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5简,原简上部灰清洇渗过重,字迹与简面显黑,对比度不强。经过PS后,字迹清楚,不影响阅读。 观察此简的书写,虽然前四字与焉耆等字的草法路线不清楚,但从整个简面来观察,书手中锋运笔,多次转动而无折划,使笔画浑圆敦厚,线条粗圆稳重,笔势连续摆动,甚至给人以舞动的感觉,书势书写时似乎是整个臂膀在用力,而并非指法有力。虽然说是草书书写,窄窄的简面上却洋溢着篆籀气象,圆融不妍,浑厚拙朴。 ![]()
在整个马简中,只是这个翁字的下部羽旁的草化可以与之媲美,遗憾的是。这个翁字整体上还是个隶写。不妨作个比较:
![]() 侯,也写作矦。说文曰:矦从人;从厂,象張布;矢在其下。 在马简中,侯以这样“矦”的写法为主,所以,它的草化也就是从这里开始。 可以依次看下面四个侯字,左上应该是隶书,其余三个通过顺势的方式先将上与下连接起来,然后,厂与矢,通过交叉相接的方式连接起来,最后偏旁矢连续摆动,完成草化。 ![]() ![]() ![]() ![]() 而进一步的草化,就如本简所呈现的那样,减少交接,通过上下无缝相连,完成草化。 这样的草化,可以让用笔更加自由,笔法更加丰富。才能通过连续的舞动,实现篆籀笔法的书写。我们先欣赏本简中出现的两个侯字——这是马简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两个字。
如不细看,二者极容易混淆。那么马简中其他的侯字草法如何? ![]() ![]() ![]() ![]() 细长是其特点,这是改变字形结构的结果。 ![]() 故字的草法是应该重点关注的。故字在草化时的符号化方面,在字形结构方面,众多的书手们都经过了不断的探索。 说文解字认为故的字形构成是:从攴古聲。 故字的草化内容比较丰富。 先看左旁“古”的草化。在草化过程中,古的上部十旁,有时是一点一横,有时是一横一竖上下打通。 下部的口旁基本是运用符号两个相向的点。但有时也与竖组合。 如下图:
而今草选择了与竖组合的方式,并从组合的右点开始与右旁相连,甚至是省减口旁,直接从竖开始右行相连。 再说右旁:“攴”。在故字中在省减上部的基础上,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简化为一”又“形,字形古拙,表现书写的节奏感,并为字体装饰留下空间,如可以记书手调整笔锋写出波磔。
二是简化为”人“形,在表现书写的节奏感并为字体装饰留下空间的同时,不让笔画相交,为笔画间留下空间,让字的结构更加疏朗潇散。皇象的章草选择这样的字形。
三是简化为”Z“形。通过左右——上下的相连,增加书写速度,最大化地减少笔画,实践草法的目的与境界。即使后来的今草,基本上都是继承了这一草法。 ![]() ![]() ![]() 最为重要的是,在完成上面所述的简化后,实现左右部旁的相连。 ![]() 关于焉耆的草法,在整个马简中,本简的草法是比较清楚的,而且可能是最简化的。 在马简的所有关于焉的草法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下部的四点简化为一横画。有些将上部的正字简化为三个横画。 ![]() ![]() ![]() 耆的草法,本简将中部的部旁”匕“旁减去,将下部日旁用了符号化的三连点式。而在M147简中,下部用两点符号,可惜在今草中没有被采用。当然还有下图左一那样,试图通过连续笔画的方式草化,也没有成功。 ![]() ![]() ![]() 在章草与今草中,除焉字的草法有定形之外,耆字也是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叙述简略一些。 ![]() 在说文中,妻与女同属于一个部首。本简中又同时出现,所以放在一起说。说文释义: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 在马简中,偏旁“屮”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一点一横画,然后又将竖画与下部女的笔画相连的方式表现,一种是竖画贯通横画并与下部女的笔画连接在一起。
而偏旁“又”的表现有三种,一种是两笔画,如篆法一般,外围一笔写成半包围结构,中间一横画。另一种是半包围结构只完成上——右,然后中间横画,下部的横画以挑简化表现,其特点被章草继承。第三种是简化成完整的半包围结构,其表现被今草继承。 ![]() ![]() ![]() 下衅我们依次看一下皇象和宋克的章草,王铎的今草。 ![]() ![]() ![]() 马简中有两个草法最好的女字,本简的女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看上面的妻字下部女的形式,便知其草法如是,即通过圆环相连的方式进行草化。只是书手不同,性情不同,表现的个性就明显些。但都是在最后收笔时候表现,一个是用力回转笔铎,一个是用下行肥笔。我们试看一下。
![]() 即,字形采用“皀”作边旁,采用“卪”作声旁。 在马简中,即字的草法很经典。 “皀”简化后上下相连,然后左右顺势相连,在相连的过程中,“卪”旁完成简化。 ![]() ![]() ![]() 而本简中草化的即字,却是最为经典,和章草今草如出一辙。下图依次是本简草法、皇象章草、王羲之今草。 ![]() ![]() ![]() ![]() 扫二维码 谢谢关注 流沙缀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