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年,打造“爱乐之城”

 顺其自然h 2022-12-2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2008年7月27日,曹鹏指挥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亮相星期广播音乐会

文 | 唐若甫


2022年是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四十周年。这一历久弥新的音乐会品牌以循循善诱的主持、通俗易懂的曲目、低廉亲民的票价和垂直立体的传播成为全国音乐普育的金字招牌之一,并由此形成北有“打开音乐之门”,南有“星期广播音乐会”的两大普育格局。


生于不凡,盘活资源

沈舒强是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上海长宁区音乐家协会主席,然而比起前两个头衔,沈舒强更为大众知晓的身份恰与“星期广播音乐会”密不可分。作为“星广会”主办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要员,也是星广会执行方电台下属FM94.7经典音乐频率的创始总监,他是星广会2004年恢复以来的缔造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可能少有人比他更为了解这个品牌的前世今生。

虽然如今的上海,汾阳路与复兴中路区域集中了诸如上海交响音乐厅、上音歌剧院、上海音乐学院、第三空间和上海文化广场等音乐创作单位及表演场所,堪为群众音乐生活的核心区域,但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这座城市音乐生活的重心尚局限在以人民广场为半径的传统市中心区域。那时的上海音乐厅挤在一排民居中间,毫不起眼。

图片
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音乐厅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人民群众的文化与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然而满足这些需求的场所并不多见。上海音乐厅似乎就是那个年代文化生活的缩影。在那个娱乐设施和文化硬件尚未全面开花的年代,音乐厅白天承载着包括录像厅、迪斯科和台球房等在内的诸多功能。  

即便如此,作为上海屈指可数并有着良好自然建筑声学效果的场所,晚上的音乐厅坚挺地守卫着这座城市的音乐会演出阵地。自1979年斯特恩及一大批国外来团访沪后掀起的古典音乐热潮就像雨后春笋般在乐迷间生根发芽,往往出现音乐会一开票,票房就被挤爆,购票者围着音乐厅里三圈外三圈排队的壮举。

星广会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都市环境和一票难求的文化氛围里孕育而出。“那时的音乐会真的是一票难求,电台音乐编辑俞达就琢磨通过电台播出音乐会,解决人民群众想听音乐会但买不到票的需求,于是就有了星广会。”沈舒强回忆道。

图片

沈舒强

1982年,电视机尚属稀缺产品,收音机普及率高,上海电台以单声道的AM990新闻为主,刚刚开通立体声广播。第一个立体声频率是FM103.7,隔天放送,每周一、三、五、日播出,每次播放两小时节目,星广会便安排在周日放送。听者往往充满好奇,觉得意犹未尽。沈舒强把在立体声广播聆听星广会的经历比作观看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每次听星广会的立体声节目就像等世界杯一样,听完就盼着下一场。”

上海推广古典音乐的另一大文字平台,便是于1982年复刊的《新民晚报》与星广会同年启动,报纸的元老音乐记者沈次农从一开始便关注并持续报道这一全新音乐会品牌。他撰文回忆星广会的诞生:“名闻遐迩的星广会于1月24日开锣。那场被称为声乐器乐综合场的首演,竟汇聚了上海乐团、歌剧院、民乐团、电影乐团、音乐学院和芭蕾舞团等七家艺术团体,形式与内容包罗万象,曲目则囊括古今中外。”

图片

那时候,上海的演出内容往往由演出团体制定曲目。星广会以电台作为主办单位,开出了不同于院团的节目单,有点像大杂烩,内容包罗万象。沈舒强把第一阶段的星广会比作百货大楼:“真的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古典、流行、民乐凑成一台台音乐会,全国各地的演出阵容都来。音乐会以上海音乐厅演出为主,也会在万体馆、商城剧院和市府礼堂等开办。记得有一次建军节,来自三军的演员集结上海,还上军舰演出。电台新闻频率的播音员忙着写主持词,几乎个个都轮番上台现场主持。”星广会还成为引进香港歌手的前沿阵地,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被引入内陆的香港歌手奚秀兰,便是在星广会实现了初番登台。

星广会盘活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演出资源,就像农贸市场一样带动了自由交易的发展,供需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得到有效化解,一度被评为上世纪80年代上海十大精神文明产品。沈次农对此评价道:“现在回头看,更觉得俞达不简单。他就像是一台座钟内紧靠发条的第一个齿轮,当他慢慢转动起来的时候,整个座钟的所有大小齿轮都动了起来———音乐厅有了节目,音乐家可以登台,听众有音乐会听,市民在家中也能听现场音乐了,而电台的播音员走上了舞台,往年只能面对磁带的编辑们从此有了组织音乐会的能力。”


