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第一奇人王阳明,他为什么一定要当圣人?

 where5 2022-12-24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明朝果然很有料》-125


【一代奇人】

朱见深崩于1487年,朱佑樘崩于1505年,他们生活的这个年代,世界历史上称为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16世纪的西方社会,总体表现为:封建势力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以及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中国有没有表现出这种苗头呢?

不能说没有。

还记得那位奉旨督造王越陵墓,视威宁伯为偶像的新科进士王守仁吗?

当时的他自然不会想到,自己日后的成就将远远超过偶像,达到震铄古今的地步。

图片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王家世代有人为官,家境富裕。父亲王华更是在成化十七年高中状元,还与当朝阁老谢迁是同乡好友。

拥有这样显赫的家世,王守仁读书不读出点名堂是说不过去的。可是王守仁就读书塾后,先生发现这个学生心思不全在读书上,整天在琢磨点刀枪棍棒,还喜欢把小伙伴们召集起来演练兵法。

先生苦口婆心教诲:天下第一要紧之事,便是读圣贤书,走功名之路啊。你不好好读书,舞刀弄枪是没有出路的!

王守仁振振有词:读圣贤书未必有用,老师您不知道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吗?学好兵法也能为国效忠。

当时天下并不太平,京畿、秦中地区都有流民作乱。十五岁的王守仁竟然屡次向朝廷上疏,进陈自己的平盗方略。这倒不是王守仁狂妄,老朱当时定下制度,百姓可以上疏言事。不过一百多年下来,制度还在,早已沦为摆设,王守仁的意见自然不可能到达皇帝那里。

这件事被王华知道了,他叫来儿子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小子也太狂妄了,你知道战争是什么吗?你知道敌人长啥样吗?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王华果然带着儿子出居庸关、山海关,到塞外好好转了一圈。

这次出游让王守仁见识到了塞外风光,还让他接触到了真正的骑射。最擅长这门功夫的,自然是各个少数民族部落,也就是士大夫们口中的“蛮夷”。

骑射骑射,骑与射连在一起,在古代这就是一回事。骑射功夫亦称弓马,赞扬一个人武艺高强会称他“弓马娴熟”。

骑射功夫就是冷兵器时代最强悍的杀人技,偏偏汉人在骑射上是始终被游牧民族压制的。

生长在塞外的部落居民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很有道理,他们生下来就要接触马匹,骑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这些草原战士人人都是极为出色的骑手,在马上简直什么都能做。直到近代热兵器普及后,内蒙古骑兵在草原上仍一度占有一席之地。抗日战争中,为了躲开敌人的空袭,骑兵部队经常白天隐蔽、夜间行军。在夜间行军时,几百人、上千人的骑兵,只要最前面的人和马清醒,其他人都可以边骑马边睡觉,战马会按照队列的顺序走,绝不会有一匹马掉队。

汉族骑兵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读书科举的成本很高,但未必有多少人知道,培养出一名出色的骑兵成本更高。

首先战马就是大问题。民间即使有马,也只是拉车的马,与训练有素的战马不是一个概念。

战马有专门的驯养方式,明代饲养一匹战马的口粮为“日支料三升、草一束”。折算下来每天伙食费6分银子,再加杂七杂八的费用,这个成本不是有点小钱就能接受的。

战马不能圈养,就算你养得起它,还要给这位爷提供专门草场进行活动和训练。按照明代陕西苑马寺的标准,每匹马需要百亩左右的草场。

你说你有困难,最低50亩是需要的,这一条又能涮掉大多数人。

有了以上两个条件,最后才是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这点上,就算你后天再怎么苦练,也极少能超过那些生来就生活在马背上的草原居民。

因此,古代在内陆养活一支骑兵部队,非常昂贵不说,效果还很难讲。而草原民族在这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可以称为血脉压制。

王华以为,让儿子见识一下游牧民族的强悍,这小子就会知难而退了。他满意地对儿子说:看见没有,你要舞刀弄枪,就要学会和这些人作战,就凭你行吗?还是好好读书吧。

王华当然不知道,此行的目的恰好相反,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已种下了一颗经略四方的种子。

图片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回家后王守仁果然消停了一阵,但他并非如父亲所想的那样一直发奋下去。不久后的一天,他找到王华,一脸诚恳地说道:我想通了,带兵打仗不是现在该想的,我有了新的志向。

王华挺高兴:有志向是好事啊,说来听听哪。

王守仁一本正经地回答: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我想当圣贤!

