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

 大雨图书艺术馆 2014-04-11

关于草书的形成与发展探讨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笔画连写的书体,过去草诀歌中曾用“删繁就简笔带连”来概括它的特点。草书概念,从广义上讲,无论何种书体,凡书写随意草率的,均可称之为草书。宋代张栻在《南轩集》中指出“草书不必现代有之,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写的不谨,便成草书。”汉字字体发展,大体趋势是在追求书写便捷的前提下,由繁趋简,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趋于符号化。因此,可以讲,任何一种可视为楷模的定型书体的产生,都有一个“草化”阶段。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指出,“广义的草书先于广义的正书。”因为创造汉字非一人之力,像文学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一样,汉字是广大民众的创造,形式是草率急就得,规整的字体,是文字为统治者垄断后产生的,都是在郑重场合下使用,而平常使用的是草率急就的字体,如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楷。草书从狭义上讲,是指作为五体书法之一的草体而言。草书在不同发展阶段,面目各有不同,故又分为章草、今草两大类。今草又有小草和大草之别。小草结体、用线、章法趋于谨严,大草结体、用线、章法则狂放不羁,故又称狂草。小草至西晋已完全成熟,大草至唐代达到鼎盛。今草的发展又分为今草前期(东汉至隋,以东汉张芝和两晋“二王”为代表)和今草后期(唐至今,以唐张旭、怀素和当代毛泽东为代表)去把握。我们研究的草书是指狭义的草书。
  最早的草书是从隶书中发展而来,称之为章草。关于章草创于何时,历史上说法不一。大多数认为始于秦末汉初,秦代隶书与小篆同时并存,后秦隶取代小篆后,至西汉前期仍在通行,并已逐渐由秦隶向汉隶演化。章草就是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章草或称隶草,最初在民众之间和非郑重场合下使用,还不被官方重视,到西汉前期逐渐扩大使用范围后,被皇家引进,成了处理公事的“急就”字体。故汉许慎《说文序》中讲,“汉兴有草书。”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也提出“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氏。”许慎和卫恒所说的草书,即指章草。现在可看到的最早章草,传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的《急就章》,照此向前推,章草的草创阶段,应为西汉之前的秦末。东汉赵壹在《非草书》中讲,“草书之兴,起自秦末。”因此,西汉元帝时的史游可作为整理这一书体,做出贡献最大的书家之一,而非章草的唯一创始人。

杜牧诗一首


  至如“章草”名称来源,众说不一,章草是隶书之捷,书写方便,速度快,但简而不乱,草而有矩,线条笔画趋于简便凝练,干净利落,便于赴急使用,又较规整典雅,用作书写奏章亦不失体统,所以唐张怀瓘认为用于“章奏”。史载即有汉章帝下令用草书奏事之说可证。因为“章奏”所名为章草有其道理。
  章草因是“隶书之捷”(张怀瓘语),趋于简便凝练,干净利落,故线条是纵笔画增长,横笔画缩短,起笔多取顺势,点画微呈左右和上挑笔势,而向下笔势则明显减少,这与今草恰恰相反。
  章草结体特别强调横画、平捺、斜捺三种主要线条的表现,凡横画都向右方向斜挑,向右上方倾斜;平捺,多向右上方旋绕,如“乙”字下部上钩;凡右斜捺皆凝重而长异常醒目,带动整个字型既险峻而又灵活。章草在单体组合中,线条彼此之间,已有细如牵丝,圆如转环的萦带关系。章草中已初具今草中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连绵运笔。章草用笔书写时往往率意而作,顺笔而下,结体造型,基本改变了隶书以横画见长的特点,在保留笔画平直、结体平正的前提下。字形灵活多变,大小不同,线条或长或短,因势利导,故章草章法既因势整饬,又美观典雅,别有妙趣,它是隶书之捷,是社会发展提高书写速度与时俱进的书体创新。章草既有隶书古朴的意态,又有今草灵动的特点,它介于隶书和今草之间,清晰的显示了它的起源和当时今草的发展趋势。但章草也存在不足,因“字字独立,一字万同”不相连属,因此写章草不能像今草狂放不羁,不能尽情恣肆。写章草要笔画平直,含有隶意,章草中有些字和行书相似,有些字又和草书差不多,还有极少数字和楷书一样。由于是隶书的草写,笔顺,结构均从隶书中演化而来,虽是草书,实则它是介于隶书和今草两字体之间的一种草。
