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应当尽快建立新冠患者居家重症监护服务

 我思故我在hyp 2022-12-2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利用数字技术和可穿戴设备打造居家ICU系统

随着政府调整疫情防御政策,人们盼望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即将到来的新年和春节假期将会成为社会面聚集和旅游出行高峰。
然而,全球疫情紧急状况尚未解除,新冠病毒及其变异体还没“走远”,新冠传染性疾病更不会销声匿迹了。国内的疫情“突变”让许多人促不及防。政府在放开社会面监控防疫政策同时,应当建立新冠患者居家重症监护系统(Covid patient home-based RPM system)。

Q

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

人们不再关注谁“阳”或“阳康”了,关注的是哪些人“阵亡”了?降低新冠传染病及其合并疾病死亡率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焦点问题。
遗憾的是部分临床专家和传染病权威大咖仍建议继续强化医院ICU监护能力,这不仅给医院带来不堪负重的压力,客观上也会影响其他疾病重症患者应当享有的监护资源。
医疗决策应当从长远计议,化不利因素为主动创新,避免短视行为。
图片

图片

医学界对新冠病毒及疫情研究“虎头蛇尾”
缺乏对新冠病毒感染、致病和并发病症,以及长期后遗症的研究和循证实践,在政策导向和专业指导建议方面,很可能把民众视线引入歧途。医学界和公共卫生界人士应当有使命感,勇于研究科学问题和民众关切的问题。比如是否继续扩建方舱医院?如何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避免惨痛教训,应用数字技术、可穿戴设备以及远程医疗服务,打造符合国情的新冠患者居家重症监护系统(RPM-ICU)。
如何甄别亚重症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或发展重症的患者?如何衔接居家重症监护对接医院ICU病房“绿色通道”?如何利用真实世界监测数据示踪病情变化,避免急诊室可能延误时间?

图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规划居家ICU模式

是否应当扩建医院ICU和重症监护能力?

国家卫计委公开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医院ICU设施人均比率是1万人“拥有”1张ICU病床。这些ICU病房并非只为新冠重症患者,而是为医院各种重症患者提供监护治疗服务。

依此推算,按照1万人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有两人发展为重症,医院ICU病床设施将短缺50%,依此类推。显然,北京等大都市出现新冠感染高峰后,是千分之十八重症人数比率(中国CDC首席专家吴尊友博士提供的数据)。可见,重症监护服务资源已然面临严重短缺,甚至不堪负重。这些尚未计算原有基础重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而死亡的患者。

图片此数据未计算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其基础疾病

什么是患者居家远程监测系统(RPM)?
RPM系统是应用数字软件App、可穿戴设备及传感器或数字化工具和医疗级监测设备等,在传统医疗环境之外,按照规则要求,监控患者治疗和收集健康实时数据,作为临床决策支持依据,让患者获得同质化医疗监护管理。
该系统的重要功能是与医院ICU监护系统彼此互补、完成部分亚重症患者从居家远程和积极治疗,到绿色通道转入医院ICU治疗;或者,反向作为医院ICU病房患者出院后继续居家监护和康复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冠疫情催化了RPM-ICU系统的规范化发展

梅奥诊所、凯撒医疗集团等率先建立了家庭病床/家庭医院模式,让更多新冠患者居家获得同等质量和效果的医疗和重症监护管理。

RPM核心是亚重症患者疾病监测数据和健康状况数据,利用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数字App以及常规临检设备或工具获取实时数据信息。

相关数据和各种资料经过模块化AI-ML分析解读,实时发送给医护人员;大大降低了亚重症患者因突发变化和生命风险而延误抢救治疗。同时也避免了非必要急诊就医,让本来就繁忙的急诊医护人员更加疲劳不堪。

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州医学院研究人员回顾性研究,调研5364名居家远程监护的新冠亚重症患者。结果发现接受居家监测的患者转诊住院时间更短和重症监护资源使用更少。结论是通过居家监护减少或避免重症入院,同时提供了同等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

RPM-ICU居家监测系统包括互联网技术,实时收集患者新冠疾病和基础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数据和生命体征。
通过可穿戴设备和监测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将流向虚拟ICU云端,应用AI-ML算法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危象趋势。这些数据信息展示在一个ICU数据监测仪表盘上,远程护士和医生可以随时访问患者的数据信息,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进入医院ICU病房或继续居家监护和治疗。

图片成功案例和模板:做不到零到1,但能从1到N

后记

A

本文是作者应邀在最近一次学术研讨交流会上的报告,希望引起政府和医学界人士的重视,在积极防疫和科普宣教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打造新冠患者居家重症监护系统服务方面。
PRM-ICU系统应用AI技术和数字化可穿戴设备,把疾病诊疗从描述系统转变为可预测医疗系统,主动干预疾病和管理进展;强调优化病情进展维护和积极应对。
远程患者居家监护不仅能满足目前新冠亚重症患者居家监护迫切需求,也为整合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居家慢病患者磨练了技术,获得了循证实践经验。
欢迎学术交流与合作,微信联系GlobalMD2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