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懂得养“气”!(深度好文)

 辣农报告 2022-12-23 发布于湖北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

在当今讲究科学的世界中,“气”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能量。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能量。它可以保护你免受疾病侵害并增强抵抗力。虽然平时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但没有它绝对不行。

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气场不同的人,有的人给人感觉就是阳光、健康、自信、坦荡而且值得信任。

而有的人呢,见到第一眼就觉得乌云蔽日,充斥着负能量,这种人很明显就是“气”不足了。

如果你身边有人做主持人又或是司仪等等常常需要在台上演讲的朋友,他们一定知道“气”是什么,因为每当他状态不好的时候,总会有人说你“中气不足”。

“气”虽然看不到,但是却能够明显感觉得到。

怎么补充自己的能量,让自己感觉“中气十足”,让人生过的更加富足精彩。

一定要铭记下面这些话:慎言语以养神气,忌狂喜以养心气,乐助人以养胆气,善制怒以养肝气,少忧思以养脾气,食清淡以养胃气,常咽津以养肾气,深呼吸以养肺气,多运动以养骨气,广交友以养人气,好读书以养灵气,不显露以养元气,居中道以养和气,意内守以养真气,祛惰性以养成志气,坦胸襟以养正气。

01/

慎言语以养神气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各种状态都非常好的时候,总会说你的精气神都太棒了!这里面的神指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神韵,是一种从精神面貌中散发出来的感觉。

学会慎言,大多数问题都是从嘴巴里面讲出来才发生的,想要养神,一定要懂得: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的道理。

当你的神气饱满了,精神也就充足了,人生也会往好的方向转变。

02/

忌狂喜以养心气

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大障碍是波动的情绪。情绪的根源是大脑受到外界各种信息的刺激,产生喜、怒、忧、思、悲等各种心理现象。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喜则气缓”。

这里的喜是指过度的喜乐,也是大喜、大乐。一旦心生起狂喜,心气就会聚集上冲,原本与心肾相通的气就会突然分开,往往会失衡而引发各种病症。

怎样才能控制狂喜的情绪呢?有这三种方法,一种是看淡名利,第二种就是加强自我情绪管理,第三种就是借悲冲喜。

03/

乐助人以养胆气

一个人的勇气往往是和个人的担当还有责任心有关的。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我无身,吾又何患?”(《道德经》第十三章)

意思就是我们常常担心会有祸端发生,都是太在乎自己个人感受的原因,要是不考虑个人感受,还怕什么祸端呢?

在这里,老子教导人们多做善事,乐于助人。如果你多为群体和他人着想,而不是在事物面前考虑你的个人和人格,你的勇气自然会增长。

试问,一个生性坦荡道德高尚,而且为人民服务的人,又怎么会是胆小的人呢!

04/

善制怒以养肝气

“怒伤肝”。比如诸葛亮和周瑜就是典型的例子,周瑜气量小,诸葛亮把他激怒了,肝气上涌,冲破了肝动脉,导致大出血而死。

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是有易怒这一情绪的,所以,养肝最重要的做法就是不要生气,控制自己的脾气。

儒家认为:“发而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也就是说,当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想发火时,很快就会意识到发火会伤肝,在意识的作用下,怒气变为正气发了出来,这就叫中和。

05/

少忧思而养脾气

“脾主思”,“忧思伤脾”。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有的人遇到了挫折就开始垂头丧气,每天都是愁容满面胡思乱想,这样的精神状态很容易生病。

少忧思就是让自己的脑袋想法专一,让忧思变成乐观,让狭隘变得宽松,这样就一定能够能够解开心结,养好自己的脾气。

06/

食清淡以养胃气

“胃为后天之本”,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他的功能直接影响了整个人的健康。

懂得养生的人饮食一般都比较清淡,那是因为可以减少胃的负担,科学饮食还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07/

常咽津以养肾气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足,人体元气旺盛,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养肾气的方法很多,其中道家“练津生精、练精化气”的方法是很好的。

津液被吞入腹腔的丹田,通过意念的作用,可以转化为肾精之气。

练津就是用舌抵上腭刺激内分泌神经群,也可以用叩齿和舌头绞动上下内外牙齿牙龈的方法。

激发口腔的津液分泌,待津液涌满口腔时,分三次咽至下丹田(三次的线路为:左线、右线、中线),照此长期咽津,肾气自然充足。

08/

深呼吸以养肺气

古人养生的要求是做到“三调”:“调神”、“调形”、“调息”。调息就是使呼吸“深、细、长”。

这样的呼吸方法不仅能够增强肺功能,还能让体内的氧气更加充盈。

庄子提出的“以踵(注:脚后跟)呼吸”,就体现了庄子呼吸的深度和调息的功夫。

09/

多运动以养骨气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能够让人体更加矫健。

经常运动的人身体也非灵活,当然,通过形体运动养骨气,还有一定的窍门,就是在运动时,必须加上意念,做到形与神合。具体地说,就是把意念收到身体里边去,这叫内守法。

此乃中医所云:“意为气之帅”,“意到气到”,意思就是说运动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意念专注在那个区域,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

广交友以养人气

人是群居动物,在这个社会上,谁也不能脱离社会独自存在,想要人气兴旺,就要学会广交友。

11/

好读书以养灵气

关于读书的好处我们写了好多文章,其实读书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大脑中积累的知识越多,越能有散发性思维,促进脑细胞活跃,就和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要经常打牌一样。

想要脑袋里的灵感多,就得多读书。想要破局,就得多读书。

12/

不显露以养元气

什么是元气,我认为元气也就是最原始、最珍贵的生命信息,它伴随着每个生命。

元气充足的时候精力就往圣,元气消失的时候生命结束了。

一般经历过大病大灾的人,都说元气大伤,这是最明显的丢失元气的原因。

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显摆自己的人,也容易散发元气,元气散发出去了想要补充回来就比较难了。

13/

居中道以养和气

古人认为修为深厚、德行高尚的人,身体内外都会和谐。

那些武侠剧中每当有道行高深的人出现的时候,都说是天有异象,紫气东来。紫气就是和气的意思。

做人做事讲究中庸之道,不可太过,也不可太少,随和才能平安长久。

14/

意内守以养真气

真气是什么?真气是藏在人体脏器当中的气息。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道德经》第三章)就是讲人的养生必须做到心虚神静,腹部充实(即下丹田真气充足)。

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意念,守住自己的丹田,才能养好真气。

15/

祛惰性以养志气

其实人与人生来的差距都是非常小的,无论是智商还是理解能力又或是表达能力上,生来都是相似的。

让人生发生不同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懒惰,懒惰的人是没有志气的,更不会有宏远的目标。

所以想要养志气,首先要克服自己懒惰的毛病!

16/

坦胸襟以养正气

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正心,正念,人看起来就是浩然正气的模样。

这是为人处世最需要做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生活越来越卑微,越来越胆小,被各种负能量充斥。

大多是因为内心不够坦荡,可能是因为自卑,有可能是因为性格懦弱不爱表达导致的。

但是我们要明白,只有坦坦荡荡,才能从容镇定地过好这一生。

时常怀抱正心正念过好每一天,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