  章草产生于楷书、行书之前,它始于秦末汉初,发展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西汉有史游,东汉有崔瑗、杜度、张芝等。史游章草《急就章》结体简便凝练,规整古朴,用笔精到,遒劲十足,结体中已显示出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连绵运笔法,是学练章草的好范本。传为东汉张芝的《秋凉平善帖》,字形灵活多变,大小不拘,其法古雅,风格独具,帖中有些字已和今草相似,有萦带使转的特点。三国中吴国的皇象也善章草,传有“急就章”以楷与章草两种书体书之,结体平整、凝练、典雅。晋代索靖写有《月议帖》结体多变,字形既险峻而又灵活。上述章草对后世草书的发展有着割不断的关系,故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大凡草书,先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结体平整,下笔有源。”其说有其道理。晋以后今草大兴,而写章草的越来越少,这是因为章草字字独立,一字万同的不足所致。唐宋擅长章草的人几乎没有。到元代书坛领军人物赵孟頫带头写章草,随后,邓文原、鲜于枢、康里子山、方从义、俞和等接踵承继,形成一时风气。明初有宋克等,宋克虽受赵孟頫影响,但已采取章草今写的表现手法,章草中有行书味道,笔势线条较挺拔有力。而清代以章草名世的书家几乎没有。由上可以看出,章草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隶书之捷,是与时俱进的必然,因是官方为提高书写速度,为提高工作效率急就的书体,在那个年代,写章草的书家多,政府时出诏令、报告不失典雅。它的产生和盛行为后期今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练章草,对提高隶书和今草的书写水平会有帮助。
  今草由章草演化而来,今草前期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加快行笔,增多圆环,钩连盘纡,偏旁相互假借而成。
  唐张怀瓘《书断》中讲,“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茄,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清刘熙载《艺概》中说:“正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这些观点都阐明了章草与今草的不同体势和风格特点,但多指今草而言。
谁是今草的创立者?一般都认为东汉张芝对今草创立有极大贡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东汉末,桓帝、灵帝、献帝之间的大书法家。(生于何年不详,卒于192年或193年)。张芝学书极为刻苦。《四体书势》说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人张彦远说:“张芝学崔(瑗)杜(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怀素在《自叙帖》中讲,“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东汉杜度未见传世作品,崔瑗(生卒年不详),字子玉,为东汉车骑将军,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是汉末与张芝同时期的书法家,擅写章草和今草,传世作品有《贤女帖》,其作品有断有连,整篇作品一气呵成,结体平稳,精神照人,此帖中今草的章法布局给历代书家以启示,如晋代王献之曾赞美他的草字是“工类伯英”。到底崔瑗的字是工类伯英,还是张芝学崔瑗?有的讲张芝其书师承“章草”之草法而弃其隶笔,自创一笔飞白草,系“今草”之创始人,时称“草圣”。
  到底谁为今草的创始人,是崔瑗工类伯英,还是张芝学崔瑗、杜度,这实际已不重要,因历史的原因,已不好考究,实际他们都为今草的创立做出了较大贡献。论贡献,历史上较多书家认为张芝对今草的创立有极大贡献,在宋《淳化阁帖》中,收张芝五帖,除《秋凉平善帖》为章草外,其余《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二月八日帖》均为今草。
  张芝《冠军帖》又称《知汝帖》,该帖是张芝写他自创的草书体“今草”代表作。“笔飞墨舞,龙骧豹变”,一气呵成,是一笔构成的草书,淋漓尽致,精神照人。其草书的体势,可谓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险象丛生,而太多带有险笔的,又妙在险中扣稳,使字的屹立、平衡有静有动,玲珑美女之姿,真是神乎其技,难怪后人称张芝为“草圣”。
  张芝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谓一笔书。由东汉经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迄于隋、唐,近五六百年间,张芝在书法史上,一直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向被尊为今草的开山鼻祖,三国魏韦涎称他“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前朝今草,从东汉张芝发展至东晋“二王”时代,已进入完全成熟阶段。王羲之得力于张芝、钟繇,而能增减古法,变汉魏朴质的书风而创秀美流利的今体。王羲之《十七帖》为小草的典型,是学小草的好范本。
王献之初学其父,后法张芝,尤继张芝狂放特点,改变字体,别创新法,创立了一种绝然有异于其父的新体,时称“破体”。如《鸭头丸帖》,其书二行十五字,是流传有绪的王献之优秀作品,该帖笔法灵动,书风流美,韵味酣足。
