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最妖娆的地方,没几个人知道

 哈哈狮的信箱 2022-12-26 发布于广东

图片图片

以下文章来源于i广州 ,作者广州生活发现家☞


在广州,有一条300米的小路,从里到外都十分妖娆。

撬动大半个中国的潮流,有人说它是”小米兰“

背靠”广州的华尔街“,影响着一个世纪的GDP

整条街都是历史建筑,每一栋都来头不小

皮囊时髦,内里妖娆,它的名字并不张扬——桨栏路

图片

图片

桨栏路,堆满了脚印。

清晨6点,一阵阵推货车的齿轮声,翻开桨栏路的一天。

送货小哥准点去仓库,拿货、打包、标记、垒货,一气呵成。

从天亮到天黑,小哥们在这条300米的小路来回奔跑,硕大的购物袋上面用黑色碳素笔写着:陈生 越南。

图片

人头攒动,车水马龙。12.5米宽的小道,有人在路边卸货,有人推着货车乱窜,货拉拉一辆接着一辆,在道路中间龟速爬行。

道路两旁鳞次栉比排列着广式骑楼。其中,被政府挂牌的老建筑就有十几栋,如此密集,在整个广州都极为罕见。

图片

与桨栏路平行的和平东路、十三行路,画风如出一辙,却“男女有别”。

“潮男在桨栏,靓女在十三”。男装批发扎堆在桨栏路、和平东,女装批发集中在十三行路。

每天,数十万人涌向这里,上千吨服装在这里流通,远销全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

图片

图片

日落西下后又变作月静好的“睡美人”——尘嚣散去,人潮归家,道路空荡荡,夜灯昏黄黄,仿佛一场梦。

时而动如脱兔,时而静若处子,桨栏路自带一种变化多端的妖气。

图片

图片

“栏”,在广州的地名里是市场的意思,地处古代商业中心十三行的桨栏路,附近的街道以栏字命名——

杉木栏路:装卸杉木的渡口

鸡栏街:鸡农摆卖的集散地

豆栏上街:豆类批发市场

图片


以船桨为名的桨栏路,历经两次妖娆“变装”——

早在17世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广州启航,桨栏路就是船运发达的目击者。

明清时期,地处广州十三行的桨栏路变成医药一条街,来这里买药的顾客非富即贵,因此这里的药行名号也十分响亮。

图片

清末民初,广州各药商多集中于桨栏路,目前尚存建筑外观和字迹的有11家

图片
图片
左:位元堂遗址;
右:张安昌中药厂遗址

一个世纪过去,桨栏路又摇身一变,成为中端男装批发市场。古代的大药行,如今挂着西服、牛仔,靓仔在里面直播卖货,分分钟几个亿。

船桨→药材→服装,桨栏路变化多端,不变的是它所承载的贸易集散地的属性。

图片
图片

商品在这里集散流通,人们在这里相遇离别。这里见证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成就中国数个世纪的繁荣,而今撬动着大半个中国的潮流。

桨栏路是微缩的广州,包容开放,自洽自融。

广州的“妖”,不只是“小蛮腰”,而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妖娆气质,在交错的时空中觅得一种美的平衡。

图片

桨栏路的四面八方,条条路都是隐藏大boss。

桨栏路地处明清十三行一带,曾经这里银行多过米铺的富甲一方的地方。作为明清时期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影响着中国数个世纪的GDP。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屈大均·《广东新语》

图片

图片

广州十三行的前世今生

从桨栏路往珠江边走,南北走向的人民南路是必经之路。

人民南路在历史上叫太平南路,这里集合了欧式、苏式、古罗马、哥特式各种风情的骑楼,被誉为“广州最好的骑楼街”,完全不输北京路和上下九。

除了颜值,人民南路还有 “中国华尔街”的美誉。民国时期,这里洋行林立,与“广州外滩”沿江西路成“丁”字,是广州第一代金融中心。

图片

图片

人民南路的前世今生

作为广州初代CBD,人民南路的建筑、桥梁建设都走在城市的最前沿。

广州全市性一级商业中心

广州第一个地下商场

广州第一座过街人行天桥

站在人民南路的人行天桥上俯瞰人民南路,高架桥像一条巨蟒,将人民南路横切为二,各色骑楼以高架桥为轴左右对称分布。

珠江河畔,江水潮潮,千年风云烟波卷来又散去。高架桥下,人声鼎沸,推货的齿轮声、胶布封装包裹的撕扯声,轰轰隆隆。

图片

十八般武艺,洋洋精通;各路神仙,个个显灵。

一条桨栏路,穿越广州千年古今,尽显广州分外妖娆。

这里杂中带序,传统与摩登、西洋与中庸,在这里糅合得恰到好处。

除了“妖”,没有其他词可以完美定义这里。

一条街看尽广州妖娆,来桨栏路走一遭。

编辑 / NAN
图片 / Evflame、网络
小红书(爱吃土豆、MR-LAU、三咊)
设计 / 盛华  统筹 / 冷佳
文转载来源:i广州(ID:i_guang_zho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