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南记忆:棉布

 茶香飘万里 2022-12-24 发布于山西

棉布

农村的棉布,也有的人叫它粗布,它的原材料就是棉花。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它生长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较高的温度,以及较长时间的光照。

◎成熟了的棉花

记忆中在山西省,运城市可大面积种植,临汾市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可以种植。目前,新疆是全国主要的产棉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棉花是农村老百姓制作衣服的主要来源。从其播种到织成棉布,整个过程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那个年代,政府对各村都有分配的上交棉花的指标,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队的收入,因此生产队对种植棉花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种小麦和玉米。棉花的种植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选好土地

如平坦的砂土地,绵土地,深翻后施足农家肥,同时还应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

二、适时播种

棉花必须在谷雨这个节气时下种。谷雨前温度偏低,过了谷雨又偏高。农谚道:“谷雨种棉花,不愁没疙瘩;过了谷雨种棉花,有苗没疙瘩",这就充分体现了节气对种棉花的重要性。种籽的用量大约为5公斤/亩左右。种植的方法各阶段也有所不同。

三、棉籽浸种

种棉花时首先要对棉籽进行处理。具体办法是先用大锅烧热水,将棉籽在55~60℃的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注1],期间还要不断地进行搅拌,要使每颗棉籽的表皮充分浸透温水。而后将其捞出后在“箔(bo二声 )子”[注2]上或者苇席上摊开基本晾干,再将筛过的细炉灰面(农村称之为乏料,即煤炉里的废料)与其放到一块搅拌均匀。炉灰面在其中起吸水和隔离作用,使得各棉籽之间互不沾连。另外,因为棉花苗出土慢,怕它在出土之前被虫子咬,所以在搅拌时还需要加入一些农药,当时大交镇范围内大都是用的乐果、3911、666粉、1605等。它们的作用是杀死种籽上和土壤中的细菌,提高和优化出苗率。

再者记忆中曾有少数生产队是把人和牲畜的尿液收集起来加入了对棉籽的处理过程,作用是什么已无从考究。

四、播种

刚开始种棉花时,是两人一组,一般前面是一个男的用锄头刨坑,间距大约为20~25公分。后面是一个女的往里面放棉籽,每个坑为4~6粒,并且要稍微隔开点距离,棉籽不宜挤在一齐。如果种植时土壤墒情不好,还得要有人配合稍往坑里浇点水,而后再用脚推土把坑埋上,这样可以提高出芽率。棉花的行距大约为50~60公分。后来,为了提高播种效率,生产队就派人提前量好棉花的柱距和行距,并作上记号。其他的人用一根一端被削尖的、直径大约2公分的木棍,在记号上扎眼,深度大约为5~7公分,而后往里面放上棉籽,再把土埋上即可,这种方法比前一种效率要高一些。到了六十年代末,随着经验的积累,种植棉花时干脆直接用牲口拉犁成沟,后面的人连种带埋,效率进一步提高。

五、管理

1.间苗:当棉苗长到5公分左右时需要间苗,按照间距大约是25~30公分的原则,留强去弱。

2. 捋腿子:在棉花苗长出来约5公分后,要用锄头浅锄一遍松土保墒。长到20~30公分后,就要开始捋腿子,即将棉花苗根部向上6公分之间的叶子全部捋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棉苗得阳光的充分照射,二是减少它们对棉苗水分和养分的争夺。这项工作完成后,要把棉花地再深锄一遍。

◎棉株图片

3. 掰(方言平音为bei)强芽:在棉苗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叶片及花蕾间一般都会有强芽冒出。这种芽长得极快,必须尽快去掉,否则它们会抢去棉苗的大量水分和养分。

4. 掐边头:随着棉苗的长高和技条的增加,一般将每株棉花的果枝控制在4~5根即可,再多了棉桃难以成熟。(当地力强时也可以为4~6根)。每根枝条上的棉蕾数则控制在3~5颗为宜,不可再多。

