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右扶风”和“扶风郡”的前世今生

 关中汉的藏经洞 2022-12-25 发布于甘肃

两汉有“右扶风”,至于三国时魏时起,始设“扶风郡”,止于隋代。其后,两汉“右扶风”及魏晋南北朝至隋的“扶风郡”所属的地区,按时代顺序分别隶属于凤翔府、京兆府、大安府、乾州、西安府。

据《三辅黄图》云:武帝太初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又置三辅,中辅理华阴,左辅理高陵,右辅治郿,兼三都尉,亦曰六辅。又说:汉武帝改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共治长安城中,是为三辅,三辅郡皆有都尉,如诸郡。京辅都尉治华阴,左辅部尉治高陵,右辅都尉治郿。这是《三辅黄图》概括三辅沿革及三辅治所两段文字。在《汉书 地理志》中,高陵注“左辅都尉治”,郿县注“右辅都尉治”。

秦代在今陕西省境内共设置了49个县,分属于内史 、北地郡 、上郡和汉中郡 。关中地区 37县中,属于内史的有咸阳(今咸阳东)、杜(今西安西南)、芷阳(今西安东南)、蓝田(今蓝田西)、骊邑(今临潼)、郑(今华县)、武城(今华县东北)、宁秦(今华阴)、临晋(今大荔东)、北徵(今澄城)、合阳(今县东南)、夏阳(今韩城南)、白水(今白水)、重泉(今蒲城东南)、下邽(今渭南北)、栎阳(今临潼东北)、高陵(今高陵)、频阳(今富平东北)、云阳(今淳化西北)、池阳(今泾阳)、鄠(今户县)、废丘(今兴平)、好畤(今乾县)、美阳(今扶风北)、斄(今武功西)、武功(今眉县北)、郿(今眉县东)、雍(今凤翔)、虢(今千阳南)、杜阳(今麟游西)、漆(今彬县)、栒邑(今旬邑县东北)、(汘+干)(今陇县);属于汉中郡的有故道(今宝鸡市西南);属于北地郡的有鹑觚(今长武西)。

西汉时设有右扶风。右扶风辖有渭城(秦咸阳,今咸阳东)、槐里(秦废丘,今兴平)、鄠(秦县)、盩厔(今周至东)、斄(秦县)、郁夷(今宝鸡市东)、美阳(秦县)、郿(秦县)、雍(秦县)、漆(秦县)、栒邑(秦县)、隃麋(今千阳)、陈仓(秦县)、杜阳(秦县)、(汘+干)(秦县)、好畴(秦县)、虢(秦县)、安陵(今咸阳市东北)、茂陵(今兴平东北)、平陵(今咸阳市西北)、武功(秦县)等21县(以上均领于司隶校尉部)。

东汉时仍设有右扶风。属于右扶风的有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郿、武功(永平八年复,迁原斄县治)、陈仓、(汘+干)、隃麋侯国、美阳、漆、杜阳、雍、栒邑、好畤等16县(以上均于司隶校尉部)。

到三国时魏、蜀两国都设有扶风郡。属于扶风郡的有槐里(今兴平)、始平(平陵县改,省茂陵入始平)、鄠、郿(今眉县东、渭河北)、武功(今武功县西)、美阳、雍、隃麋、杜阳、陈仓、 (汘+干)等11县。

西晋依然设有扶风郡。属于扶风郡的有池阳、美阳、雍、陈仓、郿(今眉县东)、(王千干)(今陇县南)等6县。而鄠(今户县)、槐里(今兴平)、始平(今兴平东北)、武功、蒯城(今宝鸡市西)等5县隶属于始平郡。

北魏时扶风郡的有好畤(今乾县)、始平、槐里、盩厔(今周至县东)等4县;而雍、周城(今扶风西北)、横水(今凤翔东)等3县属于平秦郡。平阳(今眉县东)、南由(今陇县南)、苑川(今宝鸡市东)等3县隶属于武都郡。美阳(今武功镇北7里)、漠西(今乾县西北)2县隶属于武功郡。(以上均领于岐州)。

