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217》中国晚清新军的创建与发展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12-26 发布于上海

中国晚清新军的创建与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军事的最大变化在于新军的创练。它以一套新的军事制度的引进为特征,宣告中国人在根本上告别了传统军事。

1.新军编练沿革

18944月,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廷之命在天津马厂募练新军10营,后移屯小站,号"定武军"。定武军有步、骑、炮、工四个兵种,共4750人。它的操练章程完全抛弃了湘、淮军旧制,"均按照西法办理"。次年12月,浙江温处道袁世凯奉命接练定武军,并对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更改,同时将规模扩大,号称"新建陆军"1898年底,清廷为加强中央兵权,并增强京畿地区的军事力量,下令将北洋地区各军改编为"武卫军",统归军机大臣荣禄节制。新建陆军被改编为武卫右军,仍驻天津小站。

这一时期在南京,还有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编练的"自强军"。到1895年底,自强军计编练成步队8营、马队和炮队各2营、工程队1营,共2860人。1896年,张之洞将一部分自强军带入湖北,发展成以后的湖北新军。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之役后,清王朝更加内外交困。1901年,清廷宣布推行"新政",改革国家军制。当年8月,下令永远停止武科举考试,同时广设武备学堂,以培养新式军事人材。9月,又诏命各省裁汰旧军,改设常备、续备和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

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拔款百万元,招募6000人编成北洋常备军。北洋常备军参照日本陆军编制,以镇为平时最高建制单位,下设协、标、营、队,实行步、骑、炮、工、辎多兵种合成编组。次年7月,北洋常备军左镇编成,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以镇(师)为建制单位的新式陆军。

190312初,清政府设立练兵处,以庆亲王奕訢为总办,以袁世凯、铁良分别为会办和帮办。同时各省设立督练处,由各省督抚兼任督办,下设兵备、参谋和教练三处。中央练兵处和各省的督练处构成了全国上下一贯的新军普练机构。次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参照北洋常备军军制,拟定了《陆军营制饷章》(或称《新军制略》),提出对全国陆军实行统一编组,分设常备、续备和后备三军,并对常备军的营制饷章、武器装备、军官选拔、士兵招募、平时操练和战时征调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规定。这是中国近代陆军的第一部建设大纲,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特别是德、日两国军制的产物。

190611月,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练兵处和太仆寺被撤并,以铁良为陆军部尚书,统辖所有各省军队。次年9月,陆军部正式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其中近畿4镇、四川3镇,直隶、江苏、湖北、广东、云南和甘肃各2镇,其他省各1镇。同时,又规定了各省编练完成的时间,这个计划是基于对全国各省战略地位的重要程度的考虑,同时也照顾到各省的实际编练能力而制定的。

按照这个编练计划,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全国只有近畿、直隶、浙江、福建和吉林等省区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其他各省均未达到预定目标。

总计全国编练成14镇,另有18混成协和4标,以及禁卫军2协,共计269004人。在这当中,仍以袁世凯在北洋最为积极,编练新军最具成效。到1905年时,北洋便已经编练成6镇,官兵达8万余人。北洋新军成为清末新军的主力。

2.新军的主要制度

清末新军在制度上与过去的清朝旧式军队有很大的不同。新军的制度变革具体表现在组织体制、编制制度、军官制度、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

1)组织体制

随着新军的创建和发展,延续了数百年的清朝军事力量组织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陆军内部形成了明确的职能分工。三十六镇作为国家的常备军和野战部队,得到了优先的发展,它们平时集中驻扎在军事要地和交通方便之处,专事训练,准备随时机动执行重大作战任务。巡防队作为地方治安部队,主要维持社会秩序,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野战部队和地方治安部队的这种分工和结合,顺应了近代陆军发展的一般趋势,使防、练军时期出现的分工趋势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制度,使清朝军事力量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这一时期,清政府还特别加强了对中央军事权力职能机构的建设。1903年设立的练兵处虽然还带有临时机构的性质,但已经部分具备了参谋总部的职能。练兵处的军令司下辖有运筹、向导、测绘、储材等科,可以参预对全国军事行动的策划调度。1906年改设的陆军部,下设承政、参议二厅,以及军衡、军乘、军计、军实、军制、军需、军学、军医、军法和军牧等十司。这种厅司设置是根据对全国陆军实行近代化专业分工管理的原则而确立的。

