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中阳:对战略定位的四大误读

 新用户39306hBz 2022-12-26 发布于广东

认知最怕被带歪了。

“战略定位”日益流行,但遗憾的是仅停留在术语层面,而缺乏相应的概念定义及理论体系,在学术界与实践中往往产生误读和误解。

误读之一:(营销)定位理论

1969年,广告公司合伙人杰克·特劳特、艾·里斯推出《定位》: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独树一帜,并取得先入为主的效果,以在信息泛滥、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取得成功。

这本小册子一炮打响,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富影响力的营销学与广告学著作”,两位作者分别被誉为“商业战略大师”和“营销战略专家”。

究其实质,上述定位就是依靠差异化而形成自己的品牌“区隔”,抢占消费者心智的捷径就是“成为一个品类的代表”,力争在“小池塘里面做大鱼”。通过不断的产品和市场细分,你总可以找到一个做第一的机会。

试问:小池塘里能生成大鱼吗?“矬子里面拔将军”?

况且,小池塘里最先憋死或饿死的,肯定是大鱼。

从上述定位理论出发,作者认为是他们帮助美国西南航空成就了传奇:设计“单一经济舱飞行”的产品定位和细分市场,形成一整套独特而相互匹配的运营活动。

问题在于:一方面,如此简单明了的经营方法(连核心竞争力也算不上),为何不能被模仿和复制呢?另一方面,西南航空长达数十年的卓越表现肯定来自战略管理的成功,这远非运营层面因素所能解释的。

实际上,西南航空之所以长期盈利且物美价廉,答案就是自我定位“大众客运业”而非航空公司——这的确与众不同。

另外,西南航空的成功之处也不在于“抢占客户心智”。他们虽有“逗乐”顾客的好习惯,但在传播领域和广告宣传方面确实没什么独到之处。

1986年,两位作者又合作出版《商战》。该书指出只有进行聚焦,定位才不会局限为一个传播概念;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使其品牌成为该品类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代表,是企业赢得心智之战的关键。

不难看出,上述定位理论在积极突破传播领域而向营销层面扩展,自然涉及业务领域和范畴的取舍。显然,(营销)定位理论重在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解决的是企业产品传播方式、营销策略问题,并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和产业决策高度。

1996年,里斯在其新作《聚焦》中指出:与侧重营销广告的定位概念不同,聚焦意味着要对企业的产品、业务进行梳理和取舍;这就必须与企业的最高层进行讨论,这才是真正的战略。

显然,作者认识到了定位理论的局现性,极力想使其从传播层面上升到战略高度,实现“与肉食者(客户高层)谋之”的愿望,但由于“基因缺陷”而明显力不从心。

从“怕上火、喝王老吉”,到“怕上火、现在改喝加多宝”。此类悲剧的真正失误在于缺乏企业战略认知,忽视品牌商标的知识产权;更深层次危机,则是凉茶市场中的一家独大,占比超过70%以后还有什么增长空间?

不幸的是,“好空调、格力造”,又在步其“内卷”后尘。

从方法论上讲,因一味强调“聚焦”而呈静态观,定位理论的局限性不言自明。当传播暨营销定位工具被有意无意地延伸到战略方向层面,良药便成了毒药。

误读之二:竞争战略理论

有意思的是,被誉为“战略定位学派”奠基人的迈克尔·波特,实际上连概念定义都没有解决,遑论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

1980年,波特推出成名作《竞争战略》。其核心观点是,企业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与环境相联系和匹配, 产业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及潜在可供选择的战略。

随后,波特将(营销)定位理论引入战略领域,并构建起所谓的“战略定位”学派。他提出,作为战略的核心,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且有三种模式:一是以产品种类为基础的定位,二是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位,三是以接触为基础的定位。

波特认为,战略的核心就是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即行业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最有盈利潜力的行业,其次要考虑如何在选定的行业中自我定位。为此,波特提出了对一个产业施加影响的“五力模型”,包括来自供方、需方、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和业内竞争者等。

至此,波特总结出企业可使用的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低成本)﹑差异化(差别化)和专一化(聚焦);选择基点在于最佳地利用本公司的优势,并且最不利于竞争对手。

然而,其理论缺陷在于:

其一,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战略定位的实质应当是解决发展方向问题,不应下沉到运营活动层面,否则与经营策略有何区别

试问,“与众不同”无止境吗?而且没有任何独特的竞争策略、运营方法,是企业之间难以模仿的商业机密。

其二,世上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行策略?难道说,竞争策略与企业规模、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竞争环境无关吗?

对小企业而言,低成本运营、低价格竞争往往是其立身法宝,通过差异化、聚焦取得竞争优势。但对大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先者而言,管理成本高企、社会责任凸显且产品多元化难以回避,整合产业链、引领转型升级才是必由之路。

其三,企业发展是永恒的命题。不能指明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扩张路径,一味要求企业舍弃和聚焦,岂非作茧自缚?所谓“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在既定产业里企业就没有转型升级的可能吗?

