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均线致胜交易密码:移动均线操作实物之“单线控盘”

 追梦文库 2022-12-27 发布于天津

移动平均线在实务操作的运用上,大致可以分为:单线控盘、双线控盘及多线控盘。

“单线控盘”是指仅选择一条移动平均线做为控盘线(※葛兰碧八大法则是单线控盘的经典操作范例),而控盘线的选择随个人操作习惯而定,没有一定的标准。以MA22为例,操作方式很单纯:收盘价站上MA22⇒买进信号⇒买进多单、回补空单;收盘价跌破MA22⇒卖出讯号⇒卖出多单、做空。不可理会赚赔、多空、消息……等,完全依照买卖信号来操作。

买卖进出的精华不在价位、不在多空、不在赚赔输赢,而是在一条控盘线而已。单线控盘的操作方法也许无法让我们买在低点,卖在高点,但绝对是在相对的高位卖出,在相对低位买进。当然,在盘整期间也会产生亏损,这是无可避免的,而正也是前面所提到移动平均线所面临的操作缺点。认真的投资者可以再搭配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加强移动平均线在盘整期间的有效性。要不然就干脆出场观望,静待下一次进场机会的出现。

《移动平均线密码:七大错误观念》作者Fridtjof Nansen说:“移动平均线的密码是将重点放在5日平均线,这是第一个密码;再者,移动平均线与乖离率的结合运用,这是第二个密码;再来,移动平均线与RSI的一并使用,是第三个密码。事实上,光是三个密码的连用,互相支援,就足以盈利的!”

若以单线控盘的角度来说,单线控盘操作的精髓就是:① 选择一条适当的均线(⇒顺势操作)、② 均线与乖离率的结合运用(⇒克服均线的滞后特性)、③ 均线与震荡指标的并用(⇒弥补均线在盘整的误判)。均线、乖离率和震荡指标互相支撑与并用,就足以赚钱盈利。

一、葛兰碧八大法则

“葛兰碧八大法则”是由均线创立者葛兰碧(Joseph Granville)于1963年在其著作《股市获利新技巧》一书中提出,被世人认为最重要的八大观点。

葛兰碧八大法则以判定股价买卖的时机,这些法则是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股价循环法则》,依其观察美国股价的结构,以200日为周期,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作为买卖参考(※亦即,葛兰碧建议采用200日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具有一种趋势与趋势线的概念,且平均的天数越大,所代表的时间刻度就越大。当趋势发生改变时,长期的趋势线还没有感受到时,股价将会先反应,在这个时候,股价将与移动平均线发生交叉现象,代表着趋势改变的意义,因此股价与均线的关系是观察趋势变化的指标。葛兰碧八大法则,即结合利用上述二项观察指标的原理,所归纳出的一个买进卖出信号。

利用葛兰碧的理论来判断趋势,主要是以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之位置,再加上均线的斜率来决定⇒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且均线斜率为正时,则属于上升趋势⇒偏多操作;反之,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且均线斜率为负时,则属下跌趋势⇒偏空操作。

葛兰碧八大法则

葛兰碧八大法则的买进时机

法则一: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或上扬,而股价由下往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打底突破、黄金交叉。(法则一 ⇔ 法则五)

此为空头转为多头的底部现象,K线形态一般处于底部形态。但是必须持续观察移动平均线是否能随股价上涨而于短期内上升,避免股价再度跌破均线而可能进行“扩底”,若扩底失败将会呈现转多失败。

打底将使①均线走平、②股价与均线的距离减少、③清洗浮额(卖掉持股)。这样股价才容易由空转多,而股价后续的上涨也会因为“扣抵”到底部区的低价,使均线变成向上走势,进而产生助涨作用。经过打底且正式突破均线的上涨走势,可视为波浪理论的初升段走势。

法则二:移动平均线持续上扬,股价虽然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但不久又回到移动平均线之上—假跌破、回测均线支撑。(法则二 ⇔ 法则六)

此为股价拉回测试均线的支撑,这种回测现象视为波浪理论中的修正波(第二波或第四波),K线形态又称“回撤”、“探底”、“假跌破”。

该法则有时会有盲点,亦即在股价跌破均线后没有立刻回到均线之上,造成均线再度转折向下,使均线失去支撑作用。因此该法则宜严设止损后再积极进场。若未来确认是上涨走势,将出现主升段的轧空走势,赚取波段利润。投资者也可配合KD、W%R、MACD指标的“扎空”信号研判。

