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人为三苗考  屈原生卒年新考

 汨罗江屈原文化 2022-12-23 发布于湖南
           若干个千百年以来,武陵山区一直留传着这个谚语:“三十六只羊,赶进大厨房,一天要杀完,杀单不杀双,看你怎么杀。”答案说简单也就简单,说难也难于上青天,不知道上古历法知识的人是做不出来这道题的。答案是一个时辰杀三只羊,一天十二个时辰,刚好杀完三十六只羊。这其中就用到了十二生肖太阳历的知识了。      与十二生肖对应的还有三种次序符号:①岁星纪年法: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②太岁纪年法: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左三点水右君)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③十二音律纪年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黄钟、大吕。这三个系统古人都曾用来纪年纪月日时,但因不便记忆,后被淘汰了,只保留十二生肖系统。十二生肖纪岁法是“子正”,岁星纪年法是丑正,太岁纪年法和十二音律纪年法是“寅正”。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十二音律纪年法的实质是用地支纪年,亦即十二生肖纪年的变异,它们都没有十二生肖纪年的历史久远。      屈原诗句“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用的是十二生肖太阳历,所以不能用“寅正”或“子正”阴历复原,因为此处并未使用六十甲子纪年法。“摄提”即虎年(寅年),孟陬是“子正”正月,庚寅是二十七日。因为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纪日相配,一月之中有以下情况:三日(丙寅)、十五日(戊寅)、二十七日(庚寅),只有二十七日与庚寅相符。因此,屈原的生年是寅年子月庚寅日(因是阳历,所以没有“岁差”和“超辰”之现象),也就是虎年鼠月虎日,八字中有二个虎,所以要化改,于是就有了下文:“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是父之赐名,“灵均”是外拜之名,也就是干爸所取之名。若要与阴历相对应表述,寅年子月寅日当是楚宣王十四年(苗历:公元前355年子月二十七日庚寅;公历是公元前355年元月二十七日),阴历是丁卯年(公元前354年)癸丑月,与诗句原文不符。屈原卒于公元前278年,与“年既老而不衰”,“七十称老”等相配。则屈原享年七十七岁。      《史记·楚世家》曰:“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其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圻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扯,之时汤灭之。彭祖之时尝为侯伯,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楚曰:“我蛮夷也。”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册)中说:“苗族被禹战败后,退出黄河流域,据战国时人说,三苗曾在长江中游建立起一个大国……荆楚。……周文王时一部分苗族归附周国,接受周文化。武王伐纣,有髳(苗)人参加作战。成王封文武以来功臣后嗣,熊绎得封子,居阳。熊绎的祖先就是归附文王、从武王伐纣的髳人酋长。到熊绎才受周天子的封。”所以,楚国是苗人的楚国。《吕氏春秋·古乐》载:“成王立,民反,王命周践合适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逸周书·作解》载:“三叔及东徐奄以略(畔),(周公)凡征熊盈族十有七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吴起云:“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左传》曰:“楚虽大,非吾族也。”《公羊传·僖公二十年》宋公子目夷说:“楚,夷国也。”《古三苗疆域考》载:“春秋时荆山三苗尚盛,故常连称荆蛮。”《册府元龟》卷九十五《外臣部·国邑》载:“荆蛮,盘瓠蛮之后……长沙,黔中、五溪蛮皆是也。”《峒溪纤志》:“苗人,盘瓠之种也。”可见荆楚国不是华夏人的国家,而是荆蛮人建立的国家。荆蛮系三苗之后,荆蛮后裔为苗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蛮,芈姓荆蛮之后,因氏焉。”可见楚王族亦为荆蛮。三苗、荆蛮、苗族是同一族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考古材料也证明,屈家岭文化是三苗文化,“楚子来告”记录了荆蛮与夏人的最早交往。      《史记·楚世家》载楚王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其历法自然不同于别国。《史记·历书》说:“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莫尽其气。”“乱德”也包括废除中原的阴阳历法,而将自己的十二生肖太阳历输入中原地区。作为三苗之后裔,荆楚自然是使用十二生肖太阳历(子正)。河南濮阳西北坡出土的6000年(树龄校正为6400年)前的龙虎(蚌)塑天象墓证明至迟此时十二生肖太阳历已经传入中原地区,与史书记载苗民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记载相符,且“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术至今仍在湖南湘西苗区秘传。      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说:“对照《春秋》、《左传》和《史记·楚世家》所记楚事的月日,可知春秋时代楚国的历法用天正建子,同于周室和鲁、郑、卫诸国。”“公元前541年楚郏敖死,《史记·楚世家》系于十二月己酉,《春秋》、《左传》系于十一月己酉,……应是楚历上失闰,以致《史记》误书。”陈久金在《屈原生年考》中依据岁星纪年的资料,也得出楚用周正的结论。至少在公元前330年以前应该用周正。认为楚国早期用周正,应该更接近于史实。王胜利、张正明通过对湖北云梦秦简的研究认为楚国后期用的是亥正,这是错误的。秦历是阴历,楚历是阳历。所以,二者的闰法分别是十九年七闰和四年一闰,故有所谓的楚历“失闰”、《史记》误书的现象。关于苗族十二生肖太阳历法,详见拙著《苗族古历》(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