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见「怎么认识自己?」(如下图)的问题,有几个答案让我收益颇丰,刚好最近在做个人大数据的半年报,手痒也想写几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89916]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自己: [全文大纲] 壹丨思维方式 1.三观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太宏大,hold不住,不讲,但推荐一篇(如下图)我喜欢的知乎回答。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7176/answer/26613506 ] 2.原则
三观组成了你看待世界和自我关系的角度,而为人处世的原则,其实就是在教你「如何选择」。 贰丨生活状态 1.人生轨迹 年初说要今年写的自传其实就是回忆自己的人生轨迹,想想我是如何面对人生重大的转折?我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吗?做了这些决定后,我有什么变化? 哪些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决定?
2.个人爱好 我的爱好有哪些? ① 数据记录 [所有数据记录] ② 美食做菜 [美食点评/菜谱] ③ 其他 [爱好清单] 3.行为习惯 我在周期性的做哪些事情? ① 用滴答清单随手记录灵感 [滴答清单] ② 不限形式记录日记 [语音记录] ③ 记录新闻大事件 [八月大事件] ④ 读书(不限类型甚至小说) [读书笔记] ⑤ 在大众点评分享玩乐经历 [大众点评画报] ⑥ 整理为知笔记 [笔记目录结构] ⑦ 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⑧ 买衣服 4.侧重分析 [不同类目耗时占比 ] 可见我不是个乐于交际和顾家的人。 5.评级体系 为自己的生活设计一个评价体系,怎样才算是「好」的一天,哪样又是「不好」的一天,这样的评价体系该由哪些部分组成? [过好每一天] 叁丨数据参考 一直标榜自己是「数字人文主义者」,刚好用这部分解释一下我理解的「数字人文主义者」到底是什么? [知乎个人介绍] *想更多了解「数字人文主义者」这个概念的同学请看这场TED,《我如何建造出信息时间旅行机器》(http://open.163.com/movie/2014/3/L/Q/M9KC8BCV4_M9KH408LQ.html) 所谓的「认识自己」,向来都是个主观的判断,有人觉得自己是个「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人,你凭什么这么说?你有证据吗?我有。 [日常得分走势] 我总会留一些可以追溯的证据,尽可能还原当时的自己,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但乐此不疲。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自己? 1.日记 [一张老图] 2.时事热点 [渠道:知乎/微博/朋友圈/百度等] 3.时间/事件数据 [记录软件是 a Time Logger] 4.读书 [读书记录] 5.出行 [出行数据可视化后会很有意思] 6.影音 [视频] [网易云音乐喜爱歌单] 7.通话 [通话详单] 8.注册账号/个人信息 [等你被忘记密码多折磨几次就会学乖了] 9.财务情况 [虚拟数据] 10.网络浏览记录 [浏览器历史记录] 我了解自己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以上几点,当然还有例如「采访朋友,听朋友眼中的自己」和「做专业的评测报告」等等方法,不一一说明。 我一直都想活得更明白一点,可是当距离「明白」更进一步的时候,也会陷入「无力改变」的深渊,即明明知道自己哪里不好,可执行力跟不上。想得太多,反而易燃易爆炸。 我有时候会看着这些数据表发呆,它们只是一堆加起来不超过10M的表格,竟零碎的拼出了我的人生。我想,人这辈子一定要活得精彩点儿,哪怕多1M也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