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媒:西方在苏联头号“鼹鼠”落网记

 wps0321 2022-12-26 发布于河南

参考消息网12月25日报道 俄罗斯连塔网10月22日刊登弗拉基米尔·谢多夫题为《他恬不知耻,却“拯救”了加勒比海危机》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60年前,即1962年10月22日,克格勃特工逮捕了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上校奥列格·佩尼科夫斯基。后者参加过苏芬战争,又是二战英雄,但后来却主动为英美情报机构效力。从他向西方所提供情报的数量及价值而言,绝对堪称西方安插在苏联的头号间谍。他在加勒比海危机白热化时被捕,对他的庭审向全国直播。

1961年12月30日,英国女子安娜·奇泽姆从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上某栋公寓楼内走出,她的丈夫是英国驻苏使馆的情报官。她在彩色林荫道买了1公斤苹果后便匆匆离去,边走边回头看是否有人盯梢,随后拐入小苏哈列夫斯基胡同,进了11号楼,两分钟后便出来了。克格勃特工尼古拉耶夫刚想跟过去,突然发现从同一单元走出一位身着灰色大衣、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朝着与安娜相反的方向离开,也是四顾张望、频频回首。他觉得可疑,便向上级汇报,这位灰衣男子正是情报总局的佩尼科夫斯基上校。

钻营高升

佩尼科夫斯基1919年出生在高加索的单亲家庭,跟母亲相依为命。他以优异成绩从军校毕业,成为军官,1939年参加过与芬兰的冬季战争,但距前线较远,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卫国战争爆发时,他是莫斯科炮兵学院团委书记助理。上前线后,因纪律好、肯听话、会跟长官沟通,他一路高升。他在战地医院结识了后来出任苏联炮兵司令的瓦连佐夫元帅,自告奋勇替后者转交书信、探望家人,赢得元帅信任,成为其家庭的座上宾。

二战结束后,佩尼科夫斯基迎娶了顶头上司加帕诺维奇将军的17岁千金。在岳父关照下,他被伏龙芝军事学院录取,并于30岁获得上校军衔,而后又到军事外交学院深造,将英语学得炉火纯青。

被分到情报总局第四局分管中东问题后,他于1955年前往驻土耳其使馆,担任武官助理,同时从事情报工作。同事对他的评价不高,认为他过于自负、自私且善于钻营。尤其是他的上司鲁边科-萨夫琴科将军,斥他为无能之辈,他则反唇相讥,说后者老迈、顽固、孤僻。两人都不停向莫斯科打小报告诋毁对方。

他被同事发现在当地市场上出售首饰和相机。后来接受审讯时,他承认急需钱用,要买礼物打点莫斯科的“贵人们”,说自己从不放过任何博取他们好感的机会。

1956年,他被召回莫斯科,不单是因为上司投诉、在市场卖货,还因为一名在土耳其的苏联间谍身份暴露。

他被怀疑因私人恩怨出卖此人以报复上司,很快被情报总局扫地出门,还面临严重处分。但他找到瓦连佐夫元帅,喝酒加叙旧,再倒点苦水,元帅马上出手,他保住军衔,还拿到一份肥缺——担任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的教程主管,从而有机会接触苏联导弹的研发工作。

后来,他重返情报总局,还进入苏联部长会议科研协调委员会外联处任副处长,经常出国且能在莫斯科跟外国人自由打交道。

投怀送抱

1960年,冷战正酣。6月,一群美国大学生正在克里姆林宫附近拍照,身着风衣和礼帽的他上前搭讪,并给学生们一个信封,请他们转交美国驻苏使馆。

当天,这封信便放在美国使馆情报官员的桌上,信内介绍了1个月前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的美军U-2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被击落的详情。他承诺会透露更多“有意思的内容”。他还按情报界的惯例,提议美国若有兴趣,可在莫斯科市中心的某个电话亭做标记。但美方出于担心按兵不动。

4个月后,在列宁格勒出差的佩尼科夫斯基找了个借口,闯入英国商人梅里曼的房间,交给后者一份机密材料卷宗,请他转交美国使馆。梅里曼因为来苏联之前接受过安全培训,毫不犹豫将他赶出门。几天后,他又在莫斯科找到梅里曼,继续送上机密文件,甚至留下电话,但依旧石沉大海。

两个月后,佩尼科夫斯基又将目光对准加拿大地质学家哈里森博士,他正好陪同后者考察,所以一路都在向哈里森批评苏联制度、大谈核战争威胁。他向哈里森提议合作,哈里森遂把他介绍给加拿大驻苏使馆的商务参赞弗利耶。

弗利耶当日便跟他在酒店房间里会面,他拿出一份跟苏联导弹有关的秘密材料。两天后,弗利耶退还了没有拆封的材料。

但西方情报部门最终还是意识到他的价值。军情六处让商人格雷维尔·威恩打着跟苏联开展工业合作的旗号,来到莫斯科,正好由佩尼科夫斯基接待。而后,威恩邀请佩尼科夫斯基率苏联代表团访问伦敦。英美两国情报官员于1961年4月20日在伦敦的一家酒店跟他见面,自那天起,他便正式开始为西方效力。

为敌卖命

双方决定通过威恩继续联系,后者开始定期前往莫斯科。西方给佩尼科夫斯基取的代号是“英雄”。此后,佩尼科夫斯基便终日泡在军事文件堆里,他拍下大量秘密文件,令苏联情报部门蒙受巨大损失。

