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翔山 2022-12-23 发布于山西

1942年农历九月十三日,河南确山县妇女郭莲临终前紧攥着一张相片,颤颤巍巍地对儿女说:“等红军打回来了,拿着这张照片找你们的爹……。见了面要告诉他,这些年,我们全家都在想着他,记住爹的名字——马尚德。”说完,郭莲带着遗憾的泪水闭上了眼。

这位可怜的妇女不曾想到,她日思夜想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就是名振四方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而杨靖宇只是化名,真正的英雄就是马尚德。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马尚德(杨靖宇)

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正月初十)出生,乳名顺青,字骥生,河南确山县古城乡李湾人。父亲马锡龄,母亲张君,夫妻俩是佃农。

1910年,马锡龄在这年秋收里仿佛使完了一生最后的力气,倒在了田埂旁。撇下了妻子和一双儿女,撒手人寰。

1912年,7岁的马尚德用捡来的一车柴火充当学费,到秀才刘景臣家读私塾。

1917年初,马尚德“初小”毕业后,考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

马尚德16岁时,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尚德在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的文章中读出了当时的中国还有青春激昂的一些人,革命的实质就是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

马尚德17岁时,他的人生中,又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婚姻。他的母亲和二叔、二婶给他相中了一门亲事。姑娘姓郭名莲,家住汝南县小郭庄。相貌没得说,年龄比马尚德长一岁。

不用想,马尚德肯定是反对的,因为他“高小”还没有毕业。 二叔说他:“不要喝了两年墨水,就瞧不上乡下姑娘。”娘也说:“你不成亲,你妹妹也要许个好人家出嫁。哪有妹妹在哥哥前头的?”

马尚德是个孝顺的孩子,最后答应了这门婚事。经过双方大人议定,在马尚德暑假的时候,1922年,择吉日,迎娶。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23年,马尚德“高小”的最后一年,京汉铁路发生了“二七”工人大罢工。工人领袖林祥谦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马尚德。他紧攥拳头,说:“共产党人的骨头就是硬。”这是他对共产党人的最初认知。

1923年秋,马尚德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这年暑假,根据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要求,发动学生返乡后,开办农民夜校。

马尚德被同学们举荐为确山县农民夜校主任。回到县城,马尚德来不及回家看望母亲和妻子。直到暑假结束返回校园,这期间夜校组织了两期。

1925年,发生“五卅”惨案。马尚德和同学们走上街头抗议。由此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外围活动。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26年11月,北伐军势如破竹,由南至北一路扫将过来。马尚德刚读完工业学校的三年级课程,他接受中共党支部的指示,离校回乡准备农民起义运动。

母亲见儿子回来喜上眉梢,妻子郭莲抱着儿子上前迎接。马尚德进门和家人打过照面后,就出门了,一连几天没见人影。

张君不知道儿子到底在外面干什么,却听到一些什么“打土豪恶绅”的言语,她担心儿子是不是闯祸了。

一天夜里,马尚德从县城回来,母亲和妻子郭莲守在门口。母亲问他:“儿,整天不见影,在外面干什么去了啊?”

他把母亲扶进房,很认真地说:“你们有没有听说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没有财主,没有穷人,大家都平等地生活,没有谁欺负谁。”母亲和妻子瞪大了眼睛,摇了摇头。

马尚德继续说:“咱们中国就是要变成那样美好的国家,我们工人和农民就要起来斗争当家做主。”

两个伟大的女人知道她们的丈夫和儿子,在做为劳苦大众安生立命的事。她们相信马尚德,不去阻扰,这就是最好的支持。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27年4月4日,农历三月三,马尚德任总指挥,带领确山县58000名男女老少,实行了“确山农民起义”。

起义的目的是:交出确山县四大恶绅;清算“兵策局”征收的钱粮;实现耕者有其田;释放交不起粮被关押的农民。

马尚德等同志领导的“确山起义”创建了中原第一个工农政权。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27年6月6日,党吸收了这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尚德。