法则三:股价持续上涨,远离移动平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但并未向下跌破上升的移动平均线,当股价再度上涨时,可以加码买进—大涨小回、趋势不变。(法则三 ⇔ 法则七)

此为多头的急跌走势,该法则的重点是股价并未跌破均线就反转回升,确认均线支撑的有效性,K线形态为“大涨小回”。

当股价与均线的正乖离过大时,股价将有拉回压力,是为多头走势中的回档现象。按此法则来决策时,一定要看股价是处于上升初期、中期或晚期。一般来说,在上升初期的适用性较大。

法则四: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且突然暴跌远离均线之时,则极可能再趋向移动平均线——深跌反弹。(法则四 ⇔ 法则八)

此为空头走势的反弹行情,又称为“负乖离过大”,但并非积极的买点,只是抢短多利润,保守者或经验不多者可以采观望态度,避免因对股价波动认知不足,将反弹修正误认多头走势以致后续的套牢。

在均线呈现明显向右下方移动且股价连续下跌,通常是呈现“杀多”走势。但由于移动平均代表平均成本,意味着股价会围绕均线波动,所以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均线惯性的牵引作用,股价将极可能再趋向均线。因此,在多头市场的表现即为上升中的回撤;在空头市场的表现即为下跌中的反弹。

该法则并无明示股价究竟应距均线多远才是买进时机,此时可通过①乖离率或双乖离率指标、②MACD、或③通道指标等来补救。但在利用均线与乖离率时,须注意有下列现象:

◎ 乖离率在股价到达最高点之前会先行到达最高点,在股价跌到最低点之前会先行到达最低点。

◎ 移动平动线在乖离率的转折点上,变得比较平缓,象征着原有的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即将结束,尤其宝塔线(Tower)翻黑(或翻红)时。

​​葛兰碧八大法则的卖出时机

法则五: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或下滑,而股价由上往下跌破移动平均线——盘头确立(筑顶)、死亡交叉。(法则五 ⇔ 法则一)

此为多头转为空头的头部现象,K线形态为“盘头”。但是必须持续观察移动平均线是否能随股价下跌而于短期内下滑,避免股价再度突破均线而可能进行“弹升”,若弹升成功将会呈现转空失败,股价仍将恢复多头走势。

盘头将使①均线走平、②股价与均线的距离减少、③高位出货。这样股价才容易由多转空,而股价后续的下跌也会因为“扣抵”到高位区的高价,使均线变成向下走势,进而产生助跌作用。经过盘头且正式跌破均线的下跌走势,可视为波浪理论的初跌段走势。

法则六:移动平均线持续下滑,股价虽然涨到移动平均线之上,但不久又回到移动平均线之下—假突破、回测均线压力。(法则六 ⇔ 法则二)

此为股价反弹测试均线的压力,这种回测现象视为波浪理论中的修正波(B波),K线形态又称“反弹”、“逃命”、“假突破”。多单宜尽速平仓出场或是伺机逢高做空。

该法则有时会有盲点,亦即在股价突破均线后没有立刻回到均线之下,造成均线再度转折向上,使均线失去压力作用,因此该法则宜严设止损后再积极进场。若未来确认是下跌走势,将出现主跌段的杀多走势,赚取波段利润。投资者也可配合KD、W%R、MACD指标的“上涨”信号研判,观察主力是否故意诱多制造假多头行情。

不过,如果股价的跌幅已深则该法则就不一定适用,因为它可能是回升趋势中的暂时回撤修正,因此,投资者应当仔细分析。

法则七:股价持续下跌,远离移动平均线之下,股价突然上涨,但并未向上突破下跌的移动平均线,当股价再度下跌时,可以加码做空—大跌小弹、趋势不变。(法则七 ⇔ 法则三)

此为测试压力的卖点,该法则的重点是股价并未突破均线就反转回落,确认均线压力的有效性,K线形态为“大跌小弹”。

一般来说,在股市的下跌过程中,常会出现几次这种卖出信号。当股价与均线的负乖离过大时,股价将有反弹的惯性,是为空头走势的短期反弹现象。按此法则来决策时,一定要看股价是处于下跌初期、中期或晚期。一般来说,在下跌初期的适用性较大。

法则八: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且突然暴涨远离均线之时,则极可能再趋向移动平均线—飙涨过头。(法则八 ⇔ 法则四)

此为多头走势的回撤行情,又称为“正乖离过大”,但并非积极的卖点,只是抢短空利润,保守者或经验不多者可以采观望态度,避免因对股价波动认知不足,将回撤修正误认空头走势以致后续的轧空。