他向英美两国提供了111卷胶卷,包含5500份文件,共计7650页。倘若西方情报机构公布的材料不虚,有600名苏联特工身份暴露,其中包括50名情报总局的军官。

佩尼科夫斯基成为西方在苏联最成功的“鼹鼠”。

他向西方提供了莫斯科打算在古巴部署苏联导弹及其相关性能的详细资料。华盛顿从而意识到,苏联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导弹来打赢跟美国的核战争,这意味着肯尼迪完全可以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和立场跟赫鲁晓夫谈判。

另一方面,他提供的苏联导弹的性能指标也表明,一旦它们自古巴发射,会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西方的冷战史学家认为,肯尼迪最终被迫与赫鲁晓夫达成妥协,避免了殃及全球的核战争爆发,正是受了佩尼科夫斯基情报的影响。

佩尼科夫斯基在境外出差时,跟西方情报部门代表屡有接触。他干得如此卖命,连军情六处都提醒他要降低情报输出频次,以免克格勃生疑。

但他的野心日益膨胀,甚至请求面见英国首相和其他高官。作为犒赏,西方承诺他每月在1000美元报酬的基础上多付2000美元,“功成身退”后协助他举家迁往海外,并保留其上校军衔。他甚至提出要试穿一下英美的上校军服,再决定自己去哪国当上校。头脑发热之际,他拍下试装照,照片后来作为他堕落叛国的罪证,向全国展示。

露出马脚

佩尼科夫斯基之所以引起克格勃注意,是因为他两次私会安娜。本文开篇所介绍的1961年12月30日的那一幕,正是两人的首次见面。

几周后,即1962年1月19日,特工尼古拉耶夫跟踪安娜拐进胡同,在某个电话亭里又看到身穿灰大衣的佩尼科夫斯基。安娜经过电话亭,走进单元门,佩尼科夫斯基马上挂断电话,跑入同一单元。

一分钟后,他们双双走出,朝不同方向离开,佩尼科夫斯基到了公交车站,快步跳上正好驶来的一辆有轨电车,并在高尔基大街(现名特维尔大街)下车,尼古拉耶夫一直跟踪至目标进入苏联部长会议科研协调委员会大楼。

而后,佩尼科夫斯基的身份被查清。其实,尼古拉耶夫的盯梢并非意在安娜。克格勃安插在英国的传奇间谍乔治·布莱克告诉莫斯科,驻苏领事的夫人安娜会在莫斯科跟俄情报机构的某人接头。克格勃遂决定核实,开始密切监视佩尼科夫斯基的行踪,通过望远镜、夜视仪关注他住宅的情况,还投入最新的监听设备。

佩尼科夫斯基的疏忽大意连监视他的特工都感到震惊。他们总是发现他在窗前或阳台上毫不避讳地拍摄机密文件,使用无线电接收机。安装在他家阳台上方的植物育种箱内的隐形相机拍下他的一举一动,他在室外的所有活动也逃不过克格勃特工的眼睛。他在城中的所有活动轨迹都被切分成方格,通过隐蔽据点加以监视。

有时,无线电反间谍部门会捕捉到他使用莫尔斯电码发出的信息。经过分析,发现接收者为中情局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无线电接收中心。佩尼科夫斯基经常跟英美两国公民私下接头,有时甚至选在莫斯科市中心见面。

同年6月,他在莫斯科一家酒店的房间里见到了英国商人兼特工格雷维尔·威恩,尽管已将浴室水龙头和收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但克格勃特工仍听到部分对话内容。威恩告诉他,上头希望转告来自一些大人物的话,他做了足够多的工作,并提到去美国的问题。

吞下苦果

克格勃加快行动。当时,佩尼科夫斯基正打算去国外出差,特工们对他的衣服做了些手脚,所喷洒的某种物质令他身体的隐私部位患上皮疹,不得不去就医。

医生稳住他,并邀他妻子过来共同面诊,特工们趁机从后者的大衣口袋中拿走钥匙并火速配了一把新的。佩尼科夫斯基被留下住院。

10月22日,他被从病房直接送到克格勃总部大楼,接受侦查员戈沃兹季林的问讯。他非常高傲且轻蔑地扫了对方一眼,严肃地说:“我是清白的。对我的逮捕是错误的。”

戈沃兹季林请他坐下慢慢谈,与此同时,其他特工对他家进行搜查,成果令人震惊。他的书桌内有乾坤,间谍工具都存放在暗箱内,包括外国特工的通讯录、拍摄秘密文件的胶卷、密码本、3台Minox微型相机、记录接收外国情报部门指令频段的纸条,还有一个索尼的无线电接收器。

参与调查此案的奇斯佳科夫中将回忆说,当佩尼科夫斯基发现克格勃已知道一切、并夸他暗箱做得不错时,垂下头,非常苦涩地说:“游戏失败了,我请求中断审讯,给我一点时间单独思考。”他很快又告诉侦查员:“我战胜了对自身罪行应受惩罚的恐惧,打算说出一切。”

他坦白了自己的整个间谍关系网,还供出所有联络人。在他被捕10天后,格雷维尔·威恩在布达佩斯落网。

国家电视台直播了对佩尼科夫斯基的审讯,这在那个年代是没有先例的。时任军事总检察长戈尔内明确表示:“某些恶行是没法赎罪的。我认为,此案不存在另一种选择。出卖祖国的叛徒跟间谍在地球上并无容身之地:我要求判处他死刑。”

4

1963年5月11日,佩尼科夫斯基听到自己的死刑判决。据目击者说,他双手掩面,许久未曾放下。法庭驳回他的上诉。5天后,即16日16时17分,他在莫斯科布特尔卡监狱被枪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