1927年11月1日,马尚德打响了“刘店秋收起义”第一枪,起义队伍命名为工农红军,从此揭开了豫南土地革命的序幕。

此后,马尚德调任豫南地区特委书记。离别前,他的女儿才出生第五天。

临走时,马尚德对四叔马贺龄说:“我这次走,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不要担心,革命总会成功的。”四婶流着眼泪,叫着他的小名,说:“顺青啊,去跟你娘说说,别让她伤心。”

他的母亲张君38岁守寡,一个妇道人家把儿子拉扯大了也真不易。儿子出远门,她有一千一万个不放心,但是她对儿子的出走没有阻拦。

马尚德对妻子说“我要出远门,也许几年不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妻子明白丈夫干的是重要的事,不好拖后腿。

马尚德刚抬腿迈门坎,女儿哭叫起来,妻子说:“你看这孩子,真舍不得爹走呢!”就在这时,母亲倒想起一个事来,说:“顺青,你给这妮儿起个名吧。”

他回身走到妻子的身边,瞅着女儿在襁褓里露出的小脸儿,好半天才说:“给她起个名,叫'躲’吧。”

母亲问:“是花朵的朵?”他说:“不!是李湾住不了,躲到杨桥姥姥家的'躲’。”母亲说:“好!就叫'躲’吧。”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马尚德与亲人匆匆作别,来到开封、洛阳等地进行白区工作。在将近半年的工作中,他被敌人捕去过三次,马尚德坚不吐实,均因“查无实据”,被释放。

1928年,周恩来在上海开设中央军政干部培训班。1929年6月,马尚德受河南省委派遣,到党的发祥地上海学习了一段时间。

马尚德听取了,周恩来的“军事工作报告”、恽代英的“农民运动报告”、陈潭秋的“组织工作报告”、李三立的“职工运动报告”。

上海之行,让马尚德更加系统地学习了党的纲领。之后他没有再回河南,而是被安排去了东北。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马尚德是在1929年春天来到东北抚顺的。

当时任临委书记的唐宏经在1982年有如下一段回忆。

“1929年,组织上通知我们东北来上海学习的人马上返回东北去。第二天派来一个河南人姓马的学生送我们坐船到营口。后来才知道他叫马尚德,本来被派遣去苏联学军事。”

马尚德苏联留学未成行,被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同志分配到抚顺煤矿开展工运。

从此这个来自中原的大个子青年,就和这片苦难深重的黑土地的命运相连。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来到抚顺,马尚德化名“张贯一”。张为母姓,“贯一”为革命到底,一以贯之。

他自称山东人,党内叫他“大马”。当时,在抚顺工作的还有个叫马守愚的,被称为“小马”。

张贯一先来到矿上当采煤工。那年他24岁,身高1.93米,是中国人里少见的大个子,削瘦的肩膀,两只眼睛分外明亮。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又没有党组织的同志给引导,他很是孤单。工人们对他也戒备,对他摸不清底细。

张贯一并不因此而退却,他主动地接近,和工人一起干又脏又累的苦活计,一样咽又酸又涩发霉腐臭的玉米面窝窝头。工友的事,他件件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

经过一段接触,矿工们见他耿直、热心、体贴人,都亲切地称其为“山东张”。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29年8月30日因“小马”被抓后经不住拷打叛变告密,张贯一被捕入狱。

在日本特务机关,他坚称自己就是“山东张”,叫张富义,山东曹县李庄人,年龄25岁,是一名商人到抚顺收皮货。

他对党忠贞,挺起胸膛,咬紧牙关,对地下革命工作活动情况,只字不肯吐露。到了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判了一年半的刑,关进辽宁第一监狱。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31年春天,刑满出狱的张贯一衣衫褴褛,蓬乱的长发压着一张黑瘦的脸,但他那双眼睛依旧炯炯有光。

他先住进了沈阳马路湾的一家旅馆,然后来到沈阳中共满洲省委找组织。

当时负责接待杨靖宇的满洲省委组织部部长何成湘在1957年回忆:

“1931年的一天,有一个人来找我。这人瘦高个儿,四方脸,衣服破旧,一头蓬乱的长发。可是,那双浓眉下面的大眼睛,却炯炯有神,这眼光,给人一种坚强不屈的感觉。这个人,就是刚刚从狱中出来的杨靖宇同志。”

不幸的是,就在他出狱的第三天,互济会的一位同志被捕,在这位同志身上的笔记本内,发现了张贯一出狱后的地址,张贯一同志又第二次被捕入狱。(这是他第五次入狱)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张贯一在12月28日出狱。按照党的指示,赴哈尔滨,从事反日会工作。

在哈尔滨地下工作的同志,都亲热地称他为“老张”,其实他当时才26岁。

老张经常穿件灰布大褂,那件大褂又旧又破,破了也没有人给缝上补丁。脚上的鞋子经常是“张嘴”的。

哈尔滨的冬天,冷如刀割,刀片似的风吹到人脸上,身上都打哆嗦。老张却常常光着头,在北风里走来走去。

那时,地下党员每人每月只能领到九块“哈大洋”,一块值伪币12角。哪里还谈得上吃什么大米白面,能吃上粗粮就算不错了。可老张仍旧是笑哈哈的,好像革命明天就会胜利似的。

老张口才好人实诚,同志们都喜欢听他讲话。他那说话的神气,穿着打扮,就像个道道地地的农民。很难看出他还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那时候,他住在一个修理皮鞋的工人老孟家里。他和老孟一家人相处得亲亲热热,如果不是他那口河南话,简直就像是一家人了。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32年,哈尔滨沦陷。3月9日,日寇扶植清废帝溥仪“执政”,成立伪满洲国。这期间,东北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在南满有一支游击队,正在一天天壮大起来。

张贯一同志在哈尔滨工作到1932年秋离开,去南满磐石游击队任政委。

“杨靖宇”就是他到南满游击队任政委之后改的名字。(“靖宇”含有铲除变乱,平定四方之意)也成为抗战史上一个伟大的、彪炳千秋的名字。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南满磐石游击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的上游和通化、柳河、辽源各地,在千百次的血战中一次次击垮敌人。

以后,杨靖宇将军建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与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这就是东北人民至今有口皆碑的“抗联”。杨靖宇将军是抗联的总指挥。东北老百姓都亲切地称抗联一路军为“杨司令的队伍”。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杨司令”和抗联战友们同生共死深受爱戴与怀念。黄生发给杨靖宇将军当过警卫员,他在回忆里说:“杨靖宇总司令身材魁梧,穿上军装非常的威武。他单眼皮,浓眉毛,眼睛炯炯有神。冬夏不留长发,剪光头。

思虑问题时,常常习惯于用牙咬着大拇指,像在品尝着什么似的。

他从不骂人,急了时就说一句:“岂有此理。”说这话时,口气不同于往常,份量就重了。”

靖宇将军也会和抗联战友聊家乡,聊亲人。他说,在他的家乡河南,还有母亲,年纪很大了。也有妻子和儿子、闺女。因为他参加革命,反动派就对他的亲人进行迫害,不知道她们是否还活着。说完他的脸色变得凝重了。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杨靖宇孙子

靖宇将军离家后,他的家被抄5次,一点值钱的家什被抢光。

当时家里穷,起早贪黑也吃不饱,地主恶霸常常来找她们的事。

跑反的时候,郭莲一手搀扶重病的婆婆,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后面还跟着一个孩子,全家老少东躲西藏。

他的母亲常拿出儿子的照片,端详着,抚摸着,看一次哭一回。由于忧愁红军家属没路走,又加上想念儿子,把个老人家急得双眼得了火朦。

有一天,郭莲的儿子马从云哭着回家,娘就问:“咋啦?”他只是哭不吭声。妹妹躲儿扯着哥哥的衣襟,在院子里偷偷地问。他告诉妹妹:“爹当了红军,得罪了有钱人家,他们的小子打我,还骂我是红军的小崽子。”

