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1 耳畔至今都是哗哗哗哗的水声,将内心杂念都淘洗得干干净净。 昨晚友友给我电话的时候,鼻子正堵得厉害,慌忙贴了两个艾灸贴到背上。可是半夜下起雨来,到早上,犹豫要不要去。 最终还是战胜了惰性,起来,吃早餐,在小区门口等。湿漉漉的空气,有微微的冷,我还不敢脱了冬装。 车子从南边过马港,到九岭,通城和湖南平江的界上不知何时修了一道关,叫“湘北门”。出门往南江桥方向,因为下雨,车子开得慢,走了一个小时到达碧龙峡景区。 金黄色的龙昂首张口,脖子上开个口子,我们在那里检票进去。龙有300多米长,里面介绍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一些东西,还有一些传统器物如风车石磨之类,也有可以敲的鼓,可惜敲不起来。 走完这条金龙,才进入峡谷,是一条碧龙,据说这里有世界最长的龙形游步道。 据《左传》《史记》等古籍记载,大禹的父亲鲧因多年治水无功,被流放羽山,传说后来化成一条黄龙蛰伏于幕阜山南麓的哲寮村山谷碧潭中,“碧龙峡”之名便由此而来。今哲寮村居住的“湛姓”,便是大禹同姓诸侯“斟灌氏”后裔,系3600年前离奇失踪的夏王朝遗族,湛氏后人为了纪念鲧,便在峡谷中建造了一条金龙。(网摘) 初进峡谷,并无多少新奇之处,和很多峡谷一样,一条溪流,两岸青山,游人顺着溪流而上。 可是没走多远,一挂瀑布就宣泄而下,山势陡峭起来。沿途设置的吊桥之类,都不吸引人。可是,越往上,瀑布越大,声音不绝于耳。有瀑必有潭,都不够大,很小巧的,碧玉一般,只一汪绿水。因为被激流冲击的缘故,又翻出白浪层层,到潭边,还是绿了。 沿途多大石,一人多高的常有。一条小径从石旁经过,有时候一个吊桥在两石之间,我荡过去两次,后来就在石旁慢慢走了。 峡谷下游,两岸山上都是一些小叶开白花的灌木,有点像我家乡说的继米茶,但细看,不敢确认。远远近近都是,也颇壮观。到一休息亭,闻到一股香味,自然草木之香,让人心神沉醉。可是,离开了亭子不远,香味就消失了。又到一亭,香味又来。这时候,亭子周围的植物也换了,是大叶的高大的乔木。徐说香味像檀木香,这乔木像檀木。我觉得不可信,手机拍照识别不出。不管它,闻着香味就好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溪流婉转,瀑流冲荡,又到一休息亭,有一小卖铺,我们补充能量。老板五十左右,其他游客下山后,我给他抓一把盐焗花生,问这山叫什么,奈何平江话听不明白,说这峡谷还开发三分之一不到。 下山,到南江镇吃午饭。南江高中的反背山上有一个露江口抗日英雄纪念馆。拾级上去看看,有纪念碑,有抗倭亭,亭上有对联: 患难请前驱,不顾家,不荣禄,只为他夷虏横行,把一腔热血洒去; 成功待后起,勿营私,勿植党,要记得神州复旧,是诸君用性命换来。 徐是高中历史老师,知道平江战役是九岭战役的一部分,可是,立马九岭那里,也就几个石碑,哪有这么高大上的纪念馆? 一路回家,想想碧龙峡,大约真有潜龙腾飞,才有平江这一块红色沃土,才出了彭大将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