王华不怒反笑:当圣贤?你连个举人都不是,还想当圣贤?

王守仁的理想看似离谱,却揭露了从古至今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而学习?

在今天,孩子们不认真学习的时候,大人就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想干什么?要是孩子不理解,大人会进一步教育:现在找工作,哪里都要文凭。你以后考不上大学,没有好的学历,哪个地方会要你!

在王华那个时代,读书的目的与今天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

士子们寒窗苦读参加科举,为的是一朝出人头地,得到朝廷任命。哪怕是个地方小官,手中也握有一定权力。再不济,就算只是个秀才,也算有功名在身,享有各种特权,养活一家老小是不成问题的。

简单讲,读书是为了赚钱,为了找到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内中原因是各种利益在驱使。

但这是读书的本来目的吗?

不是啊。

士子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孔子的学问从来不是教人如何当官的,那时也没有科举一说。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一套解释起来,未免长篇大论太过复杂。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儒家起初的目标不是教大家做官,而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好人——通过“五常”的修行,成为一个对天下有用的好人。

与主张当隐士的道家不同,儒家并不反对入仕。但入仕的目的不是满足个人私欲,而是帮助引导更多人过上幸福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最终极的理想是天下太平、止于至善,也就是“修齐治平”的最终抱负。

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的从政之路类似于修行。仁人志士们在从政这条修行之路,国家政治这个平台上燃烧他们的生命和智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冀通过奉献以达成自己的信仰。

这个奉献的目标是天下苍生,信仰是“仁”,是可以臻于至善的人。

儒家所谓的圣人之道,也就是仁义之道。

以这个标准来看,圣贤并没那么难当。

比如孟子就认为,道德高尚的伯夷、以天下为己任的伊尹、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和能进能退的孔子都能称为圣贤。只要能做到他们那样,一样能成为圣贤。

程颐也曾说过:圣人可学而至。一样的意思:只要好学,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图片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王守仁真的错了吗?孔子、孟子非但不是举人,连个生员都不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圣贤。

王守仁的理想其实很简朴,就是儒家修行的初心,当一个对天下有用的好人,以拯救苍生为目的。按照这个理想去行事,未必就不能成为圣贤。

可是在王华听来,这番话就是异端思想,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吗!当圣贤,你小子算哪根葱!

王华的想法反应的是当时科举的现状。自科举成为的唯一通道后,也出现过不少心怀天下、拥有高尚理想的人,比如范仲淹、于谦等等。但更普遍的事实是,科举成为了职业的敲门砖和上升通道。

大部分士子读书,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心怀天下的理想,他们的想法简单而现实,只是为了当官而已。

王华的想法就是绝大部分读书人的想法,没几个人会觉得能称为虚无缥缈的圣贤。实实在在的地位和利益,不比虚无缥缈的圣人头衔实用得多。

王守仁的想法在王华听来,就如同今天的孩子跟父母说:我长大以后要拯救世界。大人们的反应,只会是一笑置之。

可是,王守仁真的是想拯救世界啊。后来他在自己的《传习录》里反反复复强调了这点:我想要救天下人啊!

在王守仁的时代,大家只是把这些话当成空泛的大道理。尽管在科举考试时,大家都会如此回答,但在实际生活中,没人觉得会有这种可能性。

科举考试只是登第的工具,而不是真正致知的道路,所以王华才会对儿子当时那句话觉得好笑。

儒家思想是怎么变成这幅模样的呢,这就与朱老夫子提出的“天道”说有关了。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小院正在写的新书《明朝果然很有料》,先放到公众号〖小院之观〗上以连载的形式与大家探讨,欢迎斧正,在页面底部#明朝果然很有料 中能查看已发布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