再打通几处关键出口,势在必行。1913年,市政当局决定在厂桥、翠花胡同西口、灰厂、北箭亭等处开辟豁口。同年,为筹备在中华门内举行的总统就任典礼,出于便利交通、避免车马人流拥堵的考虑,警察厅将中华门以北的东西两侧的皇城城墙,亦开辟出两个豁口,只不过因为行事仓促,两座新门开辟不久后便出现垮塌现象。
  
1917年,在北平市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南北池子、南北长街被打通,进一步畅通了原皇城范围内的交通。其中南池子、南长街两处早在1912年至1913年间便已经开辟出豁口,因地处长安街,此次施工特意兴建起三孔券门,以壮观瞻。

1920年,北平市政公所又在火药局汉花园处开辟豁口,以沟通南锣鼓巷;在东安门以南正对大阮府胡同位置开辟豁口,以疏解王府井大街人流;在地安门内西夹道西压桥位置开辟豁口,以便利西城行人车马往来。

1923年后,北京城内陆续开通有轨电车线路,其中天安门前的多条线路均需穿越皇城城墙,因而相应地特别开设了专供电车行驶通过的豁口。同时,市政公所于1926年还特意在内城南垣开辟了新城门——和平门(亦曾短暂被称作兴华门)。
  
在市政公所最初的设想中,交通问题可以通过多辟豁口予以解决,但在民国的第二个十年中,从取砖改造大明濠开始,仅用了数年时间,皇城城墙便拆除殆尽,这些开凿的城墙豁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除了和平门,现在贯穿了内城九门的北京地铁2号线上,还多了两座门:建国门和复兴门。这两座门原是日寇侵占北京后,在内城东西城墙扒开的两处豁口。

1937年7月,北平沦陷,日伪政府在城外规划建设“东郊工业区”和“西郊新市区”。而为了加强与旧城的联系,当局决定在城墙开辟新豁口,以使长安街道路向东西两方向延伸,形成横贯三个城区的交通主干道。
  
首先开始动工的是位于内城西城墙卧佛寺街附近的豁口,时间是1939年10月初。10月底,东侧豁口的拆除工程也在东裱褙胡同东口附近开工。至11月底,两座豁口拆辟完成。随着两块新区尤其是“西郊新市区”建设的加快,西豁口的交通需求更大,因而于1941年为西豁口修造了城台、券门,并为两处豁口予以正式命名。初拟作东、西长安门,后确定为“启明门”“长安门”。而在此期间,为满足内城西南角太平湖一带日军仓库仓储运输需要,日军还在附近的南城墙上开凿了一处铁路豁口,并在西城墙内侧开挖了11个墙洞。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市民们呼吁将这两座新城门更名。有市民建议以胜利东门、西门作为新名,后决定改为建国门与复兴门,寓意祖国建设、民族复兴。
  
进入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墙的豁口被大规模开辟,共分6次开辟出27处。而今,当年豁口处多成为二环路上一些主要的路口或立交桥,而“豁口”“豁子”的地名,也与城墙一起,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成为一段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