19097月,清廷宣布由皇帝亲任陆海军大元帅,又将军谘处从陆军部分立出来,于1911年改设为军谘府,下辖六个股。军谘处和军谘府是全国陆海军的最高参谋司令机关,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几年参与制订了大量的军事活动计划。军谘府可以在经过皇帝谕旨批准的条件下发布军事命令,它还间接管理各省军事幕僚的参谋业务,直接管理设在保定的军官学堂。在军谘府成立后,陆军部和海军部都成了单一的军事行政机关。这样,清政府便基本上建立起了一种新的高层次的军事力量领导体制,对后来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编制制度

新军一律实行多兵种合成编组。新建陆军和自强军同时编有步兵、骑兵、炮兵和工程兵等四个兵种。1901年后的新军各镇协又增编了辎重兵。这种合成编组系以步兵为主,但炮兵、工程兵和辎重兵普遍成为单独的兵种,地位明显提高。在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对士兵进行兵种分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军事技术和作战方法,以专求精,以精求胜。炮兵的普遍单列,还为火炮的集中使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近代火炮的作战威力。

新军的编制序列制度也是从新建陆军和自强军时开始大幅度变革的,特别是新建陆军的编制已经很接近于近代西方军队。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新军各镇编制更进了一步,它以日本陆军师团编制为蓝本,考虑到清军的实际情形,略加改造而成。

其具体的编制之法为:每镇辖步兵2协、马队1标、炮队1标、工程1营、辎重1营;步兵每协辖2标,每标辖3营,每营辖4队,每队辖3排,每排辖3棚。镇设统制,协设协统,标设统带,营设管带,队设队官,排设排长。根据这种编制,每棚计有兵目14名。全镇计有步兵6048名、骑兵672名、炮兵1134名、工程兵504名、辎重兵336名,合官兵共计10436名。

清政府还规定,新军镇以上设军,平时一般以2镇为1军,战时则视情况而定,或以3镇为1军,或会数军为1大军。终清之亡,由于全国编练成镇的新军不多,而且非常分散,所以平时只在几次大操中临时编组过军。武昌起义后,才真正出现了军的编制。

新军编制的颁行,标志着一种新的陆军编制制度的确立。这种新的编制制度改变了过去各路防、练军营伍纷杂的局面,使全国新式陆军在编制上得到统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种编制制度是建立在近代军事科学基础之上的,顺应了近代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条件,适应了近代战术对军队编制的要求,有利于中国军队作战方式的近代化。

3)军官制度

1904年至1905年,清政府相继颁布了《新军官制》、《陆军军官佐任职等级》和《陆军人员补官体制》等,初步建立起了新军军官制度。新军官制实行39级,同时明确军官军佐以相当之官任相当之职的原则,划分了军官的任免权限,规定了补官资格。它规定"陆军三等实官必须由陆军学堂出身,及曾带新练队伍资及三年通解兵学人员方准补授"

与八旗、绿营官制相比,新军军官制度在两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是兵科完备,官佐分明。军官分为步、骑、炮、工、辎、宪等科;军佐分为军需、军医、马医、军械、军乐、测绘等专业,品级官职都有明确详尽的规定。这套办法虽然来自日本,但的确代表了20世纪初年世界军官制度的先进水平。其次,高度重视对具有近代军事知识的新型军官的任用,使新军军官素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陆军部1910年奏报,各项陆军学堂毕业生及军事留学生在新军中补官者已达2000余人。陆军第9镇军官自管带至排长皆为江南兵备等学堂的毕业生。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军官在新军中有职有权,成为新军的骨干和中坚,宣告了由经验型军官主宰清军时代的结束。