另王献之《中秋帖》,明清期间被认为是王献之的书法名作,字结体线条古掘肥厚自然生动,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为清乾隆皇帝三希堂内的《三希》之一。
由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中可看出作者强调自我个性的抒发,南朝各代及唐宋以来,狂草书大都受其影响,由上可以看出两晋“二王”对小草与大草书法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草书,笔者认为还不能与汉张芝相并肩,也难怪怀素在《自叙帖》中讲,“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
   由上看出,今草的发展前期主要以小草为主,线条及结体既具“章草”简而便的特点,另又有流而畅的优点,一般较易辨认,具有行草特点。在用笔上大多随书家特点,中锋及中侧兼用居多,字与字之间多带连,笔画简多呼应牵连,线条使转,这较章草更进一步增快流速,更进一步的快捷写法,并且线条多变,由于今草线条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故笔笔在变,意态纷呈。清刘熙在《书概》中讲:“草书之笔画,更无一可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都要无所不悟。”此讲虽然有些绝对,但他把草书之笔画,线条之情趣,“更无一可移入他书”,也间接的阐明了草书线条是笔笔在变;草书变化多,如朵朵桃花,正欹疏密,大小错落,钩环盘纡,意态纷呈,神态各异。
从前期今草看,章草多扁取横势,而今草由扁方趋于长方,由横势变为纵势。从章法上看章草多字字独立,平正布匀。在前期今草中,字已有歪斜取势,彼此连绵,血脉通畅的特点。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讲,“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茄,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通其隔行。”总之今草特别强调整体性,强调多样变化,强调变化统一。

苏轼《风波亭》

  草书的发展同其他书体一样,开始是从实用出发,隶书之捷出现了章草,急就适用;章草又捷又出现了今草,他们都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与时俱进,但到最后又脱离了实用而走向艺术审美的创造。诚然,在实用中也包含有审美的因素,但其中都有自觉不自觉和以何种目的为主的差别,这就出现了草书在发展中在不同阶段上的自身差异。在初创阶段(秦末汉初)主要目的时急就赴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小草成熟时仍未失掉这一目的。故以两晋时代“二王”为代表的今草,虽较章草面目已有大别,但仍简而不乱,草而有矩,不失规整严谨的要求,而今草发展至唐,面貌大变,后期今草已非实用,而是为了艺术的追求和尽情恣肆,为了充分表现个性,因而导致了唐代“狂草”的产生。唐代草书,无论小草或是大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孙过庭草书《书谱》是孙过庭撰写的一篇著名书论论文,又是其所书小草的著名作品。
  孙过庭(公元648年~703年),字虔礼,是“有唐第一妙腕”的书法家和理论家,曾官右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工楷、行、草书,尤擅草书。
书谱卷纸本纵27.2cm,横898.24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由于总结了前人的艺术成就,加上作者自己多年的创作体会,因此理论深刻而精辟。《书谱》基本字字独立,虽系小草,但通观全篇,开始写的比较规整,点画精到,愈写愈开放烂漫,最后老笔纷披,姿态横生,更是翰逸神飞,如蛟龙戏水,有气势,有节奏,有韵味,有变化,全篇一气贯注,笔致俱存,实为草书至宝。
  《书谱》的最大艺术特点是妙于用笔,提按分明,使转灵活。
  《书谱》书论更是意义非凡,因是孙过庭总结了前人书法艺术成就,并且根据自己多年学练书法心得体会,观点正确,理论精辟、深刻,是学书者的好文章,不可不学,不可不思。
  狂草又称大草,发轫于杜度、崔瑗、张芝,经张芝之后,“狂”的品格都未引起学草者的注意,王献之虽有追求,有其成就,但是行中有狂,狂中求行。到了唐代,唐人则大胆发挥了张芝“狂”的意趣表现,把草书推上了空前绝世的新境界。
唐代狂草开派与张旭,继承于怀素。张旭、怀素他们都嗜酒,向以狂中求草,以草抒狂,世称“颠张醉素”、“以狂继颠”。
  张旭以《古诗四帖》而传世,怀素以《自叙帖》而称绝。