躲儿进屋就嚷:“哥哥说,有钱家的小子为我爹当红军打他,还骂他是红军的'小崽子’。”

娘听女儿这样说,眉毛皱起个疙瘩,呆呆地望着兄妹俩。末了,叹口气说:“从云,你不好躲着点,别理那些小子么!”儿子答应着,还禁不住掉泪。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有一天,躲儿的奶奶在罗山脚下,摸摸索索地解开一个包袱,把孙女叫到跟前,对她说:“躲儿,这包袱里有你爹两张像片,三本书,一件衣裳……。”没等奶奶说完,她抢着说:“奶奶,让我拿着爹的相片吧,我好天天看着爹的模样。”

相片是马尚德在开封读书时(1926年)所照。一张是单人照片,一张是与同学合影。

躲儿把相片拿到手,看到那上面有三个人,不知哪个是爸爸。躲儿的妈妈用手指着左边的那个人说:“这就是你爹。”躲儿挨着个看,个个都不丑。可为啥白军和国民党官都说红军长的吓人呢!

这时,郭莲把女儿的小薄棉袄里子从后心拆开一块,掏出一片棉花,把像片缝到了棉袄里子里。打这以后,一跑反躲儿就拎着小棉袄的领子,紧紧握住不松手,跑到哪带到哪。

秋后的一天,马尚德从东北捎来一封信,张君还没等让大孙子给念信,打远就见保长带着保丁吵嚷着来搜信。张君一看这情景,转身把信填到灶膛里化成了灰。

保长一进屋,怪叫着:“把信交出来。”郭莲说:“没见信。”保长吩咐保丁下毒手,在郭莲背上刺破一道口子。她虽然背上流着血,也不屈服,一口咬定没有来信。保长看看逼问不出结果来,就滚蛋了。

由于马尚德的这封来信,郭莲被打成重伤,不能走动,张君被踹一脚,也很窝火,再加上信中所说啥事不知道,张君为这又气又急,一下病倒了,浆水不进。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38年的一天,张君临终前,她拉着儿媳郭莲的手,说:“娘是见不到顺青了,你一定等他回来,一定要找到他呀!”

婆婆去世后,郭莲独自挑起全部的生活重担,拾过破烂,讨过饭,带着儿女艰难度日。丈夫当年在开封读书时的照片,也是他留给家人最后的念想,被她看作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每到黄昏,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门口,痴痴地凝望着村口那条小路。因为,丈夫就是从这条小路上走出去的。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郭莲,在河南,苦苦地等候着丈夫归来。靖宇将军,在东北,为革命出生入死。

1937年,中共满洲省委和抗联一路军的联系完全断绝了。

6月,转入深山老林的抗联战士们,经受了最原始最严酷的生存考验。

夏秋开始,敌人对抗联实行“铁壁联合”。

同时严格控制东北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割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相互依存的血肉联系。抗联部队没有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就像没有油的灯芯。

许多人想象不出那时的出生入死、艰苦卓绝到何种程度。不说打仗,单说环境的恶劣就是我们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靖宇将军的警卫员黄生发回忆:“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腿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抗联老战士单立志回忆:“年纪稍大的战友们大部分都冻死饿死了。人是先从脚往上冻,最后脑袋都冻坏了,走着走着抱着树就痴呆了,还有知觉的人让我们给他一枪,可是谁能忍心给他一枪呢,只能活生生地看他冻死……。”

革命家彭真曾说过:“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苦战,是共产党人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最艰苦的事之一。

在最黑暗、最艰难、最危险,大多数人无能为的时候,仍然用他们的灵魂、用他们的骨气、用他们的血性,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脊梁。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40年2月

——

酷寒的1940年2月,长白山区濠江大句子一带,敌人陆空配合,其实只追着三个人。

目标就是威震敌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将军。另外两个人是他的警卫员朱文范和聂东华。

