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世瑛,蔡世瑸兄弟:被遗忘的进士和举人

 泮溪别馆 2022-12-25 发布于江西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六百零五)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一九零五年〈乙巳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一千三百年。在漫长的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七百多名状元、近十一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进步,明清科举考试分级进行,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应试者称秀才,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

    进士是进入仕途的正途,是历代政治精英的主要来源,也是学子的终极梦想。一个地方的进士多少,也间接反映出该地的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就湘乡县而言,宋代共有进士三十一名,元代三名,明代四名,在全国范围而言,这是一个偏低的水平。与之相对应,在这漫长的年代里,湘乡县人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力非常有限。

 清代是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湘乡县(包括今湘乡市全部、双峰县全部、涟源市一半、娄底市区)共有二十七名进士(不完全统计),虽然大大超过了元、明三百七十三年间的进士数量总和,但相比全国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地区。而且湘乡进士主要在同、光时期涌现。这首先要归功于雍正元年(一七二三)七月湖南获准“南北分闱”,从次年开始独立举行乡试,湖南士子从此不需再去武昌参加乡试,而且录取的机会也增加了。但清前、中期湘乡进士虽有谢振定、罗国俊较为知名,但总体上事功有限,直至后期道、咸、同、光四朝,才是湘乡人政治地位、影响显著提升的一个时期,其原因只有一个:进士出身的曾国藩创建了湘军,湘军以一个前所未有的军事集团、政治集团、文化集团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格局,其溢出效应也直接促使了湘乡人才的井喷式产生,咸同光时期的举人数量明显增加,光绪朝的进士也多达九名,已经超过了元、明总和。

 公元一八一一年、嘉庆辛未,湘乡人蔡世瑛高中进士,成为清朝二百九十六年历史中湘乡二十七名进士之一。而今天,蔡世瑛的名字早已不为世人所知,他是湘乡哪里人,还有些什么遗迹吗?

 不久前,湘乡市泉塘镇良沙河村蔡家新屋的蔡修绪老先生与我联系,说他家族谱记载祖上出过进士,让我看看。我一看他传过来的族谱照片,蔡世瑛的名字赫然出现,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日,我与李国平兄两人一早动身,驱车约二十公里,找到了蔡修绪老先生。

 蔡老是蔡世瑛的第六代孙,通过翻阅蔡老保存的族谱,我们看到了如下记载:



蔡世瑛,字荣宗,号琢轩别号渭阳,邑庠生。嘉庆庚申(一八零零)恩科举人,辛未(一八一一)进士,即用云南知县。历署宁洱县知县,晋宁州知州,思茅厅、景东厅同知,他郎厅通判,邓川州知州,升授云州知州,调补南安州知州。充云南癸酉、己卯、壬午三科同考试官。诰授文林郎,晋授奉直大夫。生于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癸巳八月十六日亥时,没于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甲午十一月初四日亥时。



  再翻阅县志,其中说他:“所至多惠政。”还举了数例:

 “(蔡世瑛)初擢晋宁,滇中故有烟瘴、又值时疫,染者多不起。(蔡世瑛)默念祷于神,疫遂止。”这个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故事和其美好结局当然只可能是巧合。而下面的两件事则是实实在在的仁政了。

 “知宁洱,苦雨伤稼,年谷不登。倡捐廉奉,令绅士于临近购米运以济之,活民无算。”

 “知南安,值岁歉,吁请于上官借支帑项,采买评粜,民无菜色。”

 县志中还记载说他“居官二十余年,不名一钱,其廉介可知矣。”这一点还可以从蔡修绪老先生的叙述中得到佐证,蔡老向我介绍说,小时候家里的老人告诉他,蔡世瑛在外当官很多年,但家里的房子一直是普通民房,家里也没多少田产。

 蔡世瑛与清朝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官至太子太保、两江总督的陶澍同为嘉庆庚申(一八零零)恩科举人。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互相称呼为“同年”,他们共同称呼主考官为“座师”。“同年”成为一种类似于同门师兄弟的交谊。之后,陶澍参加嘉庆壬戌科(一八零二)会试中进士,而蔡世瑛则迟至辛未科(一八一一)才考取进士。这一年,进士蔡世瑛将赴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任职,陶澍写下了这首七律相送:



送蔡琢轩世瑛之官云南

万里滇云叱驭过,看山层叠道牂柯。

秋生楚溆孤舟远,天入蛮江旧雨多。 (同年彭两峰、郭琼浦皆令滇中。)