  张旭(公元658年~747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常熟尉,至右率府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性卓尔不群,倜傥闳达,工诗书,晓精楷法,草书最为知名,李白赞曰:“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争追随。”唐卢携《临池诀》载张旭自云:“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张旭还曾问书于褚遂良,尤精草书,他革新二王,独创新格,连绵萦绕,状奇势逸。当时即有“草圣”美誉,与李白、贺知章等为“酒中八仙”,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人呼为“张颠”,名其书为“狂草”,李欣赠诗云:“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言,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酒素壁,挥毫如流星。”新《唐书》杜甫《酒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古诗四帖》传为张旭传世墨迹,为狂草,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如急雨旋风,骤然而至,连绵飞动,状如蛇行藤绕,飘逸潇洒,气象万千,在速度与质量的交、切转换中展现出优美的时空意识,充分体现了狂草书法艺术的特殊美,在整篇作品中如万马奔腾,作者尽情恣肆,心手合一,确实达到了“超绝古今”的境地。张旭把中国书法草书艺术推到了纯艺术的最高峰,确立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草圣”地位,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的基础。并为后世草书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另传为唐张旭刻帖《肚痛帖》,其刻帖格调严整,字字连绵,是优美草书,成为当时怀素等人的草书摹本。
  唐另一位狂草大家为怀素。怀素(737年~卒年不详,怀素绢本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年即799年所书,此年怀素为63岁,后何年卒不详。)字藏真,僧人,俗姓钱,长沙人,幼而出家。怀素《自叙帖》中“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遂担及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
  上面是记录怀素学书走万里路的过程。怀素学书极为用功,他师学张芝、张旭,与颜真卿交厚,以狂草名世,善以中锋尽情恣肆,运笔迅速,《自叙帖》中“满座失声看不及”和“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语句把他运笔迅速,飞动圆转,气势变化,活龙活现展现于世。
  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狂草,所以有“以狂继颠”之称,怀素传世作品有《自叙帖》、《千字文》、《圣母帖》、《藏真帖》、《四十二章经》等。1974年,毛泽东主席曾把精工装裱的怀素《自叙帖》长卷复制品,赠送给当时来我国访问的日本外相太平正芳,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册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自叙帖》是怀素传世名帖,狂草,内容为自述习书经历及士大夫对其书法的赞赏评论。该帖率真,颠逸,笔势圆转活脱,飞动流淌,千变万化,正如唐韩偓所称颂的“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狂来轻世界,醉中得真如”的怀素在《自叙帖》中用笔可谓随心所欲,物我两忘,《自叙帖》是尽情恣肆的情感作品,该作品盖有160多个收藏印章,可见其贵重。怀素学书,从自然万象中吸收营养,他“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从自然现象中,获得感悟。学草书不可不学怀素《自叙帖》,学他的用笔,学他的尽情恣肆,学他的笔断意连,学他的毅力,学他的精神。他为学书,徒步跋涉,担及杖锡,西游上国,在走万里路中向有学问的人学习,沿途向碰到碑刻墨迹学习,向大书法家颜真卿等人学习。他这种虚心请教,不懂就问,并借鉴前人的墨迹,刻苦练习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据说他由于贫困无钱买纸,就在居地周围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在芭蕉叶上练字,将自己的庵命名为“绿天”,后人因称他为“书蕉老僧”。吴昌硕曾在一首题画芭蕉的诗中感慨的说:“今人谁解为草书,苍天无绿蕉叶枯,窗前新种两三本,夜听风雨思江湖。”这么多的蕉叶还不够写,怀素又特地做成漆盘和漆板来代替纸张,一直写到连盘都磨穿了,他把用秃的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取名叫“笔塚”,由于超常的毅力和刻苦的练习,怀素终于以草书的高超绝技而扬名盖世,成为张旭书圣之后又一“书圣”,与张旭齐名。
  怀素善于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大胆夸张,奇异的变幻,用笔苍劲瘦挺又圆润自然,洒落自如,飞舞活泼;结体布局,大小错落,正欹参差,映带呼应,浑然一体,有如骤雨旋风,急流飞瀑,一发难收,呈献出排山倒海之势,令人惊心动魄,作品变化万千,奇态各异,最后又变化统一。
  今天我们学草书,不仅要学张芝、张旭、怀素他们用笔,学他们的变化,更重要的要学他们的毅力,学他们的刻苦精神,如果有他们的毅力和刻苦精神,还有什么样的草书练不出来?
