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咏流传:《牡丹亭 ·皂罗袍》汤显祖 |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昵称503199 2022-12-2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东南大学公开课:传情绝调《牡丹亭》合集

《牡丹亭》经典20句,美过唐诗宋词!

得意惟在牡丹 好梦始于游园——《牡丹亭·惊梦》赏析

《牡丹亭·皂罗袍》汤显祖


牡丹亭__张信哲 -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 第10期00:0004:52

卫东朗诵《牡丹亭 ·皂罗袍》00:0011:25
郦波解读《牡丹亭·皂罗袍》00:0024:53
昆曲《牡丹亭 ·皂罗袍》00:0006:03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作者:汤显祖  朗诵:卫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千古最美情诗。前两天啊参加了《与晓说一起聆听世界的天籁》文化沙龙活动,来到姑苏的昆曲传习所,在那唯美的园林之中听昆曲,赏《牡丹亭》、赏《红楼梦》。于我而言,那是一场非常享受的文化之旅。坐在园中隔水听曲,宛如东风拂面,心中百感交集。很多朋友不知道我们当时所在的那个园子就是1921年贝晋眉、徐镜清、张紫东,还有吴梅、汪鼎丞这些昆曲界前辈们筚路蓝缕,在世事艰难之中,用一腔热血建立起来的著名的昆曲传习所。因为有前辈前贤、前辈大师们的筚路蓝缕、苦心孤诣,才能有今天昆曲这门艺术的再次美丽绽放。其实不止昆曲如此,华夏文明向来如此,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前贤崇拜,仁人志士,薪火相传,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是文明火炬上的一环,努力发出自己生命的光和热,也就有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与灿烂。话说回头,唱不尽的“游园惊梦”,说不完的“木石前盟”,所谓“不到园林,不知春色如许”,既然身在姑苏,既然又到此名园,而且还听了游园惊梦。我们今天就来品读一下那首著名的《皂罗袍》。
曲词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所谓“诗而歌之”,宋词更是燕乐而来,曲则更不用说,“皂罗袍”本来就是曲牌名,所以这段词一定说的、念的、诵的,一定不如唱的好,我们来听听这著名的唱段。哎呀,多么美的《皂罗袍》啊!其实我个人也非常喜欢昆曲,也是发烧友,票友算不上啊,水平非常差,其实这首曲子我个人也很喜欢唱,不敢唱。虽然像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老师包括张军老师其实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我一唱,柯老师他们就说我唱得和标准唱段大相径庭,就有典型的学者气、书卷气。其实是因为我经常会加了一些个人的理解在里头,你比如说像这个“原来”,我会把它的这个腔拖的比原来还要长一些,事实上我相信,这个在听节目的有些性子急的朋友可能早就按耐不住了。就像当时在活动现场,一位喜马拉雅的老师也给我讲,说这一个句、一个字咿咿呀呀拖那么长,他实在是听得急得不得了,然后他问我为什么不能唱快一点呢?当时我听了他这个问题,一口茶差点没笑喷出来。他后来也是感慨万千,现代人已经接受不了慢节奏的东西了,尤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慢节奏的东西,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好吧,我把这个问题,这个慢节奏的问题先暂时放下,先来转换一下节奏,看看《牡丹亭》“杜丽娘”、“柳梦梅”的故事。 
这段《皂罗袍》出现在《牡丹亭》的第十出“惊梦”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游园惊梦”。《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作有《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而汤显祖自己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事实上,《牡丹亭》在当时就可谓惊艳当世,娄江有一女子名俞二娘,因阅《牡丹亭》伤心而逝;又有一名伶曰商小玲因演《牡丹亭》而绝地而亡;还有一女子名曰冯小青在不幸的婚姻里因《牡丹亭》而魂归离魂天,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便如汤显祖自己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亦可生。”,这些生生死死的痴情人都因为一部《牡丹亭》就都像杜丽娘那样,用至情穿越生死、用生命书写传奇。
剧中杜丽娘是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才貌端妍、气质出众、又正当芳华妙龄,从师陈最良读书。由《诗经》的《关雎》篇而伤春、寻春,在丫环春香的帮助下,来到她从未到过的杜家的后花园,所以她一进园中,便说“不到园林,不知春色如许”,继而唱出了这段著名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所以我个人喜欢唱那一句“原来”的时候,会把那个中间的咿音拖得更长些。一句“原来”真是既让人感慨,又让人悲哀,这样在我们看来最普通不过的春景,对于那个礼教牢笼中的杜丽娘来说却是那么的难得一见,而花园中的姹紫嫣红的春天就像她美丽绽放的生命,无人欣赏、无人共醉,都只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则出自谢灵运,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句“赏心乐事谁家园”,奈何天、谁家院凸显了杜丽娘心中的向往和现实的悲哀。
就像艳丽的春光与黯然的心情,这种巨大的矛盾让这个16岁的女孩在痛苦中,产生出一种巨大的要挣脱的力量。所以“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在这堵院墙之外应该还有更美的春光、更美的世界,而锦屏人却被一道墙、一道屏风、一座宅院画地为牢,牢牢的被困在生命的死角。所以既然觉醒,那么为了这种追求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整段《皂罗袍》其实代表了一个16岁的姑娘杜丽娘心灵的觉醒,于是接下来杜丽娘回到闺房做了一个梦,梦见她命中注定的爱人柳梦梅珍惜她的容颜、珍惜她的情感、珍惜她对生命之美的追求。梦醒之后,杜丽娘更是深深地悲哀,更因为这个梦,一病而逝。