5.掐正顶:这项工作须在6月10日之前完成。掐掉正顶后,棉花不会再长出新枝条,也就不会再与其它的枝条争夺养分了。

6. 打油条:所谓油条,指的是可能形不成棉蕾的枝条。至于如何识别油条,一般来说,就是棉枝从主杆侧面长出来约20公分之后还没有结疙瘩,那可能就是油条了。

◎棉田

7. 打农药: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病虫害,主要是棉蚜和红蜘蛛,特别是棉铃虫,专咬花芯,还爱在花蕾上咬洞。同时,它们会吞食棉花叶子,降低太阳对棉花的光合作用,影响棉苗生长。做法是先把农药与水按比例配好后灌到喷雾器中,由人背起沿着两行棉花之间的通道逐步向前走,边走边喷。先由下向上、再从上向下地朝两边的棉花叶子上和花蕾上喷药,我曾经在生产队干过这个活,当时所使用的农药大都是1605或者3911。

◎采摘棉花

总之,以上的这些管理措施,目的都是要让棉苗能充分得到阳光的照射,把养分充分留给花蕾,同时消灭病虫害,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棉花成熟后要把它织成棉布,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一、摘棉花、轧籽棉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棉花作为一种商品,政府对各村都有指标,统购统销。摘棉花全靠人力,主要是妇女们,这是一个特别累腰的活儿,即使是手快的每天也最多只能摘六、七十斤。她们大都在腰里绑个大包袱,把摘下的棉花随手放进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集中倒进地头的大背箩里。摘得时候要十分小心,不能让雪白的花朵上沾上干棉花叶子,否则为了保证棉花质量必须将其仔细地其揪下来,很费时间。摘下后的棉花被称为籽棉。籽棉交到生产队后,被铺在箔子[注2]上晾干、晒干后,即可开始轧花,即把棉籽从籽棉里挤压出来,完成这个程序后的棉花叫作“皮棉”,这时就可以把它卖给镇里的棉花站了。至于棉花籽,则由各生产队交给大队统一榨油,年底时分给各家当作食油。轧花剩下的废料(主要是棉籽皮)统一被压成圆饼,直径大约50公分,厚度3公分左右,叫作麻糁。因为里面毕竟含有少量的油,所以这是牲口喜欢吃的一种东西,喂牲口时人们会适当往饲料里添加一些,后来就把它破碎后当肥料使用了,肥效还挺高的。摘完棉花后,最后一道工序是拔棉花杆,腾出地来种别的农作物。庄稼人把棉花杆叫作花柴(方言把柴读shái),是最受农家欢迎的一种燃料,各家各户按人头分。拔花柴是个很累的活,一般都是男劳力来做。干这种活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叫作花柴钳子,现在农村怕是已经很难找到这种农具了。

◎花柴钳子

二、皮棉变成布。生产队完成政府下达的皮棉指标后,剩余的皮棉就按人头分给了社员[注3],这时,大部分家庭会再通过若干程序把它织成布,叫作棉布,或者是粗布。下面依次简单地介绍一下相关工序:

◎轧花机

①弹花:“弹花”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目的是让皮棉变得更加松软有弹性,为纺线做准备。弹花历史悠久,我国在元代前就有此业,现在仍有操此业者。

②皮棉被弹后,下一步就是搓花条了,方言叫“搓花骨架(音)”。即把皮棉撕成一块块巴掌大小的薄片,把它包在一根小圆棍上,直径大约1公分,在一块平木板上把它搓成长度大约为25公分的一个细长条后,再把小木棍子抽出来搓下一个。接下来就可以用这些“花骨架”来纺棉线了。小时候在晚上时我就经常帮母亲做这活,一直搓到够母亲第二天纺线用时才被允许去睡觉。

◎人工弹花

③纺线:那时纺线是家庭主妇的一个主要任务,用的是木制的手摇纺车,配套的东西是“铁(音tiè)儿”,它是用山里熊子木做成的,木质十分坚硬,一端细而尖(尖端的直径连半毫米都不到),总长约25公分的木棍。另一端较粗。铁儿中部有凹凸处,作用是防止线疙瘩向下滑动)。那时候农村街头有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工匠,叫作“旋铁儿(xuàn)的”。也有些地区的铁儿是用铁先锻造个基本雏形,而后再用其它工具打磨而成的。纺花时,纺车周围上的传动线带动着左边的铁儿高速旋转[注4]。一般是右手摇车,左手抓着花骨架往出拉线。线从“花骨架”被高速旋转的铁儿尖端拉出来后再被纺车缓慢地倒转缠在铁儿上部,其后端大,前端小,到一定大时就把它卸下后聚集起来,叫作“线疙瘩”。纺线技术好的人,不但纺线速度快,而且纺出来的线细而结实,很少出现断线或虚线的问题。