西魏时期属于扶风郡的有槐里、始平(今兴平)、盩厔(今周至县东)、好畤等4县(领于雍州);雍(今凤翔)、周城(今扶风西北)2县隶属于岐山郡。陈仓(魏苑川,今宝鸡市东)、洛邑(今宝鸡县)、郿城(魏平阳,今眉县东)等3县隶属于武都郡。美阳(今武功镇西北)、漠西(今乾县西北)2县隶属于武功郡。(以上均领于岐州)

北周时期,属扶风郡的有始平(今兴平东北)、武功(今武功镇)、漠西(今乾县西北)等3 县。石安(今咸阳东北)、泾阳(今泾阳县东南)、宁夷(今礼泉东北)等3县隶属于咸阳郡。(以上均领于雍州);雍(今凤翔)、三龙(今岐山东北)、周城(今眉县东北)等3县隶属于岐山郡。洛邑县(今宝鸡县)隶属于武都郡。(以上均领于岐州)

隋代属于扶风郡的有雍(今凤翔)、岐山(今岐山县东北)、普润(今麟游西北)、麟游(今麟游县东)、虢(今宝鸡县)、陈仓(今宝鸡东代家湾)、南由(今宝鸡西北)、(汘+干)源(今陇县)、(汘+干)阳(今千阳)、郿(今眉县东)等10县。

隋代以后,“扶风郡”的概念消失。

唐代,天兴(今凤翔)、岐山(今岐山县)、扶风(今扶风县)、麟游(今县东)、普润(今凤翔北)、虢(今宝鸡县)、宝鸡(今宝鸡市)、郿(今眉县)、盩厔(今周至县)等9县隶属于凤翔府。兴平(今兴平县,先名金城)、奉天(今乾县)、好畤(今乾县西北)、武功(今武功镇)、鄠(今户县)等县归京兆府。

五代时期,天兴、岐山、扶风、麟游、普润、郿县、虢县、宝鸡等8县隶属于凤翔府。(汘+干)源、(汘+干)阳属于陇州。咸阳、兴平、鄠、周至(后唐改属凤翔府)等属于大安府。

北宋时期,天兴(今凤翔)、岐山(今岐山县)、扶风(今扶风县)、麟游(今麟游县东)、普润(今凤翔北)、郿(今眉县)、盩厔(今周至县)、虢(今宝鸡县)、宝鸡(今宝鸡市)、好畤(今乾县西北)等10县隶属于凤翔府。咸阳(今咸阳东)、兴平(今兴平县)、鄠县(今户县)、武功(今武功镇)、终南(今周至终南镇)、奉天(今乾县)属于京兆府。

南宋时期,咸阳、兴平、鄠县等属于京兆府。奉天、好畤、醴泉、武亭(武功改名)等4县隶属于乾州。凤翔(天兴改名)、岐山、扶风、麟游、普润、虢县、宝鸡、郿县、周至等9县属于凤翔府。

元代,咸阳、兴平、鄠县、盩厔、郿县等11县属于奉元路;属于乾州的有醴泉、永寿、武功(武亭改名)等3县;凤翔、岐山、扶风、宝鸡、麟游(今麟游县东)等5县属于凤翔府。属于陇州的有(汘+干)阳县。

明代:兴平、鄠县(今户县)、盩厔(今周至县)等14县属于西安府。武功(今武功镇)2县属于乾州。凤翔、岐山、扶风、宝鸡(今宝鸡市)、郿县、麟游(今麟游县东)、 (汘+干)阳(今千阳县)等7县属于凤翔府的有。

清代:凤翔、岐山、扶风、郿县、麟游、 (汘+干)阳、宝鸡(今宝鸡市)等7县隶属于凤翔府。兴平、鄠县、盩厔等属于西安府。武功(今武功镇)属于乾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