杜丽娘是带着无奈和痛苦与阳间诀别的,她在生命殆尽之际还在憧憬着梦中情人的出现,于是她将自画像藏在梅花庵的柳树之下。后来她的梦中情人柳梦梅入京赶考,路过梅花庵因梦与杜丽娘相会,找到杜丽娘的自画像并开棺使得杜丽娘复活。杜丽娘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敢于和阎罗对话,敢于在生死之间自由游走,最后甚至直面自己冥顽不灵、迂腐的父亲。因为杜丽娘的这种坚持、自信和勇气,她最终和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的故事其实原型来自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但是汤显祖的创作使得杜丽娘这个形象和她的游园惊梦、和她的穿越生死,一往深情,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事实上,文学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认为《牡丹亭》正是《红楼梦》最重要的过渡与铺垫,也就是说没有《牡丹亭》,也就产生不了后来对生命的赞歌写到极致的《红楼梦》的出现。
其实很多人读《牡丹亭》会有一个疑问,这位太守家的千金小姐居然从来没有去过自己家的后花园,要知道这时候她已经16岁了,就算从来没有去过,那么来到后花园之中,看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产生“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感慨之后,居然就做了一个春梦。然后因为一个梦,就撒手人寰,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人世间,我们若以生活逻辑常理推知的话,会觉得这太蹊跷了,太不合乎我们的认知习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比较传统的解释是从文本思想和内容上来解释,她的父母、她的家庭,她所住的这个太守的官衙,甚至她的老师都是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那么看到后花园,看到院中的春色,杜丽娘心中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觉醒,故而她的生而可以死,死而可以生,本质上是对压迫人的封建礼教和当时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一种抗争与反叛,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是我个人觉得,依然没有解答这个后花园以及后花园中的《牡丹亭》以及园中的春色它所存在的意义。除了思想内容上、情感上帮助16岁的杜丽娘情感觉醒、自我意识觉醒,其实在哲学上我认为这后花园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年轻的杜丽娘来说,对于青春的生命来说,这个“姹紫嫣红开遍”的后花园,这个能让杜丽娘一梦还魂的后花园,其实是寓意着一个崭新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精神世界,而进入这个后花园就意味着生命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内在世界。所以在这个内在的世界里头,杜丽娘可以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可以直面一切权威,直面阎罗、直面君王、甚至她向来一副家长威权面孔的父亲。
这个世界的广阔、丰富、美丽、深刻,甚至要远远要超出外在的现实世界。所以到了《红楼梦》里头,我们看曹雪芹所写的那些美丽的青春女子,他要为女儿立传,描写的却是她们细细碎碎的生活,那些细细碎碎的生活琐事没有惊天动地、波澜起伏的所谓历史功业,可是为什么会却吸引人呢?因为它通过细细碎碎的生活写到了人心无比丰富的心灵世界。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又可以解读昆曲的咿音,也就是这个咿音是孔子所说的,咿音就是每个字音后面都拖了长调,不光是昆曲了,昆曲是“百戏之祖”了,所谓“京昆不分家”。你看京剧也受昆曲的这种影响,京剧里头这个咿音也非常丰富。我经常举例,像《四郎探母》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出戏,里面杨四郎做工,思念母亲有一句唱 “我好比南来雁,失群离散”,你看一句话,别人一首《小苹果》都能唱完了。这就是自昆曲以来的咿音夸张表现的传统。
事实上,我们知道像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其实他主要的成就就是“水磨腔”,“水磨腔”充分地体现了就是这个南曲的慢曲子,这个慢曲子又被称为戏曲,就体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这样的话能使得旋律行进中啊运用更多的装饰性的这种花腔,尤其像里面的赠版曲就是把4/4拍的曲调一直放慢成8/4拍,这样在唱每个字的字音的时候叫“一字诉转,别有韵味”,韵味在哪里呢?就在于从最简单的对象入手,开拓出一个丰富的、崭新的世界来。
其实中国文化的特点正在于此,就像我们前面解读诗歌的时候讲过有《短歌行》有《长歌行》,短歌、长歌不是指的内容的丰富与否,而是指的音调。其实在中国的古诗里“长歌行”是主题,为什么呢?因为道理就和昆曲、京剧一样,它要在短小的空间里打开一个崭新的丰富世界,其实像书法,书法也是这样,叫“方寸之间、腾挪跌宕”。代表了中国民族乐器正宗的古琴,你看所谓“琴音悠扬”也是如此,像传统内家武术,更是要运用自己的身体打开内在的精神世界。儒、释、道三家的静坐,所谓“殊途同归”,也是为了要打开内在的精神世界,而像中医就是直接从外在向内追寻。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深刻正在这个地方。
现代量子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其实维持我们这个宇宙生存的物质世界,我们常提的物质世界,我们已知的、所谓外在的、外显的物质,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个宇宙运行,最新的量子物理学理论推测,构成这个宇宙的所需的物质与能量,我们已知的物质只占其中的10%左右,有90%的我们未知的,现在被称之为暗物质、暗能量。你又怎知中国文化中一直追寻的、向内追寻的这种精神世界,或者有可能就是属于这种未知的暗物质、暗能量啊,所以想到这一层就可知中国文化的伟大了。
科技在越来越快的高速发展,但是科技也是把双刃剑。前一段著名的物理学大师霍金甚至预言,按人类科技发展的这样的加速度,必须在100年里另寻出路,否则将要有灭顶之灾。当面临越来越快节奏的现实世界,与此刻人类危机四伏的所谓当代文明,中国文化的慢节奏、向内追寻,开辟另外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方式,有可能正是拯救人类文明的一剂良药啊!所以慢下来、停下来、让自己的灵魂跟上来,哪怕只为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听一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叹一声“良辰美景奈何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