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一年考研时

 感与想 2022-12-24 发布于陕西
研究生考试是举国而行的大试,一年一度。由于近些年就业压力增大,许多不愿及时就业的人,以及就了业想要提升学历的人统统涌入,致使研究生人数剧涨,规模日渐增大。
今天早晨,我起的特别早,想在人少的时候买早点,带走,给考研学子们吃饭不舔人数,不耗损其时间。即便我起的那么早,食堂已经是人数密集,今天是考试第一天,估计昨晚一半人都没有沉睡,到天明,考生们都起了个大早,这就相互碰撞上了。
也有起了大早没去吃饭的,我就遇到了,她就坐在宿舍楼的台阶上,戴着密密严严的帽子,手里拿着一本黄皮、绿色纸张的书,嘴巴里发出速读的声响。任破晓的寒风吹来吹去,她一点都没有起意,也没有挪步向他处的意愿。我去买早点,刷卡出门时响动不小,她没分神,自顾自背诵;我买饭回来,她也没有留意周围动静,到我接热水又下去的时候,她还是自若如初。(祝她如愿上岸!)
坦率来说,这种发了愤、发了狠读书,不惜气力想要把考点背诵记忆的场景,我也有过。那时候是把所有的神经都紧紧绷在一起,集中到一点,脑子里抛却了所有私心杂念,眼睛里扫过去大段大段的文字,恨不能像扫描仪、像照相机全幅给它拍下来,越是临近考试,心里面越是愿望迫切。在这种高强度的临考前的记诵时候,主体是会把周围是被忽视的,因为精神高度集中,自然没了分神余地。
我并不赞成、或者不愿意看到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但归根究底来说,它确实好用,人脑的记忆规律就是如此,也决定了这样做的合理性,对于文科考试,尤其需要大段原文写出来的考试(比如政治)还非得用这法子不行。另外,不见得都是临阵磨枪,很多人前期早已熟记,担心遗忘,考前个把小时复习记诵,以求功倍果效,这种情况更多,所以我的主观臆断——鼓励和赞成,还是显得先入为主的偏见了。
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的时候,我老是在一处路灯下见到同一个同学,他也是手持一本书,慢慢悠悠地读着背着,全然不认为周围有人,也全然把川流的人流忽视了。他所立的路灯左近是大道和田野土地,不论白天黑夜,他都在那记诵读书,一会儿还会漫步田野里记诵,夜晚在路灯打光之下也见得到他身影相吊,还依然是读书记诵,以备考试。(祝他如愿上岸!)
这种忘了“我”,忘乎环境、忘乎寒暑、忘乎晨昏、忘乎冷暖、忘乎饱饥的读书态度,我也有过,而且大多数认真备考研究生考试的人都有过。夫子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吧!这般学习的心态吧!夫子又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情况也是该警惕的——主观上不愿意再学习了。
很多时候,考研的“前夜”与高考的“前夜”极相似,很多人以为前夜过了就是黎明,苦难过了就是轻松,所以荒芜了本科岁月,也有时荒废了研究生时光,十足是可太息的事情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