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ffer的困境,如何选择对的工作?

 gzcpalgvwf5dya 2022-12-25 发布于贵州

选择工作的困境

1

昨晚外教课上聊到一个问题,Have you ever had to reassess a decision? Why? 

我第一反应是想到了自己换工作的选择,最后在offer之间选了一个降薪的,原因是我想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想起公众号后台也会时不时收到一些提问:

大学毕业,去互联网还是去四大?

四大Snr3,没有升职,要不要跳槽?

互联网太卷,留下还是去国企?

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虽然在鼓励年轻人要勇敢去闯的时候都会说,一个选择不会就影响一生。

但这些问题里的选择,哪一个落到个体身上,都会影响我们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的生活,是影响你我每一天见什么人做什么事、用什么心情入睡,这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影响。

小红书、脉脉上,每天都有类似关于offer的灵魂提问,比如“四大和央企offer选哪个?”;

也每天都有人站出来斩钉截铁的给出回答,比如”将来四大出来能去中X、中X出来可去不了四大“。

如果无事挂心随便刷刷,但看无妨;如果真是在焦虑纠结offer,想从social media觅得良方,也许会越刷越焦虑。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目标不同,听太多他人的意见,更容易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如同“道理都懂,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关于工作怎么选,最近读到陈海贤老师《了不起的自己》,总结的特别棒。

如何选择对的工作?

2

转折期做选择的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要想清楚我们作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经济选择:就是用经济学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各种利弊得失。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并没有作什么选择,真正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

心理选择: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我们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可能的自我是什么?我们想成为哪一个自我。

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从环境去选择,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这种思考方式都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把选择权交给环境,没有做心理的选择,很容易被无力感淹没。

举个例子吧,比如“要不要从四大辞职?”这个问题。

套用经济模型做选择的逻辑:

如果考虑的是负面环境因素,比如四大真的太累了、长期加班对身体不好、父母也很担心、已经离职的小伙伴找到了涨薪的工作… 那就应该辞职。

如果考虑的是正面环境因素,比如四大升职路径清晰、工资涨幅可观、外面公司认可四大的工作经验、四大人际关系也算比较简单…那就应该留下。

假如再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列出来发现有利因素占3个、不利因素占5个,好了,直接决定找工作!但这场看似缜密的复盘里,唯一没有考虑过的,就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根据经济模型,找到了年薪更高、强度更小的新工作。但工作一段后发现,工作仍然索然无味。在每个周日晚上emo要上班的明天,在朋友聚会时畅想什么时候能退休或财务自由,只在每个月发工资那天开心一下子、年终奖到账那天开心一阵子。

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时,周围人都说,“工作时间长了都这样”,“一份工作而已,就是拿时间换钱”。

越来越少的人会真的停下好好想一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怎么过这一生”。或者算了,想这些太累,何况大家也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其实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从四大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收集了各种信息做了不少功课,再用经济学模式来比较offer:互联网财务BP的offer钱多、活多、离家近,国企内审的offer钱少40%、准时下班、通勤远。我想着四大的加班我都可以,互联网的加班还叫事吗?迅速签了大厂的offer。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体会到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重要性。工资、加班、通勤,都不再是重点,我发现对我而言,做一个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是重要的,但这份工作里需要狼性文化、需要用日常掰头的方式拿到资源,让我在工作角色和自我角色里不能自洽。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就提到这本书里的一个概念:“职业认同”

满足了职业认同的工作,才适合自己。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

胜任感:工作中体会到能力的成长,获得一种成就感。

承诺:愿意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对职业保持某种忠诚。eg自豪承认自己的职业

报酬:获得了满意的回报,一种互惠关系,没有剥削感。

满足感:工作和自我没有违和的地方,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感觉。我们能把自己从事的工作镶嵌进自己整个的人生故事里,让它变成整个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

要想建立真正的职业认同,要让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的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人生故事里。这种人生故事的整合,是职业认同最关键的部分。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鲁迅弃医从文。

如何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

这也许是另外一个难题。

我问过身边几个朋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部分表示没思考过这事,乍一听问题,或是很难说出完整的回答,或是开玩笑说现在还想不了这么深刻的问题。

一个很简单也很实用办法:

第一步是直面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问自己,很久之后(比如二十年、三十年、或者退休后),自己最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越是内心的声音越好,想象到的细节越多越好。比如,大到在哪个城市、和谁一起、做着什么样工作、赚多少钱… 小到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每天要做什么、一日三餐怎么吃、去哪旅行、读什么书、做什么运动…再把想到的这些都写在纸上或者记在电脑上,落笔的时候也许会有点小尴尬,或者又想用“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作为借口来逃避继续深入思考。只要仔细想、大胆写就好。

第二步是从终点一步步回推到现在应该在做什么。

假如终点就是要年薪百万,现在必须做的就是找到赚钱确定性最大的路径,然后缺啥补啥,其他的辛苦、情绪等等就不再是影响工作选择的第一要素;假如终点是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运动、照顾家人。不过这俩例子举得实在过于简单,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期望的生活也是多面的。

总之,按照第一步里设想的每个方面,把可行路径都记下来,眼下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就会逐渐清晰起来。切记要不得”既要、还要“。

每个人都有选择

4

最后,也许有人会想,你假设的都是好事。

两个offer选哪个,假如我根本拿不到offer呢?

想年薪百万,假如我已经失业在家了呢?

我很痛苦,也想选择也想改变,但我没有选择啊!

我自己也陷入过这种逻辑里:

想下班后能规律的锻炼身体,但公司总加班,如果我去换个国企能早点下班,工资又太低了,交了房租生活费就剩不了多少了。我想改变,但我没的选!

就在觉得自己卡在了这个dilemma的时候,我在跑步机上听到了陈海贤老师在得到app的这段课程,得到了顿悟式的启发。作为结尾,与大家共勉:

当你告诉自己不行的时候,你已经作了选择;

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的时候,你已经作了选择;

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的时候,你同样作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也是你的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被卡住时,一定会陷入或轻或重的无力感,除了停留在原地,似乎找不到更好的人生选项。为什么?

第一,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第二,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在“没有选择”代表的指责抱怨和“有选择”代表的内疚自责之间,很多人宁可选择前者,因为这样痛苦会小得多。

从找困难转变为找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

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