随着新军军官出身的改变,他们的年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年青化。据粗略统计,新军的中高级军官多在3055岁之间。这种年龄结构与甲午战争时期防军和练军军官年龄结构相比,普遍年轻了1015岁。军官年龄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新军战斗力的提高。

4)兵役制度

新军的兵役制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制订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募兵标准,包括年龄、出身、体格、品德等项要求。年龄须在20岁至25岁之间;"来历必须土著,均有家属";身高应在4.8尺以上(南方人可酌减0.2尺),体格须健康,视力能及远;品性必须端正。二是鼓励有文化者应募入伍,在薪饷方面给予优待。三是改变过去统兵官弁随意"竖旗招募"的办法,推行新的募兵程序:先由地方官将开招日期、选验地点及募兵规格张榜示谕庄长、地保等各举所属合格乡民,届期偕赴选验所,听候招兵军官和地方官会同选募。四是开始实行士兵退伍制度。常备军士兵在营3年期满,即可退伍服续备役。北洋各镇成军较早,从1906年起,先后开始执行士兵退伍规定。到1909年时,第5镇计有目兵3872名退伍。

新军虽未实行义务兵役制,但它对募兵制的改进仍是具有相当意义的。它规定了新募兵标准,改进了招募程序,使兵员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过去勇营部队散兵游勇充斥的流弊。它实行士兵退伍制度,使士兵的输入输出得以逐渐步入正常循环的轨道。

3.新军的素质与历史地位

在短短的十多年中,中国军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中国军队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列强军队之间的差距。1911年初,一位美国驻华武官曾经指出:"除意外的因素外,至少必须要有五万人的外国军队才能夺取北京。"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鲍威尔也曾称:"一支小小的外国军队能够在中国登陆,并且夺获任何重要目标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的进步关键在于新军具有新的制度。

一代新的军事制度必然带来一代新的官兵。新军官兵的确具有不同于清朝旧式军人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装束变了,脱下了湘、淮营勇的黑布大褂,换上长短大小合身的制式军服,配以颜色鲜艳醒目的领章和肩章,腰扎宽皮带,脚蹬黑皮靴。虽然他们的身前背后不再贴有大写的""字,但却更具几分勇武之气。老弱之徒和鸦片烟鬼在军营中不多见了,有的是身高5尺左右、体格健壮的男子。士兵手中的武器也不再是刀矛枪炮混杂,不但枪同一式,而且保养得都不错。

19世纪末,德国亲王亨利游历江南,在观看自强军官兵的操演之后大发感叹,盛赞其身躯之精壮,戎衣之整洁,枪械之新练,手足之灵捷,步伐之敏肃,纪律之严整。这些话虽不无溢美奉承之嫌,但新军官兵显然已不再是绿营、八旗、防军、练军的样子。

新军官兵或出身于秀才举人,或毕业于近代学堂,或入伍之后受过新式教育,新的军事知识开始充实他们的头脑。他们懂得攻防作战的基本原则,知道军事工程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他们从而也开始改变军人的严重自卑心态,逐渐增强了自信,不再像甲午战争时的淮军那样害怕日本兵,亦不再像绿营官兵见了督抚司道等文官那样心慌。而这种变化在中国军事文明发展史上又是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的。

新军官兵对近代政治开始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他们头脑中的文化知识使得他们有可能对政治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不再甘心于在精神上受清朝统治者的奴役。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下,他们很快便成批成批地站到了反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上。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专制统治被推翻的铁的实事说明,新军官兵精神世界的变化对中国近代政治的进步发挥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当然,由于新军制度并未完全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影响,清朝统治者决不希望为自己培养掘墓人。在新军官兵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深受封建主义毒素的侵害。他们仅仅具有近代军人的躯壳而无近代军人的灵魂。他们反对革命,当清王朝的统治无法再维持下去之时,便演化成一种公开的军阀势力,给中华军事文明的继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