杨靖宇将军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跋涉,两位警卫战士被拉开了一段距离跟在后边。

他们由五斤顶子的西双山子朝西南方向突围,打算在天黑前赶到平岗西头。但是,敌人像东北虎身上的狗蝇子一样,死死地叮住不放。

一声枪响传来,靖宇将军凭借一棵大松树作掩护,双手交替开枪,用火力把敌人压在山坡下。敌大队副伊藤,用生硬的中国话大声喊叫:“你跑的不行,投降吧,大官的给。”

靖宇将军沉思一下,说道:“好吧,为了表示你的诚心,你一个人上来。”伊藤信的上身从雪窝里露出的一瞬间,靖宇将军射出了愤怒的子弹,这个鬼子惨叫一声倒了下去。

接着靖宇将军一梭子扫过去,几个扑上来的伪军,被一枪一个地点了名。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靖宇将军穿过板石河口十几里地的密林,然后转过头来,又从密林的另一侧绕行,回到太阳落山时他走过的那条路上。

踏着敌人留下的既宽又平的脚蹿子,在前半夜到达约定的地点同警卫战士会合了。

到了2月16日的凌晨,敌人才发现,追了多半宿,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气急败坏,叽里呱啦地乱吼。

2月18日,靖宇将军的警卫战士朱文范和聂东华,下山弄吃的时候暴露牺牲。

靖宇将军忽然听到大东沟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他判断是警卫员暴露了,便按事先约定,在树干上用刀子留下暗记。花了三天工夫,翻越了赤柏松岗,向蒙江县城城边移动。

22日一早,靖宇将军到达三道江河边,在沟口找到一个地窝铺住下。实在太累了,他躺在一堆乱草上睡着了。

23日上午,他挣扎着站起来,从破得到处翻花的棉衣上撕下一块棉絮,搓成几个小球,蘸着飘进地仓字里的雪花一个个吞下去。

终于,来了三个农民,他喜出望外地将他们邀进地窝铺。

靖宇将军对老乡说:“下山帮我买点吃的,再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还告诉他们自己就是杨靖宇

年纪大的农民叫赵廷喜,说:“我看还是投降了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靖宇将军沉默了,过了一会说:“老乡,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赵廷喜张慌失措地下山。路上遇见伪军五团特务李正新,把他拦住盘问。赵延喜胆小,什么都招了。

日寇参谋长绪方忠雄派四个鬼子领头的带着数百人小队,由赵廷喜领路。

当敌人到达地窝铺时,已是下午3点半钟了,包抄上去一看,地窝铺里没有人。

原来,靖宇将军为防意外,离开了地窝铺。由于饥饿和伤病的折磨,行动十分艰难,刚刚登上河西的山坡(今靖宇县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忽然听到敌人的贼叫声。

几个敌人分成前后两个方向包抄上来,靖宇将军为扭转腹背受敌的局面,迅速向山根撤退。隐蔽在山石壁下射击,撩倒10多个敌人

靖宇将军只身一人,同数百敌人血战了一个多小时后,从石壁下冲出,跃过河去,准备夺路突围。

不幸被敌人密集的子弹打中了左臂、腿部和胸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靖宇将军厉声喝问:“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

几个叛徒,望着将军大义凛然的神态,吓得龟缩在一旁,不敢吭声。

突然只见将军的驱体,倒在一棵树旁,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雪地。历史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4时30分。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两年后——

1942年河南,确山县。那时,中原和华北被鬼子侵占。红军的家属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可过。

马尚德的妻子郭莲又一次被鬼子提去审问:“共产党特委书记、红军大队长马尚德如今隐藏在哪里?”

郭莲头被打个窟窿也只字不露。她被放回家后,伤口发炎。哪有钱治伤啊!挺了些日子,她腿上又生了个疮,直流脓。

一天傍晚,郭莲把儿女叫到眼前,嘱咐道:“往后的日子你们要自己过呀!”躲儿和哥哥都抱着娘哭。郭莲说:“躲儿,把你爹的相片取出来我看看。”

躲儿急忙拆开棉袄后心里子的衣缝,把相片取出来交给娘。郭莲双手颤抖着接过去看了又看,贴在脸上哭了一阵。

等她停止了哭泣,用大襟揩干了眼泪,把相片摆到兄妹俩眼前说:“你们把相片保存好,等革命成功了,红军回来了,拿着去认你爹吧!”