岭外刺桐宜对酒,郊边燕麦待闻歌。

昆明池上他时月,可许分来照薜萝。



Image

清朝的湘乡,一个家族能出一个进士已经非常难得,而蔡氏家族除了进士蔡世瑛,他的弟弟蔡世瑸也是一位举人,他在当时也赫赫有名。族谱记载:



 蔡世瑸,原名世瑚,字光宗,号玉阶,别号双漪,又号昭华。邑优廪生,嘉庆庚午(一八一零)科举人,拣选知县,敕授文林郎,晋赠朝议大夫。著有《儒雅堂诗集》行世,文集待梓。生于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乙未十二月二十日卯时,没于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己卯五月二十一日巳时。时赴春闱,由京都长郡会馆扶榇回籍安葬。



    在《湘乡县志·文苑》记载中,他“髫龄以冠军入泮,旋食饩试,辄冠其曹。”一八一零年中举,之后主讲涟滨书院,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兄蔡世瑛任职云南后,他跟从前往,自后诗词文章更加好了,大家都说这是“得江山之助”,“《贺滇南奏凯诗》尤爲伯麟玉亭相国所赏”,伯麟,就是当时的云贵总督瑚锡哈理·伯麟,字玉亭。

    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多才的人在一八一九年赴京参加会试时不幸去世,死在当时的长郡会馆。而死亡原因,族谱未有说明。如果不是意外死亡,很可能湘乡历史上能出现一对兄弟进士。

 而陶澍的诗集中也提到过蔡世瑸,诗如下:



长沙试馆墙隅有槐一株湘潭陈沧洲先生罢苏州守入直武英殿修书时所植也暇日与李柏乔在青尹墨卿作翰蔡铁君甡裴芥舟抡张云池履信蔡玉阶世瑸胡甘园澍坐其下因约购石为栏护之且植碑焉分赋得手字

先生铁石人,浩气动星斗。平生苍劲姿,羞与榛岏偶。早岁宴杏林,未结槐厅绶。种花向河阳,啧啧人称母。孟罂岂不贞蛾眉众所丑。箝网彼何心谣诼遂滋口。幸赖圣主知,良材不终掊。先生守江宁,为总督诬劾落职,起知苏州,摄藩篆,复忤总督,中以危法,两次皆蒙圣祖特恩省释,命修书武英殿。衔命人直庐,殿角螭坳右,武英殿在三殿西。秘笈叩嬛,瑶函编岣嵝。想当人直时,衮衮诸公后。及其下直归,羁栖惟一亩。书带郁阶前,古色发深黝。岂无山林思恩深谊难负。伟兹墙际槐,植自先生手。枝叶已扶疏,柯干渐交纽。皮肤森森然,时复类螭蚪。婆娑百年来,岁月亦已久。剪伐独无虞,无乃神灵守。伊予仰止心,每过颜徒忸。好事得诸君,封殖良不苟。伐石护以栏,镌碑落之酒。美荫比甘棠,孤根当不朽。遗爱理则然,匪为先生厚。凉风飒然来,老绿摇窗牖。浩歌依栏杆天外秋声吼。



 在族谱中我们还发现同治元年蔡世瑸后人为他印行《儒雅堂诗集》时请当时湘乡县令张培仁撰的序,《儒雅堂诗集》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我们把《沅湘耆旧集》中收录的五首蔡世瑸诗作以及张序附于文后,聊以想象先贤风采。

 值得一提的还有蔡世瑸的儿子蔡中鑅,他参与了王錱的老湘营事务,管理后勤钱粮。

Image

 族谱中还记载了一件美丽而凄婉的故事:蔡世瑛的小女儿小名五贞,许配给了黄家,却不幸在出嫁前病故。她死后几个月,蔡世瑛回籍省亲,不见小女便询问夫人文氏,文氏“以往外家对”。这一夜,蔡世瑛梦见小女儿来床前,温语慰劳,并呈七绝一首,诗云:“弹指春光十八年,红妆抛却尽尘缘。幸哉未赋桃夭句,长抱贞心对月眠。”蔡世瑛惊醒放声大哭,文宜人询何故,即将梦中语及诗词详告。文氏知不能瞒,夫妻两人抱头痛哭。世间血肉亲情,冥冥之中真有灵魂阴阳亦不能阻隔之事吗?