培养听众,多管齐下


虽然星广会盘活了整座城市的演出资源,等于把演出行业从计划经济带入到市场经济,但到了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年代,星广会却陷入了危机。彼时经济转型,国企改革,剧变之下星广会因为资金困难等一系列复杂缘由于1994年停办。虽然音乐会停办了,但这一标识却并非销声匿迹,通过转播采集在社会上广泛录制的音乐会贴牌录音,源源不断地在空中与乐迷相会,星广会的品牌香火得到延续。

跨入新千年,星广会迎来转机,于2004年恢复,由此进入到全速发展的第二阶段。沈舒强便于那时进入到星广会,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华丽转身。

这一阶段,同样出现了一个决定性人物,他便是星广会主办方东方广播电台的时任副台长陈接章。陈接章是星广会培养起来的忠实听众。2004年他出任电台副台长,同年1月,电台成立以播出古典音乐为主的FM94.7经典音乐频率,由沈舒强出任总监。据沈舒强回忆,分管经典音乐频率的陈接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星广会”。

2004年距离1982年虽只有五分之一世纪之隔,但上海在这二十余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大剧院于1998年开业,上海音乐厅于2002年开始平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于2004年迎客,同年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改组为上海爱乐乐团并由陈佐湟出任首任总监。硬件和软件齐头并进下,上海焕发出一座音乐之城的勃勃生机。

图片

2002年,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开工

图片
上海大剧院(图左)于人民广场西北侧

然而,随着大量场馆坐席的迅猛开放,如何产生出同样迅猛增长的购票者,吸引听众走进音乐厅,让他们知晓、了解并喜欢上古典音乐,成了剧场、乐团乃至政府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不再是一票难求,而是争取听众的文化氛围里,星广会又一次站出来,上演了一台它二十多年前就身体力行的拿手好戏:培养听众,把上海这座音乐之城打造成一座真正的爱乐之城。

为了恢复星广会,电台领导找到彼时合作方上海音乐厅。音乐厅时任总经理刘振强在广泛咨询业界意见及市场调研后,同意与电台一道扛起大任。2004年10月8日,在各级和各方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暌违现场十余年的星广会在上海音乐厅再度亮声,陈佐湟率领上海爱乐乐团演出题为“交响乐ABC”的音乐会,重在普育,初心不变。  

通过全新成立的上海有线电视台的音乐频道,以及同属一个广播系统的便利,星广会实现了现场演出、电台直播、电视录播的立体传播模式,进入到互联网模式以后更加入了网络直播及短视频,实现了全媒体覆盖。这些媒体露出无疑为音乐会争取到更大受众,但核心内容依旧是每隔两周两个小时的音乐会。

图片
经典947多媒体直播间

据沈舒强介绍,星广会的节目由电台负责制定,具体负责星广会节目安排的是由四五位电台编辑组成的小组,他们与听众互动频繁,更了解听众欣赏口味和知识结构。再结合各位艺术家的特长,结合当下及未来乐界热点,从乐团报送的曲目单中选出通俗易懂的曲目。他们会在每年10月份制定好来年整年25场星广会中的近20场节目和演出团队,基本等于制定乐季规划。每场演出都会单独开票,提前两周进入宣传周期。“演出团体无论是乐团还是个人都很喜爱这个平台,因为现场听众秩序井然,传播广、影响大。”沈舒强表示。

星广会与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下属的师资及学生力量合作紧密。独奏阵容中不乏黄蒙拉、宋思衡、孙颖迪、王之炅、陈亦柏等从上海走向国际舞台的国民新秀。他们以公益善举在预算拮据的星广会频繁登台,既扩大了星广会的影响力,也以明星效应加持普育品牌。声誉愈隆的星广会一度还吸引到基金会赞助,像宓多里这样出场费不菲的国际巨星亦于2013年5月25日登台星广会开办独奏音乐会。