这以后,郭莲经常拿着丈夫的相片看,总是对儿女重复着那些话。

农历九月十三,郭莲病死了。临死,她没有泪,以微弱的声音说:“见了你们的爹,就说娘对不住他,没等到他回来:别忘了,拿相片……去认……认啊……。”

从此,躲儿兄妹俩成了孤儿。哥哥出外卖工养活躲儿,不她去做工。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了。确山县城不时有解放军大部队经过。欢天喜地的兄妹俩每天到十公里外的公路上寻找父亲。

躲儿和哥哥举着父亲的照片,挨个问路过的解放军战士:“同志,你们认识我爹吗?我爹也是红军,我爹叫马尚德……。”得到的回应都是摆手和摇头。

马尚德,你到底在哪?

到了1947年残冬时节,中原的农村都先后解放了。躲儿兄妹俩的生活还很艰难,连隔夜粮都没有。

一天,村长王老汉乐呵呵地来通知马从云,让他到乡公所去取一千斤麦子,说是政府拨给的。马从云奇怪地问:“咋哩,只给我家?”王老汉说:“你家是红军家属,政府特为救济的。”

第二天,王老汉见马从云还没动,就牵了条毛驴,在驴背上搭着两条口袋,来找他,说:“从云哪,知道你驮粮有困难。驴和口袋给你借来了,快去吧。”说着,把缰绳和一个纸片塞到马从云的手里就走了。

粮驮回来,放在屋角里。马从云嘱咐:“躲儿,可别吃!”

后来,王老汉见他们一粒粮也没动,便说:“从云,这不是地主老财的粮,而是你爹当红军打江山的血汗粮啊!你吃吧,不要怕。民主政府是用这粮养活你兄妹的。”

说完,把马从云领出去好半天。回来时,马从云对妹妹说:“爹在东北,改名叫杨靖宇。是抗日联军一路军的总司令。爹的一个战友现在到河南省委工作,特为找我们的下落……。”

当时,躲儿和哥哥高兴的不得了,盼着爹快回来,早一天见面。

杨靖宇,中国的英雄,他是河南妇女郭莲苦苦等待的丈夫——马尚德

又过了两年,马尚德的音信一点也不见。

躲儿出嫁了,马从云被政府送去开封上工农速成中学。

就在这时候,那位到河南省委工作的靖宇将军的东北战友杨一辰找到马从云,把他父亲杨靖宇将军牺牲的经过告诉了他。

原来,那年吃的粮,就是烈士家属的抚恤粮。

马从云从开封回家来了,怕妹妹伤心,只问:“爹的照片呢?”躲儿取出来,天真地问:“咋啦?去认爹吗?”一句话,把她哥问哭了:“躲儿,实不瞒你,爹跟日本鬼子打仗,早在1940年2月就光荣牺牲在长白山里,再也见不到爹爹了!”

一听说爹早已牺牲,娘要向爹说的话咋跟他说呀!躲儿和哥抱着头哭成了泪人。

后来,还是哥哥劝慰她:“光悲痛咋行,要像爹那样刚强,红军的孩子就要为革命尽力呀!不然,爹在九泉之下也会生气的。”

这之后,马从云把父亲的留影拿到开封杨一辰伯伯那里。

杨靖宇的留影和“靖宇精神”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整个中华民族。

没有一粒粮食的胃,只有草根和棉絮的胃,饿得严重变形的胃,从此,像烙印一样烙在了抗日史上。

杨靖宇将军——中国的英雄!

@文乎​整理

参考资料《吉林文史资料第24辑》《磐石文史资料第1辑》《抚顺文史资料第2辑》《确山文史资料第1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