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ATF16949体系: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体系管理 2022-12-25 发布于浙江

1.目的

确定、提供并维护和管理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以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的范围

适用于公司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

3.职责

3.1 工程部和多方论证小组负责基础设施的识别、配置计划的提出和生产场所的工艺布置设计。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工装以及工作环境的管理。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

3.3 行政人事部负责员工心理环境的疏导与管理。

3.4 行政人事部负责确保通讯、水的正常供应。由生产部负责电、气的管理。

3.5总经理负责为基础设施的确定、提供和维护给予必要的资源。并关注员工安全,采取措施,在生产方面消除对员工的潜在危险。

4.0定义

5.工作程序

5.1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办公和生产场所)和相应的设施(包括设备系统);

B)过程设备(如机器等)、硬件和软件以及工具等;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等。

5.2生产场所和相应的设施

5.2.1生产场所的环境条件包括人、物及心理因素,应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特点来确定、

提供和控制。

5.2.2生产场所的控制

A.多方论证小组在策划车间工艺布置时,应综合考虑生产环境的要求,人机工程,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和定置管理图。使设施、设备、工装、工位器具、物料等按工艺流程有序地放置;

B.定置区标识明显,定置物按规定分类摆放,不得越区混放,以利于物料的交转搬

运和安全;

C.定置区的材料、半成品存放点的设置和相应设施,应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使之实现增值利用;

D)生产场地应保持清洁。

5.2.3行政人事部对员工心理因素要不定时进行抽查访谈,了解员工心理及压力状况,

并及时进行疏导,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5.3 设备、工装、硬件和软件

5.3.1生产设备的控制按《生产设备管理程序》执行。

5.3.2工装的管理按《工装管理程序》执行。

5.4场地、设施和设备的策划

5.4.1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由多方论证小组制定场地、设施和设备计划。并确保场地的布局尽量优化材料的搬运,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以及最大限度使场地空间得到增值使用。

5.4.2由生产部制定评价现行生产过程有效性的方法,并组织实施,以寻找现行生产过

程改进的机会。当识别了需要改进的方面时,应确定改进项目,并及时实施。

5.5 员工安全

5.5.1必须关注产品安全和降低对员工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以及制造

活动过程中作必要的考虑。

5.5.2生产部为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配备安全生产的专管人员,明确生产经理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负责,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由生产部负责建立和保持安全生产的规范、规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6 生产现场的清洁

必须保持生产设施和生产场所处于清洁、有序的状态,由行政人事部每月对生产现场进行“5S”检查和考核,对发生不符合要求事例,要求责任部门改进。

6.相关文件

6.1《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6.2《工装管理程序》

7.相关表单

(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