  狂草又名大草,因源于前朝今草,所以狂草线条表现,除具备今草前期基本特点外,较前期今草更加恣肆放纵,草书的特点被强调到极端化的程度,已脱离了实用,成为纯艺术产物,行笔极为劲涩而又流动,若天马行空,简意所造,如迅雷旋风,势不可遏。由于狂草行笔简捷快速任性,结体高度简练概括,乃至形不可扑捉,迹不可省察,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讲,“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追而视之,端际不可得见,指归不可胜原。”书者似乎忘其所以,观者几乎坠入迷冥之境。狂草已完全失掉文字的实用意义,变成了纯观赏的艺术品。唐张旭、怀素把狂草推上了顶峰,可谓空前绝后。
  后期今草的发展,就像唐代正书发展趋势一样,唐以后,再没有涌出惊人的波涛。主要是因为唐代狂草的出现,标志着作为书体之一的草书,已经最后确立。无论是小草表现或以大草表现的草书,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事物发展就是这样,一旦约定俗成的模式得到确定,就会产生难以动摇的权威性和楷模力量。更何况草书表现形式,正契合了人类追求个性解放尽情恣肆的固有欲望。所以狂草的产生、发展、成熟,标志着中国草书发展过程的完成和终结。这说明,此后的再发展只能在既定模式笼罩下进行。因此,唐以后草书的发展,跟其他书体发展一样,多是风格特点变化,而不是一种新书体的产生。今草线条具有浓厚的浪漫特色,他能够尽情恣肆,笔飞墨舞,他能淋漓尽致、精神照人,他能圆转活脱、飞动流淌,能千变万化、多样统一。他能尽情的表达书者的性情,所以,草书能以纯线条艺术手法,人们用纯观赏的身份来享用,这是草书为什么收到人们的青睐原因。
  按说草书,特别是狂草的形式与篆、隶、楷、行比较,是最脱离实用而进入审美领域的,应看到它是在最大程度上摆脱社会束缚取得自由性的一种书体,因为草书志在新奇无定则,狂来轻世界,可以尽情恣肆,然而草书为什么不能形成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态势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草书难写,无定则。既然无定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行否?笔者认为不行。因为,看似无定则,而实际上定则就在无定则之中,草书的使转,草书的笔带连,删繁就简,怎么删,怎么连,怎么欹,怎么正,怎么变化,才有艺术味道?草书看似没有规则,实际是有规则的。规则就在无规则之中,就像武术里的无招胜有招一样,随心所欲。如张旭的狂草,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如急雨旋风,骤然而至,连绵飞动,状如蛇行藤绕,飘逸潇洒,气象万千。怀素草书,唐代士大夫评为“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滩骊半无墨。”这些评价,这些观点就是人们对狂草的总结,这就是规则,如没有变化,没有上述特有的线条,狂草又不复存在,因此,狂草狂来轻世界,志在新奇无定则,实际法则无处不存,无时不在。由于草书线条具有极强的综合力,自然界气象万千,其他书体笔意都可入草。这种表现中的难度,恰是由自身过分恣肆造成的,可见草书是最高层次书法表现能力的综合体现,须具备相当高技能和学养、修养才能驾驭它。唐蔡希综在《法书论》中讲过“草法尤难”,清“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也讲,“唯草书至难”。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草书难于严重”,东坡语。“严重”即作草如真,笔要沉下来,从容不迫,在“无法”和“有法”之中,唐孙过庭《书谱》中讲的好,“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遗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这就是规则,这就是作草的指南,只有这样,草才有艺术味道,才有观赏价值,因此草书难写是在你没驾驭它之前难写,如你已驾驭它又何难之有呢?