听众也与星广会保持着高度黏性,吸引他们的自然有50元封顶的优惠票价,也有与品牌一起成长的那份初心。沈舒强说:“恢复以来,星广会最初以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的音乐为主,大致遵循了音乐理解的入门进阶顺序,如果安排深奥的乐曲,在票房上马上就会有体现。而前几年,星广会演了瓦格纳的序曲、理查·施特劳斯及晚期浪漫派作品,还有近现代作品,场场秒空。可见,观众和曲目都在不断进阶,这是培养听众、普育音乐的可喜成果。”

图片

票房是一座爱乐之城的直接体现。据沈舒强观察统计,恢复以后的头5年内,星广会出票率在八成左右,个别3到4场会售罄。2009年以后基本每场都超售,因为会安排60张加座和30张站票满足购票者火爆的需求。“星广会不再为卖票而犯愁,明显能感到上海听众群在扩大。”他兴奋地说道。  

作为爱乐之城,上海名至实归。


做大蛋糕,影响力远波

图片
2021年12月21日,自闭症儿童参演的星广会柴科夫斯基专场

从音乐之城到爱乐之城,星广会的贡献自然功不可没。然而对于人口千万级的特大型城市,仅靠星广会一家毕竟势单力薄。这时,星广会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事情:扶持竞争对手。

或者用更加精确的说法,星广会的品牌效应远波,吸引到其他演出单位纷纷推出类似的重在普育、培养听众、票价亲民的音乐会系列,其中既有来自上海的机构,也有来自上海以外的例子。

一个最为典型的案例来自上海。2004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浦东开业,剧院管理层深知在并无音乐厅和音乐会传统的浦东新区培养听众的迫切性,便与星广会商谈在东方艺术中心开设分号。考虑到演出资源配置,星广会选择依旧植根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下属的上海音乐厅。不过,来自电台星广会小组的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一江之隔的对岸,沈舒强则义务地一周开车过一次江去开策划会,“连汽油费都是自掏腰包”。

为扶持东方艺术中心主办的普育品牌“东方市民音乐会”,电台派出了“三张”作为主持人进驻,分别为上海广播电台的三大主持人张明、张培和张民权。对此,沈舒强这样理解:“我和陈接章讨论,我们都觉得上海只有一个星广会是不够的。虽然当时星广会已经做得很好,但如果一直没有竞争对手可能让自己产生惰性。这时就要放眼市场,投入的人更多,蛋糕才能做大。”如今,浦东的“东方市民音乐会”和浦西的“星期广播音乐会”同为上海两大古典音乐普育招牌。

除了竞争对手,星广会还潜移默化地拉近了赞助商与古典音乐的距离。2005年,招商银行开始赞助星广会,一连赞助了8年直到2012年。“一开始,银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第一年赞助了80万元左右。随着活动的社会效应愈隆,星广会也会为银行的高端客户开办音乐沙龙,招商银行不断追加赞助,到第七、第八年每年的赞助金高达300万元左右。”赞助星广会还让银行尝到了甜头,2006年招商银行邀请郎朗担任旗下理财产品的品牌代言人。后来,星广会吸引到科勒赞助,科勒还把举办地上海音乐厅的盥洗室整修一新,全部换上了其高端产品系列,让音乐厅也受益。

图片

担任星广会主持人的王勇


有时,星广会的影响力也通过人格魅力传播。2005年以来担任星广会主持人的王勇有着俊朗的相貌和潇洒的台风,他用风趣的言语和睿智的解说吸引到一大批粉丝关注星广会,其中也有深圳音乐厅音乐总监兼深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霞。2007年,徐霞还在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读研究生,同时在筹备深圳音乐厅开业系列音乐会。她回忆道:“彼时的深圳还没有成熟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我想为深圳市民策划一些公益活动来普及推广古典音乐。我请教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他不假思索让我去看一场星广会,说自会产生灵感。果然,看完那场王勇主持的音乐会后,我脑海里马上出现了深圳公益音乐会的雏形,并且在星期广播音乐会基础上延展了系列活动,惠顾百万深圳市民的'美丽星期天’公益音乐活动就此诞生。”

虽然辐射力远波,甚至无锡也有了独立运作的星期广播音乐会,但星广会的土壤、空气和阳光一直扎根上海。2005年,指挥家曹鹏成立由喜爱音乐的人士组建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次年乐团成立的首场音乐会便是在星广会上演出的。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团员由业余从事演奏的社会精英组成,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发光发热,却能因为对音乐的喜爱而集结到一起上台演出。无论是演奏者还是观众,他们在星广会的感召下,在音乐的感召下相聚,共同谱写着“爱乐之城”的灿烂音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