在均线呈现明显向右上方移动且股价连续上涨,通常是呈现“轧空”走势。但由于移动平均代表平均成本,意味着股价会围绕均线波动,所以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均线惯性的牵引作用,股价将极可能再趋向均线。因此,在多头市场的表现即为上升中的回撤;在空头市场的表现即为下跌中的反弹。

该法则并无明示股价究竟应距均线多远才是买进时机,此时可通过①乖离率或双乖离率指标、②MACD、或③通道指标等来补救。但在利用均线与乖离率时,须注意有下列现象:

◎乖离率在股价到达最高点之前会先行到达最高点,在股价跌到最低点之前会先行到达最低点。

◎移动平动线在乖离率的转折点上,变得比较平缓,象征着原有的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即将结束,尤其宝塔线翻黑(或翻红)时。

葛兰碧八大法则的小结

◎ 葛兰碧认为第二、六条法则较具风险,第四、八条法则在认定上有技术问题。但经股市的实证结果,公认第一、二、五、六条法则最实用。第三、七条法则在运用时风险较大。

◎应用原则归纳如下:

① 葛兰碧八大法则的精神为上升的均线不宜做空,下跌的均线不宜做多。

② 均线本身具有支撑/压力与助涨/助跌的特性,并可作为多空研判的趋势线(Trend Line)作用。

③ 多头排列与空头排列。

④ 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

⑤ 股价向上突破均线⇒买进;股价向下跌破均线⇒卖出。但须注意“假突破”、“假跌破”在技术上的认定问题。

⑥ 原本持续上升的均线开始横向走平时,多单应获利了结;原本持续下跌的均线开始横向走平时,空单应获利回补。

葛兰碧八大法则应用之限制(缺点)

① 由于其运用移动平均线,因此信号的发生将产生时间上的落差。

② 盘整走势时会有假信号产生。

③ 选择适当的时间来作移动平均。当所选的时间较短时,则信号的时间落差将减小,但假信号会较多。而另一方面,选择较长的时间来作移动平均,则所得到的信号会显著有效,但会有时间落差的缺点。亦即,股价已经涨/跌了一小段后,买进/卖出信号才出现。

◎葛兰碧八大法则应用之补强

要补强上述应用的限制(缺点),有人将KD指标搭配葛兰碧八大法则一同观察,例如:KD指标出现买进信号,而且均线也出现买进信号,两者同时成立时才可买进;同理,卖出亦然!投资者也可以将上述的补强方式改为其他指标,例如宝塔线、DMI趋势指标或搭配时间滤网与价格滤网来过滤假信号。

二、单一移动平均线的运用(※n可以是5、10、22、66、125、200、250…等)

股价突破n日移动平均线(MAn)

※股价首次突破MAn:有时只是测试而已!第二次突破MAn:大多是有效的大涨前奏曲;回测MAn:表示多头走势经得起考验。

股价跌破n日移动平均线(MAn)

※股价首次跌破MAn:有时只是测试而已!第二次跌破MAn:大多是有效的大跌前奏曲;回测MAn:表示空头走势经得起考验。

三、预估次日收盘价(关口价)

股价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上涨到移动平均在线方,称为突破均线;股价从移动平均线的上方跌落到移动平均线下方,称为跌破均线。

当投资者以股价突破/跌破单一均线的关系作为进出参考时,可事先预估次日股价是否穿越次日均线,以提早拟定操作策略,而预估次日收盘价(Ct+1)的参考数值就称为关卡价。

现在将关口价的计算以5日移动平均线(MA5)为范例,说明如下:

次日5日移动平均线(MA5 t+1)=(Ct+1+Ct+Ct-1+Ct-2+Ct-3)÷ 5

如果次日收盘价Ct+1要穿越MA5 t+1则须先相等,亦即

MA5 t+1=Ct+1=(Ct+1+Ct+Ct-1+Ct-2+Ct-3)÷ 5

⇒Ct+1=(Ct+Ct-1+Ct-2+Ct-3)÷ 4=MA4t(※今天的4日移动平均线)

同理可推知:n日移动平均线的关口价Ct+1=MA(n-1) t

由于在今日收盘后就可以知道次日收盘价的对应位置,次日盘中也可以直接参考,因为该数字固定,没有传统移动平均线会在盘中产生浮动的现象,对于短线操作者在观察实时走势图时,具有绝对的参考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