  草书难认。草字往往一字数体,或同体异字,似是而非,可谓字字变,笔笔变。删繁就简笔带连,如何简?如何连?连了、简了还认识否?如果简了、连了,人们都不认识,成为天书,就失去了“文以载道”的意义。因此草书结体要学习古人草书写法,要读“草字要诀”。
  学习前人的草字,古为今用,然后得其方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写出今天的草书,让人们大部分都认识,或借助于草书字典能认识,这样的草书我想人们会喜欢,这有利于草书的进一步发展。
  唐后诸代,写小草或大草虽代不乏人,可总难产生能与张旭、怀素、“二王”、张芝相媲美的书家,特别是富于创新意识的旷世大家。
  宋代黄庭坚是继张旭、怀素之后,卓有成就的狂草书家,其草法颇有独到之处,突出表现在,怀素狂草线条急促腾跃,而少顿挫之感,而黄庭坚则极重线条的轻重疾徐和提按顿挫,故有小草与大草相发的意趣。另由于狂草中参用小草乃至行书笔法,故结构精巧,灵气充溢,颇多趣味,见黄庭坚《诸上座帖》,《杜甫寄贺兰钻诗帖》等。
  元代小草的书家不少,而能狂草的却没有。小草与章草作品均无太大特色,只是保持传统而已。明代则草书大兴,名家辈出,明初至中期后,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清代篆隶大兴,以草书称著的却罕见。
  近代也有力倡导草书和致力于草书的书家,如于右任、林散之、高二适等。上述书家无疑都对草书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于右任首倡标准草书,对中国草书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泽东同志在书法上久负盛名,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草书,为世人称之为“毛体”,其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毛泽东草书学张旭、怀素,中年以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狂草书法艺术的独创性充分体现了他的雄伟气派和高韵深情。他的狂草《满江红·小小环球》、《忆秦娥·娄山关》、《采桑子·重阳》等多幅作品,纵横潇洒,气吞山河,如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跌宕起伏,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具有了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作品,充满激情,既有对立又有统一,既有变化又有和谐,书法线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结体有大有小,用笔有快有慢,有松有紧,有参差,有疏密,有正欹,有主次,有方圆,有刚柔、、、、、、毛泽东同志的狂草推进了中国狂草的进一步发展。
  为什么毛泽东同志的狂草大气磅礴,能气吞山河,能跌宕起伏?这主要是他采千古遗韵,熔百家于一炉。这与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字外功夫、与学养、修养有关。并不是光掌握书法技能就能创造出来的,这也是毛泽东同志推陈而能出新的原因。
  毛泽东同志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由此看来,中国书法也充满了辩证法啊!”字要写好,必须骨神兼备。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要有相貌、筋骨、神韵。而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毛泽东同志还讲过:“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有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由上可以看出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能被人们誉为“行草书圣”之美誉。毛泽东同志传世狂草作品,给后人留下书法至宝,这将为中国书法的普及和以后狂草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对草书的产生、发展、最后的完善、成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章草、今草前期、今草后期名家作了分析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与学练草书者或书法爱好者一起切磋,共同提高。
  草书有小草和大草,大草又名“狂草”,狂草比今草前期更加简便快速,它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如急雨旋风,骤然而至,并且连绵飞动,状如蛇行藤绕,飘逸潇洒,气象万千;结体变化多端,有排山倒海之势,书者能尽情恣肆,淋漓尽致,而又有奇态各异,一气呵成之韵,最后又变化统一,狂草书有人称它为“一笔书”。唐张旭、怀素的草书就是狂草一类。
  狂草便于书法作者心潮澎湃的激情,较容易产生艺术魅力。但由于结体变化大、连绵、曲折牵带多,用笔迅疾,起伏跌宕,不易写,也较难辨认。因它已经脱离了实用性而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如果没有相当的笔法基础训练,没有足够的学养、修养和字外的功夫,是很难写好的。唐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初学者应当切忌在未立“稳”之前就急于狂“奔”、乱“跑”起来,那样就可能流于荒诞狂怪而丧失美感,丧失艺术感染力。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这虽是经验之谈,但很值得我们在学习草书特别是狂草书时借鉴。
  学练草书特别是狂草书,怎样学练好?笔者根据自己学练的体会,认为先从楷开始,先打下坚实的基础,“立”住后,再学行书,行能“走”后,在学练草书。学练草书以张芝、张旭、怀素名帖,反复练习,反复思考,然后得其笔法,得其变化,最后练出自己的草书来。这样做看上去慢了,实则不慢。由楷至行,由行至草,像由“立”到“走”,有“走”到“跑”,因循渐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上来就学练草书,欲速则不达。以上看法写出,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山东大学 张传聚             

下一篇:关于楷书的形成与发展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