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让黑塞、茨威格、福克纳都狠狠点赞,还得是托马斯·曼

 对岸合欢树 2022-12-25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1939年,流亡中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出版了小说《绿蒂在魏玛》

对于这部作品,茨威格评价道:“在这些沉闷和压抑的日子里,任何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都是值得去双倍欢呼和感谢的。托马斯·曼新作《绿蒂在魏玛》就带给我们了这样一个最高级别和最纯粹级别的精神上的喜悦。”

文章图片2

同时代的德国作家、诺奖得主黑塞则称赞托马斯·曼的小说“不仅是讲故事,更是人物研究,而且每句话都很特别、犀利、深思熟虑,是一种货真价实的值得细细品鉴的艺术。”

福克纳更是言简意赅地评价:“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托马斯·曼文集》

👉 点击购买纸质书

[德]托马斯·曼 著
钱鸿嘉 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托马斯·曼为何能获得同时代的大作家们的敬服与称赞?他为何始终被视为德国文化与欧洲价值的代表人物?通过阅读托马斯·曼,我们又能获得什么样的文化启示?

今天,译文君和大家分享作家邱华栋关于托马斯·曼的评论文章(节选),以此理解托马斯·曼在当时为人称道、至今被人阅读与铭记的原因:

托马斯·曼:德语文学魔山

作者:邱华栋
本文节选自邱华栋关于托马斯·曼的评论
较原文有删改,刊发已获授权

深刻地体验自我



……

托马斯·曼属于那种深刻体验自我的作家。在《布登勃洛克一家》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他又连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托尼奥·克吕格尔》(1903)、三幕剧《菲奥仑察》(1906)、长篇讽刺小说《王爷殿下》(1909)和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1912)。其中几部小说的题材,分别涉及到艺术家、德国历史、情爱和同性恋。总体上看,这些作品都是以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冲突为主题的。托马斯·曼一直认为,艺术、文学和社会现实是对立的,社会现实扼杀艺术家和艺术本身,而艺术家和作家必须要突破藩篱,创造出一个新的现实。他的上述几个中长篇小说,每一部小说都带有一定的自传性,都带有他深刻内省和体察自我灵魂的丰富和复杂性的印记。

👉 点击购买纸质书

在我看来,是长篇小说《魔山》的出版才真正奠定了托马斯·曼在20世纪文学史中牢固的地位。1924年,这部意义深邃、情节复杂的小说出版了,引起了轰动。可能很多读者会从《魔山》这个书名上判断,这是一部神魔小说,是《西游记》,或者类似于《魔戒》三部曲那样的奇幻神魔小说,但是,《魔山》却是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带有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思想深度的哲学小说

“魔山”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小说也可以说带有着一具“思想的骨骼”。“思想的骨骼”被人用来形容鲁迅的小说,我觉得拿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小说风格也非常恰当。“魔山”象征的就是当时欧洲的病态和混乱的思想。在那个高山疗养院里,有人道主义者、耶稣会教士、精神分析医生、法西斯分子、拥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这些人构成了欧洲当时复杂的精神状况。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上,精神分析、内心独白、象征和梦境、心理描写等等,在这部小说中都很突出。可以说,托马斯·曼在《魔山》中把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推进。

👉 点击购买纸质书

在托马斯·曼写作《魔山》的同时,几位现代主义巨匠,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伍尔夫等人的改变文学流向的作品也都纷纷发表,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托马斯·曼对小说的形式和语言、精神和思想的表现方法,《魔山》因此带有了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小说开始爆发时期的一些特征。这也就是我把托马斯·曼放入到本书里的原因——在现代主义小说全面崛起的时刻,德语小说大师托马斯·曼以他的敏感的体验和宏阔的视野,以思想家的气魄,使自己的小说具有了完美宏大的结构、深刻的思想,并且对一个时代进行了深度精神分析和病理学诊断。

在流亡的岁月里



1929年,他因为《布登勃洛克一家》和《魔山》所取得的巨大文学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文学奖对于他自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颁奖词中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问十九世纪的文坛在起源于希腊的史诗、戏剧和抒情诗的旧形式之外创造了什么新形式,答案无疑是: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对比,揭示出人类灵魂最深处的隐秘体验,以及通过强调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实主义用以往旧的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精确和完整的手法忠实地刻画了现实世界。现实主义小说总的说来都是用英文、法文和俄文创作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是足以填补这个空白的杰出德语作品。”

