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亨利·福特:给世界装上车轮

 锋言冷语 2022-12-25 发布于天津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因为此起彼伏的疫情,没什么心情看书。家里人陆续感染后,我也在这周中招了。周一、周二喉咙不舒服,周三、周四高烧,从周五开始就是不停地咳嗽。

从周三开始请假,在家趟了几天,到周末的时候感觉稍微缓过来点。

由于我好些年没有发过烧,所以家里一点药都没备。新十条发布后,我在网上买了一盒布洛芬缓释胶囊,分一半给老妈带回家了,留下的一粒也没吃,家里老小基本上都是硬挺过来了。

今天打电话回家,发现老家也已经沦陷了。村里基本每家每户都发烧了,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快,还以为让老妈早点回去可以安稳一阵子,其实也仅仅比我这里晚了不到一周时间。她也已经开始身体不舒服了,估计也得经历一周多磨难。

生病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看书,断断续续读完了《汽车大王:福特自传》这本书,记录几个体会和感想。

我对车的了解不是很多,也没有实际开过福特品牌的车。但产品经理领域里,一直流传着亨利·福特一句经典的话:如果我问客户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总是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这句话潜在的意思是,很多时候客户并不清楚他们到底要的是什么,相比更快的马,他们实际上要的是一辆汽车,从而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更快的马与更快的车,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其实一直都是“更快到达目的地”,只是满足需求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本自传中,福特主要回顾了“福特T型车”(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工业产品)从构想到畅销全球的过程。我简单总结过程如下。

真正重要的是产品

福特首先提出一个概念:“产品应先着眼于简化”。可以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把关产品质量,看它是否提供最好的服务;第二步,检查所用材料是否为最好,还是只是最贵而已;第三步,产品还有没有更简便也更轻便的余地?以此类推。

这就是福特造出T型车的思考起源。当时的汽车又贵又重,维修麻烦,而福特从最终普通人也能用得上且好用的角度来思考,开辟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他排除了很多潜在的方案,比如:只有确定了可能的最好方案,他才会着手从事生产。如果不能对产品的实用性、设计以及用材感到彻底满意,那还不如根本不去生产来得省钱省事。

如果研究试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那就继续摸索,直至对产品有完全的信心。

生产的着眼点应是产品。工厂、组织、销售以及财务计划都将围绕产品展开。对产品的研究试验终会让企业具有优势,并节省了生产时间。

不待产品设计完善,便匆忙投入生产,纯粹是浪费时间罢了。在造成理想中的T型车——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熟知的福特车之前,他花了12年时间用于实验改进。只有确定了真正理想的产品后,才开始生产。而一旦投产后,就不会对产品做大的改动。用福特自己的话来说:一生只完善一个好的理念。

做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其一是产品的市场定位要瞄准95%的需求;其二是成本一定要足够低。

这个章节里,福特有鲜明的市场观点,也有几个不同于大多数商家的见解,可能和很多人的直觉相悖,但福特最终证明了其正确性。当然,商业并非一面。

比如:生产的产品一定要为市场上95%的人提供最佳的、全面的服务,通常来说,这95%的人的需求是价格最划算、质量最超值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质最优价最廉,满足了这一条,市场机会会随之而来。

再比如:福特并不赞同以最高价格销售容易制造的商品,获取最大利润的行为在他看来是短期的,并未将消费者真正纳入考虑。消费者都是聪明的,如果厂商一开始以一个很高的价格销售产品,然后期望通过降价来促成更多的销售,这样便走入了相互试探,而消费者会认为厂商没有诚意。

还有,不要用成本来考虑售价,而应该基于市场先给出一个售价,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去要求产品设计、生产要满足市场定价。

致力于真正的服务

服务是商业的基础。生意成交,并不意味着厂商与顾客就此分道扬镳,相反,他与顾客的关系至此才刚刚建立。

在福特看来,企业如果首先考虑的是赚钱,那除非企业发展一帆风顺,有余钱供执行人员提供服务,否则现在赚的钱,定会以牺牲企业长远发展为代价。

那应该考虑什么呢?

福特认为是去了解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谓“真正的服务”是一个全面了解客户行为、心态后的综合词。商品制造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赚了多少钱,而是以如何更好服务大众为指向,它的价值——顾客满意与否。

文中有一段话,我认为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一点。

当一款车型确定下来,以后无论对它进行任何改进,都要确保新产车的零件可与之前的互换。这样,一辆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有志使自己制造的每辆车,甚至每件非耗材产品,都牢固耐用,质量过硬,使顾客不用再买第二件。任何一种好的机器,都该像好的手表一样,经久耐用。

总结

当我们觉得:

可以快速试错投放产品;造价低的东西一定是便宜没好货;可以通过降价来增进销售;应该追求利润高于一切;可以通过零件或耗材来提升二次营业额……

福特对以上的做法都是:NO。

这是一家独特的企业,独特的亨利·福特,或许在当前情况下,还要加上一个形容词:独特的案例。

但或多或少,对我有所启发。书中后半部分还介绍了很多有关生产、流水线、效率、人性化管理等内容,也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