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C-96手枪研制成功后,从最初的原型枪起,经历过一系列小步快走的改进逐渐定型,1897年起进入批量生产,毛瑟公司通过欧洲、美国的代理商向各国推销这一型号,并出版了附带详细技术说明的广告。很快,毛瑟C-96手枪的第一笔军方订单来了,购买方是德国在近东的“传统伙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者是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此公对枪械和相关科学技术很感兴趣,还是个德粉,钦定采购多款毛瑟步枪装备土军,自动装填手枪是当时的枪界新锐,所以毛瑟C-96很快博得他的注意(彩云注意到一个现象,许多亡国之君都有一技之长,比如众所周知的机械狂魔路易十六,还比如这个喜欢枪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中国又有文学家李煜、书法家赵佶,基本就是啥都会,就是不会当皇帝)。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1896年12月,毛瑟公司送给苏丹一支毛瑟C-96手枪,苏丹玩得龙颜大悦,很快决定批量购买这种手枪,装备自己的皇家卫队。1897年12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毛瑟公司签下合同,购买1000支毛瑟C-96,每支配1000发7.63x25mm毛瑟手枪弹,一套枪、弹(1支枪+1000发弹)合同单价72马克,这在当时还是挺贵的。 土耳其购买的毛瑟C-96手枪,有许多极早期型C-96的特征。 土耳其购买的毛瑟C-96手枪属最初期型的量产产品,有许多和后期型不同的外观特征。该型最大的特点是所谓“锥形击锤(cone hammer)”,即击锤两侧有锥形凸起,并带有环形防滑纹,因类似螺壳,也被称为“海螺击锤”。 极初期型毛瑟C-96使用过的锥形击锤,土耳其版就是这种击锤。 “锥形击锤”见于毛瑟C-96最初期,大约是1897-1899年期间的产品,是对更早期试制型号马刺形击锤的改良,好处是比较圆滑,不易钩挂,两侧带防滑纹的锥形可供另一只手捏住拉倒击锤待击。不光是土耳其版,毛瑟公司同时期在民用市场出口的商业版也有这个特征,比如彩云提到过的,丘吉尔在还没那么胖时参加过布尔战争,自费买过一支毛瑟C-96,那支也是锥形击锤。 邱胖的毛瑟C-96,也是锥形击锤的极早期型。 除了锥形击锤外,土耳其版毛瑟C-96还有一些极早期型的特征,比如机匣右侧握把上方也铣有一方形减重槽,这块地方更晚生产的毛瑟C-96变成两道窄的减重槽,减重槽之间刻有毛瑟公司铭文。 土耳其版毛瑟C-96机匣右侧的方形减重槽 更晚期产品,这里变成两道窄槽,中间有毛瑟公司铭文,我们更熟悉的是这种式样。 因为是土耳其定制版,这批毛瑟C-96的铭文也是土耳其特色。比如机匣左侧“回”字形减重槽上刻有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徽章和阿拉伯文字“1314”,这是伊斯兰教历的年份,对应公元纪年是1898年,它的表尺数字也是用阿拉伯文字文字刻的,从1刻到10,对应100-1000m表尺射程。 “回”字形减重槽中央的苏丹徽章和阿拉伯文字“1314” 阿拉伯文字刻的表尺刻度 这1000支土耳其定制版毛瑟C-96送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基本长期封存在苏丹皇家卫队的武器库里,多疑的阿卜杜勒·米哈德二世很怕新式武器落到自己的政敌手里。但一个人的命运,个人奋斗固然重要,还要看到历史的进程,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发动革命,君主制被推翻,阿卜杜勒·米哈德二世被废黜,皇家卫队也被解散,这1000支毛瑟C-96也被翻出来发给土耳其军队,成为普通军官的配枪,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批极早期型毛瑟C-96仍在土军服役。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