但是欧洲的形势在迅速变化,1930年代,随着纳粹势力在希特勒的领导下逐渐得势,托马斯·曼感到德国正在受到法西斯主义的侵袭和俘获,同时,他本人因为反对纳粹思想,遭到了纳粹分子的威胁。1930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就表达了他对纳粹上台后可能将德国人民引入灾难的巨大忧虑。这个故事显然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托马斯·曼通过这部小说发出了警告:德国人民要警惕那些对民众有催眠作用的政治骗子。小说发表之后,读者很容易地就将催眠魔术师西帕拉看成正在德国和意大利崛起的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的首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因此,这部小说遭到了法西斯权力部门的查禁,在德国和意大利都不许印刷出版了。

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的形势变得严峻了。托马斯·曼于1933年2月在去欧洲其他国家巡回演讲的途中,得知法西斯的恐怖活动很猖獗,如果他回到德国的话,也将遇到生命威胁。于是,他只好停留在瑞士,开始了流亡生活。到1936年,托马斯·曼发表了公开信严厉批判德国纳粹政府,这年的1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授予他国籍,而德国纳粹政府随即取消了他的德国国籍。1941年,战事越来越紧张,他不得不离开了被战火完全席卷的欧洲,来到了新大陆美国,居住在加州。到这年的年底开始担任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德国文学顾问,并且还受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1944年正式加入了美国国籍。

👉 点击购买纸质书

托马斯·曼在流亡期间,继续自己的写作,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地以文学的方式对欧洲的文明处境和现实境况发言。为了回应纳粹对犹太人的污蔑,在1933年到1943年的10年漂泊岁月中,他取材于《圣经》,写下了长篇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字。在写作《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系列小说的第三部和第四部之间的空挡,在1939年,托马斯·曼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根据这部小说的题材,我猜测,一定是身在异国、出于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向往和怀念,还有对伟大作家歌德的无限崇敬,他写出了这部带有传记色彩的长篇小说。

寻找精神的故乡



但是,知识分子必然要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必然要为寻找这个故乡而毕生求索。1947年,71岁的托马斯·曼出版了他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这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音乐家,他和魔鬼订立了合约,要为魔鬼写出很多音乐,但是,随着他和魔鬼的合作逐渐加深,这个音乐家的灵魂最终为魔鬼所占据,导致了音乐家的痴呆和疯傻。我想,可能是国内的“内心流亡”派对他的攻击使他深感受伤,他以这部小说做了一个回答。

👉 点击购买纸质书

在我看来,《浮士德博士》和《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绿蒂在魏玛》一起,构成了托马斯·曼一生中最耀眼的、山峦般起伏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系列,使他因此成为20世纪的文学巨人。

在托马斯·曼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954年,他出版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小说实际上没有最终完成,出版的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卷。这部小说带有欧洲流浪汉小说的风格,描绘了骗子克鲁尔招摇撞骗的伎俩和游戏人生的哲学。最终,骗子克鲁尔身败名裂,被关进了监狱。

👉 点击购买纸质书

“二战”结束之后的那几年,在回不回欧洲的问题上,托马斯·曼一直很犹豫。他曾经几次回到欧洲,做了短暂的停留,都没有下定决心回去。但因为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的兴起,美国开始搞白色恐怖,在文化界抓捕共产党人,搞得气氛很紧张,于是托马斯·曼于1952年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返回了欧洲,由于内心里对德国的疏离感,他住在了瑞士,1955年在苏黎世以80岁的高龄病逝。

托马斯·曼属于20世纪德语小说家中的佼佼者。我们在描述20世纪小说发展史的时候,很难绕开他,即使拿现代主义的有色眼镜来看他,最终,我发现他也没有令人失望:他以自己对德意志文明深邃的凝视、眷恋和批判,跟上了时代迅速变革的步伐。在托马斯·曼长达60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始终围绕着德国的现实境况进行写作,他是一个欧洲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折期的作家,但是,他正好站在转折点和制高点上。

托马斯·曼是典型的不断呼唤和追寻欧洲精神文化家园的作家,他的精神故乡就是德意志和西方文明,因为他把欧洲看成是一个文化母体。在体验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感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时代的观察者、批判者和记录者,以自己的精神内省和良心拷问,来回答德意志民族和西方文明的迷失和沦丧。他始终推崇艺术家、作家这些精神工作者的作用,认为艺术家和作家是平衡这个物质世界与金钱和资本世界的力量,是人类还没有丧失生存价值的一个尺度。因此,在整个20世纪里,他都可以算是以思想家来闻名的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赋予了他的文学作品以深长的意味。托马斯·曼以自己的体验,表达了他对人类充满了希望的价值观,他也赋予了不断被战争毁灭的欧洲文学以再生的力量。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