◎纺棉花

④落(luo平音)樾子和缠穗(suì)子。这两个工序的目的一样,都是在对纺好的棉线进行检查、整理和完善,把质量差的段或有疙瘩的地方去掉后重新连接起来。另外,农村老式的小织布机在落月子之前还有一道拐线的工序,后来的新式织布机就没有这道工序了。缠到樾子上的棉线将来在织布时当经线用,但还要经过“刷(平音方言读fa)布” [注5]这个程序。缠在穗子上的棉线当作纬线用,不再经过什么特殊处理,用水把它蘸湿放在织布梭子里即可使用。如果要想在布上加织出颜色不同并有一定宽度的横向布条,那就得把有些穗子染成需要的颜色,在织布时适时地调换纬线。

◎缠穗子

⑤ 刷布[注5]。记忆中,刷布要选个有太阳的好天气,并在较为宽敞的地方进行。这时工匠会将几个樾子整齐地排成一排(每排樾子的个数是根据布的宽度要求决定的,一般织成布后宽度都是60公分),再将每个樾子的线头抽出来穿过两个簪(zan平音)子,它们起着分线器及固定经线并将其拉紧的作用。两个簪子的间距大约为2米,每根经线的横向间距大约为1毫米。这时候就可以刷布了(实际上叫刷线更确切)。刷布用的是稀白面糊糊。工匠用一个大软毛刷子蘸着面糊糊在经线上来回轻刷,目的是让经线变硬,使得它们相互之间不粘连并能增大其抗拉强度。而后把各条经线汇集成一大股,并分别绕到一个圆木筒上。下面再用同样的方法向前挪动簪子的位置继续刷下一段。刷布完成后,全部经线就变成了一个圆柱体,被放置在织布机的尾部上端。    

◎樾子

⑥ 织布[注6]:五、六十年农村所用的织布机,大部分是木制的,简单而实用。其主要部件是手拉环、舌、簪子、梭子、脚踏板,各自的作用详见后面的注解。当时市场(洋布)供应十分紧张,到供销社买布必须要有布票。政府是根据每个家庭的人数发布票的,农村人干活费衣服,所发的布票根本不够用,所以在那个时代,农村家庭里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用自己家里制成的棉布做成的,这也就导致了农村织布匠地位很高。

◎刷布

农家需要请工匠时,一是每天要管三顿饭,二是要按织布数量付款,每面(长为一丈二尺)布1元,后来涨到了2元。布的宽度为60公分。技术熟练的工匠,动作协调,手脚并用,织得快的每天可以织到三面布。另外,每天在主家吃饭这等于工匠给自己家里又省下了一个人的口粮。在那个缺粮的年代,这种待遇也只有工匠们能享受得到。

◎老式织布机

总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棉花从种到收,再到织出棉布,总共需要十几道工序,这里面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证明了我国在古代曾耸立于世界之巅是实至名归。另外,虽然说总的算下来每尺棉布的单价也不比市场上的“洋布”便宜多少,但在五六十年代它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中国农村几亿老百姓的穿衣问题。在以前,纺线、织布、做衣服这个活全被压在一个家庭主妇的身上。那时缝纫机极少,基本上都是手工做,效率极其低下。如果家里孩子多,那么仅是穿戴的压力就足够做母亲承受的……所以,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对母亲的付出是要深度感恩的......