 在蔡修绪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还拜谒了蔡世瑛的墓地,墓曾被盗,现为后裔重修,原墓联尚存为“泥水双江合,芳塘一鑑开。”山前两水会合,名为泥水,往前注入涟水河,奔腾往东约五十里入湘江汇洞庭,下长江至大海。山下一池塘,名为芳塘,池水清澈照见蓝天白云,想起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Image

儒雅堂诗集序

    盖闻芙蓉之剑,层渊閟其壮采;璠玙之玉,阴壑韬其瑰辉。乔柯干霄而遽折,逝波赴海而不归。叹甁雀难遮,则顿空鹏舍;慨驹隙莫挽,而幸有凤毛。予读双漪先生遗集而有感焉。先生幼而岐嶷,长更沉潜。肴馔百家,笙簧六籍。绿字赤文,刘向靡详之策;丹函翠藴,黄香未见之书。莫不甲库捜奇,酉山徵博。弱冠举茂才,嘉庆庚午,登贤书见赏于主试。程梓庭先生襜帷乍驻,持玉尺而开缄;沆瀣同源,标银榜而传钵。时伯兄琢轩先生亦以名孝廉蜚声艺苑,与先生棣萼联辉,弦韦交贽。萃于门者荀龙薛凤,同其味者酥酪醍醐。使得展其才、竟其学,足以排阊阖、登蓬灜,比翼鹓鸾、齐镳骥騄。乃金台屡上,玉骨遽摧。云竟乘归,世上失昌黎北斗;箕偏骑去,天边瞻傅说列星。寿殊鸿鹄,识应龙蛇。可胜悼哉。君笃天显重,友于方伯兄琢轩先生,作宰云南。君乃驱策,慧僕韬沂;彭城风雨,静夜联床。春草池塘,因时得句。览烟皋聘云,隰洱海盪其奇怀,黔山催其险句。迄今集中作尤以滇游爲最兹。予作宰上湘,式钦遗范,与令子荷亭明府献缟订交。倾衿话雨,见其言有坛宇,行有坊表。鄕闾著雅望,共推松菊主人;庭诰念新传,洵是台莱君子。示我一编,因之三复。见夫墨海泉流,笔床花艳。霭若春云卷舒,在夫碧落;或澄如秋水骀宕,激夫紫澜。每情深于君父,更谊笃于友朋。谢灵运传述祖之篇,陆士龙有赠兄之作。向子期之思旧,落日神伤;陶元亮之怀人,停云兴託。言必归于忠爱,旨都合乎典谟。允宜速付手民,垂诸汗简。鸣呼,凿楹传晏子之书,炽昌有后;呵笔效士安之序,仰止无穷。手泽常贻,不愧刘殷家学;心声宛在,依然元礼楷模。

同治元年壬戌孟春知湘乡县事粤西张培仁拜序

滇中杂兴蔡世瑸

华风渐染遍雕题,蔼蔼祥云度岭低。

郡邑新开蒙段后,山川旧界雍梁西。

当年战阵驱乌鬼,此日荒祠赛碧鸡。

玉斧何须分大度,刀耕火种尽烝黎。

千盘鸟道几踟蹰,访俗犍为古画图。

稻米开铛和豆煮,松毛地抵毡铺。

觞倾树酒宜嘉客,自注:树头酿酒最佳。髻插山茶衬丽姝。

十九峰前人卖雪,翻教六月着貂褕。

星分井鬼镇坤维,密箐猿声达九逵。

谕意无烦司马檄,铭功已蚀爨王碑。

山中迦叶禅关悟,洞口芦笙古调吹。

几处铜坑饶蟹壳,年年转运出西陲。

金鳌顶上早回翔,一纸迢迢赴永昌。

大礼议成何激烈,中闺诗寄共悲凉。

未生马角迟公子,谁舞鸡竿起夜郎。

张桂倾危空复尔,才人不朽是文章。

十月寒轻客戒途,云天四望半模糊。

新霜乍酿田禾熟,积雨先催塞草枯。

岁序悠悠蛇赴壑,山程曲曲蚁穿珠。

登临不惜尘沙着,欲绘滇黔作画图。

注:第二首第四句第三字岳麓书社《沅湘耆旧集》作币字,揣其意改为匝。

Image

END

Image
Image
Image

往/期/回/顾



清代湘乡第一位进士--彭心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