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周一 晴 有些日子没有坐四路公汽去城西了,车子过了朗桥,在宝塔大道和武长路的交会处,正在修建一个转盘。看那基座,似乎有三层,顶层会有一个建筑物吗?会是通城南端又一个地标吗? 两年没有走这条路,这边的变化似乎比县城其他地方要缓慢一些。 两年前的周五,放学的时候通常是一个人慢慢逛。到状元广场,会在一个小摊子上流连一下,吃一种小吃,就是甑蒸糕。摊主以前一个是中年妇女一个是六旬老太,后来换成了一个中年大叔,地点也移到了街对面的走廊里,价钱也慢慢涨起来了。后来在其他的地方也看到了卖甑蒸糕的摊子,却慢慢吃得少了。 某一个雨天经过这里,闻到一股香味,目光流连在一个烤饼摊,叫做鞋底粑,吃了一个微辣原味的,微冷的身体瞬间燃起热量。 味蕾是有记忆的,鞋底粑成了我的新宠,一直是微辣,原味,不加其他的辅材。就这样随意站在街角,慢慢咬着吃完,完全不管自己的形象,然后接着奔走于街道之间。 排队的时候,我打量周围的人,摆摊子的中年人,专注于手里的活儿,小小生意,也需要认真经营。排队的大多是小年轻,也有像我这样的油腻妇女。大家闲散地消遣着冬日暖阳,用一份小吃温暖一些记忆。 我拿了鞋底粑,转回到一个摊子前面坐下,上一次坐下擦皮鞋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今天突然想重温一下。对面帮我擦鞋的老太应该快60了,矮小的个子,穿着黑棉袄花棉裤,灰白的头发,满脸皱纹。这样的天气,做这份活儿应该是轻松的,但愿她天冷或者下雨是不来的吧。旁边还有一个高个的中年妇女,看看没有生意,将摊子移到了不远处的阳光底下。她们是专业擦鞋呢还是偶尔赚点外快?不得而知,感觉比多年以前的服务简单了一些,付款却是能赶上潮流的扫码。 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诗和远方,更多是眼前的苟且。将飘在云端的心收回来,关注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何其踏实而稳定,就没有那么多幽怨和不满。 当你可以踏着高跟鞋健步如飞,也可以洗手做汤羹,更能够挽起袖子,挥汗来一次体力活,相信没有太多的事儿能够打垮你。 重心下沉,挥舞双臂,试一试,其实体内还有那么一股子劲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