◎老式织布机梭子

后记: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优越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现在纺花车、织布机几乎都已经成了文物,布票也早已成为历史。市场繁荣,物资丰盈,保障供给,几乎没有什么衣服是在市场里买不到的,而且有的衣服还可以在互连网上直接购买,由商家通过快递直接送给买家。这就是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制度优势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看看现在农村的女人们在做什么?除去部分人到城市打工,从事保姆、家政甚至月嫂的工作,距家近的一部分人帮助水果种植专业户的村民摘摘草莓、山楂、苹果等,大部分人无所事事,都在玩麻将,还美其名曰:防止老年痴呆。很是清闲……然而,更让人啼笑皆非地是,人们现在都不愿意穿化纺或丝制衣服,开始青睐绵布衣服了,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这句名言不知出自何人之口,高人是也!

注解:

[注1] 用温水浸泡棉籽,主要作用是要把棉籽外面的那层硬壳泡软,有利于促进棉籽的吸水,出苗快。

[注2] “箔子”,一种用光滑而且直溜的高梁杆编制、晾晒东西的用具。杆与杆之间横向大约不到1公分的距离,上、下透气,大约长200公分,宽150公分。

[注3] 社员:那时候全国农村都是农业社管理,所有的老百姓都被叫作社员。

[注4] 铁儿高速旋转:纺车的轮子直径比铁儿的直径大几十倍之多,纺车转一圈,铁儿就被传动绳带着转几十圈,转速极高,这样才容易把绵线从花姑架里抽出来。

[注5] 刷布:农村有“十里不同音”之说,这是指说话的语音。而对于刷布、织布方面等工艺,各地也不尽相同,比如刷布,我们邻村就有先浆线而后再落到樾子上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注6] 织布:织布机上的几个主要部件是:一个梭子(里面放着穗子,当纬线用);一个下拉环(控制梭子运动及方向的);一个舌,两个簪子,两个脚踏板。织布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大致过程如下:

(一) 各项准备工作要到位:一是经线、纬线都已布置好,各部件如舌、两个簪子、梭子等已经安装到位并完成了穿线程序。此时舌的起始位置是靠近它前面一个簪子(简称前簪),另一个簪子简称后簪。舌的起始位置与工匠之间有一定距离,大约40公分。

(二) 织布匠左脚踩下左踏板,让前簪先落下来,这时被它控制的经线(一根隔一根地)地被压下来,与它相邻的其它经线(被后簪控制着)则不动。此时,这两部分经线会在舌后与工匠之间形成一个上下交叉、左右方向的横向通道。工匠下拽拉线环,梭子就带着纬线由左向右快速地穿过通道停下来。这时工匠用手把舌往怀里使劲拉一下,这条纬线就被紧密地挤在了棉布的起点(成为棉布的第一根纬线)。这时工匠要把舌再推向起始位置。

(三) 工匠放开左脚,让相应部分的经线回到自己原先的高度。接着踩下右踏板,让后簪带着原先未动的那部分经线落下来,与刚才放上去的经线再次在舌后与工匠之间形成一个上下交叉、左右方向的通道,这时再拉下拉环,梭子带着纬线又从通道里由右向左返回来后停下来。这时用手再把舌往怀里拉一下,把这道纬线与刚才已经到位的纬线挤紧,而后把舌再推回到起始位置。就这样循环往复,织布就连续不断地持续下去了。

另外,如果要织颜色不同的双格布,那么在落樾子的时候就要把染好的经线提前落上去,刷布时也得将其排放在固定的位置,其在织布前穿过两个簪子、舌的位置也是固定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村织布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机型的构造也在缓慢但逐步地变化着,其功能也被一步步地增加、提高,大约是在八十年代末才寿终正寝,被机械织布完全代替。现在人们只能在偏远的山区才能看到它,并且只是供游客参观、欣赏的节目。

作 者 简 介

刘登科,生于1955年7月,山西省绛县大交镇北册村人。1978年10月考入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1982年毕业,先后在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内蒙古地方铁路总公司、中铁六局和中铁昆明建设投资公司等单位履职,足迹遍及太焦线、大包复线、侯月线、西南线、京沪高铁等数十个铁路建设项目。曾带领团队参加了国家“十五”重点工程之一——青藏铁路建设和国家首条高铁——京津城际客专建设,发表过《海子沟大桥预应力钢丝束断丝、滑丝处理方法》《长江源特大桥施工技术》等多篇学术论文。2015年7月退休,现居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