另外,按照波特观点,竞争战略解决的是企业单一产业发展问题,而多元化产业竞争则属于公司战略范畴。难道像格力电器这样专业化突出的企业,只有竞争策略、运营方法问题,不配有公司战略研究、不存在发展方向的困扰吗?

不容回避,波特推崇的“竞争至上”往往把企业带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转型升级则无从谈起。

作为“竞争战略之父”,波特货真价实,但仅此而已。

误读之三:战略地图工具

近年来,战略地图暨战略解码风靡一时。要知道,它本质上属于一种绩效考核工具,而应用到战略管理层面则难免误入歧途

话说1992年,两位美国的会计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合作发表文章“平衡计分卡——业绩衡量与驱动的新方法”。

他们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大维度,将组织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由此形成一套新型的绩效评价和管理体系BSC

2004年,两人再度推出《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一书。

作者指出:战略地图的核心,是通过运用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得以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及效率(内部流程),进而使公司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

必须指出的是,战略地图所提供的“导航”工具,并非战略目标的实施路径图,而不过是业绩指标的关联图。

比如,对于股东长期价值,可通过生产率战略和增长战略两条路径来实现,前者包括改善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后者囊括增加收入机会、提高客户价值;

而财务指标的实现,则来自于客户层面,客户价值主张体现为价格、质量和功能等多种因素,依次可不断细分下去。

虽然上述指标关联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但在实践中难免陷入僵化繁琐和理想化的困境。

应当承认,战略地图有两大重要价值:一是强调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内功修炼”,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不应本末倒置;二是指出战略制订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而集思广益只能是辅助手段。

然而,许多企业在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时,往往聚焦于业绩指标与市场份额,对组织能力建设及成长、无形资产积累漠不关心;同时,经常采取“群众运动”等方式,最终难免事与愿违。

从底层逻辑上讲,战略地图(含BSC)、战略解码带有先天性的两大理论缺陷。

(一)目标与手段相混同。

从系统论上来讲,目标和手段必须予以明确区分。如果手段本身被当成目标来过度优化,不仅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而且会放大噪音甚至产生负相关,以至于系统迅速走向崩溃。

有多少全身心地追求“行业老大”“一百亿”的明星企业,以加速扩张手段追求超高速增长目标,最后唯余一地鸡毛?

(二)目标与方向相混淆。

正因为“战略何以是方向”在理论界迟迟没有取得历史性突破,所以绝大多数人依然是错把目标当方向。而目标往往被简化为(业绩)指标时,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指标,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财务层面的股东价值差距能否作为战略目标?以财务指标为代表的业绩指标,能否测得准确、定得合理?

难道说,以批判“短期财务指标”至上的BSC与战略地图,不过是将披上股东预期“马甲”的“长期财务指标”视为战略目标

这岂非五十步笑百步?

走不出的战略地图,解不开的战略密码。

误读之四:最佳实践工具

1926年,会计学教授麦肯锡创建了自我命名的咨询公司。

为帮助企业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麦肯锡公司的看家本领就是“最佳实践”,即为持续有效地达到企业目标,而寻找并采取最成功的解决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度予以全面推广。

1979年,美国施乐公司首创标杆管理方法,并很快风靡全球。

所谓“标杆管理”,就是寻找一个具体的先进榜样,解剖其系列先进指标,研究其深层次成功要素,向其对标而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最终实现赶超。总之,这是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的过程。

不难看出,标杆管理与最佳实践如出一辙

应当承认,“学先进”很有必要,甚至短期内可以实现多快好省,但过度注重“标杆”往往失之静态化和表象化,最后或者东施效颦,或者邯郸学步。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比学赶帮超”,难免抬高赶超成本、丧失转型升级机遇,最终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怪圈,正所谓“标杆陷阱”。

无独有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的“卓越绩效”开始大行其道。

要注意,卓越绩效模式本身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其要点是: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七个方面;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与能力,为顾客及其它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不幸的是,本为一种评价方法的卓越绩效,最终演变、异化成了实践工具而被僵化地全盘执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造美女”呢?

学来学去,原来都是“邻家的孩子”。

从逻辑上讲,标杆管理、最佳实践与卓越绩效等充其量属于二流理论工具,因为它们只适用于二三流企业

请问:一流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何以标杆?又如何赶超?

任正非有言:进入无人区后看不到别人的脚印了,关键要把握主航道、保持方向感。

没有方向,何以转型?没有定位,何来方向?

没有方向,何谈方法?没有方法,何谈目标?

真正的战略定位要有大前提,即转型升级的方法论:从战术到战略,从产品到产业,从方法到方向,从指标到趋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